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语文杯"首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现场答题"命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彩语文杯"首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

现场答题"命

七彩语文杯”首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现场答题”命题说明

一、命题原则

1(有利于展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风范,体现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根据教育部当前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内涵质量建设之路的总体要求,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3(有利于进一步学习、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进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推广普通话。

4(兼顾不同地区教师的实际状况,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和普适性,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5(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强调运用教育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不提倡死记硬背。 6(命题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考查内容涵盖一般素养和专业素养,以考查专业素养为主。

二、命题范围

1.掌握汉语拼音、语言文字规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

命题说明:

本项主要考查:《汉语拼音方案》的基本内容;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标点符号用法》《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等

文件所涉及的国家关于语言文字规范的相关内容;有关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例题及解析:

判断题。

韵母ü跟声母j,q,x,n,l拼的时候,ü上两点可以省略,写成ju,qu,xu,nu,lu。() 解析:正确答案为“错”。韵母ü跟声母n,l拼的时候,ü上两点不能省略。

简述题。

“出发”与“发出”字序调换了,词义也不相同了。把它们同时用在一句话里——“七连长向战士们发出了出发的命令。”是不是很有趣,请任意选择下面的一组词语,模仿例句说一句话。

(1)报警、警报(2)舞伴、伴舞(3)当家、家当

解析:只要能用上一组里的两个词语,所说的话意思正确即可。

2.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命题说明:

了解中外文学及文学史的基本常识,如: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流派;各个时期最主要的文学样式。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主要作品;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一些表现手法等。熟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的70首古诗,能知其大意、体会其感情。具体命题则限定于“课标”附录的序号为单数的35首古诗。

例题及解析:

选择题。

下面诗句中哪句诗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述的情景是同一季节,()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解析:本题应选C。A、B、D的季节分别是冬天、秋天、夏天。

选择题。

“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成语都出自《韩非子》,该书作者韩非是战国时期哪一家学术流派的主要代表,()

A道家B法家C兵家D墨家

解析:本题应选B。《韩非子》的作者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3.熟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课标”的基本理念。命题说明:

本项主要考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目标(重点是阶段目标,第四学段除外)的基本内容,“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核心观点。

例题及解析:

选择题。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中提出来的。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

解析:本题应选C。

简答题。

课标在“教学建议”强调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请简要谈谈你对此建议的理解。

解析:

(1)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超量的机械的做题练习,不但无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而且可能适得其反。

(2)“多读书,好读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兴趣。(3)“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有助于学生吸收人类的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健全人格等。

4.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案例。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相关理论,把握汉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命题说明:

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及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相关理论,能运用上述原理分析、评价所提供的具体案例;针对具体教学情境,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本项考查形式主要是简述题,选手只要根据题目要求答出要点即可,不直接考基本概念。

例题及解析:

简述题。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在教学“灭”字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里点燃一根蜡烛,然后在杯口盖上一块玻璃,火渐渐熄灭了。试用恰当的教学理论来解释、分析这一教例。

解析:

(1)针对会意字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对字义的了解和字形的识记。

(2)形象生动的直观演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简述题。

于漪老师在教“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句话时,一学生问“万万等于多少”,结果引来哄笑。有学生说“万万就等于亿”。于老师随即追问:“既然如此,为什么用…万万?而不用…亿?,”沉默了片刻,有学生认为,用“万万”听起来更响亮,而且“万万”好像比“亿”多。他的回答又引来一片哄笑。但于老师当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