历史-江青到达权力顶峰的路线图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肖力”是怎样走上神坛的?作者:园丁来源:南方周末来源日期:1999-2-12本站发布时间:2003-7-13阅读量:1004次◇背景1967年1月,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跨进了第二个年头。
《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联名发表的元旦社论提出:“1967年,将是无产阶级联合其他革命群众,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社会上的牛鬼蛇神展开总攻击的一年。
”1月4日,上海《文汇报》的造反派与上海及外地驻沪造反派联合,夺了《文汇报》的领导权,接管了报社。
5日,《解放日报》的领导权,也被夺到了造反派手中。
随后,在张春桥、姚文元的直接策划指挥下,1月6日,造反派组织召开了“彻底打倒陈丕显、曹荻秋为首的上海市委大会”,公开打出夺权的旗号,掀起了波及全国的所谓“一月革命风暴”。
1月4日的北京,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第三副组长、“全军文化革命小组”组长的刘志坚,被林彪、江青一伙抛了出来,罪名是“刘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在军队的代表”。
“全军文革”由此改组,成立了新的“全军文化革命小组”,江青担任了顾问。
与此同时,林彪任命“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员关锋为总政治部副主任,接管了刘志坚在总政的工作。
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解放军报社发生了旨在夺权的“1·13事件”。
1月13日的凌晨,以肖力为首的“革命造反突击队”,在军报贴出了题为《解放军报向何处去?》的大字报,引发了军报的夺权风暴。
稍后人们才知道,肖力即李讷,是毛泽东和江青结婚后生下的惟一女儿,时年26岁,到解放军报社任记者还不满3个月。
◇李讷为什么叫肖力,她是怎么到军报来的?肖力的本名叫李讷。
由李讷的名字改为肖力,则是始于“文革”初期。
李讷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正赶上红卫兵大串联,她同当年的许多年轻学生一样,戴上红卫兵袖章也经常外出串联。
江青对此很不放心,曾派戚本禹带军报一男一女两名年轻记者,扮成北京大学的红卫兵外出寻找。
初澜是江青、姚文元直接策划下成立于1973年的"文艺评论"写作班子,是"四人帮"的重要舆论工具。
从1974年到1976年,发表了一系列为"四人帮"摇旗呐喊的文章,具有极大的权威性。
这篇《中国革命历史的壮丽画卷》,似乎是最初的亮相。
一出场就大力歌颂"革命样板戏"自在情理之中,但在歌颂"样板戏"时着意强调对"武装斗争"的"突出",并且举《红灯记》和《沙家浜》为例,就有一番幕后的故事了。
1958年至1964年间,样板戏的前身“京剧现代戏”是当时戏曲改革的一个主要成果,也是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
在1964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戏”,并将《沙家滨》(《芦荡火种》)、《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良好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在“文革”中被捧上了天,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几乎惟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
1976年“文革”结束后,样板戏随着江青政治集团的垮台,受到人们的批判,否定和抛弃。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一部分在以前群众中影响较大的“样板戏”,又重新开始与观众见面,一方面受到许多观众的欢迎,另一方面也遭到一些在文革中经受了苦难的老一辈文艺家的指责。
从整体上看,样板戏是特定的、非常态历史文化语境下产生的,样板戏虽然是江青主导下制作出来的,但是,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作家、艺术家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自己的艺术才能,才使样板戏仍然保留了一定的艺术价值。
文革十大样版戏依次为:现代舞剧《白毛女》、现代京剧《杜鹃山》、现代京剧《红灯记》、现代京剧《海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现代京剧《龙江颂》、现代京剧《平原作战》、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现代京剧《沙家浜》、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文化大革命”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沉重灾难,“十年动乱”中,中国电影也在劫难逃,那时我国的电影事业除了屈指可数的几部故事片和纪录片,最具有时代特色的当属“革命样板戏”。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中华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等级森严。
2.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阶段性特征:①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逐渐瓦解(礼崩乐坏),王权衰落,权力下移。
郡县制、官僚制度确立奴隶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转型②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不断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逐渐形成③思想:百家争鸣,各派思想纷呈致力于寻求治世之道④军事: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⑤民族:民族交融,逐步形成华夏认同3.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①皇帝制度②三公九卿制③普遍推行郡县制④文书邮传制度4.秦朝至清朝加强君主专制演变历程。
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汉朝:设立“中朝”(“内朝”)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北宋:二府三司元朝:中书省是最高权力机关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达到顶峰君相矛盾演变的总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5.秦朝至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
秦朝:郡县制汉代:郡国并行制宋代: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行政上,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又设通判监督知州;财政上,设转运使;明代:废行省设三司,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俗称为省,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
6.商朝内外服制与西周分封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①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②都是国家结构的体现,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
不同:①与王室关系:内外服制之下,王室与附属国是同盟关系,未必有血缘关系;分封制下诸侯国的主体与王室有血缘或姻亲关系。
②对地方控制力:内外服制下,商王对地方控制力相对较弱;分封制下诸侯国义务明确,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7.原始民主遗存的影响(选择题易以某个王举例,办事之前会问一下大臣的建议)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2、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4、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5、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6、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7、1958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中国近代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8、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9、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标志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10、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中国近代是史上第一所新式学堂;11、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2、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3、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0世纪20年代《九国公约》是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瓜分的局面;14、1898年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15、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16、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7、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标志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20、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宣统帝退位;21、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学习西方的思想;22、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3、1921年7月中共一大上海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是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24、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25、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26、1925年孙中山逝世27、1926年----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28、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北伐失败;29、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30、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31、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武装夺取政权;32、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33、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4、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35、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36、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南昌成立;37、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38、1932年长春伪满洲国成立39、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40、1935年1月遵义会议;41、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42、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43、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4、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开始;45、1937年八一三事变;46、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47、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48、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49、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50、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60、1940年8月百团大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61、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62、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63、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64、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65、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66、1947年3月毛泽东转战陕北;粉碎敌人重点进攻;67、1948年9月-----1948年11月辽沈战役;68、1948年11月-------1949年1月淮海战役;平津战役;69、1949年4月21日---23日渡江战役;70、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垮台;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5、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6、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7、1950---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8、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实行,标志向工业化迈进;9、1954年4月至7月日内瓦会议,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周恩来参加)10、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12、1953年春----1956年底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完成)13、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4、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7、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8、1958年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20、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1、1966年5月------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22、1967年1月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一月风暴" ;2月老革命家发起的“二月抗争”被诬为“二月逆流”;23、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24、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逝世25、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26、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27、1971年10月25日我国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28、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29、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30、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1、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32、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3、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4、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出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35、1992年初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讲话;36、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的指导地位。
江青到达权力顶峰的路线图,应该分四步说。
第一步是八届十一中全会。
会议一结束,陈伯达生病了,江青代理了中央文革小组长,夺取了领导文化革命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中央文革在钓鱼台的碰头会由江青主持,会议决定事项由江青向毛主席、林副主席报告。
从此,江青就再也没有把领导权和话语权交还给陈伯达,陈伯达老夫子就只是江青的一杆枪了。
第二步是1966年10月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中心议题是批判刘邓的错误路线,江青在会议上发动谢富治等人首先向刘邓发难,围攻刘邓,算是掐掉了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头。
会后,中央文革依靠名噪一时的红卫兵“五大领袖”在北京和全国掀起了一个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新反扑的高潮,文革由此进入一个革命的新阶段,即在全国把刘邓搞臭。
第三步是上海一月风暴。
1967年1月,上海张春桥、王洪文在江青的支持下,夺取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大权。
随后,中央文革指挥全国造反派开展了夺取各省市党政大权的暴风骤雨,从组织系统上彻底解决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问题。
各省造反派皆被钦定为左派,各省的班子必须由江青为首的中央文革圈定。
第四步是京西宾馆会议和怀仁堂会议。
在这两个会议上,“三老四帅”
奋起反抗中央文革玩权非为,被定为“二月逆流”,无休止靠边站,做检查,受批判,把他们排除出中央的决策中心,致使中央常委碰头会和国务院碰头会只剩下周恩来一个人。
然后,周恩来只能参加钓鱼台中央文革碰头会。
这时候,江青忘记自己是一个电影演员出身了,忘记自己是一个几次到苏联治病的老病号了,忘记自己到文革前还一直是一个不上班的处级干部了。
她真的以为女皇的皇冠马上到手了,头脑膨胀了,开始胡言乱语了。
我们真的几几乎出现吕后执掌朝政和武则天当女皇帝的局势。
参加中央文革碰头会的吴法宪有一段回忆:“一天晚上,我进去的时候,看见江青正在大发雷霆。
她说‘你周恩来,不是我们中央文革保你,你早就被打倒了!老娘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对你没有什么可怕的。
你周恩来比我强的,只是组织才能,这点我佩服。
但是你掌握原则,大政方针是不行的’。
周恩来勉强地说:‘江青同志,你比我强,我得向你学习。
’江青说:‘我们两个人配合起来处理问题,就是完人了!’”(681页)
(老兵夜话,2013年7月5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