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时期及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精)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12
音乐鉴赏课程论文西方音乐的风格特征及审美摘要:当我们听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时,是不是有一种激昂,大气的感觉?当我们听到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时,会不会感到舒缓,优美和温婉?当我们听到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曲》时会不会感到活泼,欢快。
在现代,班得瑞乐团给我们带来了朦胧,舒畅,清新的音乐,克莱德曼又带我们进入了别样的音乐世界里。
西方音乐风格随着历史时期的更替而不停地改变着。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哟中音乐风格。
本文就浅谈一下西方音乐的风格特征及对西方音乐的审美、鉴赏。
关键词: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初至1945年西方音乐可分为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期,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初至1945年和1945年以后。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从中世纪谈起。
一、中世纪音乐(450-1450)1、风格特征中世纪的西方国家收教会的统治,天主教统治着中世纪人们的心灵和思想。
在音乐生活也占据支配地位,大多是重要的音乐家都是牧师。
并且都为教会工作。
在成千上万的教堂中一个重要的职业就是礼拜式的演唱。
大多数中世纪音乐都是声乐。
当时也有很多种类的乐器伴奏。
但是教会不赞成使用乐器。
大约在1100年以后,乐器在教堂音乐中的运用逐渐增多。
其中最主要的是管风琴。
它有一种原始简单的键盘乐器逐渐演变成能够演奏禁止的复调音乐的乐器。
中世纪时期,出教会音乐外,世俗音乐也有所发展,并产生了复调音乐。
2、代表作1)格里高利圣咏,它是罗马天主教会额官方音乐,传达的是平静的来世音乐氛围。
它的节奏是灵活的,没有节拍,只有微弱的拍子感觉,期中《哈利路亚》精致欢悦目标大了对宗教的沉迷。
2)马肖的《圣母弥撒曲》是第一首浮雕处理的常规弥撒。
二、文艺复兴时期音乐(1450-1600)1、风格特征如同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声乐比七月重要的多,然而,文艺复兴时期语言中的人文主义趣味以一种新的方式影响着声乐作品。
浅谈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研究作者:李艺花来源:《艺术评鉴》2022年第08期摘要: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中人文主义影响力不断扩大,对之后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在文艺复兴时期多项艺术也得到发展,音乐作为重要的艺术种类,在这一阶段产生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本文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为切入点,探究文艺复兴期间复调音乐、器乐音乐、合唱音乐、世俗音乐的发展。
关键词:文艺复兴宗教音乐世俗音乐中图分类号:J605一、文艺复兴内涵(一)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这一概念是在法国百科全书中首次提出的,在该书籍中,将“文艺复兴”指为14—16世纪阶段的文学、艺术和思想文化运动,进入到19世纪之后,这一概念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在法国学者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将意大利文艺复兴看作一个整体,这一时期意大利的艺术进一步繁荣。
在这一阶段中,人们的思想、宗教等方面约束力度都相比以往降低了,是一个自由发展的时代。
(二)文艺复兴内涵及起源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是最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体现出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情况以及价值观的变化,之后席卷到了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最终共同形成了文艺复兴高潮。
文艺复兴主张的并不是恢复古希腊文化,其主张的真正内涵是“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之所以在意大利起源,是由于当时意大利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商业活动频繁,意大利人民对古典文化有着极高的推崇。
意大利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积淀,罗马时期的竞技场、市政设施,不断挖掘到的古罗马文物都说明了意大利曾经的辉煌。
意大利艺术家们不断搜集古罗马时期的文化遗产,在这一时期中发现了《荷马史诗》、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等等,这些文学遗产为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基础。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14世纪罗马教皇修建了图书馆,收集的古希腊书稿达到了3650册,这些丰富的文化历史遗产为人们提供了指引,此外意大利人宽容开放的精神也使得古典文化得到进一步兴盛。
意大利人民在精神上继承了古罗马精神,对于社会中出现的新思潮呈现出开放包容的心态。
音乐在各个社会时期的表现及作用【摘要】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社会时期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表现形式。
古代社会的音乐表现着民族、宗教和战争等多重作用;中世纪社会的音乐则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和宫廷娱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展现了对人文主义的追求和音乐理论的发展;近现代社会的音乐则影响着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当代社会的音乐则多样化,充满了多元文化和跨界融合。
音乐在不同社会时期承载着时代的精神和情感,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音乐在各个社会时期的演变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受到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音乐、古代社会、中世纪社会、文艺复兴时期、近现代社会、当代社会、表现、作用、演变、影响、启示。
1. 引言1.1 音乐在各个社会时期的表现及作用古代社会的音乐表现在于宗教仪式、庆典活动和战争过程中。
音乐被视为与神灵沟通的媒介,能够祈求丰收和平安。
中世纪社会的音乐则更多地围绕着宗教礼仪和宫廷生活展开,它既是统治者的象征,也是劳动者们的休憩。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追求人文主义,强调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从而推动了音乐艺术的发展。
近现代社会的音乐则更加多元化,反映了社会变革和文化多样性。
当代社会的音乐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借助科技和互联网实现了跨越国界的传播。
通过对音乐在各个社会时期的表现及作用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可以看到音乐对社会和个体生活的影响和启示。
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传递着文化的价值和精神的力量。
2. 正文2.1 古代社会的音乐表现及作用在古代社会,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古代人们利用简单的乐器和歌唱来表达情感,传达信息,以及祭祀神灵。
古代社会的音乐多以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为主,如古埃及的法老墓室中发现的乐谱,以及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音乐演出,都体现了古代社会对音乐的重视。
西方音乐史年表
第二节——中世纪音乐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一)从文艺复兴早期到若斯坎
德国代表作曲家
总结:1、这时期的音乐创作是多元格局下的音乐创作。
2、出现了亨德尔、巴赫等杰出的音乐大师。
3、意大利的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的诞生并推进至欧洲各国,其意义和表现是丰富的。
4、器乐体裁的发展演变,呈现了作曲家风格的多样化。
5、大小调和现代和声体系的形成和确立,主调音乐风格成为主导,数字低音的使用,大大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6、音乐风格呈现出戏剧性,装饰性,即兴性和炫技性的特点,体现了该时期的艺术的热情奔放,豪华夸张的特点和华
丽、辉煌、狂热的气质和激情。
古典主义时期
第七节——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各种音乐思潮
第七节——20 世纪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特征
1、音乐具有反传统因素:旋律无连贯性,节奏无规律性,力度极端变化,结构不明确。
因此在表现音乐中找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性、古典主义音乐的逻辑性、印象主义音乐的色彩美感。
2、与印象主义音乐截然相反,印象主义音乐描绘人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感受;表现主义音乐放弃对周围世界的描写,强调把内心体验
表现出来,追求内心深处的感觉。
新古典主义音乐。
探索各个时期经典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音乐,如同流淌在时间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各个时期都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经典之作。
从古典主义的严谨和谐,到浪漫主义的激情澎湃,再到现代主义的多元创新,每一种风格都承载着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的情感寄托。
古典主义时期,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音乐作品注重形式的规整和结构的平衡。
旋律优美动听,节奏稳定有序,和声和谐统一。
这一时期的交响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以其强烈的戏剧性和宏大的气势展现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魅力。
乐曲开头那著名的“命运敲门声”,简洁而有力,仿佛在宣告命运的不可抗拒。
整个作品在严谨的结构中,展现出情感的起伏和冲突,却又始终保持着一种内在的平衡与和谐。
进入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变得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个人的体验。
舒伯特、肖邦、李斯特等音乐家的作品充满了激情与幻想。
浪漫主义音乐的旋律往往更加抒情、优美,节奏更加灵活多变,和声也更加丰富和富有色彩。
肖邦的夜曲,那如诗如画的旋律,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细腻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
而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则以其高超的技巧和华丽的音响效果,展现出浪漫主义音乐的奔放与豪迈。
到了 20 世纪,音乐进入了现代主义时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和创新性。
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等作曲家打破了传统的音乐规则,探索新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
无调性音乐、十二音体系等创新手法的出现,让音乐的世界变得更加广阔和充满挑战。
现代主义音乐常常给人一种新奇、独特的听觉感受,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旋律、节奏和和声,而是更加注重音乐的实验性和创新性。
在中世纪时期,宗教音乐占据了主导地位。
格里高利圣咏那简洁、庄严的旋律,反映了当时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这种音乐形式以单声部为主,旋律平稳,节奏舒缓,旨在营造一种神圣、肃穆的氛围,引领人们的心灵向神灵靠近。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开始逐渐摆脱宗教的束缚,走向世俗化。
人们更加注重音乐的人文精神和情感表达。
这一时期的复调音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多声部的交织与呼应,展现出音乐的丰富与和谐。
浅谈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作者:刘扬洋来源:《黄河之声》2018年第18期摘要:文艺复兴时期,无论是思想、文化、艺术的革新都对未来西方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时期,文化艺术百花齐放,在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建树。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是在“新艺术”基础上的又一次革新,人们提倡“人文主义”,音乐创作不再局限于古板的宗教性音乐,民俗音乐作品大量出现,音乐理论学家对复调音乐进行发展和变革,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复调音乐作品。
卓越的音乐成就,促进了未来西方音乐的发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音乐文化的开端。
笔者以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来剖析这一伟大的音乐时期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文艺复兴;奥克冈;复调技术一、文艺复兴的背景与音乐特征文艺复兴是西方人民思想解放的伟大运动,一般指公元1300-1650年的历史阶段,发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后来传播到欧洲各国。
在西方音乐中,文艺复兴一般指公元1430年前后至1600年前后。
文艺复兴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因推动产生的必然结果。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这个时代的思想家、革命家、艺术家都为其所处社会环境感到彷徨并油然产生社会责任感,纷纷提倡复兴古代哲学和艺术价值。
他们以毕生精力致力于社会改革,突破了旧有的宗教观念束缚,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公民人权认知和科学文化水平超越前人。
有人说:“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文艺复兴”时期正是欧洲国家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而为“文艺复兴”做出贡献的人就是带领当时的百姓飞翔的英雄。
比如“文坛三杰”: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菲文;“音乐三乐派”:尼德兰乐派、威尼斯乐派和罗马乐派。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创作的总体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世俗体裁兴盛:出现了意大利卡农式猎歌、戏剧性多声部牧歌、还有法国歌谣等作品都是歌颂人文主义思想;(2)宗教复调音乐进一步世俗化:单乐章弥撒曲发展成五声部套曲结构,经文歌高声部旋律更生动,节奏流动性强,宗教改革后四声部新教圣咏主旋律突出,世俗性强。
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音乐的时间界定范围很广,普遍并没有确切的定论,所指的应该从西元800~1400年,也就是介于古代音乐与文艺复兴时期之间。
就从欣赏的层面来看待这一时期的音乐多以宗教目的为主,对一般对欣赏古典音乐有兴趣的人,也许枯燥了点。
漫谈中世纪的音乐理论,大约可从几个层面来探讨,天主教与葛丽果圣歌(gregory chant)之间的相互发展,中世纪简单的计谱法以及民间音乐的发展过程。
中世纪的音乐依照音乐的类型可以分为宗教类型的音乐与世俗音乐,宗教类型的音乐泛指的是葛丽果圣歌,此为单音音乐的作品,後来也发展成为复音音乐、奥甘农等等,这类的音乐都是为了基督教教会的仪式所作,所有的演出都是在教堂里,依照教会的年历而举行不同的仪式,其音乐就是为了要配合诗歌的朗诵而作的。
宗教类型的音乐一路发展下来就成了後来的弥撒曲、安魂曲,在古典时期许多伟大的音乐家都会有这样的创作作品产生,例如海顿(Haydn)的创世纪、莫札特(Mozart)都有这样的作品留下来。
中世纪的世俗音乐所包含的内容就更为广泛,大部分的作者都是一些没落的贵族阶级,其实内容大部分都是与宗教有关,但并不是在教堂里演出,例如下面所介绍的宗教剧就是这样的例子,而後有更完整的发展,成为神剧。
演奏、演唱世俗音乐的人还有特殊的名称,後人都称之为游吟诗人,後来继续发展成更多元化的音乐走向。
【历史溯源】中世纪的历史介乎于欧洲古代和近代之间的大约一千二百年的历史时期。
中世纪开始时,欧洲政治和社会结构土崩瓦解,生活困苦,一派萧条,以后接踵而来的是漫长而迟缓的复苏。
然而这个时期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却不容忽视。
音乐遗产亦很重要,虽然其思维方式及认识特点与今天相去甚远,但在其它一些重要方面,当代音乐却从中世纪音乐中继承了大量财富。
“中世纪的”(Medieval)这一形容词与其英语的词和其他语言中的对应词一样,都来源于拉丁名语。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者人为,自古代文明衰落至十五世纪,文化,文学和艺术“复活”的整整一千年,仅仅是一首不值得称道的“哥特人”的黑暗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