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师对教材的使用

  • 格式:pdf
  • 大小:40.4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老师对教材的使用

一、阅读理解,记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材编写建议”

二、结合试讲阅读、理解语文教材

三、阅读相关书籍和网上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提炼主题,自拟题目写作。

教材你真的理解吗?

作为一个授课老师对于吃透课程使用教材真的事关重要,若你都不真正理解教材中的内容那如何真切的把需要教导的知识传播,泛泛而谈也将成为你使用教材的方式。作为一名老师泛泛而谈是可悲的,所以理解教材真谛传导课程意义将

是我们需要做到的一部分。

教书育人,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的语文教材比以前更多元化,对于教材内容的总结也比以前困难不少。所以我们在阅读理解,记忆课文课程标准中的“教材编写建议”时应做到:

(一)课程应根据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文学、历史、常识基本观念的形成

教材要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有用的知识内容。面对不同学生的需要,教材要处理好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教材在选择语文知识内容时应包括本标准规定的一级与二级课题,这些内容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语文相关的科学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所选择的具体语文知识内容应该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身边人文、历史、文学知识;形成一些最基本的文学、历史、常识概念。

教材在选取语文知识内容时要认真研究“课程内容”,注重所选知识内容的

价值,综合考虑文学涵养的需要、社会生活的现实和学生接受水平等因素,注意知识内容处理的层次性,合理把握知识内容的具体深广度。

(二) 新课程下语文与学生生活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教材应选取适当的题材和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使学生认识文学在推进社会文明进程中的重要贡献,了解我国的源远流长现状,认识文字的不当使用也会给平常生活及交流造成影响,形成运用文学知识解决人与人沟通问题的意识。通过各种阅读和文学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对文学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1、以读为本,激发学生情感体验;2,掌握阅读方法,学会自主阅读;3、营造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探究阅读.

(四)作文类型要新颖和跟上潮流,应增加开放讨论课题和时事类的作文题目

习题有助于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单一的题型和测试目标不

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编写教材时要对已有习题进行改

造,重视习题的创新。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习题,以发挥习题对学生学习的不同功能,如巩固记忆、深化理解、整理归纳和综合应用等。在重视基础题的同时,还

应设计一些开放题与实践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能形成学生积极探究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如“请论述胶片与数码时代对

我们当代人的影响为题”。这样的习题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也能切合时代的题目,学生能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

(五)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内容

教材编写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初中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

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结论往往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形象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支持。教材编写必须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表述上多用启发性的语句,如“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少用警示性语句。

对教材要作整体设计,内容的编排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每一章的思路要清

晰,内容呈现顺序应由浅入深,重点适当分散。启迪学生思考或由学生作答的问

题不仅可以出现在习题中,也可以作为正文的一部分,以起到引出知识和学以致用的双重作用。

教材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六)发挥语文课的教育功能

我们都在感叹学生难教育,难就难在很难牵动学生的灵魂,单调的说教或提

要求是那样的苍白无力。现在的语文教材我觉得编的太好了,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教育专题,每一篇课文又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素材,如果我们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并能找到恰当契机教育学生,久而久之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育素材契机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

精读课文,文章主要叙述了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对此的评价是“糟糕透了”,父亲和母亲对“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我”在“精彩极了”

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

并且“我”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

的方式。作者对父母的评价经历了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见《教师教学用书》)文本的教育价值在于如何理解父母的爱。我主要是通过“揭示课题,扣题激趣”“创设情境,引起思辩”、“品读重点句子感悟文本内涵”、“联想补白文

本空白”和“小结,存疑”这几个教学环节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的。

对于文本中对妈妈鼓励的感悟,我采用了抓住文本中关键的“言语形式”来让学生品读重点句子,从而感悟文本内涵。例如在妈妈对巴迪的第一首诗的评价

一句: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引导学生抓住“眼睛亮亮地、兴奋、嚷”这些关键的

词语以及“真是……吗?”的疑问和两个感叹句,来重点感受妈妈对巴迪的鼓励。至于对爸爸“糟糕透了”的评价的理解,主要是采用角色体验“补白文本”的方

式来实施。通过教师采访扮演父亲的角色的学生,追问学生你当时心里会怎样

想?为什么坚决不退让?这些问题,让学生入情入境来揣摩爸爸的评价背后的良

苦用心。学生的角色过渡十分快,马上就进入到父亲这个角色中,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接着我出示了下面两句拓展说话题:

“精彩极了”是母亲对孩子的(),母爱像(),它()。“糟糕透了”是父亲对孩子的(),父爱像(),它()。

到此,学生已经理解了文本的内涵。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最大化的发挥它的教育功能,语文课程标准对此这样要求: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

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我们都在埋怨现在的孩子是“小太阳”,“小皇帝”,只要表扬,不要批评,带来一系列教育难的问题。比如不理解老师的严格要求,产生抵触情绪。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