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39.47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金融支持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金融支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以及金融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三个不同层面的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层面和跨国层面,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金融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随着理论的发展,逐渐深入到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

1.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1912 年,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金融体系的发展对经济运行具有积极的意义。他认为金融机构的运行可以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使资本配置到具有高创造性的实体中去;除此,还可以消除在这其中的道德风险,进而减少转移成本[1]。1966 年,帕特里克(Patrick)对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中的两种方法:需求带动(Demand Following)法和供给引导(Supply Leading)法,并指出在经济发展早期,供给领先型金融居于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追随型金融逐渐居于主导地位。他的思想为后来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Goldsmith(1969)[1]把各种的金融现象总结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三个基本方面,还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等一国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开创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的先河。1973 年,麦金农(Mckinnon)[4]和肖(Shaw)[5]分别从“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的角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问题。他们认为贫穷国家应该通过政府的作用解决金融抑制的问题,从而实现金融自由化,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国内王志强、孙刚(2003)从规模、结构、效率三方面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采用金融相关比率、结构指标、效率指标,同时引入投资、进出口额、零售商品价

格指数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协整分析,得出三者均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格兰杰因果关

系检验显示三个指标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19]。史永东等(2003)[20]、陈刚(2006)[21]等也得出相类似的结论。

2.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Bagehot(1873)[3]较早对金融和产业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在英国工业革命中,金融的发展大大减轻了大项目的融资难题,对工业革命的顺利推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969 年,Hicks 指出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的“金融革命”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大满足了工业革命中大规模的长期借款的需求,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发展了Bagehot (1873)的说法[9]。进入 90 年代,各国学者对金融与产业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讨论。Rajan 和 Zingales(1998)[4]通过研究美国产业层面的数据,提出对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越大,金融发展对其的促进作用越大,开创了深入研究金融与产业发展关系的新局面。国内范方志、张立军(2003)借鉴 Goldsmith 的思想,从金融结构转变认识金融发展,选取金融相关比率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二、三产业产值除以各年实际 GDP 为解释变量,分析了中国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6]。林毅夫等(2003)利用 1980-1992 年全球制造业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得出,只有当金融结构与制造业的规模结构相匹配,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而促进制造业的增长[23]。黎平海、王雪(2009)从金融集聚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广东省 1985-2007 年的金融集聚度进行测评,并对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金融集聚可以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26]。

3.金融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1998 年,Demirguc-Kunt 和 Maksimovic 从公司层面,构建了一个金融预测模型,估计公司在没有外部金融市场的作用下持续稳定的增长率,然后与真实的增长率相比较,得出金融发达国家中的公司的真实增长率比模型预测的增长率要高,从而得出金融市场对公司的发展有正向作用[13]。Wurgler(2000)[5]、Fisman 和 Love(2003)[6]指出金融不发达的国

家,企业投资的资金主要来自内部,金融的发展可以减少企业对内部资金的依赖程度,金融发展能有效的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

二、产业转移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相对较为成熟,是国际或地区分工的结果,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也是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日本学者赤松要在 20 世纪 30 年代提出了产业发展模式的“雁行形态理论”,揭示了后进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途径。弗农( R. Vernon,1966) 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论,对区域间或国际间产业与产品的周期性发展进程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和产品的转移做出了系统描述和理论总结[1]。小岛清( Kiyoshi Kojima,1978) 根据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产业转移相关理论还包括: 刘易斯( W. Arthur Lewis,1984) 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2]、沃茨( Watts,1980) 等人提出的企业空间扩

张论、我国学者夏禹龙和冯文浚( 1982) 及何钟秀( 1983) 等提出的梯度转移理论、卢根鑫( 1997) 的重合产业论。

1.雁行模式日本经济学家Kaname Akamatsu(1932)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雁行”模式(FlyingGeese Model),总结出日本产业转移发展轨迹经过“进口—国内生产—出口”三个阶段[1]

2.产品生命周期模式

美国经济学家Vernon(1966)在《产品生命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认为产业具有生命周期,即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和衰退的过程[2]

3.梯度转移模式

该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汤姆森、胡佛等人发展完善而形成的一套区域经济理论,经过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充实和进一步发展。

4.边际产业转移模式该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Kiyoshi Ko-jima(1978)提出,对产业转移及其模式理论做出了里程碑式贡献。

5.国际生产折衷模式英国经济学家J.H.Dunning (1977)用O-L-I模型来说明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并对该理论经过多次修改、发展和完善。Dunning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备企业所有权优势(Own-ership)、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和内部化特定优势(Internalization)三种特定优势,而每个特定优势由众多优势组成[4]

[1]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in the product cycle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 80) : 190 - 207.

[2]Lewis T.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