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格式:docx
  • 大小:14.54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生产不同于其他精神生产的特点和规律是什么?

精神生产分为艺术生产和科学研究两种,艺术生产和科学研究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即科学研究主要是运用抽象思维,艺术生产主要靠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内容不同于抽象思维的内容的,形象思维是以社会生活五彩缤纷、生动活泼的形象为思维对象的,而社会生活中的形象是千差完别无限多样的,因而,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形象的反映的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就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状况其次艺术生产的形象思维过程中是离不开形象的,作家艺术家在进行形象思维时,因为他们的思维是形象的,所以就带有形象的多样性,鲜明性和独特性,再次,从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的结果看,形象思维的结果是艺术形象,在艺术形象的过程中,生活的形象变成了艺术的形象一般说来。这种艺术形象同别的艺术形象有差别性,因为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活形象,所以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艺术形象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1844年4~8月在巴黎写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巴黎手稿”。它由三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这些手稿反映了当时马克思在经济学和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形成阶段的一部重要着作。它在批判黑格尔唯心论和改造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础上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涉及并阐述了美和美感等问题,包含有丰富、深刻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作的历史背景。

答:(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内部固有的矛盾已经暴露,工人运动迅速开展。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是这个时期最不复存在的革命运动。(2)1844全巴黎工人举行了频繁的起义,巴黎成为欧洲革命运动的中心,此时住在巴黎的马克思同很多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3)马克思根据斗争实践的需要,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并加以改造和发展。(4)1843年夏,马克思感到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学,之后他阅读了国民经济学家的着作,着手物质生活关系的研究,并在1844年8月完成了这部手稿的写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理解美感和艺术起源的启示。

答: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我们只能从人化的自然社会生活中去寻求美。美和美感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2)人类实践活动的初期,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同时进行的,在满足肉体的需要时,又能引起人们精神上的愉悦。享受和情感上的反映。人们制造物体,同时也把自己的力量,智慧等体现出来。因此,当他们再看到他们所制造的物体时,便从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从而获得审美的享受。3)艺术的产生也是和物质活动密切相关的。如狩猎前后大跳集体舞,目的显然是为了猎取食物,但也是和艺术活动结合着的。4)费尔巴哈认为,实用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在先,审美的艺术的活动在后,马克思继承了这一思想。人们首先按照人的各种需要改造自然物,对象的审美属性开始隐藏在使用价值中。5)美感的观念产生后和各种观念复杂的结合在一起,如实用的观念,富有的观念,心理的观念,奇怪的道德观念等。6)马克思在《手稿》中记述了提高审美感受能力对进行审美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马克思的《手稿》对我们理解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中主客观关系有何启示?

(1)不论是文艺创作还是文艺欣赏,都要正确处理主客观的关系,否则便不会有真正的创作和欣赏,二者都要求主观方面的思想感情和客观对象的性质和属性相适应、相切合、相和谐(2)创作是在反映对象的同时表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欣赏是在对象化的作品中“直观自己本身(3)如创作中,郑板桥画竹,既表现竹的挺拔同时展示自己的高风亮节,欣赏中也是如此,人的心情心境和物的本性和属性也应当是和谐默契的,如”移情说“强调”把我的情感移注到物里去分享物的生命”,“艺术对人的目的在让他在外界寻回自我“。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多次谈到的一个命题。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使人的本质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劳动的过程就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过程。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的生产,人的生产是有目的的、自由的,人通过劳动把它的目的、观念实现在劳动产品中,使对象成为人化的对象,使人的本质对象化了。人的劳动既有实用的目的和需要,也有审美的目的和需要,因此,只有通过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才能体现在人化的自然中。

32、请具体分析“文艺创作的典型化”问题。

(1)文艺的典型化,首先是矛盾和斗争的典型化,毛泽东要求作家,文艺家把日常生活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作家艺术家必须首先着眼于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着力于矛盾冲突的典型化,形成典型情节和典型环境(2)文艺典型化的中心是人物的典型化,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这里所指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就是作家以塑造典型化的方法,所创造出来的既反映一定社会生活本质,又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形象(3)文艺创作的典型化,就是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就是把平淡无奇的生活现象概括提炼提高为鲜明强烈的艺术形象的过程,典型的人物形象,应当是一种独特的发现,既能概括某一类人的某些共同特征,又要突出人物形象的鲜明而独特的个性特点,使共性和个性达到完美的结合的高度统一(4)文艺创作的典型化,只有从个性特殊性出发,而不是从共性、普遍性出发,才能正确表现生活内容,才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独具鲜明的个性典型特点的典型人物来

22.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答:(1)历史背景:①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德国和西欧的工人运动和工人组织急需正确的思想武装。②当时德国的思辨白水客“真正的社会主义分子”等一此事社会思潮对德国和西欧的工人运动和工人组织产生了十分有害影响。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潮哲学,以“惟一者”、“自我意识”为核心,“把现实的人变成了抽象的观点”,主张靠改善意识形态来改良社会。“真正的社会主义”导源于费尔巴哈和赫斯的人道主义,按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维方式,追求脱离现实的浮泛的理想,主张用人道主义从精神领域去改变世界。③要清除思辨哲学和“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对德国和西欧的工人运动和工人组织的影响,必须创建科学的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体系。(2)目的:为了使欧洲无产阶级拥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念,同时使“投合沉溺于幻想的精神萎靡的德国人民口味”的思辨哲学“得不到任何信任”。为了使欧洲,特别是德国的工人阶级摆脱思辨哲学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毅然戳穿青年黑格尔派所设置的“哲学驱局”,并揭露“整个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渺小卑微和地方局限性。

23,怎样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科学诊断:“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答:(1)它所阐明的是意识和存在的关系,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2)社会精神生产和社会的意识形态,无论是它的性质还是它的存在和发展,都取决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精神领域中的东西只不过是“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只不过是一种被意识化了的或意识到了的社会存在,是“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没有完全游离于物质生活之外的纯粹的意识。

24.怎样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归结的“德国哲学座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

答:(1)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分歧和不同的认识路线所做的生动归结。(2)它主张从现实活动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天”指意识或思想,“地”指社会存在或物质生活,“从天上降到地上”即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从地上升到天上”即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及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提示其在意识形态的上反射和回声的发展。前一种是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做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唯心主义观,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