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3
第2课抗美援朝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背景、性质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渲染气氛。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感受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和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以及坚强信念。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1.史料解读: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
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学生依据教材自主回答。
3.史料解读:毛主席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4.问题思考: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提示:中朝世代友好、唇齿相依;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为了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建设的周边环境。
5.教师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资料,课上组织学生辩论。
辩题:中国应不应该出兵朝鲜。
正方:应该出兵。
反方:不应该出兵。
(1)正方: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在道义上有支援的义务。
反方: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我们连这点外交常识都没有了吗?(2)正方:美国侵略威胁到中国的安全;美国侵朝意为建立侵华跳板和基地,如得逞,更不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以及国家独立与安全;唇亡齿寒,户破堂危。
反方:国家初建,百废待兴;尚缺乏实力与世界头号帝国主义强国及其“联合国军”抗衡,若战败,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的威胁更大。
第2课抗美援朝1 教学分析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教学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1.史料解读: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
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教师提问:在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后,朝鲜内战局势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定?提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全国历史优质课比赛:抗美援朝教案背景简介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战争之一,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并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全国历史优质课比赛。
本教案旨在为参赛教师提供一个优质课的教学设计,以便他们能够全面、生动地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和意义。
教学目标- 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掌握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社会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教学内容1. 抗美援朝战争的起因与背景- 分析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原因- 解释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导火索- 讲解中国为何出兵抗美援朝2. 抗美援朝战争的主要战役与决策- 简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主要战役- 分析中国军队的战略决策与胜利因素- 探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 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与影响- 评价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国际地位的影响- 探讨抗美援朝战争对中朝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抗美援朝战争对现代中国和世界的启示教学方法与手段- 授课结合多媒体资料、图片和视频,生动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场景和现实影响- 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讲故事等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鼓励他们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教学评价与反馈-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展示和个人作业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建立学生自主研究的机制,鼓励他们深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发表个人观点和总结经验参考资料1. 《抗美援朝战争史》- 军事科学出版社2. 《抗美援朝战争简史》- 外文出版社3. 《抗美援朝战争与中国的国家安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上为全国历史优质课比赛:抗美援朝教案的内容简介,希望能够给参赛教师提供一些指导和灵感,促进优质课堂的展示和交流。
第2课:抗美援朝课程目标: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
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中朝人民反侵略的胜利。
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阅读与叙述的能力,总结、概括历史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利用课本提供的战役示意图和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切实分析历史史实;通过阅读魏巍的文学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观看反映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翻阅英雄传记、访问抗美援朝老战士等活动,加深对这一课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深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氛围: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电影《上甘岭》、歌曲《我的祖国》片段。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播放反映抗美援朝的纪录片资料。
各抒己见: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应该出兵吗?为什么?a中朝世代友好、唇齿相依B 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C 为了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建设的周遍环境?口才展示:简介抗美援朝的战况。
?(或播放纪录片;多媒体动画演示战役的步步推进)。
?展示图示:《中朝部队三年战绩表》。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故事大王: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的故事。
?图中学史: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介绍志愿军战士的生活。
?读旧文、谈今感:《人民日报》主编邓拓读了军旅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上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非常感动,破例将该文登载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报纸送到中南海,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
这篇文章曾收入中学语文课本,你读过吗?为什么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谈谈你的感想。
?论从史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驾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
2.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中朝人民反侵略的胜利。
3.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阅读与叙述的能力,总结、概括历史的学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利用课本提供的战役示意图和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切实分析历史史实;通过阅读魏巍的文学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观看反映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翻阅英雄传记、访问抗美援朝老战士等活动,加深对这一课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深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
【教学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一首激昂之歌,是力量与美的结合,是正义与爱国的再现。
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唱着这首雄壮的战歌,开赴朝鲜前线的。
当看到这幅图片,读着这首战歌的歌词时,相信你一定有很多疑问吧?抗美援朝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结果如何?要想解开这些疑问,那就让我们一起超越时空,走进那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去了解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去认识那些“最可爱的人”吧!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出兵原因:(1)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__东北边境城市__,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__中国的安全__。
(2)美国__第七舰队__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__解放台湾__,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3)__朝鲜__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目的:__抗美援朝、保家卫国__。
3.性质: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抗美援朝中国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战役。
3. 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4. 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原因1.1 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国内环境1.2 分析美国干涉朝鲜内战的原因1.3 讲解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2. 抗美援朝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战役2.1 讲述战争爆发的过程2.2 分析志愿军入朝参战的意义2.3 介绍战役特点和战术运用2.4 讲述战争结束和停战谈判的过程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重要战役为例,深入剖析战争特点和战术运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战争的理解和感悟。
4.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历史角色的经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扮演不同历史角色时的表现,了解对战争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音乐等资料。
2. 历史文献:包括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书籍、文章等。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教学内容1: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3. 教学内容2: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战役。
第二课时:1. 教学内容3: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2. 教学内容4: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3.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播放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战争背后的历史背景。
抗美援朝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2.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谈谈对抗美援朝战争的了解。
(二)新课内容1.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1)朝鲜半岛的分裂(2)美国对朝鲜半岛的侵略(3)中国的应对2.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1)志愿军的参战(2)战争的转折点(3)战争胜利3.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1)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和平(2)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3)锻炼和成长(三)案例分析1.分析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如邱少云、黄继光等。
2.请同学们谈谈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认识和感悟。
(四)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深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写一篇关于抗美援朝战争感悟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学生对课程内容是否感兴趣?3.如何提高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认识和理解?4.课后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1.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1)朝鲜半岛的分裂: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被苏联和美国分别占领,形成了南北朝鲜的分裂局面。
(2)美国对朝鲜半岛的侵略: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趁机介入,对朝鲜半岛进行侵略。
(3)中国的应对: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和平,中国政府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参战。
2.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1)志愿军的参战: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与朝鲜人民军共同抵抗美国侵略。
(2)战争的转折点:1951年,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胜利,战争形势发生转折。
课题抗美援朝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明确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借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了解朝鲜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能力目标通过朝鲜战争的学习,探究朝鲜战争与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背景的分析,共同探讨对中美关系和事件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志愿军入朝鲜作战的原因和经过。
掌握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以及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
教学资源 1.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教材2.课件教学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最可爱的人。
教学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奔赴朝鲜的原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方法解读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黄继光视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共和国没有忘记战斗英雄,我们也不能忘记他们。
观看视频,感受战斗英雄的英勇事迹。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填写知识框架,标注关键词出示史料,分析接到朝鲜出并请求后,我们是否出兵?新课讲授:1、抗美援朝过程(1))介绍上甘岭战役的过程(2))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3))师生总结2、教师提问:老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当堂点拨3、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出示材料板书总结出示训练题同桌互查4、小组合作交流(1))学生阅读课本总结(2))学生以战地记者身份向大家报道。
(3))学生总结打手势展示教师寄语:1、总结提升进行课堂小结。
2、板书设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教学效果预测:黄继光视频导入吸引学生兴趣,预习自学学生掌握的比较好,说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彭德怀率人民志愿军入朝的史实;了解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人的英雄事迹;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等。
2.能力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观看影视片段,归纳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组织学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同侵略者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最兴中华、维护和平的历史使命感。
重难点感知:重点:抗美援朝的经过和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难点: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抗美援朝战争示意图,有关战役图片、课件等。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阅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教学过程导人新课: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但内战以蒋介石集团的失败结束。
新成立后,美国并不甘心失败,妄想把刚刚诞生的新扼杀在摇篮里。
他们会使用什么方法来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呢?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
讲授新课:一、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与我国接壤,自古以来我国同朝鲜来往密切。
l9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借侵略朝鲜,进而侵略的事件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甲午中日战争。
师:新成立后不久,我们的邻国一一朝鲜国内爆发战争,这次战争会给带来哪些影响呢?1.朝鲜战争爆发背景: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内战爆发。
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
为使其侵略行径合法化,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武装干涉朝鲜的非法决议,随后组成了以麦克阿瑟为总司令的“联合国军”。
然而美国的目的并不只是朝鲜,“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那么美国的“山水”指向哪里呢?2.对的危害演示图片和材料:辽宁安东遭美军轰炸后的民房材料一:新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的包围圈。
抗美援朝教案【教案】抗美援朝: 平定三年战争一、教学目标1. 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起因。
2. 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时间线和重要事件。
3. 分析抗美援朝战争对中美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战斗意志,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1. 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起因。
2. 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线和重要事件。
3. 中美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1. 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对中美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影响。
2. 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背后的政治决策和战略考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美国对朝鲜半岛军事干涉威胁,中国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及地区安全,决定派遣志愿军抗美援朝。
2. 分组讨论 (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重要事件或历史人物,展开讨论并准备简要汇报。
3. 汇报与讨论 (15分钟)每个小组依次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了解各个事件或历史人物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
4. 教师讲解 (1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线和重要事件,重点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关键决策和战略。
5. 视频观看 (10分钟)观看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视频片段,以增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直观理解。
6. 课堂练习 (15分钟)布置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问题,让学生个别或小组回答,教师指导讨论并解答疑惑。
7. 展示与总结 (10分钟)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在这堂课中获得的收获和体会,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意义和教育意义。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时间线和重要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了解了抗美援朝战争对中美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影响,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战斗意志。
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时间线和重要事件,并谈谈该战争对中美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影响。
附:课堂讲义和教具【Note】本教案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编写,尽力避免出现相同的文字。
第2课 抗美援朝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
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
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
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
斗争的优秀品质。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
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教学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
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
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1.史料解读:
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
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
议。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
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
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教师提问:在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后,朝鲜内战局势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作出了怎样
的决定?
提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二)中国出兵朝鲜
1.史料解读:
材料:毛主席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
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
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2.请学生回答:由材料中毛主席的这几句话,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提示:中朝世代友好、唇齿相依;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为了获得一个
比较稳定的经济建设的周边环境。
3.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9页内容,结合第10页地图,说说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情况,
其结果如何。
提示:(1)1950年,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4.教师过渡:在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面前,1950年10月,彭老总受命指挥中国人
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中朝人民并肩作战。在整个战争中涌现了许多的战斗英雄,接下来
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内容。
目标导学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一)战斗英雄
1.图片展示:
战斗英雄黄继光
战斗英雄邱少云
2.教师让学生读课本第10页的内容,分别请两位同学讲述一下黄继光和邱少云的战斗
事迹。
提示:略。(要求生动、情节感人)
3.教师讲述:相信大家都被两位战斗英雄的英勇事迹所震撼,著名战地作家魏巍,1950
年冬,随志愿军到了朝鲜前线,写了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最后这样写道:朋
友!你已经知道了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领袖,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
我们最可爱的人!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把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
提示: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
国际主义精神,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同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二)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1.教师讲述:抗美援朝的结果。
正是由于这些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战斗,终于在1953年7月,
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史料解读:
材料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
岸上驾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
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将军克拉克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3.提出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议一议,朝鲜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国内人民的踊跃参军,国内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军民的英勇善战,
党的英明决策,彭德怀的正确指挥,中朝人民的并肩战斗,抗美援朝是正义性反侵略战争。
4.请学生说说:胜利的结局对新中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提示: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活动。为了保家卫国,
年轻的共和国以落后的武器、简陋的条件与世界一流强国美国对抗,并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
利。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
习,值得我们赞美!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资料丰富,鉴于此,
学生课前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对抗美援朝战争作一定的了解。同时,用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在
感知历史的同时,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面有所突破,后面的教学需要继续努
力,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能力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