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防洪纪念塔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10.79 MB
- 文档页数:7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导游词文档2篇Guide words of Harbin flood control memorial tower编订:JinTai College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导游词文档2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黑龙江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导游词文档2、篇章2: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导游词文档篇章1: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导游词文档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
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
下面是带来的哈尔滨防洪纪念塔的导游词,欢迎欣赏阅读。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导游词一:哈尔滨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义是-座中西文化合璧、极具浪漫色彩的城市。
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防洪纪念塔,就是一座具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的建筑。
防洪纪念塔不仅仅是哈尔滨市众多雕塑中的典型代表,而且已成为哈尔滨市的骄傲和象征。
游客朋友们,你们猜为什么说这座纪念塔是哈尔滨的骄傲和象征叮臼新中国成立以前,哈尔滨屡次遭受洪水的危害,1932年洪水曾洗劫了大半个哈尔滨,城区街路成了行舟的水乡泽国,男女老幼四处逃命,数万人露宿街头,水患使广大劳动人民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1956年和1957年,哈尔滨又连续遭受洪水的侵害,特别是1957年发生的特大洪水,最高水位达120.30米,比1953年的最高水位高出0.58米,超出市区地面4米左右,水势凶猛,风雨交加,大水持续月余,沿江堤坝险象环生。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
佚名
【期刊名称】《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年(卷),期】2017(000)031
【摘要】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
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51.1
【相关文献】
1.松花江流域防洪体系与哈尔滨市防洪系统 [J], 汪海滨;张巍巍
2.防洪纪念塔 [J], 王骏铭
3.特色鲜明的晗尔滨防洪纪念塔景观照明升级改造 [J],
4.纪念性景观的造型设计研究——以哈尔滨市防洪胜利纪念塔为例 [J], 黄磊
5.斯大林公园防洪纪念塔广场空气负离子浓度观测 [J], 张德辉;李峰;邱翔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防洪纪念塔导游词1.防洪纪念塔哈尔滨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又是-座中西文化合璧、极具浪漫色彩的城市。
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防洪纪念塔,就是一座具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的建筑。
防洪纪念塔不仅仅是哈尔滨市众多雕塑中的典型代表,而且已成为哈尔滨市的骄傲和象征。
为什么说这座纪念塔是哈尔滨的骄傲和象征呢?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哈尔滨屡次遭受洪水的危害,1932年洪水曾洗劫了大半个哈尔滨,城区街路成了行舟的水乡泽国,男女老幼四处逃命,数万人露宿街头,水患使广大劳动人民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1956年和1957年,哈尔滨又连续遭受洪水的侵害,特别是1957年发生的特大洪水,最高水位达120.30米,比1953年的最高水位还高出0.58米,超出市区地面4米左右,水势凶猛,风雨交加,大水持续一个多月,沿江堤坝险象环生。
英勇的哈尔滨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顽强与洪水搏斗,终于战胜了百年未有的特大洪水。
为确保哈尔滨市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57年I1月,党和政府决定修筑市区永久性江堤。
哈尔滨市人民,在天寒地冻、风雪交加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严冬,又发扬战胜洪水的光荣传统,任劳任怨,不计报酬,总出工2427万个,完成461万立方米土石工程,提前完成了工程计划,筑起了坚固的百里长堤。
江堤建成后,为纪念防洪斗争和筑堤的伟大胜利,表彰全市人民的丰功伟绩,修筑了这座防洪纪念塔,它的高度是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
塔基前的喷泉,象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人民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水。
我们再来看看塔座下部的两级水池: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
塔身中部浮雕是防洪筑堤大军从宣誓上堤、运土打夯、抢险斗争到胜利庆功等场面,集中描述了人们在防洪斗争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
2018-2019-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导游词范文-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导游词范文为确保哈尔滨市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57年I1月,党和政府决定修筑市区永久性江堤。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导游词范文,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s:///daoyouci/)查看。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导游词各位女士、先生们:你们好!哈尔滨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义是-座中西文化合璧、极具浪漫色彩的城市。
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防洪纪念塔,就是一座具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的建筑。
防洪纪念塔不仅仅是哈尔滨市众多雕塑中的典型代表,而且已成为哈尔滨市的骄傲和象征。
为什么说这座纪念塔是哈尔滨的骄傲和象征叮臼新中国成立以前,哈尔滨屡次遭受洪水的危害,1932年洪水曾洗劫了大半个哈尔滨,城区街路成了行舟的水乡泽国,男女老幼四处逃命,数万人露宿街头,水患使广大劳动人民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1956年和1957年,哈尔滨又连续遭受洪水的侵害,特别是1957年发生的特大洪水,最高水位达120.30米,比1953年的最高水位高出0.58米,超出市区地面4米左右,水势凶猛,风雨交加,大水持续月余,沿江堤坝险象环生。
英勇的哈尔滨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顽强与洪水搏斗,终于战胜了百年未有的特大洪水。
为确保哈尔滨市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57年I1月,党和政府决定修筑市区永久性江堤。
哈尔滨市人民,在天寒地冻、风雪交加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严冬,又发扬战胜洪水的光荣传统,任劳任怨,不计报酬,总出工2427万个,完成461万立方米土石工程,提前巧个月完成了原定两年完成的工程计划,筑起了坚固的百里长堤。
碟建成后,为纪念防洪斗争和筑堤的伟大胜利,表彰全市人民的丰功伟绩,修筑了这座“哈尔滨市人民纂囊{箫奢至。
2020黑龙江导游词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导游词3篇_0462文档EDUCATION WORD黑龙江导游词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导游词3篇_0462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在兆麟公园里悠闲的转悠了一阵,拍了一些照片后,我走出公园,向防洪纪念塔方向信步走去。
到了纪念塔广场,因还没到相约的时间,老友们还没有到来,我就一边等着他们的到来,一边对着防洪纪念塔拍了一些照片。
哈尔滨是很美丽而又充满异国情调的一座旅游名城。
号称“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
夏天它是著名的避暑圣地,而冬天它又变成了冰雪之都,故此,一年四季游客如潮,络绎不绝。
对初到哈尔滨来旅游的人们来说,太阳岛。
中央大街、斯大林公园等一些著名街道景点是必游之地。
而坐落在斯大林公园中心位置的防洪纪念塔更是游客们摄影留念的必选之一。
这个具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建筑,它那高达22.5米的圆柱体塔身,和由一条环带连接而成的,7米高的20根圆柱组成的长达35米的古罗马式的半圆形回廊,及周围的精美雕塑,给人的感觉是无比的协调与壮观。
它傲然屹立在松花江南岸已长达半个世纪,它已成为了哈尔滨市人们的骄傲与象征。
哈尔滨市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了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了1957年的特大洪水后,于1958年建成的。
发洪水那年,我还是一个八九岁的孩童,现在仍然还能记得当时的大人们奋力抗洪抢险的一些情景。
那时我家住的大杂院里的成年男大人们几乎都到松花江边去参加抗洪抢险斗争了,他们经常几天几夜的不回家,连续的拼命的奋战在抗洪战线上,即使泥头拐杖的回来了,在家也只能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又匆匆忙忙的抢险去了,一去又是好几天回不了家。
哈尔滨南岗区旅游景点
哈尔滨南岗区是哈尔滨市的城区之一,拥有许多知名的旅游景点,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景点:
1.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最有名的步行街,融合了欧洲风格的建筑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游客们品尝当地美食和购物的热门地点。
2. 圣索菲亚教堂:这座建于1907年的东正教堂是哈尔滨的地
标建筑,其独特的建筑和历史背景吸引了众多游客。
3. 防洪纪念塔:位于哈尔滨南岗区的防洪纪念塔是为纪念
1957年抗洪救灾英模而建,从塔顶可以俯瞰整个哈尔滨市区。
4. 小鸽山风景区:小鸽山是哈尔滨市的城市公园之一,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宜人的环境,适合散步和放松身心。
5. 黑龙江省博物馆:哈尔滨南岗区的黑龙江省博物馆展示了黑龙江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是了解该地区历史和文化的好地方。
6. 籍甸屯历史文化街区:这个历史文化街区是哈尔滨南岗区的一个传统街区,保留了许多20世纪初的俄式建筑,给人一种
独特的历史氛围。
7. 中科大南岗校区:哈尔滨市中科大南岗校区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分校,校园环境优美,有许多独特的建筑和景观,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学子。
以上景点只是南岗区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旅游景点等待游客的探索。
黑龙江特色景点导游词范文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____年特大洪水”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建成的。
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松花江南岸,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
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____年的特大洪水,于____年建成的。
纪念塔由立体塔身和附属的回廊组成。
塔高____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塔基前的喷泉,象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人民,正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
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____米,标志____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 上阶表示海拔标高____米,标志____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
塔身中部浮雕雕刻着防洪筑堤大军,从宣誓上堤、运土打夯、抢险斗争到胜利庆功等场面,集中描述了人们在防洪斗争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
罗马式回廊高____米,由20根擎天柱连成弧形相衬托。
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圆雕;塔身下部是群像浮雕,描绘了哈尔滨人民战胜洪水的生动场面。
搭基前有两层水池:上层标志____年全市人民战胜特大洪峰时的最高水位,它高于下层水位____米;下层标志____年洪水淹没哈尔滨的最高水位。
夏季池内的喷泉象征着英雄的哈尔滨市人民已把汹涌的波涛驯服成清涓细流。
这座塔现在已成为英雄城市哈尔滨的象征;来哈尔滨的人,无不到这座塔下拍照留念。
____年,英雄的哈尔滨人民战胜特大洪灾之后,建塔纪念,故名为防洪纪念塔。
该建筑群由塔和古罗马式回廊组成,塔高____米,塔座上、下两层水池标志着1957、____年两次特大洪水的水位。
塔身浮雕再现了战胜洪水的生动景象,塔顶是防洪筑堤英雄们的主体塑像。
松花江水映衬着这座雄伟的防洪纪念塔,与美丽的太阳岛构成了一道驰名于世的壮丽景观。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由基座塔身、喷泉、围廊和广场等四部分组成。
哈尔滨十大旅游景点介绍1.中央大街:是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街,建于1898年,全长1.5公里,是哈尔滨最长的步行街。
街上有许多具有欧洲风情的建筑物,还有各种商店、餐厅和咖啡馆。
2.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建于1907年,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
教堂的外观呈现出黑、白相间的色彩,非常美丽壮观。
3.太阳岛:位于松花江上,是哈尔滨最大的岛屿,被誉为花园岛。
岛上有美丽的花园、奇岩怪石和各种娱乐设施,是夏天游玩、休闲的好去处。
4.冰雪大世界:每年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期间,冰雪大世界都会开放。
这里有巨大的冰雪雕塑、冰灯等,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
5.松花江风景区:位于市区的南岸,是哈尔滨最重要的休闲娱乐区域之一。
沿江而建的公园、广场、植物园等,让人可以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
6.亚布力滑雪场:位于哈尔滨市近郊的亚布力镇,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滑雪度假村之一。
这里有各种滑雪场、酒店和温泉,是冬季滑雪爱好者的天堂。
7.哈尔滨极地馆:位于哈尔滨松花江南岸的哈尔滨极地世界,是中国最大的极地动物展馆。
这里有北极熊、企鹅、海豹等众多极地动物,还有表演和互动活动,非常适合家庭游玩。
8.哈尔滨博物馆:坐落在动力大街上,是黑龙江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内收藏有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哈尔滨以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9.防洪纪念塔:位于哈尔滨市中心的哈尔滨大桥桥头,是为纪念哈尔滨历史上的一次大洪水而建造的。
塔内设有展览,介绍了哈尔滨的治水历史和洪水防治成果。
10.黑龙江省体育中心: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馆之一,位于哈尔滨市南岸。
这里举办了许多国内外大型的体育赛事,如亚洲冬季运动会等。
2021年黑龙江著名景点导游词2021年黑龙江著名景点导游词1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
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松花江南岸,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
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
纪念塔由立体塔身和附属的回廊组成。
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塔基前的喷泉,象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人民,正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
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
塔身中部浮雕雕刻着防洪筑堤大军,从宣誓上堤、运土打夯、抢险斗争到胜利庆功等场面,集中描述了人们在防洪斗争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
罗马式回廊高7米,由20根擎天柱连成弧形相衬托。
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圆雕;塔身下部是群像浮雕,描绘了哈尔滨人民战胜洪水的生动场面。
搭基前有两层水池:上层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特大洪峰时的最高水位,它高于下层水位0.58米;下层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的最高水位。
夏季池内的喷泉象征着英雄的哈尔滨市人民已把汹涌的波涛驯服成清涓细流。
这座塔现在已成为英雄城市哈尔滨的象征;来哈尔滨的'人,无不到这座塔下拍照留念。
1957年,英雄的哈尔滨人民战胜特大洪灾之后,建塔纪念,故名为防洪纪念塔。
该建筑群由塔和古罗马式回廊组成,塔高22。
5米,塔座上、下两层水池标志着1957、1932年两次特大洪水的水位。
塔身浮雕再现了战胜洪水的生动景象,塔顶是防洪筑堤英雄们的主体塑像。
松花江水映衬着这座雄伟的防洪纪念塔,与美丽的太阳岛构成了一道驰名于世的壮丽景观。
哈尔滨十大历史建筑,每一座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圣·尼古拉大教堂,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博物馆广场中心,占地面积393.64平方米。
整座教堂以整齐的原木水平叠砌成墙体,墙体交叉处,原木互相咬合,属俄罗斯(古典哥特式)井干式圆木结构建筑,是一座八面体教堂。
圣·尼古拉大教堂正门的圣母像和正殿东方外部的壁画,是俄国画家古尔希齐文克所作,庄严肃穆、富丽堂皇。
圣索菲亚教堂,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哈尔滨站,始建于1899年10月,是原中俄共同修筑的东清铁路(中东铁路)的中心枢纽站。
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铁路街1号(道里区、南岗区和道外区三个主城区的交汇处)。
防洪纪念塔,是指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
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松花江南岸,哈尔滨市道里区江岸,中央大街终点广场。
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
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
哈尔滨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获中国建筑业最高荣誉奖。
哈尔滨中央大街,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很繁盛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
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
现在已成为哈尔滨旅游、购物、娱乐、餐饮的集中地,融合了整个哈尔滨的美食和特产。
哈尔滨中央大街是百年老街,是哈尔滨市的名片。
极乐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
哈尔滨极乐寺是东北三省的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与长春般若寺、沈阳慈恩寺、营口楞严寺齐名。
占地面积5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分为正院、东跨院、西跨院和塔院四部分。
洪筑堤英雄们的主体塑像。
松花江水映衬着这座雄伟的防洪纪念塔,与美丽的太阳岛构成了一道驰名于世的壮丽景观。
地理位置哈尔滨防洪纪念塔位于哈尔滨市道里江岸中央大街终点广场,是为纪念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而建的。
1957年洪水威胁哈尔滨市,水位超过1932年洪峰0.58米,全市人民战胜洪水袭击,哈尔滨市政府于1958年建立此塔,以志纪念,从此便成为东北第二大城市哈尔滨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1997年11月1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哈尔滨,当得知当时也有上万侨居哈尔滨的俄罗斯人参加了抗洪,特意前来参观了巍然屹立在松花江畔的哈尔滨军民防洪纪念塔,并深深地致了三鞠躬。
塔由圆柱体的塔身和附属的半圆形回廊组成。
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塔基前的喷泉,象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人民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水。
塔座下部的两级水池,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
古罗马式回廊高7米,谐调壮观,环立着20根圆柱,上端有环带连接,组成了长达35米的半圆回廊,象征着20世纪的哈尔滨人民力量坚不可摧,牢固的堤防坚如磐石。
塔身以浮雕方式描绘了当年战胜洪水的生动情节。
塔顶为由工农兵和知识分子形象组成的圆雕,表现了战胜洪水的英雄形象。
三、总结1998年夏,哈尔滨发生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高水位达120.89米,哈尔滨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力支援下,军民团结奋战,又一次战胜了特大洪水,保卫了家园。
现在塔身上的金色曲型圆管,就是120.89米的水位标志。
为了进一步增强防洪纪念塔广场的文化氛围,1990年,在塔前的水池里安装了一组大型音乐声控彩色喷泉,给哈尔滨市增添了一大景观。
课后记热带雨林热带雨林,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但能转化太阳能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森林每年提供28.3亿吨有机物,占陆地植物生产有机物总产量53亿吨的53. 4%),而且靠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维系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净化了环境,使人类不断地获得新鲜空气。
人文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防洪纪念塔教学目标:了解防洪胜利纪念塔的建筑时间、结构及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防洪纪念塔的结构与纪念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防洪纪念塔的结构与纪念意义。
教具:防洪纪念塔图片与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松花江南岸,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
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
谁见过防洪纪念塔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防洪胜利纪念塔”(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了解防洪胜利纪念塔的建筑时间、结构及历史意义。
三、自学提示:1、人文历史教学课件展示.你们知道防洪纪念塔是什么时间建筑的吗?整体结构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建塔呢?2、阅读教材知识窗,回答问题防洪纪念塔的塔身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点?防洪纪念塔共有几个部分组成?自学讨论合作(课件出示问题)(1)哈尔滨防洪纪念塔位于(松花江南岸),是为纪念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而建的是(哈尔滨)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2)塔身高(22.5) 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 (塔身) 以浮雕方式描绘了当年战胜洪水的生动情节;塔顶)为由工农兵和知识分子形象组成的圆雕;(塔座)下部的两级水池,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 30米,标志(1957) 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
(3)塔基前的(喷泉),象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人民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水。
(4)古罗马式回廊高7米,谐调壮观,环立着20根圆柱,上端有环带连接,组成了长达35米的半圆回廊。
(5)防洪胜利纪念塔由()、()、()、()、()五个部分组成。
总结:1、通过学习本课,你知道了有关防洪胜利纪念塔的哪些知识?2、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哈尔滨看看防洪胜利纪念塔。
板书设计:防洪胜利纪念塔塔身环廊喷水池音乐台广场黑龙江人的自豪大洪水的考验教学目标:了解历史上哈尔滨遭受的三次洪水侵袭和在党的领导下哈尔滨人民与解放军官兵是怎样战胜洪水的。
哈尔滨西站附近景点1. 中央大街:哈尔滨的著名步行街之一,位于哈尔滨市中心区域,与哈尔滨西站仅有不到两公里的距离。
中央大街以其欧式建筑、步行商业区和美食小吃而闻名,是哈尔滨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2. 哈尔滨博物馆:坐落在哈尔滨市中央大街的哈尔滨博物馆展现了黑龙江省的历史、自然和人文遗迹。
博物馆内收藏了丰富多彩的文物、照片和其他展品,是了解哈尔滨历史和文化的好去处。
3. 防洪纪念塔:作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防洪纪念塔是为纪念历史上的哈尔滨大洪水而建立的。
它高达33米,位于南岗区江畔附近,从塔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市。
4. 圣索菲亚教堂:圣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最著名的历史建筑之一,被誉为东方的“诺特尔丹”(Notre Dame)。
该教堂建于1907年,是俄罗斯对哈尔滨的贡献之一,现已成为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5. 中央大街老东北菜餐厅:中央大街老东北菜餐厅是哈尔滨著名的餐厅之一,提供哈尔滨特色菜肴和传统东北菜肴。
它位于中央大街的商业中心,是尝试当地美食的好去处。
6. 松花江风景区:松花江风景区是哈尔滨市的著名公园之一,位于哈尔滨市中心区域,南侧是松花江。
公园内有自然风光、动植物、文化遗迹和各种娱乐设施,包括游乐场和拍摄哈尔滨城市全貌的好地点。
7. 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中心区域,是展示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最佳场所之一。
博物馆内收藏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品,是了解黑龙江省文化历史的好去处。
8. 五常大米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五常市的五常大米博物馆展示了五常大米的历史文化、生产制造和食用方法。
博物馆内有各种展品和互动设施,是了解哈尔滨当地传统农业文化的好去处。
9. 天鹅湖公园:天鹅湖公园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的中心区域,是一座以观鸟、休闲娱乐和旅游为主题的城市公园。
公园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水域、各种娱乐和游乐设施,是家庭和团体游客的理想去处。
10. 香坊国家森林公园:香坊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是一座以森林保护、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为主题的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