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之汉字教学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37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一章总论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一、教学法的理论支柱1.语言学原理:机械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社会语言学2.心理学原理: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近代心理学3. 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1)注入式教学法;传授正确的系统的知识;以学习者为中心(2)模仿;重视情景和交际;水平迁移;纵向迁移二、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一)、汉语语音、词语、语法的特点与教学1、汉语语音的特点与教学(1)汉语的音节是声韵调系统(2)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教声母,强调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3)汉语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4)汉语拼音的学习:汉语拼音方案类似音标,只有注音作用2、汉语词语的特点与教学:汉语词语有趋向双音节的特点;汉语词语缺乏形态变化;汉语词语的词义引申特点3、汉语语法的特点与教学(1)汉语不同层级内部组合的一致性(2)汉语语序的配对特点(3)汉语语序的变式(二)、学习者有无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1、无汉字背景(1)听说比读写容易(2)书写和识记难(3)利用母语识记汉语词语(4)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句为主2、有汉字背景(1)阅读比听说进展快(2)利用汉字知识识记和积累词语(3)受本国汉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干扰第二章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一、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方法。
1、理论基础:语言学基础:机械语言学心理学依据:官能心理学哲学基里:惟理主义。
2、语法翻译法的教学原则1) 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2) 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3) 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4) 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3、评价:是外语教学中运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教学法(1)优点1) 奠定了科学的外语教学法的基础。
2) 重视语法教学,较适应成年学习者学习语言时重理性分析和重归纳演绎的特点。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摘要:汉字习得研究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二语教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一直以来,汉字教学被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加强汉字习得研究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共识,而汉字书写偏误研究又是汉字习得研宄的一个重要方面。
笔者通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和观摩体验留学生课堂,对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类型进行总结并加以分析。
并给出具有合理性和操作性教学策略,以进行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
关键词:汉字教学;偏误分析;教学策略1.偏误类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被认为是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初期的重点和和难点。
对于初学者来说汉字书写偏误也是不可避免的。
一位汉字的三级结构为笔画、不见整字,所以笔者通过文献整理和留学生课堂观摩案例分析,将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归纳为三大部分:笔画偏误、部件偏误、整字偏误。
一、笔画偏误笔画,也叫笔形,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是部件和整字的基础。
针对笔画的偏误大致分为笔画增减、笔画变形、笔画组合和笔顺偏误四部分。
1、笔画增减此类偏误是因误添或遗漏笔画而造成的书写偏误。
任何一个规范的汉字由哪些笔画构成都是固定的,这也是此汉字区别于其他汉字的一项基本特征。
习惯于字母文字的留学生来说,汉字笔画仍显得繁复多变,像一幅幅画,书写时很容易忽略其中的细微部分。
笔画把握不准确,导致所写的字经常是多一笔或少一笔。
笔画增加:如“新”字里的“斤”写成“斥”,或是“冖”写成“宀”笔画残缺:如小笔画“竖、点、勾”。
2、笔画变形笔画变形,即具体笔画形态的改变,汉字的笔画的形状都是固定的、独特的,是汉字重要的区别特征之一。
此类偏误主要可以分为汉字中所无的笔画代替和汉字中其他笔画代替两类。
一种是用汉字所无笔画代换,如:以“β”“代阝”、以“P”“代阝”、以“i”代“讠”、以"K”代“⺮”等偏误。
或是一些相近的笔画书写错误,以点代横、以点代竖、以横代横勾等现象。
3、笔画组合汉字笔画和笔画的有三种组合关系:相接和相交、相离。
文学教法•120文/张馨元汉字对称性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内容摘要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当中的重要一部分,汉字的结构也一直都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体现。
在这其中,汉字的对称性是我们在研究汉字结构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汉字的对称性反映出了人们在造字时的心理状态,它反映出了整个民族几千年的思维形态。
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逐渐变大,近些年来各国人民汉语的学习也逐渐高涨,而汉字的对称性作为汉字的一种规律也将会给外国学生在学习汉字时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汉字;对称性;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语言的载体就是文字,汉语的载体就是汉字,汉字作为中国人日常书写使用的文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蕴含着无限的规律,汉字的对称性是汉字的结构规律中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研究与探索的,同样汉字的对称性这种规律也是可以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的。
1 对称性的含义以及中国文化中的对称性对称性,指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换条件下,其相同部分间有规律重复的现象,亦即在一定变换条件下的不变现象。
后来,这一概念被广泛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
对称性存在于万事万物当中,它在中国的节日、艺术、建筑、哲学思想上都有体现。
2 对称性汉字形成的原因2.1 封建统治和八卦学说的影响2.1.1 封建统治的影响封建统治和等级制度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些制度对于汉字也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在皇宫的建造过程中要遵循“左宗右社”的原则构成左右对称,即左边是太庙,用来祭祀祖先;右边是社稷坛,用来既祀天地,祈求国家风调雨顺,百姓有更好的收成。
《考工记》中也记载了“前殿后寝”的宫殿建筑方式使得宫殿的整体建筑结构构成前后对称,即前面的建筑是用来办公与待客的,后半部分的建筑是用来生活居住的。
因此,与等级制度与封建统治制度相关的汉字有很多也是具有对称性的,如“高、崇”。
2.1.2 八卦学说的影响《易经》中对八卦的解释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对外汉语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汉语拼音an en in un ün教学目标:1、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 yun,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准确拼读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读准三拼音,复习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3、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和儿歌。
4、使学生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画面,认识事物,善于表达。
教学重难点:重点:发准前鼻韵母的音,识记整体认读音节。
难点:学习声母与前韵母的拼音。
及读准三拼音。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第43课时)一、情境地导入,认识前鼻韵音1、讲述:拼音王国的城市可真多,今天我带大家到一个新的城市去看看,好吗?2、提问:你们观察这些新朋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an en in un ün)3、小结:它们都是由一个单韵母和前鼻尾音—n组成的,这样的韵母叫前鼻韵母。
4、讲述:—n的发音,用舌尖抵住上牙床,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
大家来试试。
5、现在小组合作来试着练习这五个前鼻韵母的发音,看哪个组最先找到发音方法。
6、汇报:an,从a到n滑动。
7、大家说得很好。
an,就跟“天安门”的“安”发音相同。
大家来编句顺口溜(天安门an an an)读一读。
8、提问:你到别人家去做客,到了别人家门口,首先要做什么?“摁”就是en的四声。
读一读en,编顺口溜(摁门铃en en en)9、请大家再看in,谁来试读。
练习读。
10、un ün这两个新朋友好像啊,你会读吗?它们分别发的是哪两个字的音?我们来练习一下。
11、练读an en in un ün的四声。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对外汉语教案对外汉语教案(通用9篇)对外汉语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通过字词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字词的用法,并会用重点词造句。
二、教学内容:1、“天气/冷、热/晴、阴/雨、雪、风/下雨、下雪、刮风” 等这几个生字词。
2、“很”、“不”、“比”副词的基本用法。
三、教学难点:“比”的用法。
四、教学重点:天气相关词的理解与应用。
五、教学对象:汉语初级的留学生。
六、教学时间:2个课时。
七、教学方法:1、听说法;2、词汇教学:翻译法、情景法、比较法;3、语音教学:手势模拟;4、语法教学: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归纳法;八、教课方式: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
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提问导入新课。
你冷吗?Are you cold?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汉语课堂。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些新汉字,它们都和天气有关。
Ok,guys, welcome to our Chinese class! Today, we will learn some new Chinese characters、 They are all related to weather、2、生字词:天气//冷、热//晴、阴//雨、雪、风//下雨、下雪、刮风。
带读、开火车读、个别纠正3、重点讲解并演示这几个汉字,并让他们跟读,以便纠正发音。
①“天气”。
Weather。
noun今天天气怎么样?How is the weather today?②“冷、热”。
Cold、hot。
今天天气很好,不冷不热。
(It is not too cold or too hot、 ) (用肢体动作表示人对冷热的表现) 今天很冷/热。
③“晴、阴” Sunny、cloudy。
adjective 今天有雨/有雪。
④“雨、雪、风” rain、snow、wind。
描述⑤“下雨、下雪、刮风” 今天下雨/下雪/刮风。
⑥学完生词后再领读,个别纠正。
⑦让大家用上所学生词进行造句。
汉字教学的理论和方法1.汉字记录语言的语素,即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也叫语素-音节文字。
不同于英语的语音文字概念。
2.字和词都是汉语的基本语言单位。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是“以字为词”,因为古代的词基本上是单音节的,字与词在音节上是重合的。
随着语言的发展,汉语的词汇就出现了无限的变化,解决的办法就是旧字排列组合成新词。
词汇体现出汉字的独立性和灵活性特点。
3.汉字有基本笔画8种:横、竖、撇、捺、点、提、钩、折。
复合笔画25种。
(汉字笔画名称表)4.笔顺的十条基本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再封口、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缺口朝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点在正上或左上的先写点、点在右上和里面的后写点。
(示例)5.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部件(部分)可以减轻外国学生学习汉字的负担。
6.根据汉字的偏旁和部首特点,对外汉语教学把汉字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象形字(日)、会意字(泪)、形声字(爸)和特殊字(书)。
7.汉字读音的特点:一个字一个音节(儿化音除外)、字形大多不表音,但形声字有声旁有提示作用、同音字多,多音字多。
8.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三年级最低识字量为1740字。
对外汉语汉字水平要求甲级字800个,乙级字804个,丙级字590个,丁级字670个。
一个汉语言本科生的识字量是2500字左右。
9.语言教学和语言使用的规律都是输入大于输出,一般来说输入量要比输出量大10倍以上。
汉字的学习也是先认读,后书写,多认读,少书写。
有了大量的的输入,大脑中才会存储足够了的汉字信息,才可能进一步产生自动处理汉字的机制,才可能进一步促进汉字书写能力的提高。
10.周小兵(1999)提出的“分流教学”的建议是:学生能认读和书写的汉字比例是2:1或3:1。
11.汉字教学在根据语言的认知出发,必须把汉字放在一定的网络系统中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效率。
因此,汉字的教学必须与语素(字义)、词、句和篇张相结合。
浅议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摘要:要学习一门语言,对其文字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根据对外汉字教学现状把握教学特点,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对外汉字教学效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字:对外汉字教学教学特点教学策略一、对外汉字教学及其研究现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是指以外国人为对象、以现代汉字为内容旨在掌握汉字运用技能的教学活动,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基础课。
对外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
既有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教材的编写;又有研究方法的拓展。
同时还逐步加强了对对外汉字教学的重视, 明确了对外汉字教学的内涵及任务, 扭转了长久以来汉字以“词本位”为教学单位的观念, 确定了“字本位”为教学单位的教学模式。
但是,对外汉字教学依然存在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和其他对外汉语教学要素相比,对外汉字教学从研究到实际教学始终处于滞后的状态。
对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
(二)现阶段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的研究,从教学理论到教学经验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基于汉字自身特点的教学策略的研究相对薄弱,实际应用也较少。
而在对外汉字教学的教材方面,目前没有一个严谨而总体的设计,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外汉字教学教材。
(三)在教学中简单地把各个阶段的学生一概而论。
甚至忽视了文化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一)抓住汉字的基本特点。
汉字这种语言符号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对外汉字教学的复杂性。
汉字的基本特点是“字本位”,这里的“字“是指音节和汉字。
要抓住这一特点,不能把汉字教学单纯看成书写符号或词汇的附属品。
汉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的来,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表义。
但随着汉字的不断演化,发展到现代汉字时,形声字在汉字中所占比重很大,于是汉字兼有了表义和表音两种属性。
(二)教汉字也是教汉语对外汉字教学不但是书写符号的教学,而且也是语言单位和语法单位的教学,是书面汉语教学的基础和基本组成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之形声字教案一、课文分析汉字是汉语的书面形式,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汉字也是必须掌握的工具。
但汉字难认、难记、难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
很多同学认为,汉语难就难在汉字上。
另一方面,具有悠久历史的汉字,以其独特的“方块字”的字形特征以及兼表意音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学习者的兴趣。
而形声字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有利于学习者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学习更多的汉字,因此形声字在汉字的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本课应教授的内容1、几个基本概念①形声字:中国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造字方法,其中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叫形声,用形声法造的字就叫形声字,现代汉字的造字主要为形声字,一般为形符在左,声符在右。
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②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造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如构成“字”的部件“宀,子”③部首: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类的作用,汉语字典里根据不同偏旁划分的部目,如亻、氵、艹、木、纟等,注:部首的范围小于偏旁的范围。
也就是说:是部首的就一定是偏旁,是偏旁的不一定是部首。
2、部首五个:亻、氵、口、木、纟3、生词:①亻:介,休,信②氵:江,浅,洗③口:叮,叨,吐④木:李,桥,枯⑤纟:线,细4、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教会学生使用部首查字法和拼音查字法查找不认识的汉字二、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1、难点:概念的掌握2、重点:部首的学习,工具书的使用三、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目标:使学生理解汉字的字形特征,认识到汉字构造的规律;学会工具书的使用2、要求:①掌握几个的常用的部首及相关的汉字②可以自己列举学过或者见过的形声字③学会自己使用汉语字典或词典寻找不认识的汉字(二)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点到、互相问候2、进行新课:形声字(1)导入:给学生展示几个甲骨文文字,让他们对汉字的悠久历史有个大概印象(2)概念的学习:形声字→偏旁→部首(3)部首的学习:①亻:“人”的甲骨文是个侧站的人形,因此以“亻”为部首的汉字多与人有关:介:jiâ,一个人身体前后有铠甲护身,意为在两者中间;放在心里;个(用于人)组词:介绍,介入,介意休:xiū,由“人”和“”人靠在树下休息,意为歇息或者不要组词:休息,休假,退休信:xìn,人的语言是诚实的,诚实讲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