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 格式:docx
  • 大小:20.9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一)评估要点

1.换药室(治疗室)环境清洁;

2.30min内无扬尘操作;

3.操作台宽敞、清洁;

4.物品洁净、干燥、适宜操作;

5.所有用物均在效期之内。

(二)操作流程

1.工作人员准备: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无菌钳及镊子罐(或一次性复合弯盘)、无菌治疗巾、

尺码合适的无菌手套、无菌容器、无菌溶液、治疗盘、污物碗、干净纱布、手消毒液;

3.检查手消毒液有效期,干净纱布擦拭清洁治疗盘;手消毒。检查

无菌容器有无破损、潮湿,1250化学指示卡、3M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取出无菌钳、镊子罐,标明日期及时间(或检查一次性符合弯盘的有效期及外包装有无破损漏气);

4.检查无菌包有无破损、潮湿、1250化学指示卡、3M胶带是否变

色及其有效期;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取出1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内,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

5.取出储槽内无菌治疗碗放于铺好的无菌盘内,检查、核对无菌溶

液有效期,出去无菌溶液的盖子,手握标签面,冲瓶口(液体倒

于预先准备的污物碗中),再由原处倒所需液量于无菌治疗碗内,取用后立即塞上橡皮塞,2%安尔碘消毒瓶口(从瓶口向瓶塞螺旋消毒),盖好盖子(如瓶塞可向下翻),记录开瓶日期时间;

6.使用一次性符合弯盘应避免污染,放入无菌盘时不可用手直接接

触,注意不要跨无菌区;

7.倒入无菌溶液后,将治疗巾上层盖于物品上,治疗巾上下层边缘

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边缘向下翻折一次,注明铺盘时间;

8.选择尺码合适的无菌手套,检查有效期,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戴无

菌手套。保持待操作姿势;操作后脱去手套、处理用物,洗手或手消毒。

(三)指导要点

1.遵守无菌操作流程;

2.拿取无菌物品时遵守上拿下放,左拿右放,前拿后放的原则;

3.可疑操作中用物污染,应立即更换。

(四)操作注意

1.无菌盘内的用物应该根据换药的实际需求增减;

2.铺好的无菌盘在不潮湿的情况下有效期为4h;

3.无菌溶液开瓶有效期为24h。

(五)质量标准

1.拿取无菌物品过程中,保持无菌状态;

2.操作程序正确,动作规范。

氧气吸入

(一)评估要点

1.病情、意识、呼吸状况、缺氧程度及合作程度;

2.鼻腔状况:有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或分泌物阻塞等;

3.氧疗效果;

4.环境。

(二)操作流程

1.核对医嘱;

2.工作人员准备:洗手、戴口罩;

3.物品准备:护理车、一次性吸氧管及灭菌注射用水(或一次性使

用吸氧管OTM)、棉签、治疗单、手消毒液、手电;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评估患者;

5.告知操作目的、方法,取得患者同意,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6.取下湿化瓶,倒入无菌注射用水并安装(或安装一次性使用吸氧

管OTM);

7.清洁鼻腔,连接鼻吸氧管(或吸氧面罩);

8.打开氧气开关,调节氧流量,检查吸氧管是否通畅;(有两种方法:

a.将吸氧管放入冷开水内,有气泡溢出。

b.将鼻塞贴于手背,感觉

有气流溢出。)

9.将氧气管轻轻插入患者鼻腔,固定;或为患者戴好氧气面罩;

10.再次核对;

11.询问患者感受,健康教育,

12.手消毒;

13.处理用物,洗手,记录用氧时间。

备注:停止吸氧

1.评估患者缺氧改善情况;

2.患者确认,做好解释;

3.自患者鼻腔中取出鼻吸氧管或氧气面罩;

4.关氧气开关,安好干净湿化罐(撤除一次性使用吸氧管/装置);

5.清洁患者面部或鼻腔;

6.手消毒;

7.处理用物、洗手;

8.记录停氧时间。

(三)指导要点

1.用氧目的,以取得合作;

2.勿擅自调节氧流量,注意用氧安全;

3.根据用氧方式,指导有效呼吸。

(四)操作注意

1.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

2.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扭曲;

3.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

4.吸氧时先调节好氧流量再与患者连接,停氧时先取下鼻导管或面

罩,再关闭氧流量表;

5.吸氧用一次性使用吸氧管OTM时,严禁使用非配套的输送管路与

加湿通路相连;

6.注意用氧安全,尤其是使用氧气筒给氧时注意防火、防油、防热、

防震;

7.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应采用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L/min~2L/min;

8.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五)质量标准

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选择适合的吸氧方式;

2.正确安装氧气装置,管道或面罩连接紧密;

3.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

4.用氧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神志、氧饱和度及缺氧程度改

善情况等。

肠内营养

(一)评估要点

1.病情、意识、合作程度、营养状况;

2.管饲通路情况、输注方式,有无误吸风险;

3.营养液输注中、输注后的反应;

4.环境。

(二)操作流程(使用营养泵)

1.核对遗嘱:进入胃肠道方式(鼻胃管/鼻肠管/胃或空肠造瘘管)及

途径(经口/胃内/幽门后),营养液,给予方式(泵入),喂养方式(间断/持续),剂量、速度及特殊注意事项(遵医嘱);

2.工作人员准备: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PDA、营养泵,肠内营养泵管,营养液,注射器,加

温器、治疗车、手消毒液、黑色、黄色垃圾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