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论文-(5000字)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天堂》

——爱的海洋,情的天堂

所谓“爱”是催人泪下的父爱,所谓“情”是世间最令人动容的亲情。

作为一部十足的“泪弹电影”,2010年6月暑期档上映《海洋天堂》让炎炎夏日也多了一分感动,这也是我对该片最初的印象。《海洋天堂》一方面作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薛晓路老师的荧屏处女作,另一方面加上李连杰,文章,桂纶镁等的出演以及杜可风,奚仲文,张叔平,久石让多名国际级电影工作者的幕后制作班底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

《海洋天堂》是用学院派的笔调以标准格式写出的命题作文的标准答案。这个结论并不是说薛老师的导演处女作有多少学究气,善意的说,只是深味到一种深居简出的宅气,换句话讲,是艺术标准上的无懈可击。院派剧作系的老师,剧本写作必然会遵循标准写作的范式,这点是《海洋天堂》不可避免的小硬伤,他不自觉地模糊了电视剧和电影的界限,稍有不慎便容易出现过于“水”的局面,而薛老师总的来说还是尽力弥补了这一点,用心的设计出讲述这个主题必须的细节,很多时候这个细节还算动人也颇有新意,可尚不足以掩盖本质上的缺陷。

影片讲述了一位47岁的父亲,名叫王心诚(李连杰饰),他21岁的儿子大福(文章饰)从小患有孤独症,完全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无法独立生活。大福的妈妈在大福年幼的时候,因为承受不了儿子患病的在一次意外中丧生,王心诚独自一人把大福抚养长大,与儿子相依为命。然而此时,王心诚被确诊患肝癌晚期,生命只剩3~4个月的时间,如何安置

好大福的生活,成了日夜焦灼王心诚的心头大事,他甚至想到要带着大福一起离开这个世界。经过多方打听,历尽周折,王心诚终于找到了一所能够接收大福的机构,却发现大福在这局促单调的环境中,如同离开了水的鱼,顿失生气。大福生性爱水,每天在父亲工作的海洋馆里畅游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他还在这里结识了唯一的朋友,表演杂技的玲玲(桂纶镁饰),大福成了独自在异乡漂泊的玲玲最好的倾听者。为了大福能够快乐地生活下去,留在他最心爱的海洋馆,王心诚为自己制定了最不可能完成的计划,教会大福在海洋馆“上班”。他费劲心力地教大福自己坐公交车去海洋馆,在海洋馆擦地。为了不让大福感到孤独,他甚至不惜拖着病重的身体,背着自制的龟壳扮成海龟,陪着大福游泳。他告诉大福自己将会变成海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最后,王心诚没有遗憾的离开了人世,而大福也学会了在海洋馆“上班”。

《海洋天堂》作为一部感情色彩浓厚的电影,同时也作为薛老师的大荧屏处女作,不能不说其在剧作技巧方面多了一份女导演少有的成熟。以下我将对影片剧作技巧“痛苦视角”的转换,人物的刻画,美的选择进行重点分析。

一、温婉”痛苦视角”的转换

薛晓路老师在剧本阶段就意识到利用弱势群体的苦难来赢得观众对题材内容的尊重,将是一件容易受到斥责的事情,《南京南京》、《唐山大地震》的争议也是出于此。一个有人文道德精神的创作者大概都不想拿他人的痛苦当作创作的素材,但凡必须如此的时候,就需要寻找到一个面对“痛苦”的视角。

直接面对亦或另辟蹊径的选择摆到面前,电影史中直接面对痛苦与绝望的大师有之,古典一些最著名的要算库布里克和帕索里尼了,近代有接班人梅尔吉普森;另辟蹊径的创作者大概占多数,巴瑞·莱文森(《雨人》),吉姆·谢里丹(《我的左脚》)、罗伯特·泽米吉斯(《阿甘正传》)、朗·霍华德(《美丽心灵》),当然还有我们熟知的伊斯特伍德和斯皮尔伯格,他们都有着选择另类视角的卓越能力,以此来为观者提供思考空间以正视“他人的痛苦”,我们无法判断两者视角的优劣,只不过后者在观看痛苦的强度上显然低于前者,让旁观者容易接受。

薛晓路在《海洋天堂》的叙事视角选择了后者,从一个父亲与儿子的情感入手来表现儿子的孤独症,与其说这是一个有关孤独症的电影,不妨说这是一个关于父子亲情以及彼此反抗命运励志求生的作品。

二、独到的人物刻画方式

a、人物刻画:

整部作品主要出现七个人物贯穿故事两条线索,以重要角色分布依次为父亲王心诚、儿子大福、邻居柴姐、小丑铃铃、海洋馆老唐、老院长刘、收养院年轻院长。

两条线索并行,主线乃父亲临死前为儿子寻找生存之地,复线为父亲和大福分别与柴姐、铃铃的情感历程。前者乃故事核心与叙事动力,更是角色的横向刻画技巧,人物形成轮廓外貌的关键;后者乃纵向描绘人物的方式,主要目的是丰富人物性格情感,完成揭露内心的功能,使主体人物立体丰满。

从成片的技术层面来看,薛晓路无论从编剧上还是导演手法上,都不错的完成了人物的刻画,两条线索形成了人物明显的性格张力,特别是父亲与柴姐的情感线,无疑为影片增添了几分动人的光彩。

但本文中,特别要提到的是一个影片中没有真正出现的人物,反倒是这个人物,笔者觉得刻画的异常成功,即大福的母亲,照片中出现的王心诚的妻子。在影片中正式提到大福他妈的对白共有三处,分别是两次针对唐总、一次针对柴姐,主要目的铺垫大福他妈的水性好,以及在水里意外溺毙的往事;两次出现画面,分别通过照片转场到海边,幼年大福与母亲幸福的玩耍,情感深厚。两次出现画面,不仅完成了交代大福母亲过去、发生意外的叙事功能,以及延伸父亲王心诚内心的情感空间的描绘功能,更重要的作用体现在结尾父亲临死前,也就是最后与唐总对话的一场戏,具体对白如下:

王:大福她妈的意外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唐:大福他妈水性特别好是你说的吧。

王:说实话,我到现在也不相信大福他妈会在水里出意外。

唐:你什么意思啊

王:大福她妈从小特别爱他,每天都抱着他,拉着他,在水里跑来跑去的,后来啊,查出大福有病,他妈一直面对不了,我也没怪她,不是每个人都能面对这种事。

对白到此结束,简单的两问一答,直接完成了大福他妈的性格转变,从之前留给观众在大海边美丽幸福的妻子性格,到后面发生意外的惋惜,直至结尾母亲自杀的形象,这是剧作中刻画人物,特别是配角辅助人物的重要手法,可谓精彩。

当然,探讨这个人物最成功的地方并不完全在此,要完全明了母亲形象的完整性,必须要延伸编剧对这个人物刻画的更深目的──即刻画妻子形象目的不在她本人,而在于刻画王心诚,妻子形象的完满,也成就了王心诚形象的完满。

这里要点两个关键词:自杀、生存。

整个电影从父子自杀开始,到父子永恒的存在结束,作品要讲的主题在妻子这个角色刻画上完整而相反的体现了出来,从自杀到生存的选择,也是不同人对爱的不同理解,父母对孩子爱的表达方式,在这里得到完整体现。

两个关键词不但是两种截然不同价值观理解,也是两种极端的表达方式,妻子选择逃避,父亲从妻子的旧路中重新选择了努力生存,同样为了爱,一个如此凄美,一个如此震撼。

了解《海洋天堂》的主题关键在这里,这把钥匙用整部影片父子爱的经历铸就,这个励志的故事,也在这里更加立体。且更为极致的是整部影片中,即使到了最后,王心诚都没有说“自杀”两个字,这种深刻的人性刻画,不仅尊重妻子,更面对他自己。

了解《海洋天堂》的主题关键在这里,这把钥匙用整部影片父子爱的经历铸就,这个励志的故事,也在这里更加立体。且更为极致的是整部影片中,即使到了最后,王心诚都没有

说“自杀”两个字,这种深刻的人性刻画,不仅尊重妻子,更面对他自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