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格式:pdf
  • 大小:246.1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论坛

动物病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潘耀谦

(解放军军需大学动物科技系,长春130062)

中图分类号:S85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5038(2000)0320001206

摘 要:本文在分析动物病理学的发展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将现代动物病理学概括为横向联系,未来动物病理学则为纵向深入的新观点。这一观点将有利于推动动物病理学向更深层发展。现代动物病理学的横向联系,建立了许多病理学分支,如病理生理学、卫生病理学、化学病理学、遗传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比较病理学和临床病理学等。未来动物病理学的纵向深入,将使人们把原位PCR技术、流式细胞术、激发荧光细胞分类技术、显微分光光度计和生物图像技术等高新技术充分运用于病理学的研究,使形态结构的病理损伤与分子和基因的变化紧紧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动物病理学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动物病理学;过去;现在;未来

动物病理学是运用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动物实验和组织细胞培养等方法,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学)、在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发病学)及患病机体内所呈现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变化(病变),借以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为动物疾病的诊断、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它是兽医学一门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学科,是联系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桥梁。

动物病理学是在人类探索和认识动物疾病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的发展必然受到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制约,常伴随着生物学、医学中各学科和其他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也与人们对疾病的理性认识和临床实践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发展动物病理学,拓宽领域、纵深研究,就必须了解其过去、把握其现在并预测其未来。

1 动物病理学发展简史

从远古到现代,动物病理学和人的病理学总是

收稿日期:2000204226

作者简介:潘耀谦(1954~),男,山西省临猗县人,解放军军需大学动物科技系基础兽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免疫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研究。相互协调和促进的不断发展,从而促使和协助临床得以正确地认识疾病、处理和防治疾病,从而很大程度地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古代病理学的发展,多与古代西方文明相联系[1~3]。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 i 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7)根据当时希腊人认为水、土、气、火为自然界万物共性而提出液体病理学说,认为外界因素促使人体内血液、粘液、黄胆汁、黑液发生质和量的某种改变,形成四体液之间的比例失衡而引起疾病。此后,A sclep iades(约公元前128~前56)则极力反对液体病理学说。他根据D emoerito s(公元前5世纪中叶至公元前4世纪中叶)的万物皆始于不可分的原子的设想,提出固体病理学说。他认为人体也是由原子构成的;血液是携带固体的介质。原子之间存在空隙或孔。这些空隙的宽窄和松紧适度,则有利于原子的畅通,是为健康;否则,原子潴留,则发生疾病。这两种观点由于受历史条件和唯心论的影响,脱离了客观实际,因而在医疗实践中并未能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到了公元1~2世纪,一些医学家根据临床实践的启示,对动物和人体器官的构造和功能进行了探索,在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取得了可贵的知识。如埃及著名医学家H eroph ilo s及E rasistrato s发现脑和脊髓是相连的整体,并从它们发出神经;Galen还对神经系统各部分功能进行过科学实验,观察了在不同水平上切断脊髓所发生的相应症状。他认为疾病是病因作用于局部的结果,造成局部功能障碍,即表现为症状。

随着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发展,病理学的建立已有了相当良好的开端。但公元1世纪以后的整个中世纪的欧洲,科学被禁锢在神学之中达1,000多年之久,使科学活动蒙受挫折,严重地阻碍了医学事业的发展。直至15~16世纪,欧洲历史上称为文艺复兴时代,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中才又兴旺起来,病理学也迎来了发芽开花的春天。

1761年,意大利临床医学家莫尔加尼(M o rgagn i,1682~1771)根据一生所经历过的约700例病人的尸检记录和临床症状发表了《疾病的部位和原因》一书。此书精确地描述了一些疾病常在一定的器官形成相应的病变,从而创造了器官病理学,基

本上奠定了病理解剖学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科学的病理学开始的标志。此后,病理解剖学即作为一门专门的科学而不断丰富和发展。18世纪后期,B ichat (1771~1802)采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器官(有病的和无病的),并得到一个概念:器官由组织所构成(当时可区分出21种不同的组织)。他将病变分为两类:即可发生于各部位的共同性病变和器官所特有的病变。继而,奥地利病理学家洛基坦斯基(Rok itan sky,1804~1878)根据对大量尸体解剖的观察材料写成了第一部《病理解剖学》专著。

从17世纪开始制成放大镜到19世纪日趋完善的显微镜的出现,使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进入了微观世界,产生了细胞病理学。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V irchow)根据对大量尸体解剖材料的显微镜观察,描述了病变部位的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各种变化,提出了细胞病理学的理论,认为细胞的改变和细胞的功能障碍是一切疾病的基础,并指出了形态学改变与疾病过程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细胞病理学的问世,是病理学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里程碑。它对近百余年来病理解剖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它对许多基本病变的描述,至今仍在沿用并且是正确的。但细胞病理学过于强调了疾病的局部定位,主张疾病的本质就是局部的细胞变化;认为“所有疾病都是局部的”“除局部疾病之外,没有别的疾病”等。这些形而上学的观点,严重影响了科学病理学的发展。

我国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隋唐时代巢元方根据临床观察所著的《诸病源侯论》、南宋时期宋慈的《洗冤集录》等世界名著,十分细致地记载了疾病的病原和征侯,对病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4]。其后,中国医学由于长期受封建制度的束缚,一直未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点的病理学。

此后,随着组织切片技术和染色方法的改进,人们对病理组织学的认识不断提高和丰富。到19世纪20年代,人们对各种病变的组织、细胞形态已基本上认识。自从20世纪30年代初电子显微镜问世以来,特别是50年代以后,病理形态学的研究已逐渐由光学显微镜水平的细胞病理学发展到电子显微镜水平的超微病理学。这是迄今最细致的形态学观察方法。超微病理学主要从细胞器水平研究疾病时的细胞损伤,这不仅使我们能从形态学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和鉴别疾病,而且能从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角度去更深入地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从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病理学发展到电子显微镜下的超微病理学是病理学的一个大飞跃。这一先进的技术现虽已推广普及,但将光学显微镜下的病变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病变十分有机的联系起来,还需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2 动物病理学的现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日趋进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物理、化学和其他生物科学的发展,促使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学科向病理学渗透。当代动物病理学的发展可概括为:横向联系。

横向联系是指随着自然科学,特别是基础兽医学的发展,过去各相对独立的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一些内容相互交叉的学科,从而在病理学这个范畴内出现了一些新的领域或分支。如免疫病理学、遗传病理学、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卫生病理学、比较病理学、临床病理学、实验病理学、环境病理学、地理病理学、外科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等。这些边缘学科和新的学科分支的建立,不但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病理学的内容,而且使人们能够横向联系,多角度分析,全面比较和研究疾病的发生本质,从而把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对动物病理学发展起到重大促进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分支学科。

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患病时的机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原因的机制,阐明疾病的本质及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疾病论,主要阐明什么是疾病及疾病的本质;病因论,主要阐明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发病论,主要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基本机制和普遍规律;基本病理过程,阐明疾病可能出现的共同的病理变化;系统病理生理学,阐明各系统在疾病时可能出现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

2)卫生病理学[5]:是研究屠宰动物各组织、器官的病变及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形态学变化、鉴别诊断和卫生评价与处理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运用兽医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通过对食用动物宰后检验和在分析病变的基础上,阐明具体病变或疾病的发生、发展基本规律,提出科学的卫生评价和处理意见。它的目的是为疾病的诊断、防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提高肉品卫生检验和管理工作、保障食用安全、促进畜禽生产发展和维护出口肉品的信誉做贡献。

3)化学病理学:是指把组织或细胞的染色技术与化学反应相结合,以揭示细胞内各种物质的特殊性的病理学分支,现已广为普及和应用。它除能显示细胞内一般的化学成分外,还能显示细胞内许多特殊的酶,如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三磷酸腺苷酶、脂酶以及过氧化物酶等。这对揭示疾病时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4)免疫病理学:是指将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病理学,借以阐述许多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病理学分支。它多采用免疫荧光法、免疫过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