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题库

  • 格式:pdf
  • 大小:169.06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答: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答:(1)列宁的物质定义

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简述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活动,是为了配合物质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第三,科学实验。它是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4.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表现

生产资料的共同使用,生产过程分工协作,劳动产品由市场变换

5.如何提高利润率

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减少生产资料输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生产设备

6.货币资本和资本总公式

G-W-G’商品流动总公式

W-G-W’

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8.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控制,信息,系统,结构功能,模型化,理想化.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9.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结而存在。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

性,反之亦然。(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0.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答:(1)辨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而不是单纯外力作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成果。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批判的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既不要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而应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其有益的合理的内容,抵制其腐朽的、没落的东西。11.否定之否定规律。答:(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前两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使事物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因而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一方面,否定之否定规律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另一方面,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由于某些偶然原因的出现,事物的发展还可能有暂时的倒退。(3)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不要因暂时的挫折而动摇。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准备克服各种困难,在曲折的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12.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答:绝对真理: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着原则的界限;人类认识每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相对真理: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1)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13.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答: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1)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2)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如果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不同地区、不同经济部门发展又不平衡,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性质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应该一开始就急于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导地位。(3)实践证明,实行这种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因而是正确的。

14.观念上层建筑的内容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答: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它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15.试述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答:(1)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2)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3)根据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当上层建筑存在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或环节、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要对它进行改革。(4)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上层建筑既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面。所以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革除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