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栽培与育种学
- 格式:doc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1
桑树的栽培与养护技术
桑树,那可是个宝贝呀!它不仅能为我们提供美味的桑葚,桑叶还能用来养蚕呢!想要种好桑树,养护可不能马虎。
选择合适的地方很重要哦!桑树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就像我们喜欢在阳光下欢快地玩耍一样。
土壤呢,要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可不能让桑树的根泡在水里呀,那它会不开心的。
种植桑树的时候,要挖个大坑,把桑树放进去,就像给它安个家一样。
填土的时候要轻轻拍实,让桑树稳稳地扎根。
浇水就像是给桑树喂水喝,可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太多了会淹死它,太少了它会口渴的呀!特别是在夏天,天气炎热,要多给它喝点水。
施肥就像是给桑树补充营养。
可以用有机肥,让桑树长得壮壮的。
就像我们吃了有营养的食物会长高一样。
桑树也需要修剪呢!把那些杂乱的枝条剪掉,让它的形状更好看,也能让它把营养集中在有用的地方。
这就好比我们整理自己的房间,把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让空间更整洁。
还要注意防虫防病呀!要是桑树生病了,就像我们生病一样难受呢。
要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可不能让小虫子和病菌欺负桑树。
桑树的生命力其实很强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养护它,它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惊喜的。
想想看,到了桑葚成熟的季节,那一串串紫黑色的桑葚,多诱人啊!那都是我们辛勤养护的成果呀!我们可以一边摘着桑葚吃,一边感受着收获的喜悦,这不是很棒吗?所以呀,大家都来种桑树吧,好好养护它,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桑树栽培技术桑树是我国历史悠久、经济作用广泛的农业作物。
桑树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选品种、繁殖、育苗、栽植、田间管理和采摘等方面,下面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地桑树适应性强,其生长条件相当宽松,但需选用土层深厚、肥沃、土壤通风良好、排水性好、土层及地层均不含盐碱的良田或优地。
桑树喜好土湿,土壤墒度应达40-60%。
若墒度过高,根系会泡在水中,引起根腐,土层过干,则使根吸收肥料和水分能力降低。
二、选品种中国有着丰富的桑树品种资源,选桑品种是桑树栽培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应根据气候、土地特征选择相应的桑树品种。
常见的桑树品种包括白桑、黑桑、红皮桑、大富桑等,但不同品种的生长环境要求略有不同。
三、繁殖常见的桑树繁殖方式有插枝法、嫁接法和接穗法。
插枝法是通过刺穿桑树枝条的方式将桑树生殖组织移植到合适的环境中,让其繁殖。
嫁接法是将两棵桑树嫁接在一起,使其合成一棵新的桑树,提高桑树的产量和品质。
接穗法主要用来繁殖高产优质桑树品种,是目前国内桑树繁殖的主要技术。
四、育苗育苗是桑树栽培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常用的育苗方式有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
种子育苗是指利用桑树种子进行繁殖,需要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播种。
扦插育苗是利用桑树枝条进行繁殖,先将枝条插入土中,在适当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即可生根成苗。
五、栽植桑树的栽植应在土温达到12°C后进行,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栽植时需要注意种植深度,不可过深或过浅,要保持树冠、根深比为1:1.5-2,种植孔周围应该培以水土保持和保湿措施,栽后及时浇水。
六、田间管理桑树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桑树喜欢肥,在整个生长期需要多次施肥,每年春季和秋季施一次底肥,春季和夏季分别施一次追肥。
修剪主要是针对桑树冠部,促进光合作用、增加通风和营养的均衡分布。
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对桑蚕和桑叶锈病进行防治,需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七、采摘桑树的采摘是为了获得桑叶或桑果,采摘时间应在桑叶完全展开之后进行,桑树采摘的主要方法是手摘法、掉叶法和机器采摘法。
桑树栽培管理技术教案教案标题:桑树栽培管理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桑树的基本特征和生长习性。
2. 掌握桑树的栽培技术和管理要点。
3. 培养学生对桑树栽培管理技术的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桑树的基本特征和生长习性a. 桑树的分类和主要种类b. 桑树的生长环境要求c. 桑树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特点2. 桑树的栽培技术a. 桑树的繁殖方法和选种技术b. 桑树的土壤要求和土壤改良技术c. 桑树的定植和疏果技术d. 桑树的修剪和整形技术e. 桑树的灌溉和施肥技术3. 桑树的管理要点a. 桑树的病虫害防治技术b. 桑树的采摘和储存技术c. 桑树的产量调控技术d. 桑树的市场营销和经济效益分析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引入桑树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依次介绍桑树的基本特征、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结合实例和图表进行讲解。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桑树的栽培技术实践操作,如选种、定植、修剪等。
4. 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讨论桑树的管理要点,总结桑树栽培管理技术的关键要素。
5. 拓展应用:组织学生进行桑树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
教学资源:1. 桑树的相关书籍、资料和图片。
2. 桑树栽培实践操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实践操作表现:评估学生在桑树栽培实践操作中的技术熟练程度和操作规范性。
3. 学习成果展示: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桑树栽培管理技术的小结报告,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桑树的栽培管理技术,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更加深入地讲解桑树的栽培管理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桑树种植及栽培技术桑树种植及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桑树种植及栽培需要掌握哪些技术?以下是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桑树种植及栽培的技术,仅供参考。
一、栽植栽植前准备好桑苗,桑苗要粗大,品种要优良,没有病虫害寄生。
栽植最好在冬季桑树休眠期,最迟在发芽前。
要避免在雨天土壤粘湿和冰冻时栽植,以免新根萌发困难,造成根部腐烂。
栽桑要挖65厘米见方、深50-65厘米的植孔,每株施足5-8公斤堆肥或厩肥做基肥,基肥上加表土至少10厘米厚,以免肥料发热,影响桑树生长。
桑苗要剪去枯萎、受伤、有病虫害和妨碍栽植的过长根部,竖立在植孔里,将根理直,向四周舒展,用表土培壅踏实。
不要栽得太深或太浅,一般黄色的根部埋在地面下7-14厘米。
沙土,坡地和野桑可栽得深些;粘土、平地和嫁接桑可栽得浅些。
栽好后,每株施1勺清水粪:要按养成树形的高度,一般离地30-40厘米剪去条梢,否则生长不良。
二、管理栽好的桑树,一年要施3次肥,一次在冬季施河泥、塘泥、焦泥灰、堆肥、厩肥等迟效性肥料;一次在春节发芽前施催芽肥,用人粪、猪粪或化肥等速效性肥料;一次在春季养蚕剪条后施夏肥,迟效、速效性肥料都可用。
肥料要挖穴施,施后用土盖好,以防止肥料挥发和流失。
并防治桑蟥、桑天牛、桑叶虫、桑尺蠖、野蚕、桑刺毛、桑毛虫和萎缩病、细菌病、褐斑病等主要病虫害。
注意防涝、抗旱、防晚霜。
冬季整除枯枝、枯桩、病虫害枝干,整理树形,使桑树生长繁茂。
三、采桑春季把全部桑叶采来养蚕,采后迅速剪条。
夏季采取过密细小的新芽养蚕。
秋季适当采40-60%的桑叶养蚕,防止秋叶采取过多,影响桑树生长和明春采桑量。
桑树苗繁育技术一、前言桑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叶子可供蚕食,又可制成茶叶和药材,树皮可制造纸张等,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而桑树苗繁育技术则是桑树种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从苗木选育、播种、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苗木选育1.品种选择桑树品种繁多,不同品种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地形条件。
因此在选育苗木时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常见的品种有五叶桑、四叶桑、白皮桑等。
2.优良母株选择苗木的质量与母株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选用优良母株是保证苗木质量的重要环节。
优良母株应该具备生长旺盛、抗病虫害能力强以及产量高等特点。
三、播种管理1.播期选择桑树适合春季和秋季进行播种。
春季播种以3月底至4月初最为适宜,秋季播种以10月中旬至11月初最为适宜。
2.播种方法桑树苗木的繁育主要采用播种法和扦插法。
其中,播种法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
在播种前需要进行土壤消毒处理,然后将桑树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再轻轻覆盖一层薄土即可。
3.管理要点(1)保持土壤湿润:在苗木生长初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造成积水。
(2)及时除草:苗木生长期间需要及时清除杂草,以免影响苗木生长。
(3)适时施肥:在苗木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量施肥,但不要过量施肥,以免造成根系烧伤。
四、移栽管理1.移栽时间选择桑树苗木一般在生长到5-6叶时进行移栽。
移栽时间应该选择在阴天或晚上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对苗木造成伤害。
2.移栽方法将桑树苗从原来的地方挖出后,将其根系清洗干净,然后移植到新的土地中。
移栽后需要及时浇水,并进行适当的修剪,以促进苗木生长。
3.管理要点(1)保持土壤湿润:在移栽后的前几天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2)适时施肥:在移栽后的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量施肥,但不要过量施肥。
(3)防治病虫害:在移栽后的生长期间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避免对苗木造成损害。
五、结语桑树苗繁育技术是桑树种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选育优良品种、合理播种、科学管理和及时移栽都是保证苗木质量的关键环节。
有关桑树的栽培技术要点前言桑树是很多地区都种植的经济作物,是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养蚕树种。
桑树的栽培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桑树的生长和喜荫蚕桑的效益。
本文将着重介绍桑树的栽培技术要点,让读者了解如何更好地栽培桑树。
地理环境桑树适宜在温带到热带地区生长。
在中国,桑树的主要产区是长江流域和四川盆地。
选好适宜的地理环境是栽培桑树的第一步。
桑树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而不受盐碱的腐殖质含量高。
桑树生长最适宜的土壤是砂壤土和壤土。
在选址时,应多考虑稳定的坡耕地,尽量避免植株长势弱的低洼,或风度劲猛的斜坡。
栽培方法栽种时间桑树的适宜栽种时间是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之间,秋季10月以前。
早栽会受春季冷害,晚栽会影响桑树次年生长。
种植方法桑树可以采用插条、嫁接、压枝、播种等多种方式进行繁殖。
其中,插条繁殖是最经常使用的方法。
插条时选取生长强壮的一年生枝条,长度以40-50cm为好。
将插条先蒸熟再拔去叶子,挖地埋入土中。
插条一般埋深10-15cm,如果地层土较薄,在埋条末端加一点马粪,则能促进插条的成活。
插条的适宜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10月上中旬。
选择插条的季节应该因地制宜,在保证插条成活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把握好时间。
培土桑树需要良好的土质以及适合繁殖时期的培土。
在种桑前,应把土地耕作得精细,去除杂草和泥石流等。
进入春季播种或插条时,应该根据土质状况进行开工。
在插条的情况下,有种种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首先,清除好插条外侧的树叶,才能更好的扎入土中。
再是,如果目的是加速鲜果期到达,进入费用较高的露天园养护和喷水工程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施肥桑树在萌发期、生长期和采摘后均需要施适量肥料。
如果是新植的桑树,第一次施肥应该在第3个月。
使用养分肥需要适量,应按每亩土地施用有机肥约1000-1500kg,以及化肥上肥和菜肥等。
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肥料进行施用。
如果施用过度,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桑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桑树栽培技术桑树(学名:Morus)是一种耐寒、耐旱、耐阴性强的落叶乔木,是丝绸蚕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
桑树栽培技术的掌握对于蚕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桑树的栽培技术,旨在帮助农民科学种植桑树,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选择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是桑树栽培的首要任务。
常见的桑树品种包括白桑、黑桑、白果桑等。
白桑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适合大面积种植;黑桑品种耐寒性强,适合种植在寒冷地区;而白果桑则是由于其巧克力色的果实,更受人们喜爱。
二、土壤要求桑树喜欢沙质或壤土壤,土壤pH值在6.0-8.5之间。
要保证土壤排水良好、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
进行土壤改良时,可添加腐熟的有机肥,以提升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湿度。
此外,确保土壤疏松度也是栽培桑树的重要一环,可通过翻耕、松土等方式实现。
三、选址与准备工作桑树生长适宜温度为15-28摄氏度,生长最佳条件为15-20摄氏度,对光照要求较高,一年树冠光照时间超过2400小时为宜。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要避免强光曝晒,尤其是盛夏炎热时段,以防止桑叶烧伤。
同时,也要注意选择通风良好、容易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区域。
在实际种植之前,还需要进行土地准备工作。
首先,除去杂草和残茬,清理农田,保持土壤的纯净;其次,进行基本排水设施的建设,以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领域。
四、栽植和繁殖桑树的繁殖方式常用种子和扦插两种方法。
种子繁殖相对简单,但生长缓慢,种子要求新鲜且完整;而扦插繁殖则是将健壮的枝条扦插于育苗床,并保持适宜湿度,多数能成功成苗。
在栽植过程中,应选择健康的幼苗,保证根系完整,控制栽植深度,并施加一定的压实力度,使其牢固稳定。
五、施肥管理桑树对养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氮、磷、钾等元素。
在桑树生长过程中,应根据土壤和叶片的养分含量,合理施用化肥。
施肥幅度应适中,过多的施肥可能会导致桑树生长过旺,影响坐果效果;而缺乏施肥则会导致叶片黄化、萎蔫等现象。
另外,可结合地域和季节特点,进行有机肥的运用,促进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
桑树育种研究进展摘要阐述了我国桑树育种研究概况,并从育种方法和品种等方面进行了桑树育种发展方向的探讨,以期为桑树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桑树育种;研究概况;育种方法;品种;发展方向桑树优良品种是重要的蚕业生产资料,桑叶产量及其品质与养蚕收成、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是夺取蚕茧丰收、增加蚕业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要提高桑园的生产能力,重要的是选择优良品种栽培。
因此,桑树育种领域的研究历来为蚕业界所重视。
近30年来,我国桑树育种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各蚕区已培育了一大批优良桑品种。
随着生物工程研究的发展和多种育种手段的应用,桑树育种技术发展迅速[1]。
现将近年来桑树育种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并对桑树育种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1 我国桑树育种研究概况建国初期,我国即已开展了大规模的地方品种选育工作,先后育成了湖桑32号、湖桑7号、湖桑197号、桐乡青、火桑、早青桑、蚕专四号等桑树品种,其中湖桑32号、湖桑7号等系列品种由于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的优良特性,在全国逾20个省区得到推广,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桑园面积的40%[2]。
从20世纪80 年代起,通过全国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批准的新桑品种有红星五号、华明桑、农桑14、农桑12、育711、7707等30余个,目前我国优良桑品种普及率超过达80%,基本实现了桑树品种良种化[3-4]。
1.1 杂交育种我国学者利用有性杂交育种技术,在对丰产性状遗传规律、杂交亲本选配、授粉技术以及杂交后代选择方法等方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育成了育2号、育151号、育711、育721、农桑系列、强桑1号、丰田5号、川981、皖桑1号、皖桑2号[5]等一系列桑树新品种,这些品种都具有产叶量高、抗病性强的特点。
利用种间杂交组配特殊性状是杂交育种技术的优势所在;同时,应用杂交桑F1代,可通过有性繁殖进行桑苗繁殖,缩短育苗时间。
1.2 诱变育种在桑树诱变育种方面,随着对诱变机理、诱变技术及鉴定技术的深入研究,近20年来有关人工诱变的成功报道较多。
桑树栽培模式桑树,又称为桑葚树,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的果树。
桑叶是桑蚕的主要食物来源,桑葚则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
在桑树栽培模式中,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于桑树的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桑树的选择、土壤和气候条件、栽培技术等方面介绍桑树的栽培模式。
一、桑树的选择1.树种选择:在桑树的栽培中,常见的桑树品种有白桑、黑桑、红桑等。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栽培环境,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桑树品种。
2.苗木选择: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桑树苗木,根系发达、树冠完整。
二、土壤和气候条件1.土壤条件:桑树喜欢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0-7.5之间。
在栽培前,对土壤进行改良,如施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气候条件:桑树适应性较强,一般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摄氏度,最低生长温度为10摄氏度。
对于寒冷地区,可以选择耐寒性较强的桑树品种。
三、栽培技术1.整地和施肥:在栽培前,进行整地和松土,保证根系的通气性。
根据土壤肥力和桑树的生长需求,适量施加有机肥和无机肥料,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2.疏花疏果:桑树开花结果后,要根据树势和树冠的情况进行疏花和疏果。
适当减少果实的数量,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和树体的生长。
3.修剪和造型:桑树生长期间,进行定期修剪和造型,促进树冠的形成和生长。
同时,也可以通过修剪控制树体的高度和形状,方便管理和采摘。
4.病虫害防治:桑树常见的病虫害有桑蚜、桑叶螟、白粉病等。
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四、管理方法1.灌溉管理:桑树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生长期和果实发育期。
根据土壤湿度和桑树的生长需求,合理安排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2.除草措施:及时除去杂草,保持桑树根部的通气性和营养供应。
可以采用物理除草、化学除草或覆盖地膜等方式进行除草。
3.病虫害监测:定期对桑树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和影响产量。
4.果实采摘:桑葚成熟后,采用手工采摘的方式进行,注意不要损伤果实和树干,保证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桑树的栽培种植技术(二)引言概述:本文将详细介绍桑树的栽培种植技术。
桑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栽培种植技术关乎着产量和质量。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桑树的栽培种植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土壤选择、育苗和移栽等方面内容。
本文将从施肥、病虫害控制、修剪管理、浇水和田间管理这五个大点入手,详细阐述桑树的栽培种植技术。
正文:1.施肥1.1 确定肥料种类和配比:根据土壤肥力和桑树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如腐熟有机肥、复合肥等,并进行适当配比。
1.2 施肥时间和方法:桑树生长期不同,需施肥的时间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般采用分次施肥,每年春季和秋季进行基础施肥,轮流追肥;夏季注重速效肥的施用,提高桑树的抗病虫害能力。
2.病虫害控制2.1 病虫害防治规划:针对当地常见的病虫害,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包括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2.2 定期巡查和防治:每年定期对桑树进行病虫害巡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修剪管理3.1 冬季修剪:每年冬季是进行修剪的最佳时机,修剪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树形美观,促进桑树分枝。
3.2 夏季整枝:夏季整枝是调整桑树形态,促进空气流通和光照均匀的重要手段。
4.浇水4.1 土壤含水量控制:合理控制土壤含水量,避免过湿或过干对桑树生长的不利影响。
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科学测土,定期浇水。
4.2 浇水技巧:水分要均匀渗透到根系周围,避免水分集中在根颈位置,导致根颈烂死。
5.田间管理5.1 土壤松土:定期对桑树周围的土壤进行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促进桑树根系的生长。
5.2 杂草控制:及时清除桑树周围的杂草,避免杂草与桑树竞争养分和水分。
总结:桑树的栽培种植技术涉及到施肥、病虫害控制、修剪管理、浇水和田间管理等方面。
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定期巡查并进行病虫害防治,合理修剪维护树形,合理浇水和田间管理,都对桑树的正常生长和高产高质起到重要作用。
只有综合运用好这些技术,才能提高桑树的产量和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题:填空
1、根据桑树芽的萌发生长状态可以分为生长芽、止心芽、休眠芽、潜伏芽。
2、桑树的无性繁殖方法包括嫁接、扦插、压条等,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为嫁接,又可具体分为袋接、撕皮根接、腹接、劈接法等等。
3、一般来说桑树每500g种子约有30~40万粒,嫁接时接穗含水率大约为40%最为合适。
4、桑叶采收方法又可分为摘叶、摘芽、伐条等几种。
5、根据施肥的时期不同可以将伤员肥料分为春肥、夏肥、(秋肥)冬肥等。
6、对于湖桑来说,每米条长产叶量在80~150克之间,每公斤产叶量的冬芽数在200~240 个之间。
7、一个丰产桑园,每亩存在800~1000株,以留桑拳3000个,每亩枝条数7000~8000,每亩总条长10000米为合适。
8、桑叶化学成分分析中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是左右叶质的两大重要因素。
9、我国的桑树栽培品种繁多,但其中主要来源于鲁桑、白桑、山桑、广东桑,因此它们称为栽培桑原种四系。
10、江苏浙江省的桑树品种常见的有桐乡青、湖桑32号、湖桑197号、湖桑199号、火桑、红沧桑,安徽省的桑品种有大叶瓣、竹叶青,日本的桑有新一之濑、剑持等。
夏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