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设备及使用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8.93 MB
- 文档页数:60
有限责任公司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二九年三月二十日检测仪器设备表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使用状况备注红外热电视台浙江大立科技良好红外热像仪台浙江大立科技良好红外测温仪台美国良好超声波侦测器台美国福禄克公司良好接地电阻测试仪..台法国良好谐波分析仪台美国福禄克公司良好数字式交、直流钳形表台台湾良好真有效值钳形电流表台美国福禄克公司良好接地电阻摇测仪台杭州良好漏电保护器测试仪台杭州良好可燃气体检测仪台北京科力恒良好数码摄像机台日本索尼良好数码照像机台日本富士良好照度计台台湾路昌电子公司良好电子温湿度表台北京市严光仪器良好风速仪台台湾路昌电子公司良好微压机台上海贵谷仪表设备良好火灾模拟发生装置加烟测试仪台北京国安火灾探测器专业清洗厂良好火灾模拟发生装置加温测试仪台北京国安火灾探测器专业清洗厂良好消火栓系统试水检测装置个天津安科电器消防平安检测良好对讲机台株式会社威泰克斯良好组织机构框图拟派本检测工程管理以及检测人员名单序号姓名职称专业职务高级工程师电力照明自控副总工程师设备技术审核工程师工程师电气报告审核工程师工程师设备管理工程师工程师机电工程师工程师机电工程师检测员电、消检上岗证检测部部长检测员消检上岗证消检队长检测员消检上岗证消检队长检测员电检上岗证电检队长检测员电、消检上岗证电检队长检测员消检上岗证检测队员检测员消检上岗证检测队员检测员电、消检上岗证检测队员检测员电、消检上岗证检测队员检测员电、消检上岗证检测队员检测员电、消检上岗证检测队员检测员电、消检上岗证检测队员检测员消检上岗证检测队员检测员消检上岗证检测队员检测员消检上岗证检测队员检测员电检上岗证检测队员检测报告员专业上岗人员人,检测报告员人。
〔证书附后〕编制依据(1)建筑设备通用图集:a)?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 ~、b)?建筑电气通用图集? ~(2)施工质量验收标准:a)?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b)?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c)?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程施工验收标准?e)?建筑给排水暖通空调燃气工程施工工艺标准?f)?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h)?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i)?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j)?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标准?k)?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l)?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m)?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n)?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o)?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标准?p)?等电位联接安装?q)?建筑防雷设计标准?r)?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t)?工业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u)?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标准?v)?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标准?w)?消防炮通用技术条件?x)?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版〕y)?建筑设计防火标准?z)?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aa)?软件工程国家标准?bb)?建设工程监理标准?cc)?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平安技术标准?dd)?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ee)?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标准?(3)工艺标准:a)?建筑给排水暖通空调燃气工程施工工艺标准?b)?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标准.?c)?电梯、智能建筑施工工艺标准?(4)设备出厂技术档案及有关技术说明书、技术文件等资料。
附件1:D 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186—1998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检验规程××××-××-××发布××××-××-××实施江苏省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186—2004目次前言 (Ⅲ)1 总则 (1)2 引用标准 (1)3 检验项目类别 (2)4 检验要求及方法、项目类别 (2)4.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4.1.1 系统布线 (2)4.1.2 火灾探测器 (3)4.1.3 手动报警按钮 (5)4.1.4 火灾报警控制器 (5)4.1.5 火灾显示盘 (8)4.1.6 消防联运控制设备 (8)4.1.7 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 (10)4.2 灭火系统 (12)4.2.1 消防给水 (12)4.2.2 自动喷水灭系统 (13)4.2.3 水幕系统 (16)4.2.4 室内消火栓系统 (16)4.2.5 室外消火栓 (18)4.2.6 消防冷却水系统 (19)4.2.7 泡沫灭火系统 (19)4.2.8 气体灭火系统 (20)4.3 防火分隔设施 (26)4.3.1 防火卷帘 (26)4.3.2 木质防火门 (28)4.3.3 木质防火门 (29)4.4 防排烟设施 (30)4.4.1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 (30)4.4.2 机械排烟系统 (30)4.4.3 系统联动功能 (31)4.5 火灾事故广播、消防通讯、消防电梯和消防控制室 (31)4.5.1 火灾事故广播 (31)4.5.2 消防通讯 (32)4.5.3 声光警报器 (32)4.5.4 消防电梯 (32)4.5.5 消防控制室 (33)4.6 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批示 (33)4.6.1 应急照明灯 (33)4.6.2 疏散批示灯 (34)5 检验规则 (34)5.1 检验条件 (34)5.2 抽检数量 (34)5.3 判定规则 (36)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186—2004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检验规程1 总则1.1 为了规范建筑消防设施的检验测试和维护保养工作,为组织消防收和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检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检验规程。
1可燃物的种类、分布情况,防护区的开口情况,应符合设计规定。
2储存装置间的设备、灭火剂输送管道和支、吊架的固定,应无松动。
3连接管应无变形、裂纹及老化。
必要时,送法定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检测或更换。
4各喷嘴孔口应无堵塞。
5对高压二氧化碳储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储存量的90%。
光报警装置、通风设施、以及入口处声光报警装置等的动作情况,查看气体灭火控制器与消防控制室显示的反馈信号。
完成试验后将系统恢复至警戒状态。
3、 先后触发防护区内两个火灾探测器,查看气体7单项检查7.1建筑消防设施的测试检查应当每月至少组织一次。
7.2.7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储存量,模拟自动启动系统功能。
设施标志、声光报警装置,以及紧急启、停按钮。
2、 系统设定在自动控制状态,拆开该防护区启动钢瓶的启动信号线、并与万用表连接。
将万用表调节2、采用微压计,在保护区域的顶层、中间层及最下层,测量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的余压。
3、 全部复位,恢复到正常警戒状态。
能;通过报警联动,检查消防广播切换功能;通过报警联动,检查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功能;通过报警联动,检查正压送风或机械排烟系统功能,并测试风速、风压值。
2、GB51251-20179.03每季度应对全部防烟、排烟风机、活动挡烟垂壁、自动排烟窗进行一次功能检测启动试验及供电线路检查查,梱查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7.2.3 条〜第7.2.5 条的规定。
9.04每半年应对全部排烟防火阀、送风阀或送风口、排烟阀或排烟口迚行自动和手动启动试验一次,检查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7.2.1 条、第7.2.2 条的规定。
3、同报警系统联动功能。
、自动控制方式下,分别触发两个相关的火灾探测器,查看相应送风阀、送风机的动作和信号反馈情 7.2.8防烟和排烟设施:机械加压送风机以及系统功能,送风机控制柜;机械排烟风机、排烟阀以及系统功能,排烟风机控制柜;电动排烟窗启闭。
8联动检查8.1.1建筑消防设施的联动检查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主要对建筑消防设施系统的联动控制配电、泡沫喷头、08、查看灭火剂管路是否被腐蚀,并用高压吹气把管线内锈污吹出。
电气防火及消防设施检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各种建筑物内,电气设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电气设备的特性,其存在着引发火灾的风险。
因此,为了保障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对电气防火及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二、检测范围及周期1.电气设备的检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配电箱及开关箱-电缆线路和接线端子-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变压器和发电机-照明设备和插座等2.检测周期:-高危区域的电气设备,每年至少检测一次-中低危区域的电气设备,每两年检测一次-电线电缆的检测周期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而定三、检测内容1.防火隔离检测:-检查电气设备与易燃物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要求-检查电气设备周围是否存在可燃物或易燃物-检查防火隔离门、围墙是否完好2.线路及接线检测:-检查电缆线路的绝缘是否完好,并进行相应的绝缘电阻测试-检查电气设备的接线端子是否松动,是否存在异常加热等情况3.接地装置检测:-检查接地装置是否完好,并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检查接地网与设备的接地连接情况是否可靠4.变压器和发电机检测:-检查变压器和发电机的温度、压力等参数是否正常-检查变压器和发电机的冷却系统是否运行正常5.照明设备和插座检测:-检查照明设备和插座的安装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损坏-检查插座的接地是否良好,是否存在漏电情况四、检测步骤与方法1.检测前准备:-制定检测计划,并通知相关人员,确保电气设备停电-准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工具,如万用表、接地电阻测试仪等2.检测步骤:-根据检测计划,逐一检测各项内容,记录检测结果-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完成检测后,及时填写检测报告,并保存相关记录五、安全措施1.在检测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2.如果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并确保设备停电3.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整改,确保消除隐患六、检测结果处理1.对于正常的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保存相关资料2.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整改,确保消除隐患3.对于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七、总结与建议通过定期的电气防火及消防设施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电气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检验规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附件1:DB 3 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186—1998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检验规程××××-××-××发布××××-××-××实施江苏省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186—2004目次前言 (Ⅲ)1 总则 (1)2 引用标准 (1)3 检验项目类别 (2)4 检验要求及方法、项目类别 (2)4.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4.1.1 系统布线 (2)4.1.2 火灾探测器 (3)4.1.3 手动报警按钮 (5)4.1.4 火灾报警控制器 (5)4.1.5 火灾显示盘 (8)4.1.6 消防联运控制设备 (8)4.1.7 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 (10)4.2 灭火系统 (12)4.2.1 消防给水 (12)4.2.2 自动喷水灭系统 (13)4.2.3 水幕系统 (16)4.2.4 室内消火栓系统 (16)4.2.5 室外消火栓 (18)4.2.6 消防冷却水系统 (19)4.2.7 泡沫灭火系统 (19)4.2.8 气体灭火系统 (20)4.3 防火分隔设施 (26)4.3.1 防火卷帘 (26)4.3.2 木质防火门 (28)4.3.3 木质防火门 (29)4.4 防排烟设施 (30)4.4.1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 (30)4.4.2 机械排烟系统 (30)4.4.3 系统联动功能 (31)4.5 火灾事故广播、消防通讯、消防电梯和消防控制室 (31)4.5.1 火灾事故广播 (31)4.5.2 消防通讯 (32)4.5.3 声光警报器 (32)4.5.4 消防电梯 (32)4.5.5 消防控制室 (33)4.6 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批示 (33)4.6.1 应急照明灯 (33)4.6.2 疏散批示灯 (34)5 检验规则 (34)5.1 检验条件 (34)5.2 抽检数量 (34)5.3 判定规则 (36)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186—2004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检验规程1 总则1.1 为了规范建筑消防设施的检验测试和维护保养工作,为组织消防收和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检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检验规程。
建筑消防设施联动系统检测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建筑消防设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火灾应急响应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建筑消防设施联动系统的检测、维护、管理和验收工作。
二、联动系统检测目的和原则1. 检测目的:确保消防联动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有效地启动相关消防设施,实现消防设备的协同作战,提高火灾扑救能力和人员疏散安全。
2. 检测原则:遵循国家消防法规和标准,坚持客观、真实、全面、定期检测的原则,确保消防联动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联动系统检测范围和内容1. 检测范围:包括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设备、消防设施及其控制和传输线路等。
2. 检测内容:(1)消防联动控制器的功能、性能及其与消防设备的通信连接;(2)消防设备的动作性能、可靠性和自动启动功能;(3)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喷水覆盖范围和疏散通道指示准确性;(4)检查消防控制室内的设备、仪表、指示灯、报警音源等是否正常。
四、联动系统检测周期和方法1. 检测周期:根据建筑消防设施的使用年限、运行状况和火灾风险等级,定期进行检测。
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2. 检测方法:采用现场检查、功能测试、系统联动试验等方法进行。
五、联动系统检测组织和管理1. 检测组织:消防联动系统检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
检测机构应具备专业的检测人员、设备和仪器。
2. 检测管理: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单位应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测工作。
检测前,应向相关单位和人员告知检测时间和内容,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六、联动系统检测结果处理1. 检测报告:检测机构应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
2. 整改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单位对检测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改,确保消防联动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复检:整改完成后,应进行复检。
复检合格后,方可恢复正常使用。
七、联动系统检测资料归档1. 检测资料:包括检测报告、整改记录、复检报告等,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归档管理。
消防设施检测消防电气检测内容标题:消防设施检测消防电气检测内容引言概述:消防设施检测是确保建筑物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中消防电气检测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防电气检测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检测范围1.1 火灾报警系统检测: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探测器、手动火警按钮等设备的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1.2 疏散指示系统检测:检测疏散指示灯、应急照明等设备是否正常,确保火灾时疏散通道畅通。
1.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检测:检测喷头、水泵、管道等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启动。
二、检测方法2.1 目视检查: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损坏、老化等情况。
2.2 电气参数测试:使用专业仪器测试设备的电气参数,如电压、电流、电阻等。
2.3 系统功能测试:通过模拟火灾情况,测试系统的报警、疏散等功能是否正常。
三、检测频率3.1 定期检测:根据相关法规规定,消防电气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测,通常为半年或一年一次。
3.2 日常巡检:建筑物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消防电气设备进行日常巡检,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3 特殊情况检测:如建筑物发生改造、扩建等情况,需要对消防电气设备进行特殊检测。
四、检测报告4.1 检测结果记录:将检测结果详细记录,包括设备的工作状态、存在的问题等。
4.2 故障处理建议:根据检测结果提出故障处理建议,指导建筑物管理人员进行维修。
4.3 检测合格证书:对通过检测的消防电气设备颁发合格证书,证明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五、重要性5.1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消防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报警、疏散,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5.2 防止火灾扩散:消防电气设备的及时启动能够有效控制火灾的扩散范围,减少财产损失。
5.3 遵守法规规定:定期进行消防电气检测是建筑物管理者的法定义务,遵守相关法规规定是保障消防安全的重要措施。
结语:消防电气检测是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建筑物管理者应重视消防电气设备的检测工作,确保消防安全。
消防设施检测方法汇总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检测一次,检测对象包括全部消防设施系统设备、组件等。
消防设施检测按照竣工验收技术检测方法和要求组织实施,并符合《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的要求。
本文根据《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第5章检测方法编写。
消防配电系统的检测方法(1)查看消防控制室及各消防设施最末一级配电箱的标志,以及仪表、指示灯、开关、控制按钮。
(2)核对配电箱控制方式及操作程序并进行试验:①自动控制方式下,手动切断消防主电源,观察备用消防电源的投入及指示灯的显示。
②人为控制方式下,在低压配电室应先切断消防主电源,后闭合备用消防电源,观察备用消防电源的投入及指示灯的显示。
③查看最末一级配电箱运行情况。
点型感烟探测器的检测方法(1)采用发烟装置向探测器施放烟气,查看探测器报警确认灯、以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警信号显示。
(2)消除探测器内及周围烟雾,报警控制器手动复位,观察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在复位前后的变化情况。
点型感温探测器的检测方法(1)可复位点型感温探测器,使用温度不低于54℃的热源加热,查看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火警信号显示;移开加热源,手动复位火灾报警控制器,查看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在复位前后的变化情况。
(2)不可复位点型感温探测器,采用线路模拟的方式试验。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检测方法(1)触发自检键,对面板上所有的指示灯、显示器和音响器件进行功能自检。
(2)切断主电源,查看备用直流电源自动投入和主、备电源的状态显示情况。
(3)在备用直流电源供电状态下,进行断路故障报警及火警优先功能、二次报警功能检测:①模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断路故障,查看故障显示。
②断路故障报警期间,采用发烟装置或温度不低于54℃的热源,先后向同一回路中两个探测器施放烟气或加热,查看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警信号、报警部位显示及记录。
每个探测器检测后,只消音,不复位。
(4)用万用表测量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联动输出信号。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计划与措施一、背景和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的高度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建筑消防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为了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运行,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计划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制定一份全面的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计划,以确保消防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计划1.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是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应根据消防设施的类型、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检测周期。
一般而言,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火栓系统等应每半年检测一次,其他消防设施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测周期。
2. 检测内容每次检测应包括以下内容:(1) 检查消防设施的外观和完整性,确保其无损坏、变形或松动等情况。
(2) 检查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确保其能够正常启动、停止和切换。
(3) 检查消防设施的联动功能,确保其能够与其他系统正常配合工作。
(4) 检查消防设施的报警功能,确保其能够准确、及时地发出报警信号。
(5) 对消防设施的各个组件进行性能测试,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3. 检测方法(1) 观察法:通过目视观察消防设施的外观和运行状态,检查其是否存在损坏、变形或松动等情况。
(2) 操作法:通过操作消防设施,检查其启动、停止和切换等功能是否正常。
(3) 联动测试法:通过模拟火灾场景,检查消防设施的联动功能是否正常。
(4) 报警测试法:通过触发报警装置,检查消防设施的报警功能是否正常。
(5) 性能测试法:使用专业设备对消防设施的各个组件进行性能测试,检查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三、维护保养措施1. 日常巡查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设施存在的问题。
巡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消防知识和技能,能够对消防设施进行基本的检查和维护。
2. 定期保养根据消防设施的类型和使用频率,制定合理的定期保养计划。
保养内容包括清洁、润滑、调整、更换损坏部件等,以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消防检测方案一、背景介绍消防检测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消防设施和系统的正常运行,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防检测的方案,包括检测的内容、方法、流程和结果分析等。
二、检测内容1. 灭火器检测:对建筑物内的灭火器进行检查,包括灭火器的种类、数量、放置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灭火器是否过期、损坏等。
2. 消防水系统检测:对消防水源、消防水泵、水池、水管等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供水充足。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检测: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泵、喷头、管路等进行检查,确保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启动和喷水。
4. 火灾报警系统检测:对火灾报警器、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等进行检查,确保其能够及时准确地发出警报。
5.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检测:对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识等进行检查,确保其畅通无阻。
6. 防烟排烟系统检测:对防烟排烟系统的排烟风机、排烟口、排烟通道等进行检查,确保其能够有效排烟。
7. 电气设备检测:对消防电气设备的电源、线路、开关等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三、检测方法1. 目视检查:通过观察和检查消防设施和系统的外观、放置位置、标识等,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功能测试:对消防设施和系统进行功能性测试,如灭火器的压力测试、消防水系统的水压测试、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启动测试等,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3. 仪器检测: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对消防设施和系统进行检测,如使用烟雾探测器检测火灾报警系统的敏感度、使用电流表检测电气设备的电流等。
四、检测流程1. 确定检测范围和内容:根据建筑物的类型、用途和规模,确定需要检测的消防设施和系统的范围和内容。
2. 制定检测计划:根据检测范围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包括检测的时间、地点、方法等。
3. 开展检测工作:按照检测计划,组织专业的消防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工作,包括目视检查、功能测试和仪器检测等。
4. 记录检测结果:将检测过程中的观察、测试和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数值、检测时间等。
ICS 13.220.20C 82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503—200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Testing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systems2004-06-09发布2004-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GA 503-2004前言本标准的4.1—4.16、5.1为强制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委员会第九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消防局、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淑惠、何以申、刘激扬、丁余平、黄凤梅、苏丹、刘咏梅、冯爱全。
GA 503-2004引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设置的建筑消防设施,是预防火灾发生,及时扑救初期火灾的有效措施。
为规范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查和测试工作,确保各类消防设施正常运行,依据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尚未涉及的建筑消防设施,其检查和测试可参照本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
GA 503-2004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检查和测试建筑消防设施的技术要求,并提供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查和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717-1993 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4718-1996 火灾报警设备专业术语GB14003-1992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14107-1993 消防基本术语第二部分GB15322-1994 可燃气体探测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15630-1995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6806-1997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6808-1997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17429-1998 火灾显示盘通用技术条件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263-199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A95-1995灭火器维修与报废3术语和定义GB/T 4718-1996、GB/T 14107-1993 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使用于本标准。
消防设施介绍及基本使用方法消防设施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和扑灭火灾的设备、装置和工具。
下面是对几种常见消防设施的介绍及基本使用方法:1. 灭火器:灭火器是最常见的消防设施之一,常见的类型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
基本使用方法包括: a. 拉开安全销:一般灭火器上有一个安全销,拔出安全销,以启动灭火器。
b. 指向火灾源:将灭火器指向火灾源,保持距离不超过3米。
c. 按压喷嘴:按住灭火器上的喷嘴或扳机,释放灭火剂。
d.扑灭火焰:用来回扫地面或燃烧物表面扑灭火焰,直到火灾完全扑灭。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通常用于大型建筑物和公共场所。
它可以根据火灾报警自动启动。
使用方法:a. 平时保持设备运转状态:定期检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否正常运转,如水泵、喷头等。
b. 火灾报警自动启动:一旦火灾报警触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将自动启动,喷洒水雾或水流。
3. 灭火器泡沫系统:灭火器泡沫系统通常用于油类或化学品火灾,可以通过产生泡沫来隔离并扑灭火灾。
使用方法:a. 与火源保持距离:站在安全距离处使用泡沫喷头。
b. 拉动泡沫喷头安全销:类似于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拉动安全销以启动系统。
c. 喷洒泡沫:将泡沫喷到火灾源,保持泡沫面覆盖火源。
4. 防烟排烟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用于排除火灾现场的烟气,降低火灾蔓延的危险性。
使用方法:a. 自动启动:当火灾报警触发时,防烟排烟系统将自动启动,打开排烟口和关闭进风口。
b. 手动控制:在火灾现场,可以手动控制系统,打开排烟口和关闭进风口,以增强烟气的排出。
这些是几种常见的消防设施及其基本使用方法。
在使用消防设施时,应该确保自身安全,选择合适的设备和适当的使用方法。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是保障其正常运作的重要措施。
建筑消防设施是探测火灾发生、及时控制和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保障,要定期进行检查、测试,确保其功能正常。
注意事项:1、进行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设备的报警功能测试时,需确认报警控制器置于手动状态,防止触发其他设备的联动功能。
2、在对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雨淋系统等特殊系统进行模拟测试时,需采取防止误动作的可靠措施。
3、对声光、广播、非消防电源切断等容易引起人员恐慌的设备功能测试前,应发出测试预告;对高压变电所、手术室、金库等特殊场所进行作业时,应经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批准。
各系统检查、测试项目及要点:一、消防供配电系统:1、消防配电箱(柜):a)配电房、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备、电气火灾监控装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装置、自动灭火装置、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常开防火门、防火卷帘及消防控制室的各种报警、控制装置等消防设备的配电箱上的仪表、指示灯应正常,开关及控制按钮操作应灵活可靠,标识应明显清晰。
b)主、备电自动切换装置的主、备电源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应正常,控制开关应处于自动位置。
2、消防备用电源:a)发电机仪表、指示灯及开关按钮等应完好,显示正常,控制器选择开关应处于自动位置,电池电压应在正常范围内;储油箱内的油量应能满足发电机运行3h~8h的用量,油位显示正常,燃油标号应正确;自备发电机房应干净整洁。
b)消防应急电源的主电工作状态、电池组及各单节电池电压的显示情况应正常。
c)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图形显示装置及非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电的火灾显示盘的自带电源的电源指示灯应正常,电池组应无明显锈蚀腐蚀。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火灾报警控制器:a)火灾报警功能:结合探测器报警功能测试,查看报警控制器显示的报警部位、类型,应与现场情况一致。
b)电源转换功能:切断主电源,能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主电源恢复时,能自动转换到主电源;应有主、备电源工作状态指示。
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1.定义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检测,是指经过专业技术人员对消防设施和设备的测试和评估,以判定其是否达到安全使用标准,根据检测结果考核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保证设施及设备得以安全、可靠、有效地使用。
2.目的为了全面掌握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判断技术参数是否达到设计及使用要求,以判定其是否符合安全使用标准,确保消防设施作使用的安全性,保障人财产的安全。
3.范围范围涵盖消防设施及设备的技术参数检测、证书检测、功能检测及外观检测,包括消防水箱、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及设备得使用有效期内的检测;新建、改建及局部改造项目应配备的消防设施设备检测;临时消防设施及设备检测。
4.消防设施设备检测程序(1)准备工作:清点需测试设备、收集设计及使用文件;(2)技术参数检测:根据技术参数检测表,进行项目及技术参数检测;(3)耐压检测:检测结束后,对被检消防设施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耐压检测;(4)消防设施及设备评估:根据检测结果和规范,详细评估设施及设备是否达到使用要求和安全标准;(5)落实维护保养与改进措施:按照评估结果,如有必要,及时落实维护保养,完善及改进措施;(6)完成检验报告:检测结束,生成报告,记录检测项目、技术参数、检测结果及处理措施等内容。
5.检测证书经检测,达到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消防设施及设备,应发给相应的检测证书,否则及时调整,保证使用安全性。
6.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设备检测期限一般来说,消防设施设备检测期限不得超过设备使用有效期,以保证设备正常可靠运行。
新建、改建及局部改造项目应按规程要求进行设施设备检测。
消防设施检测内容消防设施检测内容有七大项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消防供水系统;3、室内消火栓系统;4、自动喷水(雾)灭火系统;5、防排烟及通风空调系统;6、防火门、防火卷帘和挡烟垂壁;7、气体灭火系统消防电气检测内容有六大项:1、变压器室;2、高(低)压配电装置;3、低压配电箱(盘);4、低压配电线路敷设;5、电气照明装置;6、开关、插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于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新《消防法》对消防检测工作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必须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二、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应当依法获得相应的资质、资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准则,接受委托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负责。
三、工程建设单位申请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时要提供消防设施、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合格证明文件和施工、工程监理、检测单位的合法身份证明和资质等级证明文件。
四、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公安派出所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要检查单位建筑消防设施是否定期进行全面检测,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定期组织检验、维修,是否完好有效;检查电器线路、燃气管路是否定期维护保养、检测。
消防检测法规条文: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2024版报告编号:2024-001报告日期:2024年10月15日检测单位:XX建筑消防检测有限公司一、检测目的本次检测是为了评估该建筑的消防设施是否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以确保建筑及其内部人员的安全。
二、检测范围1.检测建筑消防设施的功能性、性能和可靠性;2.检测建筑内部的火灾风险和潜在危险;3.检测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情况和合规性。
三、检测方法1.现场实地勘察:包括检查消防设施的布局,灭火器、灭火器具、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备的位置和数量。
2.功能性测试:测试火灾报警系统、疏散通道、消防水源等设施的工作状态和响应能力。
3.检测设备:通过使用红外线热像仪、测烟仪等专业设备,检测建筑内部的火灾风险和潜在危险。
四、检测结果经过对该建筑的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测,得出以下结果:1.建筑内部的报警系统完好,并且在测试中能够及时响应。
2.疏散通道畅通,无堵塞和其他障碍物。
3.消防水源齐全,并通过测试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4.灭火器和灭火器具的数量和分布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5.自动喷水系统的喷水压力和喷射范围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以上检测结果,该建筑的消防设施经过正常维护和使用后,能够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能够及时响应火灾事件,并保障建筑及其内部人员的安全。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在本次检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部分灭火器的使用期限已过或需要维修,建议及时更换或修复,确保设施的可用性。
2.部分疏散通道存在杂物堆积和阻挡,建议清理通道,确保畅通无阻。
3.部分消防水源周围存在杂草丛生情况,建议清理周围环境,以确保消防水源的可靠性。
4.部分自动喷水系统的喷头存在损坏和堵塞,建议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喷水系统的正常工作。
六、维修和改进建议根据检测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向您提供以下维修和改进建议:2.请清理所有疏散通道,确保畅通无阻,防止火灾发生时造成人员无法安全疏散的情况。
3.请清理周围杂草,确保消防水源周围环境整洁,以确保消防水源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