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5.35 KB
  • 文档页数:1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试题

一、填空题

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及其发生、、结构和的科学。

2、山顶形态一般划分为三种,即,,。

3、谷地由,谷坡,等要素组成。

4、山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形态,常见的

有、、、阶梯状坡在地形图上是通过等高线的

变化来显示的。

5、陆地地貌划分为几种主要类型,即山地,,平原,,。

6、区域地貌分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有:,,,地图图例系统。

7、组成地表物质的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主要是岩石的。

8、促使地貌发展变化的基本动力是和,前者作用的总趋势是,后者作用则是对地表形态进行。

9、单斜构造地貌的独特地貌表现为和——-——两种形态类型。

10、坡地的外部形态特征主要由、、坡向、坡长等

方面表现出来。

11、岩溶地貌形体在地表出露的有石芽、溶沟、漏斗、落水洞、洼地、、干谷、盲谷、、、孤峰以及山地、高原、丘陵、、海岸等。

12、组成坡地的松散堆积物或不稳定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能发生向坡下的运动,形成坡地重力地貌主要有崩塌、、崩落、

等类型。

13、冰川侵蚀地貌主要形态有和,冰川谷和悬谷。

14、地貌形态是相对于某一近似水平面或周围临近的另一地貌形态为突起的形态。

15、地貌图将地表存在的复杂多样的各种地貌进行科学地归纳和综合,用、和文字依比例如实地、定性和定量地描绘于地图上。

16、外力作用按动力特征可以分为、、水的作

用。

二、概念题

1、剥蚀

2.地貌结构

3、滑坡

4.侵蚀基准面

5、锥形火山

6.尾碛堤

7、风蚀丘

8.海蚀平台

9、新月形沙丘

10.大陆架

三、简答题(共30分,任选6题作答)

1、山地海岸

2、黄土墚

3、长轴褶曲地貌

4、河漫滩

5、扇形地

6、山谷冰川

7、阶地

四、论述题(20分)

1、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10分)

2、河流谷地类型与形态特征(10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起伏形体,发展,空间分布于组合规律

2、平顶,尖顶,圆顶

3、谷底,谷缘

4、等斜坡,凸形破,凹形坡

5、高原,盆地,丘陵

6、形态-成因原则,等级规律原则,数量指标

7、性质,结构和构造8、内动力和外动力,上升或者下降以加

大地表起伏,削高填低减小地表起伏

9、单面山,猪背岭(单斜谷)10、坡度,坡形

11、溶蚀盆地,溶蚀谷地,蜂林,蜂丛,溶蚀平原12、滑坡,

蠕动

13、角峰,刃脊(踞脊)14、负向(盆地,洼地)15、符号,数字

16、剥蚀,搬运,堆积,风力作用,冰雪作用,物理作用,化学作用。

二、概念题

1、剥蚀或剥蚀作用泛指地表岩石矿物物质受外动力作用而移离

原地。被剥蚀的多是地表岩石风化的产物,地表岩石风化产物被剥离之后原来处下层的岩石又遭风化,……风化----剥蚀----风化……的过程概称风化剥蚀。有时把剥蚀与侵蚀相混述,有时又把各种外动力的时空交错组合共同使地表物质移离原地概称剥蚀,并产生剥蚀速率、剥蚀面、剥蚀台地等等。

2、地貌结构是指某地域范围内不同的地貌类型系统的各种地貌

类型的时、空组合关系。所述的时、空组合关系即包括不同时代发育形成的(多代形、多轮回性)、各种成因发育形成的(多元性、多成

因性)、各种岩石表现出的(多质性、多态性)地貌类型的组合。地

貌结构或称不同时代、不同组成物质、不同成因地貌类型的组合关系,一方面充分反映着该地域不同时代地理环境的变迁,另一方面充分反映着该地域当前地表物质与能量的空间配置的稳定程度。

3、斜坡上的岩体、土体沿着坡体内一定的软弱面(面)以整体模式向下、向前快速滑移,称为滑坡。滑坡体滑动初期它的滑动速度很缓慢,一天只有几厘米或更慢,快速的滑动一小时可以达到数米。滑坡多发生在山地的较陡斜坡上。河岸、库岸、湖岸和海岸斜坡上也有滑坡出现。产生滑坡的斜坡坡度,一般为20°—40°,过陡的斜坡,其重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崩塌,通常对滑坡影响最大的是坡脚被掏蚀或挖掘后使坡地形态发生改变的地方滑坡有自己独有的地貌形体,现已发现有数十种滑坡地貌特征,形成一定的地貌形体组合。主要有半环状后壁、月牙形洼地、滑坡台地和前缘丘等独特地貌

4、下切侵蚀(简称为下蚀)是指流水在自身重力、携运物质的重力、动力下对谷地垂直向下的切割(下切)侵蚀,其结果是加深谷地,因而又称为深向侵蚀。流水下蚀的强度决定于水流的流量、流速以及挟带物质的含量。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流水的下蚀深度会受到某个基面的控制。在这个基面上,它的下蚀强度十分微弱,把这一基面称为侵蚀基准面。由于地球上大多数河流流向海洋,所以海洋水面是河流的共同侵蚀基准面——终极基面。湖面、水库面、主支流汇合处的主流水面就成为该河流或支流的侵蚀基准面。就一条河流各段而言,造成急流或瀑布的坚硬岩石形成的陡坎可作为其上游河段的侵蚀基准面。这些可以称为地方性或者区域性侵蚀基准面。

5、火山锥主要是指火山口周围的堆体形态而言。是由多次火山活动所形成的火山碎屑物在喷发口周围堆积形成的锥形山丘。火山锥物质类型。

火山锥按其物质组成可以分为熔岩锥、火山碎屑锥、火山混合锥和火山溶岩滴丘等。熔岩锥由熔岩构成表面坡度很小的熔岩累积体,夏威夷火山喷发,岩浆涌出,形成平缓穹隆状的熔岩火山锥,锥顶火山口系岩浆冷却下沉所致。火山碎屑组成的火山碎屑锥内部呈成层堆叠,表面倾斜接近火山碎屑物质堆积的自然休止角。

6、尾碛堤又称为终碛垅(堤),形态非常特殊,呈一条向下游突出的弧形堤坝,很易识别。冰川舌尾端在某高度停顿较长时间,冰川搬运来的冰碛物在尾端堆积,就可能形成一条横拦谷地的向地势低处突出的弧形丘陵(自然堤坝),其内侧往往积水形成湖泊,称其为尾碛湖。

冰川尾端在某一海拔高度的停顿决不意味冰川停止运动。从积累与消融的关系来说,它是冰川积累与消融处于平衡状态的反映,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即冰川冰不断从粒雪盆(冰盆)输送到冰川舌,而在冰川舌部分,冰川冰在运动过程中同时在不断消融,冰川冰的供给量与消融量在数量上达到平衡,这时从冰川舌尾端的位置来看,在某高度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实际上,冰川体内部的冰川冰一刻也没有停止向冰川尾部运动。只有当冰川舌在某处有较长时间的停顿,冰碛被运送到冰舌尾端聚集才能形成尾碛丘陵。

7、风蚀丘是垅岗状小丘。有的风蚀丘长度很大,高度仅数十米,呈栅栏状相互平行排列,称为长丘。风蚀长丘由软硬相间成层的砂页岩组成的长轴褶皱经长期风力侵蚀作用而成,长丘组成物质是岩石不是沙粒,这类地貌在由倾角大、岩性差别明显、薄层的砂页岩组成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