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 格式:txt
  • 大小:16.47 KB
  • 文档页数:9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它是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谋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决战。 这次大战揭示了战争对经济和后方的巨大依赖性。协约国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由于经济军事实力占压倒优势。



2、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极端尖锐,巴尔干半岛尤为激烈,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皇储费迪南大公前往波斯尼亚首都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普枪杀。奥匈帝国利用该事件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但被塞尔维亚拒绝。7月28日,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由此,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参加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导火索。



3、《色佛尔条约》



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与土耳其素丹政府签订《色佛尔条约》。该条约使土耳其丧失了4/5的领土,土耳其的欧洲领土只保留伊斯坦布尔及附近地区,亚洲地区只保留了安那托利亚的部分主权;海峡地区归国际共管;土耳其的财政、铁路、工业和资源都置于协约国的监管之下。土耳其军备水平不得超过协约国规定的范围。土耳其须向协约国支付战争赔款。《色佛尔条约》是协约国帝国主义瓜分和灭亡土耳其的约定书,它使土耳其丧失了独立地位,处于民族危亡的境地。后由于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该条约为《洛桑条约》所代替。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协约国帝国主义在一战后所确定的国际新秩序。从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到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的条约,构筑了新的战后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新的国际秩序中,英法在欧洲确定了其统治地位,美国则在东太平洋地区确定了其优势地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在力量对比变化后重新调整的国际关系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继续。这一体系建立在对战败国政治剥夺与经济压迫的基础上,是一个新的殖民体系,而且排斥和反对苏联。体系包含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注定会崩溃。二战的爆发宣告了该体系的破产。



5、《布列斯特和约》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

订。按照和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员的植物。但苏俄成功地推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德国战败后,于11月11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成了一纸空文。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由于此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6、洛迦诺公约



20年代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订立的边界保证与仲裁协定。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波捷七国在瑞士洛迦诺签订了《莱茵保证公约》以及7个条约,统称《洛迦诺公约》。该条约保证了凡尔赛条约规定的法德以及比德边界安全,遵守莱茵非军事化的规定,约定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各国间的分歧,英国以及意大利作为公约的保证国。其他条约则约定了法、波、捷、比之间的边界保证。允许德国加入国联并任常任理事国。表面上是为了巩固欧洲和平,实际上是英法企图固定战后德国西部边界,把德帝国主义的侵略矛头引向东方。英国取得了平衡欧洲力量的有利地位,成了德法之间的仲裁者和保证人。德国重新加入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大国地位得以恢复。法国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其构建的同盟体系遭到削弱,本国的边界安全也置于英意两国的空头保证之下。该公约是西方大国暂时妥协的产物,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协约国与德国尤其是法德之间的关系,使得欧洲的国际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但根本矛盾仍不可调和。后德国重新占领莱茵非军事区,公开违反条约规定,《洛迦诺公约》废止。



7、《五国海军条约》



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盛顿会议上就限制远东地区海军规模而订立的国际条约。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五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五国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简称《五国海军条约》。经过协商,美英法意日五国商定了其海军装备的发展比例是5:5:3:1.75:1.75这一总原则。而且条约还对各国战列舰、航空母舰的排水量进行了限定,规定维持美国与日本在太平洋的属地以及岛屿、英帝国在太平洋地区统治范围内的防务现状。该条约使美国海军方面与英国平起平坐,使日本海军处于二流地位,但美英对于海军基地上对日本做出了让步。条约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矛盾与冲突,缓和了由于列强海军军备竞赛而给太平洋地区带来的紧张局势

。但条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列强的利益冲突。



8、国际联盟



一战后协约国为控制和整肃国际秩序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最早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提出。1914年4月,在巴黎和会中,协约国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国际联盟盟约》,并于1920年1月成立了国联。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国全体大会,行政院和常设秘书处,此外,还设立了国际法庭和国际劳工局等常设机构。国联成立的口号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防止战争,对国际冲突进行仲裁。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在一战后的国际事务中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支柱之一,它长期为英法所控制,在二三十年代国际斗争中,成为英法帝国维持其既得利益、对法西斯势力进行绥靖的工具。二战爆发后国联名存实亡,于1946年4月正式宣告结束。



9、鲁尔危机



德国与法比等协约国围绕赔款问题而发生的矛盾与冲突。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确定了德国的战争赔款问题原则,并于1921年1月由赔款委员会确定了德国赔款的总额。围绕赔款问题,德国与协约国产生了严重冲突。1923年1月23日,法国与比利时借口德国不履行赔款协定,出兵占领了德国重工业区鲁尔。德国政府实行“消极抵抗”政策,企业停工,生产急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严重,引发了德国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及社会动荡。最后在美英的调停下,鲁尔危机以法比军队的撤退而结束。鲁尔危机给德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最终导致德国赔款问题的领导权由法国转向英美手中,丧失了对德事务的主动权。



10、《钢铁同盟》



指1939年5月22日德意两国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亦称《钢铁条约》。“三国轴心”仅是一个政治同盟,不包含军事条款,不能满足法西斯的侵略需要。1938年1月德日开始进行缔结军事政治同盟的谈判,但由于两国在太平洋属地和中国问题上的矛盾太尖锐,两国所要求同盟针对的对象又不同,因此谈判最终破裂。但意大利却与德国的意见一致,因而两国决定尽快缔结军事同盟。这个军事同盟是进攻性质的,《钢铁条约》规定:1.缔约国一方的安全或重大利益受到外来威胁时,另一方将给予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支持;2.如果一方卷入战争,另一方则给予陆海空军事支援;3.成立组成常设委员会以加强互相协调。《钢铁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德意军事同盟正式建立,它明确规定相互承担军事义务,以推翻现存国际体系,夺取欧洲和世界霸权。《钢铁条约》的签订是德国进攻波兰的重要准备,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爆发。



11、德国十一月革命



一战后德国爆发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1918年11月3日基尔军港水兵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十一月革命爆发,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逃亡荷兰,起义推翻了封建的霍亨索伦王朝。这时各地都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但由于工人缺乏经验,政权被以社会民主党右翼艾伯特为首的临时政府篡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阻止革命发展。1919年2月召开国民议会,8月通过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魏玛政府。社会民主党左派要求继续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并领导成立了德国共产党,准备组织柏林工人大罢工,1919年其领导的柏林工人起义和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被艾伯特政府镇压,革命结束。十一月革命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但未能解决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12、魏玛共和国



1919年至1933年德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因宪法在魏玛城制订而因此得名。1919年2月,在镇压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基础上,德国资产阶级在魏玛城举行制宪会议,通过魏玛宪法,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成立。宪法规定议会由联邦国会和联邦参政会两院组成;国家元首为总统,任期7年;最高行政机构为内阁;公民具有部分民主权利,但宪法第48款规定总统在认为国家受到扰乱或危害时,有权中止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条款的效力。魏玛共和国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给了人民一些民主权利,但它赋予总统过大的权力,同时又允许反民主的军队的存在,因而为法西斯上台提供了便利。1933年希特勒上台,大肆推行个人独裁,魏玛共和国宣告结束。



13、卡普暴动



于1920年3月在柏林发生的由W.卡普领导的旨在推翻魏玛共和国、复辟帝制的保皇党未遂政变。它是由东普鲁士地方长官极右派头目卡普在国防军吕特维茨将军及议会外一批极右政客的支持下发动的。魏玛共和国成立不久,帝制派军人即企图推翻共和政府,恢复君主制度,建立军事独裁。为实施《凡尔赛和约》的解除武装条款,德国政府被迫把当时40万人的两海军旅被裁减兵员所引起的不满情绪,发起暴动,企图迫部队裁减为10万人。帝制派军人利用勒文费尔德和埃尔哈特使政府收回裁减国防军的命令。1920年3月13日埃尔哈特海军旅开进柏林。F.艾伯特总统及政府成员逃往德累斯顿,转而逃往斯图加特。卡普根据吕特维茨的指令成立临时政府,自任总理,吕特维茨任国防部长 。后德国工人举行的大罢工挫伤和打败了暴动分子,3月17日叛乱被平息,卡普逃往瑞典,政变失败。



14、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



德国法西斯政党,纳粹党的全称。

纳粹党党魁为希特勒。在州、区、乡设地方和基层组织,统归全国委员会领导。下辖组织有冲锋队、党卫军、国家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纳粹党外事局、希特勒青年团等。纳粹党复仇主义、种族优劣论、个人独裁论和生存空间论,为其侵略扩张和战争政策制造“理论根据”。纳粹党利用1929~193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大力发展,得到大部分垄断资本家支持,于1932年11月,被任命为总理。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纳粹党成为执政党。希特勒当权后,宣扬泛日耳曼主义,打击和取缔其他政党,确立法西斯一党专政。在国内取消民主自由,煽起排犹运动,实行法西斯恐怖统治。对外撕毁《凡尔赛和约》,疯狂扩军备战,组织轴心国集团。实行侵略扩张政策,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德国和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1946年9月30日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



15、啤酒馆暴动



1923年鲁尔危机期间,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党魁希特勒发动的一次未遂政变。1923年,法、比占领鲁尔区,德国出现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希特勒认为夺权的时刻已经到来,1923年11月8日晚,趁巴伐利亚邦长在慕尼黑一家啤酒馆集会时,率冲锋队冲进会场,企图推翻政府。由于纳粹党此时力量薄弱,又未取得大资产阶级和保守派的支持,政变很快被平定,参加暴动的纳粹党领袖希特勒等人相继被捕,政变失败。



16、道威斯计划



一战后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于1924年4月提出的关于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方案。其主要内容是:1.成立新发行银行,统一和稳定德国的货币,建立正常金融秩序;2.平衡德国的预算收支,实现税务与债款的平衡;3.稳固其赔款来源,整顿德国的铁路并加强对工业界的筹款;4.确定德国赔款的期限与方式,第一年赔偿10亿金马克,累计增加到第五年,以后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5.由美英向德国贷款;6.德国经济应受协约国监督,还要保证德国经济的统一和经济活动的自由。“道威斯计划”的实施使鲁尔危机和德国赔款问题暂时得到解决,对于恢复德国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后被扬格计划所取代。



17、扬格计划



20年代末协约国提出的新的德国赔款计划。由于德国税收饱和,在其要求下,协约国赔款委员会成立专家委员会审议德国赔款计划。1929年6月,在美国代表扬格领导下,提出新的赔款方案,即扬格计划。该计划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210亿金马克,为期59年。前30年平均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成立国际清算银行,负责接收并管理赔款问题,取消德国的铁路与工业证券,取消协约国对德国财政的监督,使德国赔款

商业化。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德国停止支付赔款,1932年扬格计划停止实施。



18、罗斯福新政



这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新的经济政策。主要措施有: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迅速恢复银行的信用;2.复兴工业(中心措施),限制农业生产;3.大力兴建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激生产与消费,救济失业民众,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4.调整劳资关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大危机,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发展;新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得到加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新政推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大胆借鉴社会主义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通过新政的实施,美国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增大,战后的历届总统也继承了这笔宝贵财富;新政中实施的福利改革措施,使美国走上了福利化国家的道路。新政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开创了一个新模式,为成功走出危机提供了范例。但新政的实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因而未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19、慕尼黑协定



指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背着捷克在慕尼黑签订的《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简称《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英法德意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1.捷克必须将其苏台德区以及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克应于10月1日至10日之间从上述领土上撤退完毕;2.上述地区的设施必须交给德国;3.英法承诺保证被肢解的捷克领土不收侵犯。英法为避免战争爆发,签署慕尼黑协定而牺牲盟友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容忍希特勒的侵略行径,并阴谋祸水东引,亦称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顶峰,它的签订大大加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大大巩固了希特勒在国内的政治地位;沉重打击了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苏联开始考虑是否应采取新的政策;英法在欧洲小国心中的地位下降了,法国的同盟体系全盘瓦解。《协定》进一步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德国于1939年3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0、《反共产国际协定》



德国、意大利与日本缔结的表面反对共产国际、实际针对苏联的政治同盟协定。德、日走上

法西斯道路后,为了与英、法、美等国抗衡,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急欲在国际上寻求盟友。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协定规定:1.两国对共产国际的活动相互通报,并紧密合作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2.协定的秘密附件还规定当缔约一方同苏联作战时,另一方不得采取有利于苏联的措施,双方不同苏联缔结与该协定精神相违背的任何协定。随着德、意关系的接近,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亦加入该协定。协定是针对苏联的,也是在“反共”旗号下针对英、法、美等西方民主国家的。它的签订标志着轴心国侵略同盟初步形成。后匈牙利、伪满洲国、西班牙等相继加入。



2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二战爆发前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所秘密签订的为期十年的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互不侵犯,缔约一方如与他国作战,另一方绝不援助第三国;缔约双方绝不参加任何直接或间接反对另一方的军事集团。条约还附有《秘密议定书》,在《秘密议定书》中,苏德双方划定了两国在波罗的海三国与波兰的势力范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苏联避免了成为德国法西斯首先打击的目标,赢得了备战时间。但其后果十分严重,它首先使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时条约背后的《秘密议定书》的签订,更是严重地违背了社会主义外交原则。且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在西线得手后,于1941年6月22日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22、《田中奏折》



是指在1929年曝光,据称由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于1927年7月上奏天皇的《对华政策纲领》。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由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了“东方会议”,在会上拟定此纲领。奏折中写道:1.日本如要称霸世界,必须先征服中国,若要征服中国,必须先征服满蒙;2.基于英美国力远强于日本,且中国统一的前景和民族资本的壮大,都威胁着日本的利益,因而不能通过自由竞争的手段达到目的,必须以武力夺取。这是日本争霸世界的计划,也是日本对外扩张的纲领。日本帝国主义开始放弃华盛顿会议后币原外交以经济侵略为主的缓进政策,确定了攫取“满蒙”和武力干涉的急进侵华政策。在日本争夺亚洲霸权的道路上,侵占中国东北和内蒙是整个计划中的第一步。



23、二二六政变



是1936年2月26日,在日本发生的千名陆军青年官兵反叛的事件,是一次由皇道派军人发动的未遂军事政变。以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的千名军人袭击了首相官邸等数处枢要部门,杀害了内大臣等高官。这些人起事的目

的是“尊皇讨奸”,实行“昭和维新”,但起事的原由是皇道派与统制派之间、部队军官与幕僚军官的长期倾轧所造成的矛盾爆发。两者皆为日本军国主义支持者,只是以东条英机为首的统制派借机清理敌对的皇道派军人的政治势力。政变虽然失败,但法西斯派别的统制派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确立了统治地位,而且内阁也被以新首相广田弘毅为首的文官法西斯集团所控制。



24、诺门坎战役



诺门罕战役是继张高峰事件后日苏又一次重大军事冲突。在张高峰事件后,日军没有停止北进计划,1938年秋至1939年,日军拟定了新的对苏作战计划。1939年5月11日,日伪军队与蒙古军队在中蒙边境地区的诺门坎发生军事冲突。7月中旬苏军组织第一集团军参战。在苏军的优势兵力与火力的打击下以日本关东军的全面失败而告终。诺门坎战役使日本法西斯认识到苏联远东军事力量的强大,逐步放弃了北进战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远东战局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25、战时共产主义



苏俄在1918至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其目的是动员一切力量和资源来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主要措施有:在农村,实行余粮征集制。在城市,全部大中工业收归国有,对小工业实行监督。在管理上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对生产分配进行严格的集中领导,排斥自由贸易,实行粮食、日用品的配给制。对成年人实行义务劳动制。这些政策是随着国内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而逐步采取的。该政策对捍卫苏维埃政权,保证战阵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作为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特定方式,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26、新经济政策



苏联在1921年由国内战争转变到和平经济建设时所实行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1.农业方面,废除余粮征集制,实行粮食税,税后的剩余粮食,可以自由买卖,允许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2.工业方面,允许一定限度的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废除总管理局制度,给予地方和企业自主权;3.流通方面,允许国内自由贸易,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4.改革平均主义配给制,按劳取酬,承认个人物质利益。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维埃政府由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转为间接方式,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7、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指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由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它的突出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1.政治方面,用政令管理国家,民主

法制被忽视,下级服从上级,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领导人,领导终身制,不受群众监督;2.经济方面,实行工商企业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用政令管理经济,限制商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强调高积累多投资,发展粗放型经济,注重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该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发挥过巨大的作用,苏联缩小了与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工业产量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和国防体系,使得苏联成为一个经济独立的国家。但其弊端也很明显,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了农轻的落后,最终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且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