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物的物理分离和提纯方法小结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及原理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物质分离和提纯的那些事儿。
一、过滤。
这就像是用个小筛子把东西分开呢。
原理很简单,就是根据固体颗粒大小不同。
大颗粒的固体就被留在滤纸或者滤网这些“小筛子”上啦,像沙子和水的混合物,沙子颗粒大,水就透过滤纸流下去了,这样就把沙子和水分开了。
日常生活里,咱们泡茶的时候,茶叶就被滤网挡住,茶水就流到杯子里,这也是一种过滤哦。
二、蒸发。
这个就像是让水偷偷溜走。
通常是用来分离溶质和溶剂的,特别是溶质是固体,溶剂是水的时候。
把溶液放在容器里加热,水就慢慢变成水蒸气跑掉了,剩下的就是溶质啦。
就像咱们把海水晒一晒,水蒸发了,盐就留下来了。
这就是利用了溶剂水容易变成气态挥发走,而溶质盐不会挥发这个原理呢。
三、蒸馏。
蒸馏就有点高级啦。
它是根据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的。
把混合液加热,沸点低的先变成蒸汽,然后通过冷凝管又变成液态收集起来,沸点高的就留在原来的容器里。
比如说,酒的酿造过程中,有时候就会用到蒸馏,把酒精和其他成分分开,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先变成蒸汽跑出来,经过冷凝就得到比较纯的酒啦。
四、萃取。
这就像是找个“中间人”来帮忙分开东西。
比如说,有个溶液里有两种溶质,我们找一种溶剂,这种溶剂对其中一种溶质特别亲,对另一种溶质不亲。
把这个溶剂加进去后,亲的溶质就跑到这个溶剂里了,然后再把这个溶剂和原来的溶液分开,就达到了分离提纯的目的。
就像从碘水中提取碘,我们用四氯化碳,碘就跑到四氯化碳里了,因为碘在四氯化碳里更“舒服”,然后分液漏斗一帮忙,就把含碘的四氯化碳和水分离啦。
五、分液。
分液就像是把两个合不来的小伙伴分开。
如果两种液体不互溶,就像油和水,它们在一个容器里是分层的,下层的液体可以从分液漏斗的下面口子放出来,上层的液体就从上面口子倒出来,简单又直接。
这就是利用了它们互不相溶而且密度不同的原理哦。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这些方法都超级有趣呢,就像一个个小魔法,能把混在一起的东西分开得清清楚楚。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一般原则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化学和物理处理,以达到处理和提纯的目的,其中化学处理往往是为物理处理作准备,最后均要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下面将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总结如下:分离、提纯的方法目的主要仪器实例分液分离、提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与水蒸馏分离、提纯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溶液蒸馏烧瓶、冷凝管、接收器分离乙醛与乙醇洗气分离、提纯气体混合物洗气装置除去甲烷中的乙烯过滤分离不溶性的固体和液体过滤器分离硬脂酸与氯化钠渗析除去胶体中的小分子、离子半透膜、烧杯除去淀粉中的氯化钠、葡萄糖盐析胶体的分离��分离硬脂酸钠和甘油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分液(萃取)、蒸馏和洗气。
最常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蒸馏烧瓶和洗气瓶。
其方法和操作简述如下:1. 分液法��常用于两种均不溶于水或一种溶于水,而另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步骤如下:分液前所加试剂必须与其中一种有机物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或溶解其中一种有机物,使其分层。
如分离溴乙烷与乙醇(一种溶于水,另一种不溶于水):又如分离苯和苯酚:2. 蒸馏法��适用于均溶于水或均不溶于水的几种液态有机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步骤为:蒸馏前所加化学试剂必须与其中部分有机物反应生成难挥发的化合物,且本身也难挥发。
如分离乙酸和乙醇(均溶于水):3。
洗气法�;�适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步骤为:例如:此外,蛋白质的提纯和分离,用渗析法;肥皂与甘油的分离,用盐析法。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1,洗气 2,萃取分液溴苯(Br2),硝基苯(NO2),苯(苯酚),乙酸乙酯(乙酸) 3, a,制无水酒精:加新制生石灰蒸馏 b,酒精(羧酸)加新制生石灰(或NaOH固体)蒸馏 c,乙醚中混有乙醇:加Na,蒸馏 d,液态烃:分馏 4,渗析 a,蛋白质中含有Na2SO4 b,淀粉中KI 5,升华奈(NaCl)鉴别有机物的常用试剂所谓鉴别,就是根据给定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被检物质的性质,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通过必要的化学实验,根据产生的不同现象,把它们一一区别开来.有机物的鉴别主要是利用官能团的特征反应进行鉴别.鉴别有机物常用的试剂及特征反应有以下几种:1. 水适用于不溶于水,且密度不同的有机物的鉴别.例如:苯与硝基苯.2。
分离提纯的方法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步骤,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纯净的物质。
在实验室中,我们常常需要使用各种方法来进行物质的分离提纯,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分离提纯方法之一是蒸馏。
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方法,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中沸点较低的物质先汽化,然后再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分离提纯的目的。
蒸馏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中对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其次,结晶是另一种常见的分离提纯方法。
当我们需要从溶液中提纯某种固体物质时,可以利用结晶的方法。
首先将溶液慢慢蒸发,使溶质浓度逐渐增大,当达到饱和浓度时,溶质就会逐渐结晶沉淀出来,从而实现分离提纯的目的。
结晶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离提纯方法,常用于实验室中对固体物质的提纯。
另外,萃取也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提纯方法。
萃取是利用两种互不溶解的溶剂对混合物进行提纯的方法。
通过将混合物与适当的溶剂进行充分的接触,使得目标物质被溶解到另一种溶剂中,然后再将两种溶剂分离,就可以实现目标物质的分离提纯。
萃取方法适用于对溶解度差异较大的混合物进行提纯。
最后,凝固分离也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提纯方法。
当混合物中存在着不同物质的固态颗粒时,可以利用凝固分离的方法进行提纯。
通过适当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使得固态颗粒的熔点差异得以利用,从而实现不同物质的分离提纯。
总之,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而蒸馏、结晶、萃取和凝固分离是常见的几种方法。
在实验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混合物的性质和需要分离提纯的物质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大家在实验操作中有所帮助。
四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一、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实验设计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实验设计就是制定进行分离与提纯的实验方案。
包括实验所用试剂、仪器或装置、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及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等。
应遵循:步骤最简单、操作最简便、除杂最干净、保留组分的损失最少、污染最小的原则设计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实验方案。
二、物质分离与提纯实验方案的评价物质分离与提纯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1.除杂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
2.不引入新杂质,最后要确保得到保留成分的纯净物。
3.步骤最简单、操作最简便。
4.污染最小或不污染环境。
三、提纯的原则1.不增:即在除掉杂质时不增加新杂质。
2.不减:即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或改变。
3.易分:即操作简便易行,杂质易分离除去。
4.最佳:即最好在除去杂质的同时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
四、分离与提纯的区别1.分离:将原混合物中各成分一一分开,要保留其中各种物质,并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提纯:需加入试剂除去杂质,被提纯的物质必须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且不能引入新杂质。
3.区别:分离和提纯的手段在很多情况下是相似的,但分离比提纯的步骤要多,因为各组分均要保留,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中的组分转化而分离后还要复原为原来的组分物质。
五、分离提纯的方法1.物理方法:(1)过滤法: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或提纯。
【典例1】下列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 ) A.大理石和食盐 B.蒸馏水和酒精C.葡萄糖和蔗糖D.硝酸铵和氯化钾【解析】选A。
这道题考查过滤的适用范围,能用过滤法分离的固体混合物,应该是一种溶于水,另一种不溶于水。
大理石不溶于水而食盐溶于水,所以可用过滤法分离。
蒸馏水和酒精是液体、葡萄糖和蔗糖都能溶于水、硝酸铵和氯化钾都能溶于水,所以都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结晶法:适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和提纯。
常用方法有两种:①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汇总
下面是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方法的汇总:
1. 溶剂萃取法:利用不同的溶剂的相对亲和力不同的特性,将混合物中的有机物分离出来,再用蒸馏、浓缩等方法提纯。
2. 极性萃取法:利用不同的极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混合物中的有机物分离出来,再用蒸馏、浓缩等方法提纯。
3. 柱层析法:将混合物通过一个填料柱,根据各种化合物在填料柱中的不同亲和力,让它们逐步分离出来,然后用蒸馏、浓缩等方法提纯。
4. 液液萃取法:在两种不相溶的液体中,利用它们之间的相对亲和力不同的特性,将混合物分离出来,再用蒸馏、浓缩等方法提纯。
5. 蒸馏法: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不同的特性,将混合物中的有机物分离出来。
6. 冷冻法:通过控制温度,将混合物中的有机物冷冻出来,然后用滤纸或离心机提取分离。
7. 结晶法:通过溶解混合物,然后控制温度和溶剂的浓度,将有机物结晶出来,再用滤纸或离心机提取分离。
8. 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波的作用,改变溶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分离提纯有机物。
生活中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以便得到所需的物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1. 滤纸过滤:这是最常见的分离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将混合物倒入滤纸上,在滤纸上形成过滤层,将固体颗粒留在滤纸上,滤液流过滤纸下面的容器中,从而分离出固体和液体。
2. 蒸馏:这是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将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液体沸腾,蒸汽通过冷凝管冷却后凝结成液体,从而分离出液体的不同组分。
3. 萃取:这是一种分离有机混合物的方法。
将混合物加入到萃取剂中,使混合物中的某些组分被萃取出来,从而分离出混合物的不同组分。
4. 结晶:这是一种分离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将混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加热溶液,然后缓慢冷却,使得其中某些组分结晶出来,从而分离出混合物的不同组分。
5. 电泳:这是一种分离带电混合物的方法。
将混合物加入到电泳介质中,利用电场作用使带电物质在介质中移动,从而分离出混合物的不同组分。
总之,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 1 -。
高中化学丨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有许多种,但根据其分离的本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化学分离法,另一类就是物理法,下面就混合物的化学分离和提纯方法归纳如下:一、分离和提纯的原则:1.引入的试剂一般只跟杂质反应。
2.后续的试剂应除去过量的前加的试剂。
3.不能引进新物质。
4.杂质与试剂反应生成的物质易与被提纯物质分离。
5.过程简单,现象明显,纯度要高。
6.尽可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
7.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
8.如遇到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时,要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
二、分离和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1.加热法:当混合物中混有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加热,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分解而分离出去。
如NaCl中混有NH4Cl,Na2CO3中混有NaHCO3等均可直接加热除去杂质。
2.沉淀法: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的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
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若使用多种试剂将溶液中不同微粒逐步沉淀时,应注意后加试剂的过量部分除去,最后加的试剂不引入新的杂质。
如加适量的BaCl2溶液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SO4。
3.酸碱法:被提纯的物质不与酸碱反应,而杂质可与酸碱反应,用酸碱作除杂试剂。
如用盐酸除去SiO2中的CaCO3,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铁粉中的铝粉等。
4.氧化还原反应法:如果混合物中混有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氧化剂使其被氧化为被提纯物质。
如将氯水滴入混有FeCl2的FeCl3溶液中,以除去FeCl2杂质;同样如果混合物中混有氧化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还原剂使其被还原为被提纯物质。
如将过量的铁粉加入混有FeCl3的FeCl2溶液中,以除去FeCl3杂质。
5.转化法:不能通过一次达到分离目的的,需要经过多次转化,将其转化成其它物质才能分离,然后再将转化的物质恢复为原物质。
如分离Fe3+和Al3+时,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Fe(OH)3和NaAlO2,过滤后,再加入盐酸重新生成 Fe3+和Al3+。
混合物分离提纯的依据
1.分级结晶法
这种方法常用加热蒸发溶液,控制溶液的密度,使其中一部分溶质结晶析出。
经反复的操作可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2.分步沉淀法
这种方法常选用适宜的试剂或调节pH,使溶液中的某一部分沉淀析出。
经反复的操作,也可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3.选择性氧化还原法
用适宜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使混合物中的某些成分氧化或还原,并进一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4.吸收、吸附法
用适宜的试剂吸收混合物中的某些成分,例如用烧碱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或者用适宜的物质吸附混合物中有的某些成分,如用活性炭吸附某些气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5.液液溶剂萃取法
选用适宜的溶剂,把混合物中的某些成分溶解吸收,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6.蒸馏法
控制混合溶液蒸气的冷凝温度,使不同沸点的成分分步冷凝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
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
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与技巧一、过滤法过滤法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方法,它适用于将悬浮物与溶液进行分离。
常见的过滤装置有漏斗、布和薄膜等。
过滤时,首先将混合物倒入过滤漏斗中,然后通过重力或负压等方式,将溶液从悬浮物中分离出来。
如果要进一步提纯溶液,还可以通过再次过滤或冷冻结晶等方法进行。
二、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通过沉淀形成固体颗粒的方法,常用于分离混合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溶液。
沉淀法通常使用沉淀剂,如盐酸、硫酸、氯化亚铵等,在适当的条件下与混合液反应生成沉淀。
沉淀形成后,可以通过离心、过滤等方式将其与溶液分离,进而进行提纯。
三、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通过液体的挥发和重新凝结实现物质分离的方法,适用于混合物中有挥发性物质的情况。
蒸馏装置通常由蒸馏烧瓶、冷凝管和接收瓶组成。
混合物在加热的过程中,其中的挥发性物质首先蒸发,并通过冷凝管冷凝重新形成液体,在接收瓶中收集。
这样,就实现了挥发性物质与非挥发性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四、结晶法结晶法是一种通过溶解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然后逐渐降温或加入沉淀剂等方式使其重新结晶的方法。
结晶法适用于需要纯净的固体产物的情况,常用于提纯无机盐类和有机物。
结晶法的重点是通过优化结晶条件,如控制溶剂量、冷却速度和晶种等,以获得较大且纯净的结晶。
结晶成功后,可以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式将结晶物与溶液分离。
五、萃取法萃取法是一种通过不同溶解性质或可溶性差异来分离组分的方法,常用于分离不同相溶性的有机物或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混合物。
根据萃取原理的不同,分为液液萃取、固液萃取和液固萃取等。
萃取法通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溶剂,在适当条件下与混合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目标物质的提取和提纯。
总结起来,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技巧很多,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混合物和目标物质。
其中过滤法、沉淀法、蒸馏法、结晶法和萃取法都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物质分离和提纯,从而获得纯净的目标物质。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仪器及注意事项1.过滤——适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实例:除去食盐中的泥沙)主要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等注意事项:1.“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口里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必要时洗涤沉淀物:向过滤器中注入少量蒸馏水,使水面浸没沉淀物,待液体全部滤出后,再重复操作2~3次,直至沉淀物洗净为止;3.如果滤液仍然混浊,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滤液澄清。
2.蒸发——适用于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海水晒盐)主要仪器: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注意事项:1.在加热蒸发的过程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溶质需不易分解,不易被氧化,不易水解;3.快干(出现较多晶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4.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3.蒸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而又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制蒸馏水、白酒)主要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尾接管)、锥形瓶、木垫、胶管、沸石注意事项:1.冷凝管中的水是从下口进上口出,2.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沿,测量的是气体的温度3.在烧瓶底部放沸石,防止爆沸。
4.刚开始收集到的馏分应弃去5.先通水,再加热4.萃取——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使溶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
(四氯化碳萃取碘)主要仪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注意事项:1.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上口玻璃塞和活塞是否漏水;2.在震荡的过程中,关闭活塞,瓶盖的凹槽与小孔错开。
3.分液时必须先把瓶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4.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放出。
5.为了萃取充分,可以多次萃取。
萃取剂的选择条件:1.与原溶剂互不相溶2.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较大3.溶质与萃取剂不发生反应常见的有机溶剂:汽油、植物油、苯(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5.提纯的原则:1.除杂试剂必须过量;2.过量试剂必须除去3.除杂途径选最佳;4.有多种杂质时顺序合理是关键6.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7.有零刻线的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温度计、移液管、天平8.标有温度的仪器:量筒、滴定管、容量瓶9.稀释硫酸,是将硫酸加入水中,一边加一边搅拌。
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
1. 蒸馏法:可用于分离混合物中两种液体的组分,基于不同沸点的原理进行分离。
2. 萃取法:通过一系列溶剂的选择和萃取流程,提取混合物中某一组成部分,同时将其他组成部分留下。
3. 结晶法:利用物质溶解度的差异性来进行分离。
将混合物溶于溶剂中,控制溶液温度或向溶液中加入另外一种物质,使得原本溶于溶液中的某些组成部分转变为固体晶体,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4. 滤纸过滤法:通过纸质过滤器的微孔过滤,将混合物中的杂质或较粗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
5. 离心法:将混合物置于旋转马达内,利用离心力将其中成分分层分离,常用于生物化学的制备工作。
6. 电泳法:利用组分在电场作用下的电泳特性不同,通过电场作用将不同组成部分分离开来。
7. 晶体生长法:可将混合物中某一成分结晶出来并生长为大晶体,从而实现其分离。
8. 溶剂挥发法:可通过加热或在低压下将溶剂挥发掉,从而实现物质之间的分离。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一般原则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化学和物理处理,以达到处理和提纯的目的,其中化学处理往往是为物理处理作准备,最后均要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下面将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总结如下:分离、提纯的方法目的主要仪器实例分液分离、提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与水蒸馏分离、提纯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溶液蒸馏烧瓶、冷凝管、接收器分离乙醛与乙醇洗气分离、提纯气体混合物洗气装置除去甲烷中的乙烯过滤分离不溶性的固体和液体过滤器分离硬脂酸与氯化钠渗析除去胶体中的小分子、离子半透膜、烧杯除去淀粉中的氯化钠、葡萄糖盐析胶体的分离�� 分离硬脂酸钠和甘油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分液(萃取)、蒸馏和洗气。
最常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蒸馏烧瓶和洗气瓶。
其方法和操作简述如下:1. 分液法��常用于两种均不溶于水或一种溶于水,而另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步骤如下:分液前所加试剂必须与其中一种有机物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或溶解其中一种有机物,使其分层。
如分离溴乙烷与乙醇(一种溶于水,另一种不溶于水):又如分离苯和苯酚:2. 蒸馏法��适用于均溶于水或均不溶于水的几种液态有机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步骤为:蒸馏前所加化学试剂必须与其中部分有机物反应生成难挥发的化合物,且本身也难挥发。
如分离乙酸和乙醇(均溶于水):3. 洗气法��适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步骤为:例如:此外,蛋白质的提纯和分离,用渗析法;肥皂与甘油的分离,用盐析法。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1,洗气 2,萃取分液溴苯(Br2),硝基苯(NO2),苯(苯酚),乙酸乙酯(乙酸) 3, a,制无水酒精:加新制生石灰蒸馏 b,酒精(羧酸)加新制生石灰(或NaOH固体)蒸馏c,乙醚中混有乙醇:加Na,蒸馏 d,液态烃:分馏 4,渗析 a,蛋白质中含有Na2SO4 b,淀粉中KI 5,升华奈(NaCl)鉴别有机物的常用试剂所谓鉴别,就是根据给定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被检物质的性质,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通过必要的化学实验,根据产生的不同现象,把它们一一区别开来.有机物的鉴别主要是利用官能团的特征反应进行鉴别.鉴别有机物常用的试剂及特征反应有以下几种:1. 水适用于不溶于水,且密度不同的有机物的鉴别.例如:苯与硝基苯.2. 溴水(1)与分子结构中含有C=C键或键的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例如: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等.(2)与含有醛基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例如:醛类,甲酸.(3)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且生成白色沉淀.3. 酸性溶液(1)与分子结构中含有C=C键或键的不饱和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例如: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等.(2)苯的同系物的侧链被氧化而褪色.例如:甲苯,二甲苯等.(3)与含有羟基,醛基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褪色.例如:醇类,醛类,单糖等.4. 银氨溶液(托伦试剂)与含有醛基的物质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例如:醛类,甲酸,甲酸酯和葡萄糖等.5. 新制悬浊液(费林试剂)(1)与较强酸性的有机酸反应,混合液澄清.例如:甲酸,乙酸等.(2)与多元醇生成绛蓝色溶液.如丙三醇.(3)与含有醛基的物质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例如:醛类,甲酸,甲酸酯和葡萄糖等.6. 金属钠与含有羟基的物质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无色气体.例如:醇类,酸类等.7. 溶液与苯酚反应生成紫色溶液.8. 碘水遇到淀粉生成蓝色溶液.9. 溶液与酸性较强的羧酸反应产生气体.如:乙酸和苯甲酸等.10. 浓硝酸与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反应生成黄色沉淀.在鉴别的过程中对实验的要求是:(1)操作简便;(2)现象明显;(3)反应速度快;(4)灵敏度高.一、相似相溶原理1.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的极性物质如强酸等);2.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大多数有机物、Br2、I2等);3.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羧酸二、有机物的溶解性与官能团的溶解性1.官能团的溶解性:(1)易溶于水的官能团(即亲水基团)有—OH、—CHO、—COOH、—NH2。
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1.结晶法结晶法是最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之一、通过在溶液中冷却或者加入合适的溶剂,使溶质在饱和溶液中析出结晶,从而实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化合物,比如有机物中一些酮、醛、酸类物质等。
2.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通过液体混合物的沸点差异来实现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液体混合物会在加热的作用下产生汽化,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回至液态。
不同成分的汽化温度不同,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来使目标物质单独汽化,从而实现分离和提纯。
蒸馏法适用于成分之间的沸点差异较大的化合物混合物。
3.萃取法萃取法是通过溶剂的选择性溶解性来实现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在含有两个或多个有机溶剂的体系中,将需要提纯的有机物溶于其中一个溶剂中,其他杂质则溶解于另外一个溶剂中。
通过分离这两个相,然后将目标物质从溶剂中蒸发或者析出结晶,从而实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4.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通过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性吸附和移动性来实现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根据固定相的性质,色谱法分为很多种,比如薄层色谱、柱层析、气相色谱等。
色谱法适用于物质之间的吸附性质差异较大的化合物。
5.洗涤法洗涤法是利用溶剂的吸附性质来实现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将混合溶液与吸附剂接触,使目标物质被吸附在吸附剂上,然后通过适当的洗涤提取和洗滤来得到目标物质。
洗涤法适用于有机物与杂质之间的吸附性质差异较大的情况。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该根据具体的化合物性质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和提纯方法小结
方法 适用范围 仪器 注意点 实例
固液 蒸发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离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铁圈) ①不断搅拌;②最
后用余热加热;③
液体不超过容积
2/3
NaCl(H2O)
固液 过滤 难溶物与液体分离 漏斗、烧杯、 铁架台(铁圈)、玻璃棒 一贴、二低、三靠
粗盐提纯(泥
沙与溶液)
液液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
把溶质分离出来
分液漏斗、
铁架台(铁
圈)、烧杯
①先查漏;②对萃
取剂的要求;③使
漏斗内外大气相
通;④上层液体从
上口倒出下层液体
从下口放出
从溴水中提取
Br
2
分液 互不相溶液体分离
乙酸乙酯与饱
和Na2CO3溶
液、植物油和
水
蒸馏 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分离 铁架台(铁圈、铁夹)、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锥形瓶 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②冷凝水从下口通入;③
加碎瓷片,垫加石
棉网
乙醇和水、
I2和CCl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