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分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据分析》是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下第一章《数据处理》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Excel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础上而设立的深层次的学习任务,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在整个章节中本课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求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利用这些方法所能实现的分析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通过数据分析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据背后所蕴涵的丰富信息,培养学生从数据中探求信息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的运用。

难点:如何利用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实现数据分析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

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任务驱动”、“引探教学”。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任务,提供一些具体的问题,创设情境,少讲多练。通过让学生自究、讨论、操作、以生带生,教师讲解、演示、讲评等方法完成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学生数据分析的学习,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的学会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数据分析问题。

2.学法分析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归纳评价”。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3.教学媒体

多媒体网络教室提供师生互动、交流,给学生自主、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的课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最近,学校举行了一次非常精彩的校园歌曲大赛,并设立的几个奖项,赛后确定各个奖项获奖名单。

从而引入任务:根据评分表来确定各个奖项获奖名单。请学生担任评委,积极地融入到主人公的角色中来。为了圆满完成任务,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能,从而激起学生学习Excel数据分析方法的兴趣和动力。

2.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1)评选校园最佳歌手、年级优秀歌手(排序)

评选规则:按照得分高低对选手进行排序,得分最高者为最佳校园歌手;年级中得分最高者为年级优秀歌手。

这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因此我让学生参照课本步骤,自主学习。完成后组内核对统一评选结果。这个任务让学生学会了排序的运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利用课本自学的习惯。

(2)关注各个年级优秀选手信息(筛选)

通过查找各个年级优秀选手信息的不便,引出筛选的含义。教师解释完筛选的含义后,提出任务:筛选出1年级选手中得分在70以上90以下的选手信息。我引导学生先借助课本展开组内探讨,尝试操作。然后教师抽选操作正确的学生演示,以优促慢,共同学习。

(3)评选优胜年级(分类汇总)

评选规则:计算每个年级的平均得分,确定优胜年级。

由于分类汇总是这三个数据分析方法中的较难的方法,所以我采用了教师讲解加演示的方法。首先讲解分类汇总的含义,然后分析出分类汇总的方法,接着演示该任务。为了让学生巩固分类汇总的方法,又为学生提出了一个任务:比较男选手和女选手的平均得分谁更高。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巡视辅导,然后抽选几个学生展示结果,并给以指导评价。

(4)、巩固练习

综合利用三种数据分析功能,处理“各小组上交图书统计表”、“我国部分城市月平均气温表”,完成相关题目。

教师指导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学生展示作品,交流成果。

3、评价总结,完成建构

评价方式:(1)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学生操作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2)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互评过程。(3)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后,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完成自我评价。

总结:教师请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4、布置作业,联系生活

思考并收集生活中哪些数据可以整理成表格形式,对于这些数据可能会用到哪些分析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会得到怎样的结论。

让学生把本节课所学联系到生活实际中去,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锻炼一种思维习惯,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四、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的设计上很好的利用了教材中的内容,但并没有完全拘泥于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尤其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在课的具体实施中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信息素养、思维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