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及用药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51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第一篇: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其意义重大。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以及药品说明书,本着促进我院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适度之目的,对处方实行综合评价。
现将我院2013年典型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如下:一、用法用量不适宜门诊号:08507300 性别:女年龄:29 临床诊断:早期人工流产R:莫西沙星片400mg*3 德国拜耳用法:1*400mgpoqd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200ml 四川美大用法:1*200mlivgtt qd 分析:按照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成人每天0.6-1.2g,分2-4次应用,此方200ml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药含1.0g克林霉素且1次给予,1次给药剂量偏大可增加对皮肤和静脉的刺激,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1天只给药1次难以达到治疗的血药浓度,因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为时间依赖性药物,其成人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3h,血消除半衰期约为3h,如减少给药次数,将无法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大于细菌MIC(最小抑菌浓度)时间的百分率,此时不但不能将细菌杀死(这时药物浓度可能使细菌处于亚致死水平),反而可使细菌菌株产生选择耐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故此方用法用量不适宜。
建议:用法用量每天0.6-1.2g,分2-4次应用。
二、配伍禁忌门诊号:J139153 性别:女年龄:18 临床诊断:肠炎R: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5g 西安万隆用法:1*0.3g ivgtt qd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 1.5g 威尔曼用法:1*1.5g ivgtt qd 0.9%氯化钠注射液(双塞式)100ml 青岛首和用法:1*100ml ivgtt qd 分析: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是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药物,《国家药品质量标准》中规定其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明液体,pH:3.0~4.5。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在临床医学领域,不合理用药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医生开出的药方如果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和经济负担。
因此,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
首先,不合理用药常见于药物种类的选择。
例如,某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感冒发热的症状,但医生却开出了过多的抗生素,这种情况下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用药。
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药物,对于病毒感染并不起作用,过度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治疗难度。
因此,在处方中合理选用药物种类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药物剂量和频次也是不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些医生在开药时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主观意愿来确定药物剂量和频次,而忽视了患者的具体情况。
比如,一些老年患者肾功能减退,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和频次,否则容易出现药物积聚导致中毒。
因此,医生在开药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剂量和频次。
另外,药物配伍也是不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些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同时服用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比如,抗凝药和水杨酸类药物同时服用容易引起出血等问题。
因此,在开药时医生应该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合理的药物配伍。
总的来说,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才能有效防止不合理用药带来的风险和负面影响。
希望医生们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做好药物处方的评估和调整,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1、患者,男,22岁,耳鼻喉科门诊,临床诊断:耳道炎。
处方:桉柠蒎肠溶软胶囊(0.3g*12)1盒0.3g日2次口服;清热散结片(1片*48)2盒4片日3次口服。
【主要存在问题】用药不适宜处方-适应证不适宜。
【分析】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为黏液溶解性祛痰药,适用于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肺部真菌感染、肺结核和矽肺等呼吸道疾病。
亦可用于支气管造影术后,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建议完善诊断如补充第二诊断体现该药物使用指征。
注意本品宜于餐前半小时,凉开水送服,禁用热开水;不可打开或嚼破后服用。
2、患者,男,74岁,心血管门诊,临床诊断:失眠。
处方:艾司唑仑片(1mg)20片3mg日1次口服。
【主要存在问题】用药不适宜处方-用法、用量不适宜。
【分析】艾司唑仑片用于催眠成人常用量为1-2mg,睡前服。
因老年人对本药较敏感,建议开始用小剂量,逐渐调整剂量。
3mg日1次口服用药剂量偏大,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3、患者,男,50岁,皮肤科门诊,临床诊断:湿疹。
处方:除湿止痒软膏(20g)1支2g日2次局部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10g)1支2g日2次局部外用;复方乳酸乳膏(20g)1支2g日2次局部外用。
【主要存在问题】用药不适宜处方-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
【分析】①糠酸莫米松乳膏为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建议每日1次局部外用。
②除湿止痒软膏为含有多种成分的中药软膏制剂,用于急性、亚急性湿疹证属湿热或湿阻型的辅助治疗药品,用药期间不宜同时使用其他外用药类。
该处方同时开具3支外用制剂,既降低患者用药依从性,又会造成潜在不良反应。
4、患者,女,20岁,皮肤科门诊,临床诊断:皮炎。
处方:咪唑斯汀缓释片(10mg*7)1盒10mg日1次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6)1盒10mg每晚1次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25mg*18)2盒50mg日3次口服。
【主要存在问题】用药不适宜处方-重复给药。
不合理处方用药3例分析临床工作中,合理使用药物可以及时、有效诊治疾病,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但是,不合理用药可能加重患者病情,导致用药危险,引发医患纠纷。
现就我院处方点评中抽查的三例处方予以分析。
一、盐酸氨溴索于盐酸溴己新联用患者:牟xx ,男,8月就诊科室:门诊儿科临床诊断:支气管炎、肠炎处方: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 10ml*30mg*15×3.0支Sig:3ml 口服一日三次盐酸沙丁胺醇片 2.4mg*100×3.00片Sig:0.8mg 口服一日三次富马酸酮替芬片 1mg*60×3.00片Sig:0.5mg 口服一日三次盐酸溴己新片 8mg*1000×5.00片Sig:4.0mg 口服一日三次头孢克肟颗粒 50mg*6×5.00袋Sig:35mg 口服一日二次治疗结果:不详分析:支气管炎、肠炎一般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气紧,哮喘,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
常规治疗止咳祛痰,解痉平喘,抗过敏,抗炎,止泻等。
该案例为门诊处方,选用了黏痰溶解剂盐酸溴己新片与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止咳平喘的盐酸沙丁胺醇片、抗过敏的富马酸酮替芬片和抗菌消炎的头孢克肟颗粒,基本符合疾病的治疗需要。
关于盐酸溴己新片与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合用的问题,值得临床关注。
氨溴索是溴己新在体内的代谢物,具有黏痰溶解作用。
溴己新有较强的溶解黏痰作用,可使痰中的多糖纤维素裂解,稀化痰液。
两药联用不适宜。
联合用药的主要目的是作用相加、作用互补、作用协同等,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联合用药,只能使药物的用量相加,药物用量过大,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导致中毒的危险。
建议临床医生在使用药品时,对药品说明书记忆不清的,可再次阅读,对于可用可不用的药品,最好不用。
诊断与选用的药品相符,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安全、有效、合理选用药品。
二、气管炎不适宜选用柴胡注射液患者:罗xx,男,1岁就诊科室:门诊儿科临床诊断:气管炎处方:柴胡注射液 2ml*10支×1.00支Sig:2.0ml 肌注一日一次治疗结果:不详分析:柴胡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北柴胡,辅料是氯化钠,聚山梨醇酯-80。
(一)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1、硝酸甘油片:口服。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硝酸甘油片舌下给药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为80%,而口服因肝脏首过效应,在肝内被有机硝酸酯还原酶降解,生物利用度仅为8%。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0%.舌下给药2—3分钟起效,5分钟达最大效应.2、化痰片雾化吸入: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化痰片(羧甲司坦片):羧甲司坦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在热水中略溶,在水中极微溶.(略溶:1g:30-100ml,极微溶:1g:1000~10000ml)本品溶解度太小,不可能溶于20ml雾化液中;其次片剂的不溶性辅料如MCC、淀粉、L-HPC等不溶物可沉积于肺部,随雾化液到达患者的肺部,可能造成器官损害.3、患儿肌肉注射安定注射液:某2岁癫痫患者,医师处方为其开具安定注射液,肌肉注射。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该药含有苯甲醇,可引起臀肌挛缩症。
出生30天—5岁,静注为宜.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4、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静滴: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甲钴胺注射液性质不稳定,见光易分解,要求现取现用,且使用过程中避光,不能采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法,只能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临床曾有将其溶于250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将导致药物在输液过程中大量分解,起不到治疗作用。
5、卡孕栓舌下含服或直肠给药: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该药正确用法为阴道置入。
不同腔道,PH环境不同,卡孕栓专门针对阴道粘膜PH环境设计,从而有效释放药物.改变给药途径,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二)联合用药不适宜:配伍禁忌1、多巴胺注射液+速尿注射液: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两药合用,利尿作用增强,但二者配伍后产生理化配伍禁忌,药液呈现黑棕色(盐酸多巴胺是一种酸性物质,分子中带有2个酚羟基,易被氧化为醌类,形成黑色聚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更为明显。
呋塞米呈碱性,与多巴胺配伍后溶液呈碱性,使多巴胺氧化成黑色聚合物).如确需联用,分瓶滴入,或者二药之间间隔一组液体.2、丹参酮磺酸钠+依替米星注射液:某科室:两组液体:A组:依替米星+生理盐水250mlB组:丹参酮磺酸钠+丰海能出现问题:在B组开始输液20ml左右后,输液管路中有橙红色结晶析出。
门诊处方点评(上)1、患者女,58岁。
临床诊断:急性结膜炎【处方】头孢克肟分散片0.1g×6片×1盒用法:0.1g,bid 口服【点评】①急性结膜炎常见的病因是微生物感染,抗菌药物治疗为针对病因的治疗,局部用药为主。
②患眼分泌物多时,以氯化钠溶液等冲洗结膜囊。
③细菌引起的急性结膜炎局部充分滴用有效的抗菌药物眼药水和眼药膏。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急性期每1~2小时一次,病情好转后减少滴眼次数。
④病毒引起的急性结膜炎急性期可使用0.1%阿昔洛韦眼药水等,每小时1次。
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治疗。
⑤鉴别病原体有困难时,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眼药水和抗病毒眼药水。
2、患者男,62岁。
临床诊断:慢性骨髓炎。
【处方】利福平胶囊0.15g×100片×1瓶用法:0.45g,qd,口服【点评】①门诊慢性骨髓炎患者不推荐经验性治疗;抗菌药物应用宜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
②利福平单联抗感染治疗易产生耐药菌。
骨髓炎慢性感染患者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并需较长疗程。
利福平可与糖肽类联合用于MRSA引起的骨髓炎。
③利福平用法用量不妥。
利福平用于结核病以外的其他感染:一日剂量0.6~1g,分2~3次给予,饭前1小时服用。
3、患者男,39岁。
临床诊断:丹毒。
【处方】NS100ml+青霉素240万u/ivgtt,bid×3d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00ml:0.8g/ivgtt,qd×3d【点评】①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使用指征未明。
②丹毒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内的淋巴管及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
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G治疗,一日640万~960万单位,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治疗至少2周。
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其他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
③少数丹毒可因感染扩散演变为急性蜂窝织炎,后者在少见情况下可能合并厌氧菌感染,导致病情加重。
④本例替硝唑属于预防性、经验性用药;从病原学角度看,未做细菌培养经验性联用替硝唑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