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传播模式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0.43 KB
- 文档页数:2
教育广角
模因论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传播模式研究
崔婧、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450011)
摘要: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可以用模因论来解读。
网络流行语模因在网络的传播中被不断地复制、传播,不断地进行着选择,从而形成强有力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模因论;网络流行语;传播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一部分。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网民目前已达4.77亿人,网
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言是一切
文明和传播的基础,一切传播媒体都是语言载体,载体的变
化往往会引起语言风格或语体的变化。”网络流行语应运而
生。在网络这个自由程度高、交互性强、虚拟度极高的环境
中。网络流行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社会语言。并被广泛
应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从多个角
度研究网络流行语,本文将尝试用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
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memetics)来进行研究。
一、模因与模因论
人类文明的传承和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模仿的。模仿
能力是我们人类天生就具有的一种能力,也是人类区别于
其他动物的一种能力。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 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这个术语在
Richard Dawkins(1976)所著的《rhe Sel6sh Gene)中首次
出现,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
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模因(meme)用了与基
因(gene)相近的发音,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的
意思,故模因也指文化基因。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而
模因却是通过模仿而传播的,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模因与基
因都被认为是一种复制因子,但它们却有着不同的行为特
征。基因作为复制因子推动着生物进化的过程,模因作为新
的复制因子驱动着文化的进化。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而模
因通过模仿而传播。在模因论的基础上,何自然提出了语言
模因论,这样就可以解释语言发展的规律。他认为,语言本
身就是模因,模因也寓于语言之中,语言之所以能够流传至
今,与历代语言使用者的不断模仿、复制和传播是分不开的。
二、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 Black More认为,模因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传递:“对结
果的拷贝和对指令的拷贝。”即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
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在成功复制传播的网络
语言模因中,模因基因型的相同信息异形传播和模因表现
型的同构异义传播表现最为突出。
(一)模因基因型
何自然认为此类模因主要以复制信息内容为主,通过
纵向递进的方式传播,尽管在复制过程中出现信息变异,但
复制后的内容仍与复制前相同。同一信息可以先后在不同
的语境中以不同的形式传递。这类语言在网络中较为常见。
收稿日期:2011-_U7_05 作者简介: ̄4dr(1984-),女,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科研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借称。“青蛙”“菌男”的原始信息是“丑男”,前者意指丑
陋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后者作为“俊男”的同音反语;
“恐龙”“霉女”的原始信息是“丑女”,前者表示“丑得像《侏
罗纪公园》中难看的动物”,后者则是“美女”的同音反语;
“天才”=“天生的蠢材”,“公鸡”=“公家的计算机”,“偶像”=
“令人作呕的对象”。
谐音,包括方言谐音、数字谐音、英语谐音以及输入文
字时敲的别字。例如:“虾米”(什么之意,来自闽南语发音)、
“口耐”(也说可耐,可爱之意)、“果酱”(过奖)、“口年”(可
怜)、“人参公鸡”(“人身攻击”的通假)、“驴友”(旅游)、“粉”
(很,来自闽南方言)、“偶”(台湾普通话“我”的读音)、“木有”
(没有)。
与原始信息的发音近似。“竹叶”这个模因是从“主页”
复制而来,“斑竹’,_“版主”“水饺’ “睡觉”。 复制后变为英语、数字的模因。如网站主页直接从原始
模因homepage自我复制为“烘培鸡”.E-mail复制为“伊妹
儿”.“亲亲你”“气死我了”“不要生气”分别复制成数字“770”
‘'7456’’‘‘8147”。 这些网络流行语虽然形式上与所要表达的意思不同。
但它们的原始信息变形前后都相同,因此都属于模因基因
型的相同信息异形传播。
(二)模因表现型
模因表现型指的是在语言形式、结构上没有发生变化,
但是内容、意义却发生了改变。例如:随着“艳照门”衍生出
来的“门”现象,以及“很……很……”词组,由“我爸是李刚”
演变出来的各行各业“我爸是李刚”的版本。网络上流行的
“粉丝”一词,本来是英语fans的音译,即对那些崇拜、追求
明星、名人的人的统称,现在由模因使用者们又将其推陈出
新,演化成“粉条”(超级粉丝)、“刚丝”(李玉刚的粉丝)、“玉
米”(李宇春的粉丝)等。又如,今年网络上流行的“咆哮体”,
即带许多感叹号的字、词或者句子,一时间,王菲等明星也
纷纷仿效“咆哮体”在网络上发帖、写微博。
这些流行语都是内容和意义发生了变化,但是在语言
的形式、结构上却没有发生变化。 三、网络流行语中模因的传播模式
Heylighten提出模因要成功复制必须经过以下四个阶
段。 第一阶段是同化(assimilation)。在模因论中,携带模因
的人叫做宿主,宿主继续携带模因,进行传播的过程叫做复
制。同化是指呈现的模因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注意是
指模因载体的显著程度而引起宿主的关注,理解意味着宿
主能将该呈现的模因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宿主会下意识 地过滤掉与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相异或相斥的模因,选择
"
g8河南教育(中旬)201I.8 教育广角
发达国家高校提高学生能力的_些经验及启示
孙新。刘铁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摘要: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既有多年积累形成的成熟模式,也有面对激烈竞争和社会需求而进行的变革。发达国家
高校在跨学科合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重视实践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三个方面积累了许多成熟的经验,
这些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跨学科合作;实践教学;全面发展
一、跨学科合作的发展趋势与影响 协调,采用优化的方法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如何有效组
在这个知识高度发达的时代,各学科都有了突飞猛进 织、利用这些知识,创造出更加令人振奋的成果,解决人类
的发展。然而,由于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视 面临的重大问题,是研究者目前普遍关注的。
角和语言,在运用各方面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以解决实 传统的学科划分是将知识划分为不同的领域,进而形
际问题时,相互之间的衔接沟通便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问 成大学的院系。但在日益复杂的实际问题面前,单个院系越
题 知识的专业化造成各学科日益隔离,学科之间壁垒森 来越缺乏活力。为解决重大问题或寻求科学上的重大突破, 严.研究者常常无法了解其他领域的工作及最新研究成果, 需要合理组织协调研究队伍,合理布局,组建目标明确的跨
从而造成很多新技术突破的障碍。跨学科合作有可能打破 学科中心或机构。哈佛大学组建了12个校级跨学科合作项
学科的局限性,从而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它立足于整体 目,这些项目都有雄厚的资金,有全校众多的院系参与,已
经产生了长远而重大的影响。在跨学科合作的基础上,哈佛
收稿日期:2011_04_26 大学创造了很多机会,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互相沟通与交
作者简介:孙新(1974_ ),男,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流,如该校的环境研究,全校范围内提供的与环境有关的跨
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刘铁军(1973一),男,郑 学科课程非常丰富,学校10个学院中有9个学院都开设了
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相关课程,共有150 ̄N,这些跨学科课程使学生学会将环
性地接触、理解、记忆与之一致的信息。如果新模因与宿主 的方式在代际之间传播,另一方面又以平行的方式在同代
已经存在的认知体系相适应,就有可能被接受。 之间传播。如今,由于网络这个媒介的出现,模因的横向传
第二阶段是记忆(retenti0n)。模因必须在记忆中停留, 播逐渐取代纵向传播,成为模因传播的主流方式。当有效的
否则就不能被称为模因。模因在宿主的大脑里停留的时间 模因产生后,宿主就需要通过传播媒介将模因传播出去。网
越长,传播和影响其他宿主的可能性就越大。 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高度自由化、互动性强的特点都
第三阶段是表达(e pres i。 )。为了能广泛传播,模因 为模因的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传播的网络流行语模
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如话语、文 因拥有较高的保真度,同时被广泛复制、传播的模因获得了
本、图片和行为。宿主倾向于表达那些他认为有趣和重要 较高的社会认同度而能够长久地传播。
的、需要重复的模因。 3语言模因传播效果分析
第四阶段是传输(transmi sion)。模因表达需要具有一 当有效的模因通过网络这一媒介传播后,被无限地复
定稳定性的物质载体或媒介,防止信息流失或变形。模因载 制,成为强势模因,其传播效果可想而知。网络互动性、及时
体可以是书本、照片、人工制品、光碟等。 性的特点都为强势模因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当结合一定的
模因成功复制的四个阶段也就是模因被成功传播的 背景事件,受众都成为模因的宿主,纷纷在网络上充当传播
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模因被一次又一次地复制,J,i--+Cfl 者和接受者,再加上网络的及时性,网络流行语很快就形成
主传播给另一个宿主,并不断地进行二次传播,传播给更多 了。 的潜在宿主,从而完成语言模因的传播。 四、结语 1.语言模因传播内容分析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流
网络的出现给社会大众带来了一个新的舆论平台,人 行语也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在语言模因的作用下,
们在网络这一平台上畅所欲言,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又是信 一些能够给广大受众带来影响的新词语被不断地复制,并
息的传播者,还是信息的接受者。那么,每天出现在网络上 通过网络传播,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
那么多的语言都能够成为网络流行语吗?事实并非如此。 模因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什么样的语言模因才能成为网络流行语?Dawkins认 为可以用三个指标来衡量: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这三 参考文献:
方面表现值均比较高的模因就应该是那些能够引起高度真 [1】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
实而长期保存记忆的模因。 社2oo1.
2语言模因传播渠道分析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基因是代与代之间的纵向传播,而模因一方面以纵向 社,1997. 责编:赵东
河南教育(中旬)20l1.
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