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现代派

1、试分析《尤利西斯》对《奥德修纪》神话模式的运用以及与其主题的关系。

《尤利西斯》采用与希腊史诗《奥德修纪》的情节相平行的结构,尤利西斯就是《奥》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奥德修斯的拉丁名字就是尤利西斯。乔伊斯把主人公布鲁姆在都柏林一天的活动与尤利西斯的十年漂泊相比拟。

首先,在人物设置上,小说主人公布鲁姆与史诗英雄奥德修斯相对应,斯蒂斯与奥的儿子帖雷马科相对应,莫莉与潘奈洛佩相对应,以及其他一些相对次要的人物也能在奥德修纪中找到对应的原型。《奥德修纪》为《尤利西斯》的潜文本。

其次是情节构置上,《尤》也像《奥》一样,整个故事的叙述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三章,讲述斯蒂芬离开塔楼,踏上寻找精神之父的道路,这部分对应《奥德修纪》中《帖雷马科》这部分内容,同时也构成了“子寻父”的一条线索;第二部分,讲述布鲁姆与斯蒂芬开始了在都柏林的游荡的内容,对应史诗当中奥德修斯在海上的漂泊之旅。第三部分,讲述布鲁姆将斯蒂芬带回自己的家中,这对应史诗当中《回乡》的部分。总之,尤利西斯是以奥德修纪框架进行创作的。

主题表达上,《尤》是一部现代社会的“史诗”,这与《奥》的严肃、庄重,充满昂扬精神气质的史诗风格形成对立。奥主要通过奥德修斯经历十年漂泊,历尽千辛万苦而重返故乡的故事,表达对英雄的赞美,对人的勇敢、智慧、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强烈的反抗精神的肯定。而《尤利西斯》通过几个爱尔兰普通小市民的精神游荡的描绘,揭示了现代人心灵的空虚、混乱,作为人的压抑,更多得表达了一种对现代人精神状态的反思,对人性的挖掘。

人的第二个自我。尤利西斯中的人物是奥德修纪中人物的另一面,达到现代与历史的结合。对希腊神话的致敬,为神话传说找到现实的立足点,在现代社会中寻找一方寄予神话精神的土壤;神话中人物是形式层,符号层的,而现实中的人物则是意义层的。在揭露人的“丑恶”的同时,作者也不忘指出从古至今的人关于自我的理想认知——那即是神话中的英雄形象。从这一角度来说,乔伊斯对处于尘世中的人是寄予殷切的厚望。

在《尤》中,乔伊斯用意识流的手法揭露布鲁姆真实的内心,将他的内心世界呈现给读者,这其实是对《奥德修纪》中奥德修斯的伪装(自我异化)的“反击”。奥德修斯是机智的,甚至狡诈的,他善于隐藏自己的内心,善于伪装,而在这种存在方式仿佛成了一种处世的智慧被后人沿用了下来,但这里乔伊斯却用布鲁姆的“真实”对这种人类的伪装作了反思,于此相对应,奥德修纪中的潘奈洛佩和瑙西卡公主真的就那么“纯洁”“端庄”吗?还是她们高贵的的身份掩饰了她们内心的欲望和狂放,乔伊斯用莫莉和格蒂姑娘对神话中的这类“女神”级人物进行叩问,作为天生感性的女人,是否真的可以永远的保持内心的纯洁与专

一?在她们的思想意识里,真的可以做到一丝不苟的“贞洁”状态吗?对于这一点乔伊斯很显然做出了否定的论断。不仅如此,与之对应,《尤》在主题上与奥德修纪也有某种相似之处

2、乔伊斯为什么将小说的第二部分命名为“尤利西斯的漂泊”?布鲁姆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个反英雄形象吗?他能成为斯蒂芬的“精神之父”么?

尤利西斯是史诗奥德修纪中奥德修斯的拉丁名字,小说里的布鲁姆正是史诗中奥德修斯的对应形象。这一部分写了布鲁姆一天当中游荡都柏林的经历,正好呼应了奥中奥德修斯在海上的十年漂泊。

布鲁姆代表了现代社会下的一种“英雄”形象。爱尔兰的民族危机也让作者忍不住思考人该以何种方式对抗各种压迫和灾难?显然,作者是不希望通过暴力、战争、流血的方式来争取和平的,《奥》中的英雄形象其实是通过一种暴力的方式塑造出来的,奥德修斯的“机智”有时显得不择手段,甚至狡诈多端,这与进入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的战争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也即是,后来人类的战争也是延续着奥德修斯甚至特洛伊战争的价值观念来定义的,英雄属于胜利的一方。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布鲁姆不仅不是一个“反英雄”的形象,而且是作者理想的一种现代社会的英雄形象,即通过忍耐、宽容的方式来争取和平回归。布鲁姆是作者为现代人指明的一种拯救自我、回归自我、争取和平的方式。同时,布鲁姆是一个有着相当高的思想觉悟的人,他善于对所见所闻发表议论,而且有些议论还充满的哲学的思辨色彩,另外,他的看似软弱的而又被他一直践行着的生活哲学是值得斯蒂芬去学习的,斯蒂芬对生活的态度?布鲁姆身上有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善于自我疏导的精神,是能够给予尚且血气方刚的斯蒂芬以指导的。因此,布鲁姆可以成为斯蒂芬的精神之父。

3、解读尤利西斯第18章,你认为莫莉的心理“粗俗、不堪入耳”吗?

用意识流的方式审视莫莉这个风流的女人的内心,乔伊斯揭示了他所理解的女性的内心欲求,与其说这是一种讽刺,不如说,是乔伊斯对女性的一种解读,虽然莫莉无法承担所有女性的内心,但他的“潜文本”——奥德修纪里面的女性却弥补了莫莉无法承担的女性特征。乔伊斯曾说过“我把那些最重要的话(那些具有人性的,十足人性的话)留在《潘奈洛佩》里讲”。而莫莉正是对应《奥》中的潘奈洛佩。通过采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大胆毫不避讳的描述莫莉春意萌动的意识,展示了莫莉内心的声音。

当我们穿行于莫莉内部时,我们看到了人性那片被社会习俗长久压抑而强烈的原始的欲望,还看到了这个社会的虚伪。

乔伊斯在无形中对作为具体的人的认知,既存在男女性别的差异,又有着殊途同归的关于人性本质的探求——这包括人的自然欲求和精神追求。对人性的关怀与探索。

4、请结合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分析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

①意识流小说淡化典型人物性格的描写,强调人物的主观感受,反映的焦点

是人的内心生活。读者对小说人物性格的了解只能通过人物自己的内在意识获得。如布鲁姆在都柏林大街上行走时由眼前景象而形成的一系列意识跳跃:脚上的袜子,诗歌创作、唯美主义者,去修望远镜、衣帽寄存等,表现了布鲁姆内心空虚、无所事事的一面。

(5)淡化情节,消解故事结构。整部小说围绕三个主要人物在一天18小时之内的精神思想状态,没有任何突出的故事情节,所有内容在外部时间的大框架下纵横交错地上演,给读者呈现的仅仅是几个人物意识画面。

②在时空观念上,以小说人物的心理空间和意识时间来组织故事。人物内心世界的时间维度是多样的,时间是重叠的,过去、现在、将来互相颠倒、互相渗透、重叠,空间跳跃、回环、并行。《尤》的整个故事发生在18小时内,但小说却通过人物各自的意识流动,包括回忆、联想、内心独白等手段展示了三个主人公漫长的过去及生活经历,如莫莉那番长达40多页的意识活动交代了她与布鲁姆几十年的故事经历。

③艺术技巧上,意识流小说常常运用内心独白、内心分析、自由联想、蒙太奇、梦境等一系列手法来充分展现了人物头脑中纷乱如麻的感觉,印象、回忆、想象、幻觉、梦境以及无数稍纵即逝、难以名状的灵感、直觉和顿悟。真实地表现人物的各种理性与非理性的意识层面,包括原始、最低程度的模糊的感觉。如莫莉在第十八章那回忆和想象、现实和梦境交错的意识状态,达到了艺术创新的一个高度。

④作家“退出小说”。意识流小说对外部世界的描绘不再是以作者的叙述、交代出来的,而是通过小说人物感官意识的流动中呈现出来的。作者退居幕后,密切关注的是人物的内心意识状态以及外部世界在其精神世界里的投射。让读者直接看到人物原本意识活动的各个层次。如小说中,第三章斯蒂芬在海边散步时的情景,作者没有直接交代海边的具体情景,而是通过斯蒂芬的眼睛以及随后形成的一系列自由联想而让读者了解到海边这时候来了一群产婆,手上拿着提包等情形。

《荒原》

1、试论述T.S艾略特《荒原》的象征主义诗歌艺术。

诗人用死气沉沉的“荒原”作为这一世界的象征,认为只有依靠信仰和宗教才能使这个荒凉腐败的社会得到新生。

②化丑为美的艺术手法。写伦敦阴沉、灰暗,城市生活的病态、堕落和绝望。以怪异的现象加强艺术效果。

③大量用典,旁征博引。在《荒原》中,艾略特运用了大量的神话、历史、文学典故,而每一种典故的运用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圣杯”“渔王”的神话典故,象征现代荒原的衰败与拯救。

2、试论《荒原》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