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建设全国最大的优质马铃薯产业基地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榆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7.05•【字号】榆政发〔2016〕18号•【施行日期】2016.07.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榆政发〔2016〕1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第十四次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座谈会精神,按照《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年)》、《榆林市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加快推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确保经济稳增长,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以上,服务业占比达到32%,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全市经济总量居陕西第二、西部地级市第四位,但是“榆林是经济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定位没有改变,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产业结构单一,市场主体活力不强,体制与机制的瓶颈制约还很突出,低层次的资源型经济需要加快转型。
在新常态下,扭转固定资产投资下滑趋势,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区域同质化竞争是榆林面临的现实挑战。
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由低层次资源开发向高端化资源经济转变、由单一性资源产业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由资源驱动式增长向创新型发展转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是全市上下“十三五”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引领、主动转型”战略,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八大产业基地建设,以培育“10+1”主体产业为抓手,建立以高科技、高转化、大循环、低成本、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高端化产业融合模式,为打造“三区一高地”新榆林提供强劲动力。
陕北露地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韩义来源:《中国瓜菜》2017年第09期摘要:根据陕北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探索出露地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该技术包括优选良种(尽量选择在当地推广3 a(年)以上的优质、抗病、大果、适应性好的品种)、做好种子处理和催芽、培育壮苗(最好采用穴盘,搞好温度、湿度、炼苗等管理工作,保证苗齐、苗壮、苗全)、科学施肥和选地、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可供生态条件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西瓜;露地;优质;高产陕北定边露地西瓜栽培历史悠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10以后,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平均每年种植面积在5 333 hm2以上,有时突破6 667 hm2,号称“全国西瓜基地”。
定边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广阔,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地下水充足,有利于西瓜产业发展。
西瓜是定边继马铃薯以后第二大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大,产量高,平均667 m2产量3 500 kg以上,大型种植基地多,个大、瓤红,皮色好,深受全国客商青睐,远销四川、山西、河南、山东等10多个省、市。
尤其近年来,在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种植观念驱动下,种植规模越来越大,种植档次越来越高,品牌意识越来越强,市场销售网络越来越大,为当地老百姓创造了大量财富,据调查,北部滩区西瓜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20%以上,“白泥井”西瓜已远近闻名,销售市场越来越广,其不足之处是栽培品种不够丰富、技术较落后、设施规模小、品牌意识差,希望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推广上多下功夫,努力推动定边西瓜产业发展,为老百姓造福。
1品种选择应选适应性强、耐重茬、抗病、外观和内在品质优、耐贮运的大果型品种,适合陕北种植的品种有‘绿宝沙漠1号’‘绿宝10号’‘金花1号’‘金城5号’‘美丰“越凡’等。
2种子处理2.1晒种播种前,先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晾晒1~2 d,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能力。
2.2药剂处理把晒好的种子放到不烫手的温水(30℃左右)浸泡6 h,然后捞出用毛巾或纱布搓去其表皮的黏液,再用800倍液的60%多·福或70%的福·甲硫可湿性粉剂浸泡4 h,可预防枯萎病。
陕西省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序号项目名称合计:600个续建项目(442个)一、现代农业(21个)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2临渭区渭北80万亩农田排水(碱)东干沟恢复整治3中粮粮谷渭南新建90万吨/年小麦加工4杨凌农作物种子繁育加工基地5杨凌良科国家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及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实训基地6国家(杨凌)农作物种质资源中转隔离基地7汉中金远生物林麝养殖基地8榆阳马铃薯深加工9汉中现代化牲畜屠宰园区10汉中中外农业科技产业园11宝鸡正大集团奶山羊全产业链示范12咸阳300万羽福利化蛋鸡养殖13铜川万头和牛繁育基地14洋县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一期)15安康瀛湖田园综合体16杨凌耕地保护与提升工程中心17商洛绿色生态循环奶牛示范园18宁强县天麻产业园19渭南圣乳滋液态羊乳制品加工建设20紫阳大巴山茶马古道富硒茶农旅融合示范工程21凤县林麝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二、现代能源化工(51个)22延长石油富县电厂23陕煤黄陵店头电厂(二期)2×1000兆瓦机组扩建24榆林陕投清水川电厂(三期)25陕投集团商洛发电2×660兆瓦工程26大唐陕西西王寨煤电一体化电厂27榆林红墩界电厂28信发神木电厂29神华国能彬长低热值煤660兆瓦超超临界CFB示范30榆能榆横2×350兆瓦热电联产31陕西省2021年省内保障性并网风电、光伏(陕北)32陕西省2021年省内保障性并网风电、光伏(关中)33陕西省2021年省内保障性并网风电、光伏(陕南)34陕西省2022年省内保障性并网风电、光伏(陕北)35陕西省2022年省内保障性并网风电、光伏(关中)36陕西省2022年省内保障性并网风电、光伏(陕南)37榆林神府国家新能源基地38渭南国家新能源基地39陕湖国家新能源基地(榆林部分)40陕湖国家新能源基地(延安部分)41柞水曹坪抽水蓄能电站42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3延长石油集团延安气田150亿方/年产能增能44榆阳区长庆榆37储气库工程45榆林市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多气合采)46神府气田北两气协同开发47镇巴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48榆林可可盖煤矿49榆林巴拉素煤矿50榆林赵石畔煤矿51榆林海则滩煤矿52榆林郭家滩煤矿53榆林黄蒿界煤矿54韩城王峰煤矿55延安芦村一号煤矿56延安芦村二号煤矿57神木神信煤炭分质高效转化及BDO下游精深加工循环经济58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59榆林未来能源50万吨/年合成气高温费托制化学品及产品延伸60榆林龙华煤业煤炭分级分质清洁高效综合利用61榆林化工产品生产62榆林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年产50万吨DMC工程63榆林年产120万吨甲醛及其下游产品64榆林2×6万吨三聚氰胺产业链延伸绿色升级65榆林延长凯越煤化50万吨甲醇制乙醇66延长靖边石脑油、轻柴油综合利用67蒲城县年产30万吨电子级双氧水及资源综合利用68咸阳年产10万吨甲醇制甘氨酸、乙二胺69渭南尿素工序装备提升改造70华州区美特瑞吡咯烷酮回收再生71渭南吉利年产45万吨电子化学品及精细化学品生产基地72榆林化学年捕集400万吨二氧化碳(先导试验40万吨)三、先进制造业(137个)73西安高新区集成电路生产74西安高新区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芯片生产75西安拓尔微电子产业基地76西京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四期)77咸阳中国电子西部智谷(三期)78陕西莱特集团总部及光电材料研发中心79彬州聚酰亚胺材料生产80西安空间电子产品研制保障能力建设(航天五O四B3厂房)81西安立德红外智能研发产业化基地82宝鸡渭滨区电子新材料产业园83西安炬光科技智能驾驶汽车应用光子技术产业化84西安金波科技高端电连接器及微波器件生产制造基地85咸阳G8.5+基板玻璃生产线(一期)86西安光子传感产业聚集区87西安飞秒激光精密智造装备产业化(二期)88中兴通讯西安研发中心二区(三期)89秦创原·数字经济产业研发中心90浙商银行科研中心(西安)91安康智算中心(一期)92西安高新区数字能源岛93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科研工坊94西安浪潮西北总部基地95宝鸡移动公司5G大数据基地96沣东新城光电信息产业园97西测测试西安总部检测基地建设98西咸新区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99礼泉能源电气装备生产100咸阳利和愽风电新能源设备生产101渭南风电装配双碳产业园(一期)102西电集团西安智慧产业园103渭南中创高科产业园104西电集团咸阳智慧产业园105咸阳三立智能电气产业园106乾县桢龙无人机及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107汉中航空智慧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108西安航天六院十一所核心技术研究与仿真实验中心109汉中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产业融合发展基地110富阎新区阎良产业带航空航天产业园111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112西安航天六院7103厂研发生产区二期(一阶段)113中天禹辰智能智造产业园114汉中航空零部件扩能技术改造及机载设备研制115西安比亚迪高端智能终端产业园(组装)116海康威视西安科技园117西安天景智能产业园118安康智能终端产业园(二期)119秦创原·秦川集团沣西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一期)120咸阳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科技创新园121定边新兴佳年产6万吨非标压力容器122榆林(电力、氢能源)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总部制造基地及示范试验线123中国标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临潼生活区及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临潼生产基地搬迁改造124沣东国际智能科创园125西安芯派智能电源电驱系统创新中心126西安太合高端智能钻探装备基地127西咸新区智能制造高端装备产业园128延安鑫天益高端阀门研发生产129上海创力榆林煤机装备制造(一期)130咸阳华沃思特特种车身与工程机械设备智能制造131西安中交科技城智慧交通产业基地132西咸新区沣东先进制造专精特新产业园133铜川年产8000万只数控精密零部件134西安奥杰超钎装备制造基地135宝鸡井下大功率高温电加热器研发生产136汉阴年产10万吨电极糊及5000吨高性能特种石墨技术研发中心137汉中智能测控系统产业化138汉中复杂刀具技术改造139西安陕汽无人机产业化一期140西安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141三原县高端智慧装备产业园142西咸新区沣东智能制造创新园143城固浙商智造产业园144西安高新增材制造产业园145西咸新区自控所智能传感产业园146西安高性能钛合金制品生产基地147宝鸡高新区钛及钛合金结构件生产148咸阳新能源高端材料生产149西安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一期)150西部超导泾河新城研发生产基地151西安华秦科技新材料园152西安碳基先进材料产研基地153榆神工业区创新创业产业园(二期)154咸阳年产5000立方米纳米新材料生产线建设155咸阳思科赛新材料暨高端医药中间体研发生产156渭南高新区新型金属复合材料工业化示范生产线建设157商洛年产20万吨碳酸钙超细粉158榆林年产43万吨铝基新材料159耀州区高速挤压变形镁合金研发制造160西安铂力特金属增材制造大规模智能生产基地161西安城发生命科学实验中心162汉中生物医药健康城163秦创原•秦汉大健康产业园西区一期164咸阳生物城(一期)165蒲城县年产2万吨农药原药及中间体建设166西安天宇制药微创硬化治疗系列产品研发及生产基地167西安高新区金花制药厂搬迁扩建168镇巴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园169咸阳天康生物添加剂生产170中京现代中药产业链岭行产业园(一期)171商洛新雨丹中药科技产业园食药园172镇巴县生物医药及医用设施研发生产173铜川生物科技植物提取174略阳县现代中药产业示范园三期175汉中秦药道地中药材加工基地176西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扩产(集贤)177西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二期(集贤)178比亚迪西安研发中心及配套设施179扶风比亚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180西安埃顿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181西安恒辉瑞泰汽车内外饰件研发生产182西安高陵智能制造产业园183咸阳黄河轮胎年产5.8万套专用轮胎生产线184铜川卡美特汽车零部件产业园185渭南西部智联数字工厂186咸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187铜川王益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188汉中新能源汽车滚动功能部件研发生产189西安众迪年产12吉瓦时新型动力电池扩产190陕煤研究院泾河新城新能源产业基地(一期)191榆林西建锌溴液流储能电池制造192西安高新区60安时化成新机种193渭南高新区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194泾河新城光伏新能源产业园(一期)195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196西安经开区光伏新能源产业园一期197西安经开区光伏科技产业园198隆基中央研究院总部(泾河绿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中心)199隆基年产3吉瓦新型高效单晶电池技术产业化(航天)200铜川新能源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隆基绿能12GW单晶电池配套)201榆林隆基5吉瓦光伏组件工厂202隆基绿能光伏产业园配套基地(一期)203西安中茂碲化镉薄膜光伏组件研发制造基地204商南硅科技产业园10万吨高纯硅生产线205神木中胜天然气液化提氦及制氢206彬州市氢能产业应用示范基地207潼关汇能多元素金精矿综合回收利用208铜川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稀贵金属循环再利用(丝路互联网经济创新港)209安康废旧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四、传统产业升级(28个)210宝鸡优质凤香型白酒扩能提质211咸阳年产8000吨果酒黄酒212商洛国蜂蜜水产业园开发建设213宝鸡农夫山泉年产15.8万吨饮料生产线技改214宝鸡大窑饮品年产50万吨饮料智能工厂215石泉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园216安康市汉滨区富硒食品(轻食)产业园二期217洋县有机米粉系列产品深加工218榆阳区轻纺园区红太羊绒产业219陕西通海羊绒纺织生产基地220旬阳市智能科创产业园221西安新型管件管材研发生产二期222岐山县装配式建筑新型墙体材料生产223咸阳高丰钢构智能制造基地建设224礼泉县海螺绿色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基地225咸阳4500吨/天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改226铜川年产500万吨骨料生产227铜川年产10万立方米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228汉中市汉台区低碳新型建材循环利用示范园229南郑区建筑幕墙门窗生产基地230石泉县弘斯尚新材料绿色产业园231汉中桑溪毕机沟矿区1100万吨/年采选232商洛西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发利用233兴平敏华家居智造基地234咸阳恒基包装有限责任公司迁建235洛南县煌朝玻璃年产100万平方米真空玻璃一期236旬阳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产业园237汉中智能电器研发制造基地五、基础设施(110个)238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239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陕西境)240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241安康至重庆高速铁路(陕西境)242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243榆林新建神瓦铁路神木北(红柳林)至冯家川段244西安高铁东站245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246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口岸247榆林府谷民用机场248榆林定边民用机场及机场进场道路249西安地铁8号线250西安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251西安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252银百线安康至岚皋(陕渝界)高速公路253眉凤线眉县至太白高速公路254鄠邑经周至至眉县高速公路255子延线(S15)延安东绕城高速公路256洛南至卢氏(陕豫界)高速公路257周凤线眉县至凤翔高速公路258吴起至华池(陕甘界)高速公路259麟绛线麟游至法门寺高速公路260西安至兴平高速公路改扩建261包茂高速公路曲江至太乙宫段改扩建工程262马家堡至泾阳高速公路263兵马俑专用线公路改扩建264铜川210国道宜君县城过境公路265310国道宝鸡眉县青化至渭滨高家镇公路266G337神木至盘塘公路改扩建工程267338国道府谷县城过境公路268G345镇安庙坡岭隧道及引线工程、G345镇安界河至铁厂公路269引汉济渭工程(二期)270东庄水利枢纽271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272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神木支线273西咸新区斗门水库工程274安康恒河水库275麟游县漆水河普化水库276渭南东涧峪水库及输水管线工程277咸阳彬长矿区输配水工程278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2792023年全省330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280全省110千伏及以下配网工程(陕北)281全省110千伏及以下配网工程(关中)282全省110千伏及以下配网工程(陕南)283西安、渭南、宝鸡、榆林等330千伏输变电工程2842024年西安市电网建设工程(续建)285安康高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工程286西康高铁商洛段330千伏供电工程287安康750千伏输变电工程288西安东750千伏输变电工程289西气东输三线中段(陕西)290延长石油靖边天然气储气调峰291铜川-白水-潼关输气管道工程292吴起县天然气液化调峰储备站293留坝至凤县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294沣东水厂及沣皂水源地迁建295汉中市汉台区引调水工程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程296大唐西安热电厂至三星热源厂长输供热管网工程297延安市宝塔区主城区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298世行贷款陕西特色小镇发展299商洛市高铁康养新城(一期)300咸阳市世纪大道综合改造301咸阳咸兴大道提升改造302铜川市玉皇阁二号桥及引线工程303西咸新区中国丝路科创谷起步区304西咸新区泾河智谷(二期)305秦创原·泾河科技创新产业园306西安曲江文创中心307榆林神木金控高科城308西安曲江流光云谷创意产业园309秦创原·沣西创新生态城(一期)310西安未来产业设计研发中心311陕西科技创新谷312西安自贸蓝湾二区产业园313西安高科智慧园(二期)314咸阳中南高科云谷基地315西安高新区科创上市企业园316西咸新区西部科创广场(中心)317咸阳金兴先进智造双创孵化中心318咸阳三元科技产业园319均和云谷咸阳科技港320西安中南高科经开创新智造产业园321秦创原(泾河)智造创新产业园(二期)322汉中装备智造产业园323西安环普沣东创新城(一期)324宝鸡西部智造创新园325榆横工业区装备制造产业园标准化厂房326宝鸡机械装备产业园及基础设施配套327铜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速器328西咸新区泊跃人工智能产业园329西咸新区沣翼现代智造园330安康高新区先进制造产业园331汉中海勉协作产业园332西咸新区两链融合创业孵化中心333空港新城科技人才成果转化中心334勉县周家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孵化器建设335西咸新区联东U谷·沣西科创中心336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科研基地337西安汉唐森源研发基地338鄠邑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339宁陕县旬河产业园乡村振兴园区建设340陕西粮农西安新丝路食品保税加工中心341安康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园342城固陕飞公司试飞保障中心及技术中心343宁陕县飞地经济产业园区综合服务中心344蓝田县第二污水处理厂345安康中心城市水环境PPP—关庙再生水厂346安康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347榆林康博环保(横山)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中心六、文化旅游(12个)348西安“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349陕西广播电视发展基地(二期)暨中国(陕西)国家级融媒体综合实验区350陕西文化艺术博物院351泾河新城文化艺术中心352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353陕西智慧旅游平台354阎良丝路航空航天科普馆355甘泉大峡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356山阳县天竺山景区提升357宁强县草川子生态康养度假区358铜川王石凹工业遗址359陕西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索道增容(南线索道)七、现代服务业(38个)360西安文化CBD国际商业中心(西安万象城)西安万象城361西安永安领汇中心商业综合体362西安未来之瞳·瞳系列建筑(一期)363西安曲江云松商业综合体364西安泰丰盛合科创产业园365浐灞欧亚国际源创中心366西安宜家购物中心(一期)367西安传化智联西北运营中心368西安未来创元中心369长安·松间商业综合体370山东能源西北总部371西安西港城市航空服务园区372西安文旅中心373西安未央金融中心374西咸新区奥卡广场375西咸新区曹家滩创新中心376礼泉贞观丝路文化园377西安中交二公局三公司总部基地378安康无水港多式联运379合阳同富铁路综合物流园380西咸新区综合性国家粮食储备基地381网营物联(杨凌)供应链运营中心382铜川金裕泰煤炭储备物流基地383韵达延安电商物流产业园384眉县新丝路猕猴桃冷链物流中心385镇坪产业物流园386汉中市汉台区城西农超冷链物流中心387铜川惠塬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园388西安“一带一路”公铁联运中心389陕烟汉中新建两烟物流(卷烟物流、烟叶物流)390西咸新区秦汉自动驾驶产业园起步区391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智能电网调度科研通信生产用房392中电科太极西安产业园393西安大兴渭水园医院康养产业394西咸新区泾河崇文智慧康养产业园395商洛朝阳大健康医养社区396柞水尊尚龙景文养园建设397宝鸡市陈仓区养护院八、民生保障(45个)398西安大兴渭水园医院399泾河新城医疗健康产业园(一期)400宝鸡市人民医院科技新城院区401宝鸡市中心医院港务区分院402杨凌示范区医院自贸院区(含公共卫生中心)403渭南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404西安市第九医院改扩建405渭南第六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建设406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质子中心)407榆林市中医医院迁建408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女儿童分院409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高新分院410榆林市第三医院(市传染病医院)411宝鸡市传染病医院(宝鸡市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412延安市人民医院改扩建413西电集团医院门诊及住院综合楼改建414陕西省人民医院医疗西区A栋住院楼415宝鸡市儿童医院高新分院416宝鸡市人民医院院内提升改造417汉中市汉台区中医医院418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实验业务大楼419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杨凌现代农业职教创新园)一期420西安曲江华清学院421秦都职教中心新校区422榆林学院科创新城校区(一期)423安康汉阴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迁建424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二期)42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配套服务建筑工程426宝鸡市凤翔区职业教育中心迁建427汉中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428丹凤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改扩建429西安海棠职业学院新校区二期430陕西科贸技工学校创业培训基地431西安“保回迁”432咸阳杜家堡棚户区改造433西咸新区科创方舟一期保障性租赁住房434安康高新区联合社区435西咸新区泾河丽舍租赁型保障房436柞水县城中心片区棚户区改造(二期)437西咸新区泊创中心租赁型保障房438榆林市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439宝鸡清水河东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440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441安康废弃硫铁矿区综合治理442铜川牡丹园片区雨洪利用与生态修复工程新开工项目(158个)一、现代农业(9个)1渭南桂柳牧业年产30万吨饲料厂2渭南高产奶山羊数字化育种基地3周至县猕猴桃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一期)4千阳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5杨凌现代设施农业植物工厂6商洛鲤跃智慧三产融合产业园7延长县果业深加工8汉阴县耕读山坊乡村振兴三产融合示范村9洋县有机中药材山茱萸深加工生产线建设二、现代能源化工(25个)10延长石油富县电厂二期2×1000兆瓦机组11大唐延安电厂二期2×1000兆瓦机组12靖信靖边热电2×660兆瓦机组13清水工业园综合能源供应岛2×660兆瓦燃煤空冷机组14陕投延安2×350兆瓦机组15榆林赵石畔煤电一体化项目雷龙湾电厂二期2×1000兆瓦工程16榆能横山煤电一体化发电工程(二期)17佛坪抽水蓄能电站18汉中沙河14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19商洛山阳抽水蓄能电站20铜川中能建300兆瓦/1800兆瓦时压缩空气储能电站21潼关县聚泰1吉瓦时全钒液流储能电站22华阴市大唐罗敷45兆瓦/18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23长庆油田2024年油气勘探开发24延安原油储备库及配套设施25延安气田延113-延133井区产能建设地面集输工程26榆林古城一号煤矿27榆林海测滩煤矿28合阳西卓煤矿产能提升29陕西榆能100万吨/年高端化学品新材料30榆林国能年产20万吨聚乙醇酸31延川县伴生气低碳烷烃综合利用32榆林大牛地气田乙烷回收工程33大荔县年产3万吨超纯氨及2100吨精细化学品34渭南宇极含氟电子特种化学品生产线建设三、先进制造业(61个)35西安高新区芯片封测36咸阳薄膜封装关键材料及核心装备生产37泾渭新城半导体光刻胶及关键材料研发生产38西安大功率电力半导体器件及新型功率器件产业化39铜川铟杰年产200吨磷化铟材料生产线40眉县航空航天航海精密熔断生产线41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42洋县吉瑞茵智能制造43咸阳彩虹第8.6代线提升大尺寸产品产能技改44渭南高新区中国移动新数智枢纽中心45延安电信云基地46西安高端铝合金商用车轮智能制造47咸阳爱尔能源智能电网制造研发中心48汉中高效节能变压器提质增效扩能改造49渭南航空零组件智能化产业园50咸阳西航投空天材料智造中心51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试验测试基地52汉中飞机舱门研发生产53汉中T8模拟机和民机C919模拟机研发生产54丹凤县智能终端(一期)55西安AI智造基地56宝鸡城铁城数控机床产业园57西安奇点能源储能系统研发制造基地58盛弘股份西咸新区西北总部及研发制造基地59咸阳惠齐智能电力产业园60长武县矿用机械配件生产61西咸新区双碳智造园62铜川辽峰精密科技模具产业园63宝鸡西北钛镍新材料产业园64蔡家坡高温合金及特种钛合金新型材料产业园65千阳县年产3万吨钛钢复合板材生产线66宝鸡新能源装备产业园钛制品生产67汉中中核陕铀南区国际铀浓缩创新示范中心68榆林恒神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导游词范文3篇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老、少、边区,乌兰夫、李井泉、王若飞、郝秀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是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导游词范文1:各位团友,大家好,大青山是阴山山脉的中段,东西绵延700余里,南北宽百余里。
我们即将前往大青山革命根据地参观游览,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大青山革命根据地位于阴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间,在这里为我国抗日战争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青山根据地的革命历史是中共党史重要而特殊的一笔。
它把党的理想、主张开始较早地传播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包括今天的包头市、土右旗、固阳县,包括呼和浩特市的土左旗,武川县以及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四子王旗等地。
大青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在抗日战争期间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而且鼓舞了内蒙古地区各民族的抗日豪情。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民族干部在这里得到了实践的历练和培养。
今天各民族团结进步,和睦相处的大好局面都应该与大青山的红色火种有关。
走进大青山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武川县,“革命老区人民欢迎您”的县门横标雄伟耀眼。
老区人民发扬吃苦耐劳、勇敢献身的“老区”精神,正在进行新一次的“绿色革命”——退耕还林还草,封围转移,保护生态,建设秀美山川;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中国的马铃薯基地。
现在,我们沿过去游击队伏击日寇的山区公路进山,过去的战场现在已经是宽畅的一等级柏油公路,两边过去光秃秃的山坡现在已草木繁茂。
从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老区人民以“暂时牺牲收入,增加、换取长远山川秀美”的奉献精神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态移民。
他们少养羊、少种地、多种树、多种草,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
目前,全县60%的耕地已退出来种草、种树。
武川现在是中国第一大无公害绿色马铃薯基地。
今年全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6万亩,产量达8亿公斤。
“塞外高原”牌的无公害马铃薯畅销全国大中型城市的超市、批发市场。
陕北黄绵土区域川台地马铃薯品种比较杨永春;张琛;王斌;宋海江;高文斌【摘要】[目的]筛选适宜延安市安塞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为当地马铃薯深加工产业提供优质的原材料。
[方法]以陇薯7号、黑美人、陇薯13、紫花白、春薯9号5个品种作为供试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对其田间表现、室内考种、产量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各品种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陇薯13、春薯9号、陇薯7号、紫花白、黑美人;陇薯13、春薯9号产量均显著高于紫花白。
[结论]陇薯13、春薯9号可以在当地种植,产量明显高于当家品种紫花白。
%Objective] To screen proper potato variety plante d in Ansai District of Yan’an City, and to provide high-quality raw materials in the deep processing industries of potato.[Method] With Longshu 7, black beauty, Longshu 13, Zihuabai and Chunshu 9 as the tested materi-als,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as adopted.The yield, field performance and plant laboratory test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 The yield from high to low was in the order of Longshu 13, Chunshu 9, Longshu 7, Zihuabai and black beauty.The yields of Longshu 13 and Chunshu 9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Zihuabai.[ Conclusion] Longshu 13 and Chunshu 9 can be planted in Ansai District; and the yield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Zihuabai.【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44)017【总页数】3页(P56-57,165)【关键词】陕北黄绵土;川台地;马铃薯;产量【作者】杨永春;张琛;王斌;宋海江;高文斌【作者单位】延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陕西延安716000;安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延安717400;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马铃薯是一种喜欢砂土种植的薯类作物,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其深加工方面的收益较为显著。
陕西省农业的基本分布情况陕西地形复杂,海拔高度、雨热资源和生态条件差异大,从北到南形成了10个明显的农业气候区;从东向西又形成了24个各具特色的种植业气候类型区。
农作物种类、耕作栽培制度、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北方与南方以及南、北方过渡的中间类型特点和独特的资源优势。
根据这个特点,从1983年至1984年在进行农业区划中对种植业进行了分区,将全省种植业的经济区域划分为9个一级区(地域区划)和24个二级区(地域或类型区划即亚区)。
(一)长城沿线风沙滩地春麦、小油料、秋杂粮区本区位于本省最北部,海拔900—1500米,全区地势起伏平缓,相对高差10 —50米,西部较高,中部较低。
地貌类型有风沙地、丘陵地、河川地和沟道地等。
土地面积 1.9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9.6%,其中耕地255.9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 4.7%。
总人口69.0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3.9万人,农业人均耕地 4.0亩。
日照充足,热量较低,一年一熟。
年平均气温7.8—85C。
》10C积温2900—3370C,年降水量300—420毫米,为本省降水量最少地区。
无霜期155—172天。
宜于糜子、春小麦、谷子、马铃薯、养麦、春油菜、黄芥、胡麻、甜菜、向日葵等生长。
本区有3个二级区(亚区):(1)西部旱滩杂粮、向日葵区,地势平坦,是个内陆平原小盆地。
(2)中部旱滩水地春麦、玉米、水稻、向日葵、葡萄区,地势平缓,水资源丰富,有水地58万亩,基本属灌溉农业区。
(3)东部梁峁、片沙杂粮区,梁峁起伏,流沙覆盖,覆盖面积达20—40%。
(二)陕北丘陵沟壑谷糜、马铃薯、豆类(大豆、杂豆)、杂果、草(绿肥)区本区位于长城沿线风沙区以南,渭北高原的宜川、富县以北的黄土高原,海拔800—1200米,全区地势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呈倾斜状。
境内丘陵起伏,梁峁相间,沟壑纵横,沙丘涧滩,河谷阶地星罗棋布,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78.7—82.4 %,形成一个地域宽阔,自然条件复杂的旱作农业区。
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延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20•【字号】延政发[2013]38号•【施行日期】2013.04.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延政发〔2013〕3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2011年6月,我市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为了扎实做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根据全国、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延安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2011-2015年)》,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要求,围绕建设圣地、生态、幸福延安总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任务,以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旱作节水农业、生态循环农业、高效设施农业为重点,着力强化科技进步支撑作用,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动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以品牌建设带动市场营销和效益提高,以体系建设带动公共服务和机制创新,推进传统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把我市建设成为引领黄土高原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使我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到2015年,初步构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粮食产量稳定在70万吨以上,苹果产量达到300万吨,干果产量18万吨,蔬菜产量150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万吨、3.5万吨和1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240亿元、农业增加值1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
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陕北农村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地域、经济、文化发展如何?陕北,这片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的土地,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资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陕北农村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这些变化是否真正反映了陕北农村的真实情况?本文将从人口、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陕北农村的真实情况,并探讨其背后的政策、历史、文化等因素。
陕北农村的真实情况有以下特点:1、陕北农民普遍住窑洞,这是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和资源所决定的。
窑洞虽然深长,但室内光线不足,家具较少,只有一两个木柜,炕是窑洞中最重要的部分,既是床又是桌椅,还兼具取暖和会客的功能。
2、农民的生活离不开黄土,他们种植作物,也在黄土中生活。
作物主要是谷米、高粱、玉米、荞麦、绿豆等,经济类作物有马铃薯和葵花。
陕北农村的女人们经常说,离了马铃薯就不会做饭了。
3、陕北农村还出产红枣,佳县红枣果大核小、皮薄肉厚、质脆丝长、汁多味甜,被称为“中国红枣之乡”。
各家门前、涧畔,或沟边、山卯,都栽上了枣树,漫山遍野,到处可见。
陕北农村的真实情况是结合了地理环境、气候和资源的生活方式,以窑洞为主要居住形式,以农业为主、红枣为特色经济作物,生活相对传统而自然。
1、陕北农村现状人口状况:陕北农村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且近年来呈现出下降趋势。
同时,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老龄化和少子化现象并存。
经济状况:陕北农村的经济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辅以一些手工艺和零售业。
尽管近年来农业收入有所增加,但总体经济水平仍偏低。
社会状况:陕北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不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同时,农村社区建设也处于初级阶段。
2、问题的原因政策因素:政府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有限,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不够。
历史因素:陕北农村长期处于相对贫困落后的状态,历史沿袭和地域差异导致了其发展相对滞后。
文化因素:陕北农村保留着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如对土地的依赖、家族观念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在陕北建设全国最大的优质马铃薯产业基地时间:2009-04-27 11:05来源:未知作者:ritta 点击: 86次省委、省政府:近几年来,陕北伴随着能源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以马铃薯、小杂粮、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也蓬勃兴起,成为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大亮点。
省委、省政府领导省委、省政府:近几年来,陕北伴随着能源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以马铃薯、小杂粮、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也蓬勃兴起,成为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大亮点。
省委、省政府领导对这一新产业给予了热情关注。
袁纯清省长在省人代会期间对榆林的同志讲,如果榆林的马铃薯能发展到500万亩,省政府将会像对待渭北的苹果产业那样给予扶持。
这无疑是一个对全省经济发展有着战略意义的大构思。
最近省决咨委有关专家带着这个题目,深入到榆林、延安马铃薯主产区进行调研,并到甘肃定西、宁夏固原学习考察,从而形成如下认识和思路。
一、建设陕北马铃薯产业基地的条件已经具备1、陕北北部是理想的马铃薯优生区。
陕北北部19县、区(包括榆林市12县、区,加延安市的吴起、志丹、安塞、子长、宝塔、延长、延川7个县、区),总面积万平方公里,拥有耕地1600多万亩,土地广阔,利于轮作倒茬;这一区域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天高云净,空气质量好;年均气温10℃,年降雨量400—600㎜,无霜期150天左右,年日照时2600小时以上,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利于干物质等生物营养积累;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马铃薯生长需要的钾素。
国家新一轮划定西北马铃薯优势区51个重点县,陕北北部主产县名列其中。
2、陕北马铃薯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陕北群众具有种植马铃薯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经验。
马铃薯一直是陕北人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食品和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最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马铃薯产业在这一区域发展很快。
2007年,仅榆林市的播种面积就达到300万亩,产量300万吨,总产值20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
其中定边、靖边、横山、子洲4县每县种植面积已超过30万亩,最多的定边县种植面积达到101万亩,跨入全国十大马铃薯生产县之列。
2008年,靖边县高海则村1140亩示范田,平均单产5037公斤,定边县白泥井镇先锋、张罗坑等6行政村10150亩马铃薯,平均单产4888公斤,创造了“千亩单产过万斤,万亩单产近万斤”的全国大面积单产最高纪录。
目前,陕北北部马铃薯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从脱毒种薯繁育、丰产技术集成应用,到加工企业的发展、营销网络的建设,都有了一定基础。
3、马铃薯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稻谷、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世界十大热门营养食品之一,素有“地下苹果”、“第二面包”之美称。
除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及矿物质,特别是富含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
不只营养全面、平衡,而且具有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
西方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马铃薯90多公斤,我国年人均消费30公斤,市场需求量很大。
从比较效益看,马铃薯明显高于其它禾谷类作物。
马铃薯的投入产出比高于小麦、水稻等一般农作物25%左右。
水地每亩较玉米增收210元,山旱地每亩分别较绿豆、谷子、黑豆、糜子增收80元、140元、150元和230元。
马铃薯除用作粮、菜、饲料外,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纺织、印染、造纸、医药、化工、建材和石油钻探等诸多领域,目前已开发出的马铃薯加工产品多达2000余种。
产业链条长,市场需求旺,增值潜力大。
专家测算:马铃薯加工成普通淀粉可增值1倍,加工成变性淀粉可增值10倍以上。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年产量的78%左右用于鲜食、鲜销,加工能力很低,用于精深加工的不足10%。
目前我国年产马铃薯精淀粉不足30万吨,而实际需求在80万吨以上,60%的精淀粉及其衍生物依赖进口。
预测到2030年,我国马铃薯精淀粉的需求量将高达300万吨。
巨大的市场需求为马铃薯产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4、世界性粮食安全问题使马铃薯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粮食消费和工业用粮的快速增长,导致全球粮食供求关系偏紧,国际粮价持续上涨。
近几年,世界谷物生产年均增长幅度仅为%,而消费年均增长率在1%左右。
在小麦、大米、玉米出现短缺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马铃薯因其具有的营养丰富、产量高、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生产投入少等方面的优势,作为小麦和大米的最佳替代商品,在全球粮食安全和减少贫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联合国2007年10月18日正式推出“2008国际土豆年”活动。
我国政府对粮食安全问题同样给予高度关注,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中,均将马铃薯列入重点发展的项目。
规划提出到2015年,优势区马铃薯播种面积将达到亿亩,产量达到亿吨。
目前全国种植面积为7500万亩,总产7000多万吨,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综上所述,在陕北北部建设500万亩优质马铃薯产业基地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意义重大。
此事应及早规划,组织实施。
二、建设陕北马铃薯产业基地的总体构想1、建设陕北马铃薯产业基地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目标,大力推进马铃薯优势产业带建设,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产业化水平。
坚持种薯先行、科技兴薯和产业带动的战略方向,调整布局、优化结构、主攻单产、提高品质、深化加工、做亮品牌,实现种薯供应优质化、生产流程标准化、市场销售组织化、加工经营规模化,建设完备、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陕北马铃薯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在陕北两市19县区形成500万亩(榆林400万亩,延安100万亩)的种植规模,其中现代化种植示范基地50万亩;平均亩产提高到吨,年总产量750万吨;鲜薯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鲜薯外销250万吨,本地消费100万吨,生产优质种用薯100万吨(其中外销50万吨);全部商品率达到80%,加工转化率达到40%;产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预计将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0%,农民从中获得的收益占到家庭经营总收益的四成左右。
全面实现马铃薯种薯无病毒化目标;培育3-5个知名品牌。
将陕北马铃薯产业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规模化种植基地,国家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加工中心和商品薯集散地。
使其成为我省继苹果产业之后,又一个区域优势产业。
3、陕北马铃薯产业基地的区域布局是:按照区域化、专用化、规模化要求,依据地域资源优势,形成3条特色产业带、10大龙头加工项目、4个大型商品集散市场。
在种植上,建设3条特色鲜明产业带:第一,长城沿线早熟、专用薯产业带。
包括定边、靖边、横山、榆阳、神木、府谷北部,规划面积60万亩,其中费乌瑞它等早熟鲜食品种30万亩,夏波蒂等快餐食品加工型品种30万亩。
第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鲜食薯产业带。
包括延安市的吴起、志丹、安塞、宝塔、榆林市北六县(区)南部及绥德、米脂、子洲的一部分,规划面积260万亩,品种以紫花白等鲜薯食用型品种为主。
第三,沿黄山区及以西淀粉加工薯产业带,包括佳县、吴堡、清涧、延川、延长、子长及绥德、米脂、子洲东南部和神木、府谷沿黄山区,规划面积180万亩,品种以陇薯3号等淀粉加工型品种为主。
在加工上,重点抓好10个龙头项目。
即1个薯条加工项目(靖边县5万吨/年),4个变性淀粉加工项目(榆阳区1万吨/年、宝塔区1万吨/年、清涧县1万吨/年、子长县1万吨/年),5个精淀粉加工项目(定边县4万吨/年、靖边县4万吨/年、横山县4万吨/年、子洲县4万吨/年、吴起县4万吨/年)。
在销售上,将定边、榆阳、绥德、宝塔四地,建设成辐射周边省区、以及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大型马铃薯商品集散地,并将其打造成商务部、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构建马铃薯产业基地建设的五大体系1、建立完善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和推广体系。
首先是抓好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
以榆林农科所为依托,建设陕北脱毒微型薯工厂化繁育中心,在延安、定边建立副中心,重点负责试管苗生产。
达到年生产脱毒微型薯亿粒的能力。
其他各县建立原种繁殖基地,乡镇繁育合格种,形成市、县、乡配套的梯级扩繁体系和良种推广网络。
同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优质专用高产品种的选育和开发。
依托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区、榆林及延安两市农科所,加强协作攻关,积极引进和推广马铃薯高产优质多抗专用新品种,加快选育适应不同生态类型种植的专用型品种。
力争到2015年,引进选育出两到三个优质高产新品种,推进品种换代升级。
2、建立规范化的科学种植体系。
一是加快节本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推广。
在榆阳区建设3000-5000亩的陕北现代农业“绿谷”科技示范园,开展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
建立定边、靖边、榆阳、神木马铃薯现代农业示范区,横山、子洲、清涧、米脂、宝塔、子长、吴起集成丰产技术推广示范区。
其他各县至少建设1—2块千亩以上的示范基地,各乡包括有条件的的大村建设百亩以上的示范田,形成市、县、乡多层次、全覆盖的规范化种植示范网络。
组装集成推广脱毒专用品种、覆膜栽培、垄沟栽培、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生产七大关键技术,辐射带动陕北马铃薯标准化生产。
二是加速基地建设的机械化进程。
大力推广马铃薯深松、播种、田间管理、收获机械以及喷灌、滴灌设施的应用,实现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作业。
力争5到7年,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率达到50%以上。
三是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在风沙草滩及川水地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大面积连片种植,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机械化耕作、标准化生产。
鼓励龙头加工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合作,建立规模化的原料基地。
在土地分散、连片种植受限制的丘陵沟壑区,以农民专业合作形式,采取统一制种、统一种植技术、统一加工、统一市场、分户管理的方式进行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生产。
千家万户同一标准的精细化生产,实际上也是规模化的一种实现形式。
3、建立现代化的加工体系。
一是调整加工业结构,提高加工深度。
在重点抓好薯条、精淀粉、变性淀粉十大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推动马铃薯加工链向高端领域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
坚持走节能、高效、清洁、安全生产之路,推进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保护环境。
二是下功夫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依托优势资源、优惠政策和优良环境,引进海内外战略投资者到陕北投资建厂。
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马铃薯产业,开拓新的加工领域和营销市场。
同时,加速对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增容扩产,选择一批起点高的骨干龙头企业集中扶持,促其成长壮大。
力争到2015年,培育出5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