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物理专题考点最新模拟题精练专题19 碰撞(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17
中高考复习资料,助你轻松跃龙门!请持续关注!
爱心,用心,专心
2015—2020年六年高考物理分类解析
专题19、碰撞
一.2020年高考题
1.(2020高考全国理综I)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
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
【参考答案】D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动量、动量定理、压强及其相关知识点,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与责任。
【解题思路】 行驶中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安全气囊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可以增大司机的受力面积,减小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可以延长司机的受力时间,从而减小了司机受到的冲力, A项错误D项正确;碰撞前司机动量等于其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碰撞后司机动量为零,所以安全气囊不能减少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一定,B项错误;碰撞过程中通过安全气囊将司机的动能转化为对安全气囊做功, C项错误。
【易错警示】解答此题常见错误主要有:一是把A选项的单位面积受力大小误认为是受力面积大小,导致错选A;二是把安全气囊减少了司机受到的冲力误认为是减少了冲量,导致根据动量定理得出减少了司机动量变化量,错选B;三是把司机与汽车的作用误认为是把司机动能转化为汽车动能,导致错选C。
2.(2020高考全国理综II)水平冰面上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一滑冰运动员面对挡板静止在冰面上,他把一质量为4.0 kg的静止物块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沿与挡板垂直的方向推向挡板,运动员获得退行速度;物块与挡板弹性碰撞,速度反向,追上运动员时,运动员又把物块推向挡板,使其再一次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与挡板弹性碰撞。总共经过8次这样推物块后,运动员退行速度的大小大于5.0 m/s,反弹的物块不能再追上运动员。不计冰面的摩擦力,该运动员的质量可能为
A.48 kg B.53 kg C.58 kg D.63 kg
【参考答案】B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设运动员质量为M,运动员第一次推出物块,由动量守恒定律,mv=Mv1,解得运动员的中高考复习资料,助你轻松跃龙门!请持续关注!
爱心,用心,专心
速度为v1=20.0M。以后每次推物块,物块受到的冲量为I1=2mv=2×4.0×5.0Ns=40.0Ns,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运动员每次受到的冲量为I1=40.0Ns,由动量定理可得每次动量变化为△p= I1=40.0m/s,经过7次,运动员动量变化为6△p= 6×40.0m/s=240m/s,由6△p=M△v1,可得△v1=240.0M,要使反弹的物块能追上运动员,运动员速度v2=v1+△v1=20.0M+240.0M=260.0M<5m/s,解得运动员质量M>260.05=52kg。经过8次,运动员动量变化为7△p= 7×40.0m/s=280m/s,由7△p=M△v,可得△v=280.0M,要使反弹的物块不能再追上运动员,运动员速度v3=v1+△v=20.0M+280.0M=300.0M>5m/s,解得运动员质量M<300.05=60kg,即运动员质量处于52kg到60 kg之间,所以选项BC正确。
【易错提醒】要注意题述总共经过8次这样推物块,反弹的物块不能追上运动员,其意义是:在第一次后又推了6次物块仍能够追上运动员,又推了7次物块不能够追上运动员。
3.(2020高考全国理综III卷)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已知甲的质量为1 kg,则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A.3 J B.4 J C.5 J D.6 J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由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可知,碰撞前,v甲=5m/s,,v乙=1m/s,碰撞后,v’甲=-1m/s,v’乙=2m/s,由动量守恒定律,m甲v甲+m乙 v乙= m甲v’甲+m乙 v’乙,解得:m乙=6kg。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E= 12m甲v甲2+12m乙 v乙2-(12m甲v’甲2+12m乙 v’乙2)=3J,选项A正确。
4.(16 分)(2020新高考I卷山东卷)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的底端安装一弹性挡板,P、Q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和4m,Q静止于斜面上A处。某时刻,P以沿斜面向上的速度v0与Q发生弹性碰撞。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tanθ,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P与斜面间无摩擦,与挡板之间的碰撞无动能损失。两物块均可以看作质点,斜面足够长,Q的速度减为零之前P不会与之发中高考复习资料,助你轻松跃龙门!请持续关注!
爱心,用心,专心
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P与Q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各自的速度大小vP1、vQ1;
(2)求第n次碰撞使物块Q上升的高度hn;
(3)求物块Q从A点上升的总高度H;
(4)为保证在Q的速度减为零之前P不会与之发生碰撞,求A点与挡板之间的最小距离s。
【名师解析】:
(1)P与Q的第一次碰撞,取P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0114PQmvmvmv ①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220111114222PQmvmvmv ②
联立①②式得
1035Pvv ③
1025Qvv ④
故第一次碰撞后P的速度大小为035v,Q的速度大小为025v
(2)设第一次碰撞后Q上升的高度为h1,对Q由运动学公式得
211=2(2sin)s0inQhgv ⑤
联立①②⑤式得
20125vhg ⑥
设P运动至与Q刚要发生第二次碰撞前的位置时速度为02v,第一次碰后至第二次碰前,对P由动能定理得
22021111=22Pmvmvmgh ⑦
联立①②⑤⑦式得 中高考复习资料,助你轻松跃龙门!请持续关注!
爱心,用心,专心 02075vv ⑧
P与Q的第二次碰撞,设碰后P与Q的速度分别为2Pv、2Q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02224PQmvmvmv ⑨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2202221114222PQmvmvmv ⑩
联立①②⑤⑦⑨⑩式得
203755Pvv ⑪
202755Qvv ⑫
设第二次碰撞后Q上升的高度为h2,对Q由运动学公式得
222=2(2sin)s0inQhgv ⑬
联立①②⑤⑦⑨⑩⑬式得
20272525vhg ⑭
设P运动至与Q刚要发生第三次碰撞前的位置时速度为03v,第二次碰后至第三次碰前,对P由动能定理得
22032211=22Pmvmvmgh ⑮
联立①②⑤⑦⑨⑩⑬⑮式得
203075vv() ⑯
P与Q的第三次碰撞,设碰后P与Q的速度分别为3Pv、3Q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03334PQmvmvmv ⑰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2203331114222PQmvmvmv ⑱
联立①②⑤⑦⑨⑩⑬⑮⑰⑱式得
2303755Pvv() ⑲ 中高考复习资料,助你轻松跃龙门!请持续关注!
爱心,用心,专心 2302755Qvv() ⑳
设第三次碰撞后Q上升的高度为h3,对Q由运动学公式得
233=2(2sin)s0inQhgv ○21
联立①②⑤⑦⑨⑩⑬⑮⑰⑱○21式得
220372525vhg() ○22
……
总结可知,第n次碰撞后,物块Q上升的高度为
21072525nnvhg()(n=1,2,3……) ○23
(3)当P、Q达到H时,两物块到此处的速度可视为零,对两物块运动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010(4)tan4cos2sinHmvmmgHmg ○24
解得
2018vHg ○25
(4)设Q第一次碰撞至速度减为零需要的时间为t1,由运动学公式得
112sinQvgt ○26
设P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1Pv,需要的时间为t2,由运动学公式得
112 sinPPvvgt ○27
2211 2 sinPPvvsg ○28
设P从A点到Q第一次碰后速度减为零处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3
0213()sinPvvgt ○29
当A点与挡板之间的距离最小时
1232ttt ○30
联立○26○27○28○29○30式,代入数据得
20(8713)200sinvsg 中高考复习资料,助你轻松跃龙门!请持续关注!
爱心,用心,专心
二.2019年高考题
1.(20分)(2019全国理综III卷25)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小物块A、B,质量分别为mA=l.0 kg,mB=4.0 kg;两者之间有一被压缩的微型弹簧,A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距离l=1.0m,如图所示。某时刻,将压缩的微型弹簧释放,使A、B瞬间分离,两物块获得的动能之和为Ek=10.0 J。释放后,A沿着与墙壁垂直的方向向右运动。A、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0.20。重力加速度取g=10 m/s²。A、B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
(1)求弹簧释放后瞬间A、B速度的大小;
(2)物块A、B中的哪一个先停止?该物块刚停止时A与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A和B都停止后,A与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名师解析】.
(1)设弹簧释放瞬间A和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以向右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和题给条件有
0=mAvA-mBvB①
22k1122AABBEmvmv ②
联立①②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A=4.0 m/s,vB=1.0 m/s
(2)A、B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因而两者滑动时加速度大小相等,设为a。假设A和B发生碰撞前,已经有一个物块停止,此物块应为弹簧释放后速度较小的B。设从弹簧释放到B停止所需时间为t,B向左运动的路程为sB。,则有
BBmamg ④
212BBsvtat ⑤
0Bvat ⑥
在时间t内,A可能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A将向左运动,碰撞并不改变A的速度大小,所以无论此碰撞是否发生,A在时间t内的路程SA都可表示为
sA=vAt–212at ⑦
联立③④⑤⑥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sA=1.75 m,sB=0.25 m ⑧
这表明在时间t内A已与墙壁发生碰撞,但没有与B发生碰撞,此时A位于出发点右边0.25 m处。B位于出发点左边0.25 m处,两物块之间的距离s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