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学(1-7章动医)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25.00 KB
  • 文档页数:3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水产业又称渔业,是以水产捕捞、水产增氧殖、水产品加工和运销为中心的一个生产体系。

池塘:人工开挖、整理或天然形成经加工改造而成的小水体。

池塘养鱼:利用池塘,在人为的条件下,在技术上实行混养、密养、投饲施肥和轮捕轮放等综合技术措施,将鱼种养成食用鱼的生产过程。

池塘养鱼学:是渔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小水面养殖鱼类的繁殖、生长、发育、营养、生理活动、栖息习性、以及鱼和鱼、鱼和其他动物体、鱼和水体环境之间的客观规律,采取综合性的技术措施,使单位水体获得最高亩产量的生产科学。

第一章鱼类学基础知识

一. 鱼的定义:终生生活在水中,通常用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和平衡器官的变温脊椎动物。

二.鱼类学的定义:是专门研究鱼类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机能、生活习性、个体生长发育、地理分布、古生鱼类、现存鱼类的科学。

第一节鱼类的形态结构

一.鱼的外部形态

(一)鱼的外形

1.体型:常见鱼类的体型有四种

纺缍型:如金枪鱼、四大家鱼等,适于中下层快速游泳。

侧扁型:如团头鲂(武昌鱼)、长春鳊、银鲳等,大多数生活于平静的水中。

平扁型:如鳐类、平鳍鳅等,生活于水底层。

园筒型:如黄鳝、鳗鲡等,缓游,适于钻洞穴。

2.鱼体分区:鱼的身体一般左右对称,整个身体明显地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

头部(硬骨鱼类):从头的最前端到鳃盖骨的后缘(除鳃盖膜外)。(板鳃类则到最后一鳃孔)躯干部:从鳃盖骨的后缘(或最后一鳃孔)到肛门或体腔末端。

尾部:从肛门到尾鳍的末端。

(二)鱼体外部结构

1.头部器官:有口、唇、须、眼、鼻、鳃等。

1).口:是捕食器官,口的为型有三种:

①上位口:口位于吻的前端,下颌长于上颌。

②下位口:位于吻的前端,上颌长于下颌。

③端口位:口开于吻端,上下颌等长,

2).唇:是围绕在口边的一层厚皮,一般都不发达。

3)须:常着生于口的附近,有感觉作用。(鲤有须2对)

4)眼:常位于头部两侧的上方,是视觉器官。

5).鼻:对于硬骨鱼类,在眼的前上方,左右各有一个鼻孔,每个鼻孔又由瓣膜分隔成前后二小鼻孔。是嗅觉器官,无呼吸作用。

6).鳃孔:硬骨鱼类头部两面侧的裂孔。

2.躯干部:包括鳍、侧线、鳞片、皮肤等。

①鳍:是鱼类平衡和运动的器官。(由支鳍骨、鳍条、肌肉、皮肤组成)。鳍可分为:

·奇鳍:单一不成对,位于体的正中,包括背鳍(D)、臀鳍(A)和尾鳍(C)三种。

·偶鳍:成对,位于体的两侧,包括胸鳍(P)、腹鳍(V)。

②皮肤`:有粘液腺,能分泌粘液。

③鳞片;大多数鱼的皮肤上都长有复瓦状的鳞片,具有保护作用,是皮肤的衍生物。

侧线与侧线鳞:在躯干的两侧,有许多穿有小孔的鳞片,这些小孔所排列成的线状,叫侧线。长在侧线上,这些穿有小孔的鳞片称为侧线鳞。侧线是鱼类特有的感觉器官。

二.鱼的内部结构

(一)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1.消化管:包括口、咽、食道、胃、肠、幽门垂、肛门等。

(1)口咽腔:由于鱼类的口和咽无明显的界限,一般统称为口咽腔。口咽腔内有:齿、舌、鳃耙。

①齿:有把握和撕碎食物的作用,而没有明显的咀嚼作用。

②舌:都不发达,长在舌基上。鲤科鱼类的舌头不动,少数没有舌头。作用是帮助摄食。

③鳃耙:着生在咽部、鳃弓的两侧,呈内外两列,一般呈杆状或小瘤状的小突起,有保护鳃丝和过滤食物的作用。

(2)食道:鱼类的食道短而宽,壁厚。

(3)胃:紧接于食道的后方,是消化管最大的部分。近食道部分为贲门部,近肠的一端为幽门部。

大多数鱼类有胃,但鲤科鱼类(还有隆头科、龙头科)没有胃。

(4)肠:大多数鱼类的大、小肠分化明显,肠的长短与食性有关。

·肉食性鱼类 > 杂食性鱼类 > 滤食性或植物性鱼类

(5)肛门:肠道的最后开口处,消化管中的残渣由此排出体外。

2.消化腺:主要有肠腺、胃腺、肝脏和胰脏。

(1)胃腺:是一种埋于胃粘膜内,开口于胃粘膜表层的管状腺,能分泌胃液,内含胃蛋白酶,呈酸性。鲤科鱼类(还有隆头科,龙头科等)无胃,也就没有胃腺。

(2)肠腺:结构与胃腺相似,是多细胞的管状腺,能分泌肠消化液。

(3)肝脏:鱼体内最大的腺体。肝脏多为二叶,呈黄色或黄褐色。能分泌胆汁。

(4)胰脏:是鱼类最重要的腺体,硬骨鱼类一般看不见,呈弥散状,能分泌胰液。

(二)呼吸系统

主要是鳃,有些种类还有辅助呼吸器官。

鳃:由鳃弓、鳃间隔、鳃片、鳃耙四部分组成。在硬骨鱼类,鳃间隔(两列鳃片之间的结缔组织支持物)趋于退化,所以鳃片游离。

(三)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鱼类和人类或其它哺乳动物血液循环途径不同。只有体循环,无肺循环。是一封闭式的单循环。

(四)鳔:位于消化管的背方,脊柱和肾脏的腹面的囊状物,里面充满气体(CO2、N2、CO2)等。

功能:

1)调节比重: 2) 呼吸作用 3)感觉作用 4)发声作用

(五)排泄系统:主要是肾和鳃来完成。鳃主要是排泄尿素和氨(包括肾脏和输导管)。

1.肾脏:是主要的泌尿器官。鱼类的肾脏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分成两个阶段:

前肾:胚胎时期的泌尿器官,位于体腔的最前端,由许多按体节排列的前肾小管组成。

中肾:成体的泌尿器官,为块状而结实的腺体,紧贴切于中段体腔的背壁。由许多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输导管:成体时,前肾退化,前肾的前肾小管分为两条:输卵管和中肾管

(六)生殖器官

包括:·生殖腺(精巢和卵巢。都位于鳔二侧腹下方);

·输导管(输精管和输卵管)。

生殖方式四种:卵生、卵胎生、胎生和单性生殖。

卵的几种类型:浮性卵、漂浮性卵、沉性卵、粘性卵。

(七)感觉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外围组织,每一种感觉器官只能接受一定的刺激(如眼、内耳),鱼类的感觉器官包括有:

视觉感觉器官:如眼。

味觉感觉器官:鱼类无固定味觉器官,只在口腔、吞、咽、鳃、食道等处有味蕾的分布。

嗅觉感觉器官:是嗅囊,位于鼻腔中。

听候觉感觉器官:鱼类只有内耳,无中耳与外耳。

(八)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又包括前脑(端脑、间脑)、中脑和后脑(小脑、延脑)。

2.外周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发出的神经与神经节组成。包括:

3.植物性神经系统:是一类专门管理内脏平滑肌、心脏肌、内分泌腺和血管扩张收缯等活动的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具有拮抗作用。

第二节食性

鱼类的食性包括:摄食器官的形态结构、摄食方式和食物组成。其中,摄食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摄食方式决定食物组成。

一. 鲢、鳙鱼的食性

1. 摄食器官:鳃耙很致密,是主要的滤食器官(鲢的鳃耙呈海绵状)。

2.摄食方式:都是滤食。

3.食物组成:都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但又有差异:

·鲢:主要是浮游植物,还有浮游动物、有机腐屑,以及细菌综合体。

·鳙:主要是浮游动物,还有浮游植物、细菌综合体、有机腐屑。

二. 青、草鱼的食性

1. 摄食器官的特点:主要利用强壮的咽齿、发达的角质垫压碎食物。

2. 摄食方式:吞食较大型的水生动、植物。

3.食物组成:

·草鱼:是典型的植物性,如水草、陆草和其他植物。

·青鱼:肉食性,如蚌、螺、蚬、虾、昆虫幼体。

三.鲮鱼的食性

1.摄食器官的特点:除鳃耙外,可利用上下颌的角质缘舐食附生在底物(如岩石)等物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