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杜鹃花栽培品种资源与分类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3.38 KB
- 文档页数:3
杜鹃花盆栽技术摘要:杜鹃花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观赏花木之一,品种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
本文对杜鹃花的生物性特征做了简要的描述,并着重介绍了杜鹃花的盆栽技术,对选盆、培土、浇水、施肥、修剪、管理等栽培的各个环节均有细致精要的描述。
希望能够在提高对杜鹃花的了解、普及杜鹃花的栽培方面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一、杜鹃花简介杜鹃花是世界名花、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因传说由杜鹃鸟啼血染红,又因杜鹃鸣唱之时杜鹃花盛开而得名。
杜鹃生长在山地,花多红色,花朵、花蒂形如石榴,故又名山石榴。
杜鹃花属杜鹃花科杜鹃花属。
杜鹃花科有75属2250种,杜鹃花属共有850余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区,即欧洲、亚洲、北美洲等地,尤以亚洲最为集中。
根据《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的分类方法,按杜鹃花枝叶花果鳞的有无、花序顶生或侧生以及叶常绿或落叶等主要性状,可将杜鹃花分为有鳞、假叶、无鳞、羊踯躅、杜鹃、马银花、糙叶、迎红等8个杜鹃花亚属。
杜鹃花的习性为:喜酸性、疏松、肥沃、透水性与蓄水性强的土壤;喜温凉而畏酷热;喜湿润而忌干燥;冬喜煦阳、夏畏烈日。
二、杜鹃花盆栽1.花盆的准备盆器的种类、规格与杜鹃花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宜于栽培杜鹃花的花盆,有瓦盆、紫砂、均釉3种。
选用花盆要根据植株主干直径和冠幅大小来决定。
原则是幼苗一定要从小型盆开始,然后随着植株不断生长而不断更换。
一般情况下,株冠10cm(一二年生)用10cm(三寸)盆;10-20cm(三四年生)用13.3cm(四寸)盆;20-30cm(五六年生)用17-20cm (五六寸)盆;50cm以上用27-30cm(八九寸)盆。
此外,花盆的类型以浅盆为好,不宜用“高筒”盆。
2.土壤的准备土壤是杜鹃生长发育的基础,因此土壤的选择,对杜鹃生长发育的好坏至关重要。
杜鹃根系为浅根性纤维性根群,宜生长在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针叶土壤中,所以是典型酸性土壤植物。
经人们长期栽培实践,土壤的pH值在4.5-6之间较为合适。
杜鹃花杜鹃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为广泛的。
白居易赞曰:“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
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种类之多、数量之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杜鹃花匹敌,中国,乃世界杜鹃花资源的宝库!今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
中文名称:杜鹃花外文名称:rhododendron 别称: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杜鹃花目科:杜鹃花科属:杜鹃花属种:杜鹃花分布区域: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目录简述产地分布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常见种类应用价值栽培管理1养护要点一、环境条件1二、盆土要求1三、花盆选择1四、改善水质1五、肥水管理1六、室外遮荫1七、整形修剪虫害防治盆景制作品种杜鹃花映山红历史背景麻城杜鹃花(Rhododendrons imsil)花语传说传说1.传说2.传说3.仙岩映山红中草药信息简介植物形态化学成分药效简述杜鹃花rhododendron湖北省麻城市市花杜鹃花盛开之时,恰值杜鹃鸟啼之时,古人留下许多诗句和优美、动人的传说,并有以花为节的习俗。
杜鹃花多为灌木或小乔木,因生态环境不同,有各自的生活习性和形状。
最小的植株只有几厘米高,呈垫状,贴地面生。
最大的高达数丈,巍然挺立,蔚为壮观。
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木本植物的统称,花叶均美观。
杜鹃花属很大,种类极富变化,约含800种。
主要原产于北温带,特别是喜马拉雅山脉、东南亚及马来西亚山区的潮湿酸性土壤,在该处形成浓密的灌丛。
本属包括映山红(azalea)种类,有些园艺家视之为另一属。
杜鹃花的习性由常绿到落叶,由低矮的地表覆盖植物到高大的乔木不等。
最早於17世纪中期栽培供庭园观赏者为密毛高山杜鹃(R. hirsutum),高可达1米(3尺)。
其他由高仅10厘米(3寸)的席状矮生种到高逾12米的乔木不等,前者如原产中国云南的匍匐杜鹃(R. prostratum),后者如树形杜鹃(R. arboreum)、硬刺杜鹃(R. barbatum)及原产亚洲的大树杜鹃(R. giganteum)。
杜鹃花品种分类系统
杜鹃花的品种分类系统主要基于花色、花期、花型以及综合性状等多个方面。
1. 按花色分:杜鹃花可分为红色系、紫色系、黄色系、白色系、复色系及其他等系列。
2. 按花期分:可分为春鹃、春夏鹃、夏鹃和西鹃。
春天开花的称为春鹃,6月开花的称为夏鹃,介于春鹃和夏鹃花期之间的称为春夏鹃,而将从西方传入的单独列为一类称为西洋鹃,简称西鹃。
3. 按花型分:该分类方法主要针对西鹃,以花型为主、结合花色、叶片等形态特征,将西鹃品种分成10个系列,如紫凤朝阳系、芙蓉系(四海波系)、珊瑚系等。
4. 按综合性状分:根据产地来源、亲缘关系、形态习性和观赏特征,进行逐级筛选,先分成东鹃、毛鹃、西鹃、夏鹃4个类型,然后再将每个类型划分为几个组群,最后从组群中分离出各个品种。
此外,杜鹃花还有一些特殊品种,如高山杜鹃等。
高山杜鹃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高矮各异,花期为4~5月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可以咨询专业植物学家或查阅植物学相关书籍,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杜鹃属植物区系的研究杜鹃(Rhododendron)属植物是常见的落叶阔叶树木,分布在多个植物区系。
从地理区系角度来看,杜鹃属植物的分布大致可以分为两大区系:一是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的高原与草原杜鹃群;二是中国南部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沿海杜鹃群,以及中国西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山地杜鹃群。
从植物科学角度来看,杜鹃属植物分布包括北美、欧洲、亚洲及澳洲,共同组成该属植物的杜鹃群。
各个地区的杜鹃群之间差异较大,总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山地杜鹃群,种类比较单一,结构复杂;二是草原及其附近地区杜鹃群,种类众多,散生分布;三是沿海杜鹃群,种类较少,结构复杂。
杜鹃属植物拥有大量的生物多样性,在不同植物区系中分布着许多有趣的特征,如叶形、叶面色、树冠形态等,其根源及发展历史虽已非常清楚,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最近几年,杜鹃属植物区系的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利用遗传分析的方法,利用分子时钟的技术,以及系统发育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例如,一些国外科学家利用RAD-seq技术研究了杜鹃属植物自然及人工分布区系之间的分子机制;中国科学家通过对杜鹃属植物区系结构的深入研究,发现理解杜鹃属植物形成自然种群及性状变异的分子机制;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研究,例如对杜鹃属植物基因组的研究,分子标记及分子进化研究,以及研究其分布的影响因素等等。
在杜鹃属植物区系研究的基础上,可以为杜鹃属植物的保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以及进行诸如引种、育种等商业化的相关活动。
此外,杜鹃属植物区系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有利于维护植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进一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杜鹃属植物。
综上所述,杜鹃属植物区系的研究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杜鹃属植物的保护与利用,而且可以促进植物多样性的发现和保护,为人类提供更多宝贵的资源及服务。
31个杜鹃花品种物候期观察及观赏价值分析林玲1,2,3,唐卫东1,2,李华雄1,3,宋伟1,2,刘钇1,3,汪军1,2,宋锐1,2,林熊1,2,陈亮1(1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641000;2四川花芊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内江花芊香园艺有限公司)为充分了解引进的杜鹃花种质资源特性,解决适宜本地区栽培的杜鹃花品种少的问题,对引进的31个杜鹃花品种进行了物候期观察,并对其叶长、叶宽等叶形特征,花冠直径、花冠长、花色等花形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最终筛选出‘银边三色’、‘柳叶喷砂’、‘双季桃雪’、‘风轮’、‘吉祥宝宝’、‘紫长华’6个品种进行市场推广。
杜鹃花;品种;物候期;观赏价值2.1杜鹃花品种开花期物候观察分别记载了31个杜鹃花品种的开花物候期(表2)。
由表2可知,在内江地区普通大棚内,最早进入观赏期的是‘柳叶喷砂’,1月15日即可进入观赏期;且最佳观赏时间长达28d ;最晚进入观赏期的是‘紫长华’,花期从5月8号延续到6月12号,最佳观赏期11d 。
花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双季桃雪’,花期从1月下旬一直持续到4月中旬,观赏时长达到81d ;花期持续时间最短的是‘玉蝴蝶’,花期从3月下旬持续到4月上旬,共16d 。
在所观察的杜鹃花品种中,早花品种(始花期从1月15日~2月28日)有‘银边三色’、‘红珍珠’、‘春之友谊’、‘风轮’、‘粉霸王’、‘赛牡丹’、‘柳叶喷砂’、‘pink bobble ’、‘铁红’、‘丹麦红’、‘春之音’、‘套瓣朱砂’、‘汉堡’、‘红牡丹’、‘西子’、‘玉玲’、‘吉祥宝宝’、‘双季桃雪’,共18个品种;中花品种(始花期从3月1日~4月30日)有‘琉球红’、‘新天地’、‘醉蝶’、‘霞红’、‘玉蝴蝶’、‘红珊瑚’、‘昆仑玉’、‘金蝴蝶’、‘皱边秋红’、‘荣冠’、‘夏玫红’,共11个品种;晚花品种(始花期从(5月1日~6月31日)有‘白长华’、‘紫长华’,共2个品种。
2.2杜鹃花品种观赏特性分析2.2.1株型分析。
班级园工101学号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杜鹃的品种与栽培管理技术姓名系部园林科技系专业园林工程技术指导教师日期二零一三年五月杜鹃的品种及栽培养护技术摘要:杜鹃花别名映山红、山石榴、满山红,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1-10米,有时呈攀援状。
刺腋生,对生,粗壮,长1-5厘米。
叶纸质或近革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少为卵形或匙形。
果皮常厚,种子多数。
花期3-6月,果期5月至翌年1月。
关键词:杜鹃花,栽培技术,管理方法,病虫害防治目录1形态特征 (3)2生态习性 (3)3杜鹃花的分类 (4)3.1分类的依据 (4)3.2品种的分类 (5)4杜鹃花的繁殖 (6)4.1扦插繁殖 (6)4.2嫁接 (7)5栽培及养护 (8)5.1盆栽的坏境条件5.2选盆5.3培养土5.4上盆和换盆5.5遮荫避暑5.6施肥5.7修剪方法5.8花期管6病虫害防治 (10)参考文献 (12)致谢 (13)杜鹃的品种及栽培管理技术杜鹃花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很广泛。
白居易赞曰:“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
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中国以杜鹃种类之多、数量之巨著称,中国是杜鹃花资源的宝库。
现在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更多。
1.杜鹃花的形态特征在自然界中,杜鹃花有常绿大乔、小乔木、常绿、半常绿、落叶灌木、附生、匍匐状、矮生灌木等类型。
杜鹃花大多数为常绿灌木,高度1~2米或5~6米,枝干褐色,表皮薄而细密,小枝有毛或无毛,互生或近于轮生。
叶椭圆形或披针形,大小差异甚大。
全缘,极少有细锯齿。
许多常绿杜鹃花,叶革质,厚实光滑。
上部三瓣,尤其是中央花瓣的喉部,常有深色斑点或深色晕,有苞片,花萼杯状,4~5裂,宿存。
花朵顶生,侧生或腋生,大小不一。
2.杜鹃花的生态习性杜鹃花属种类多,习性差异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恶酷热干燥。
保护与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杜鹃花资源杜鹃花,别名映山红、满山红、照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等,是世界著名花卉,也是我国十大名花之—。
古人把杜鹃花誉为花中西施,白居易诗曰:“闲折两枝持在于,细看不是人间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由此可见,杜鹃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只是我国丰富的杜鹃花真面目未被普通老百姓所认知罢了。
平时,一提到杜鹃花,出现在人们脑海里最多的就是映山红,事实上,映山红不过是我国众多杜鹃花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更多的杜鹃花却是“藏在深山人未识”。
在园林上,人们常见的是开紫色花的杜鹃,那是我国众多园艺栽培品种之一,更多发品种却未能在园林上广泛的应用。
近些年,人们能够在市场见到的比较多的盆栽杜鹃,所谓的西洋杜鹃或高山杜鹃,殊不知,这些杜鹃或多或少都具有中国杜鹃花的遗传基因,换句话说,她们是中国的杜鹃传出国门后与外国朴鹃反复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可见我国杜鹃对世界杜鹃所产生的影响。
因此,开发利用我国杜鹃花资源,让我国杜鹃花发挥她真正应有的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
1 我国丰富的杜鹃花资源1.1 种类最多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杜鹃花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杜鹃花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方。
世界有900余和杜鹃,分布于我国的有近600种,几乎占世界种类的三分之二;其中我国特有的杜鹃花有400多种,几乎占世界种类的一半。
1.2 分布地域广在我国的大江南北,除新疆和宁夏未发现有野生杜鹃花外,其他各省区均有杜鹃花的分布,从东南部的低海拔地区到西南的高海拔地区,都有什鹃花的踪迹[1].1.3 生态类型复杂多样高山垫状灌木型:如匍匐杜鹃(R.erastum)、大理杜鹃(R.taliense)、环绕杜鹃(plexum)等就属于这种类型。
她们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流石滩及岩石风化带下部,那里土壤贫瘠、多砾石,气候终年寒冷,雪封时间长、风速大、日照强,生长环境相当恶劣。
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杜鹃大多呈匍匐状矮小灌木,高度10-70cm.高山湿生灌丛型:如凝毛朴鹃(R.phaeochrysum)、滇藏杜鹃(R.temenium)、淡黄杜鹃(R.flavidum)等。
云南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研究发布时间:2021-12-08T01:26:55.109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7月19期作者:陈浩1 徐文娟2[导读] 全世界杜鹃属植物约有900余种,分布于亚洲、北美洲和欧洲。
我国西南部的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属世界杜鹃花种群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而云南则是杜鹃花种类分布的核心区,多达 257种。
陈浩1 徐文娟21昆明市金殿名胜区云南昆明 6501062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国投置业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106关键词:云南杜鹃花属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摘要:全世界杜鹃属植物约有900余种,分布于亚洲、北美洲和欧洲。
我国西南部的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属世界杜鹃花种群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而云南则是杜鹃花种类分布的核心区,多达 257种。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及相关研究资料阐述了杜鹃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探讨了云南杜鹃属植物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地理分布开发利用成就,对世界园林、园艺的贡献。
进一步提出对杜鹃属植物资源开展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建议。
杜鹃花属在自然界中是一个庞大的植物家族。
它起源于白垩纪,距今已生存繁衍了6700万年至13700万年。
在第三纪时,广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到第四纪,北美、欧洲的大陆冰期后,其种类受到严重破环。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部的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地区,虽受到第四纪山地冰川的影响,但力度相对较弱,为植物提供了避难所,故保存了大量的杜鹃花属物种,成为世界杜鹃花重要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
杜鹃花隶属于杜鹃花科,杜鹃属的常绿、落叶乔木或灌木,又名映山红、满山红、山石榴、山枇杷、清明花、索玛花(彝语)、格桑花(藏语)、金达莱(朝鲜语)等。
据统计,全世界杜鹃花属植物约有900余种,分布于亚洲、北美洲和欧洲。
以亚洲种类最多约有850余种,中国530种,占世界种类的59% 。
其中特产我国的种类就有399种。
云南杜鹃花种类最为集中有257种,其中特产种61种。
《中国北方地区杜鹃花的繁殖技术》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杜鹃花的繁殖技术•杜鹃花的栽培技术•杜鹃花的养护与管理目录01引言背景与意义中国北方地区拥有众多杜鹃花品种,是全球杜鹃花属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域之一。
研究北方地区杜鹃花的繁殖技术,对于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提高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杜鹃花属植物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适应性,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物种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杜鹃花的分布与生态习性杜鹃花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和美洲的高海拔地区,其中中国是杜鹃花属植物的重要分布中心之一,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适应性。
在中国北方地区,杜鹃花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高原山区,如青藏高原东南部、川西、滇西北等地区。
杜鹃花属植物多为高海拔地区的指示物种,适应高山地区的恶劣环境,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生态适应性。
同时,杜鹃花属植物在生态修复、药用、食用等方面也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杜鹃花的观赏价值与经济意义杜鹃花属植物因其独特的花形、花色和生态适应性,被广泛用于园艺、观赏和生态修复领域。
在中国北方地区,杜鹃花已成为重要的花卉产业之一,其繁殖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杜鹃花的观赏价值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2杜鹃花的繁殖技术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杜鹃花枝条作为插穗,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进行扦插,保持插穗新鲜并生根。
硬枝扦插选用杜鹃花新梢作为插穗,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进行扦插,保持插穗新鲜并生根。
嫩枝扦插扦插繁殖分株时间杜鹃花的分株繁殖通常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此时温度适宜,有利于植株生根。
分株方法将母株分成若干小丛,每丛至少有2个芽眼,然后将分株栽种在适宜的土壤中,保持湿度和温度即可。
分株繁殖杜鹃花的种子在秋季成熟,此时可以采收并妥善保存。
播种繁殖种子采收杜鹃花的种子播种通常在春季进行,此时温度适宜,有利于植株发芽。
播种时间将种子播种在疏松透气的土壤中,保持湿度和温度即可。
杜鹃属植物区系的研究杜鹃属植物是全球经济重要的果树资源,从中国的东部到美国的西部,全世界都有不同种类的杜鹃属植物。
杜鹃属包括了超过1200种植物,它们都有着鲜艳多彩的花朵,迷人的芳香,以及经久不衰的果实,且在大自然中非常普遍。
杜鹃属植物的种类繁多,其分布区系也是复杂的。
研究人员认为,杜鹃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可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可能由于植物的繁殖方式和迁移方式而发生改变。
因此,有必要研究杜鹃属植物的分布区系,以便对它们的进化和遗传变化更加了解,从而为植物的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
为了研究杜鹃属植物的分布区系,研究人员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包括形态学研究、分子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首先,研究人员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子结构来记录和分析植物的分布情况。
此外,利用GIS对植物的分布区进行空间分析,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明确杜鹃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范围和生境变化。
通过这些研究工作,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杜鹃属植物的分布区,往往与植物的特定群体和现有环境条件有关。
例如,研究发现,花果期的开花杜鹃属植物,通常会密集出现在高海拔山谷中;而树木型杜鹃,一般会出现在更低海拔的地区,而其中的几种特定物种,还会在沙漠地带得以存活。
除了遗传上的影响外,杜鹃属植物的地理分布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此,在管理和保护杜鹃属植物资源时,需要考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以确保植物的繁衍和种群持续稳定。
此外,还需要分析植物的迁移方式,研究土壤中的植物种类以及地形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研究杜鹃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之,杜鹃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区系,受到气候变化、遗传变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有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研究杜鹃属植物的分布区系是必要的,且可以提供有助于植物管理资源的重要信息。
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更深入了解杜鹃属植物的分布区系,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其生存环境。
安酷杜鹃品种资源及其应用安酷杜鹃,又称异叶杜鹃,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属于杜鹃科。
其分布范围广泛,包括中国东北、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等地,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植物。
安酷杜鹃的种类较多,不同的品种在花朵颜色、叶形、枝干形态等方面有所区别,因此在园林、景观和城市绿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安酷杜鹃品种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引进,已形成多个品种。
其中,有冬青叶安酷杜鹃、灰叶安酷杜鹃、早春安酷杜鹃、蔷薇叶安酷杜鹃、红叶安酷杜鹃等品种,每个品种在观赏价值和适应环境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点。
冬青叶安酷杜鹃叶片较小,呈深绿色,质地较硬,有较强的耐旱能力。
其花色以淡红、粉色、白色等为主,早春开花,枝叶比较整齐,适合用于花境的修剪和形成。
灰叶安酷杜鹃是一种稍微有些特殊的品种,其枝干上有着银灰色的细毛,故此被称为“银叶杜鹃”。
其叶片形态较小,呈红色或粉红色,开花季节为4-5月份,花型以淡红、粉色或白色为主,花朵较小,平花或锥花状。
早春安酷杜鹃开花季节较早,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开花。
其花色以淡粉色、纯白色或粉红色为主,花形为皱缩型,花瓣呈半球形,花朵比较大而且较密,较易种植,若是大面积种植,颜色缤纷、美丽动人,极具观赏价值。
蔷薇叶安酷杜鹃是经过人工筛选和繁育的品种之一,其与其他品种相比,其花色更加鲜艳,花繁叶茂,看起来比较接近于玫瑰花,所以得名“蔷薇杜鹃”。
其叶面呈现出紫红和褐色的混合色,有着鲜艳的视觉效果,开花季节为夏季。
红叶安酷杜鹃叶片呈现出红色,颜色非常艳丽,故此得名“红叶杜鹃”。
其花型为平花状,花朵大而且密集,花色以淡粉色、红色或粉红色为主,开放时间一般在春季。
红叶安酷杜鹃的观赏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叶色,在园林和景观设计中,往往会成为整个园区的核心点。
以上这些安酷杜鹃品种资源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以其多样性的特点,使得园林植物结构更加丰富多样,其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美化和绿化工程中,甚至可以用于墓地、公园、居民小区等环境中,以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中国杜鹃属映山红亚属植物系统分类研究杜鹃属Rhododendron L.全球约1000种,是典型的北温带分布区类型。
随着许多新种的发现和先进技术在分类上的应用,这个属的分类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以形态分类为主线,在查阅相关模式标本、非模式标本的基础上,选取在分类上具有重要价值和存在争议的种类,到模式标本产地取样,应用现代分子标记技术、导管形态和叶解剖技术以取得相关的证据,对中国映山红亚属Subgenus Tsutsusi (Sweet) Pojarkova的系统分类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本文基于ITS序列分析、维管束导管形态分析和叶解剖结构分析等证据,中国映山红亚属有74种2个亚种13个变种和1个变型;其中映山红组有69种2亚种和12个变种,轮叶组有5种1变种和1个变型。
此外,本文提出了一个映山红亚属系统排列。
2.依据ITS分析,映山红亚属应该划分为2个组,即映山红组Sect.Tsutsusi Sweet和轮叶组Sect.Brachycalyx Sweet。
3.根据ITS分析,大武杜鹃Rhododendron tashiroi Maxim.应该放在轮叶组Sect.Brachycalyx Sweet比较合适。
4.ITS分析表示,大字杜鹃Rhododendron schlippenbachii Maxim.没有与映山红亚属聚在同一个分支上,因此它可能有独立的系统地位,需要进一步研究。
5.根据ITS分析、导管形态分析、叶解剖结构分析和表形形态分析,灰齿杜鹃Rhododendron cinereoserratum Tam、戴云山杜鹃Rhododendron daiyunicum Tam 不能独立成为一个种,本文研究认为应该把戴云山杜鹃作为满山红的变种处理比较合适,把灰齿杜鹃处理为满山红的异名;保留白花满山红Rhododendron mariesii Hemsl.et Wils.f.albescense B.Y. Ding et G .R.Chen在发表的原文中作满山红的变型;。
杜鹃花分类
杜鹃花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植物,属于杜鹃花科。
该科植物分布于北半球,包括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杜鹃花的叶子呈长椭圆形或卵形,花朵则多呈钟形或喇叭形。
在花期时,杜鹃花的花朵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从白色、粉色、红色、黄色到紫色等等,色彩绚丽多彩。
根据杜鹃花的生长习性和花朵颜色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多个亚属。
其中,较为常见的亚属包括:落叶杜鹃、常绿杜鹃、毛杜鹃、叶杜鹃、卷叶杜鹃、花序杜鹃、灌木杜鹃、树杜鹃和兰花杜鹃等。
不同亚属的杜鹃花在形态、生长环境以及花色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落叶杜鹃是指在秋季或冬季落叶的杜鹃花,其花色以紫色和白色为主。
常绿杜鹃则是指在所有季节都保持绿叶的杜鹃花,其花色以粉红色和红色为主。
毛杜鹃的特点是叶子和花朵都具有明显的毛发,花色以白色和淡紫色为主。
叶杜鹃则是指叶子形状像柳树叶的杜鹃花,花色以白色、粉色和红色为主。
卷叶杜鹃是指在干旱气候下叶子会卷曲的杜鹃花,花色以白色和粉色为主。
花序杜鹃的特点是其花朵成簇地生长在一起,花色以白色和浅粉色为主。
灌木杜鹃则是指植株比较矮小,枝干丰富多叉的杜鹃花,花色以粉红色和红色为主。
树杜鹃则是指植株比较高大,形如树木,花色以白色、粉色和红色为主。
兰花杜鹃的花形比较奇特,花朵形似兰花,花色以白色和紫红色为主。
总之,杜鹃花的分类是十分繁琐的,需要根据其生长环境、花朵
形态和花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不同亚属的杜鹃花各具特色,都是压倒春天的美丽风景。
安酷杜鹃品种资源及其应用
安酷杜鹃是一种具有特殊花色和繁殖能力的杜鹃花品种。
它的花朵颜色鲜艳夺目,种类繁多,包括红色、黄色、橙色、紫色等多种颜色。
与传统的杜鹃花品种相比,安酷杜鹃具有更丰富的花色选择,更具观赏价值。
安酷杜鹃是经过人工驯化和选育而成的,其种植方法与普通的杜鹃花并无太大差异。
安酷杜鹃可以栽培在花坛、花园、庭院等地,也可以作为观赏盆栽种植。
它的生长习性较为适应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对水分管理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或干旱。
安酷杜鹃的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观赏花卉市场和景观设计领域。
由于其独特的花色和美观的花朵形态,安酷杜鹃在花坛和花园中可以作为重要的观赏植物,增加空间的美感。
安酷杜鹃的多样花色也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进行搭配和组合,打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安酷杜鹃是一种具有丰富花色和繁殖能力的杜鹃花品种,其在观赏花卉市场和景观设计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种植和繁殖安酷杜鹃可以为花农带来经济收益,也能为人们提供美丽的花卉观赏体验。
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特殊的花卉品种。
中国杜鹃花栽培品种资源与分类研究
杜鹃花,主要指由杜鹃属(Rhododendron L)的野生种、亚种、变种或变型,
经过人工选培育(如芽变、杂交、嫁接等技术手段)得到的具有一致性、稳定性、可区别特征的类群。
全世界杜鹃属植物约有1000种,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等各大洲。
中国作为杜鹃花的分布中心之一,约542种,占世界种类的50%以上。
丰富的杜鹃花野生资源,为我国杜鹃花培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其成为我国传统名花,并享有“花中西施”的美誉。
目前国内对杜鹃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杜鹃花野生种的资源考察、形态学分类、生态与分布及植物化学等领域,有关杜鹃花品种系统分类及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等方面研究较少。
因此,本研究试图从杜鹃花野生种及品种的形态特征入手,辅助分子标记分析,探讨杜鹃花品种与野生种及杜鹃花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同时以“二元分类法”和《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为指导,初步建立杜鹃花品种分类体系。
本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全国杜鹃花品种调查及地理分布通过实地调查,共收集杜鹃花品种404个,其中来自金华品种最多,共112个,占品种总数的27.8%。
其次为来自广东深圳的品种84个,浙江宁波70个,江西吉安44个,丹东56个,分别占品种总数的17.3%,10.9%和13.9%。
最后为来自江西兴国品种20个,
赣州7个,九江庐山植物园3个,福建漳平8个,占品种总数的5.0%,1.7%,0.7%和2.0%。
我国杜鹃花品种主要分布在东南及沿海地区,其中辽宁、上海、江苏,为我国杜鹃花品种发源地,杜鹃花栽培历史悠久。
2、杜鹃花品种形态研究以收集的404
个品种为材料,对比杜鹃花野生种与杜鹃花品种形态特征分析,初步筛选出有利
于追溯杜鹃花品种原种的形态特征有:植株生活习性;枝的着生方式;花着生方式;芽的发育方式;叶毛类型;单花形态,叶质地、大小,叶柄长度;花喉部斑点;花萼裂片形状;雄雌蕊数,雄雌蕊长度;花梗长度等。
而栽培过程中出现的新特征演化,主要表现在:花冠(合瓣花→离瓣)、雄雌蕊数(定数:5,10→不定数,且出现瓣化)、花色(纯白,纯红→过渡颜色→杂色,复轮)、花型(单瓣→套瓣→半重瓣→重瓣)、叶形(卵圆,倒卵,椭圆,披针→角形叶,圆形叶)、叶色(绿色,红褐色→斑叶,镶边叶)、花萼(有→无,卵形→披针→卵圆)。
结合形态分析,初步确定与我国杜鹃花品种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种有以下12种:白花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atum),北汉山杜鹃(R.yedoense var poukhanense),大萼片杜鹃(R.macrosepalum),乌来杜鹃(R.kanehirae),皋月杜鹃(R.indicum),火红杜鹃(R.scabrum),九州杜鹃(R.kiusianum),日本山杜鹃(R.kaemferi),野麝香草杜鹃(R.serpyllifolium),雾岛杜鹃(R.obtusum),映山红(R.simsii),羊踯
躅(R.molle)。
3、中国杜鹃花品种分类体系的构建通过国内现有杜鹃花品种性状分析,结合“二元分类法”,确定我国杜鹃花品种分类体系分为品种群和品种两个等级,其中包括6个品种群,87个品种。
品种及品种群的命名遵循《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品种主要以属名加品种加词来命名,品种群主要根据品种集合所反映出的形态特征进行命名。
4、基于ITS序列和psbA-trnH序列探讨杜鹃花品种及野生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对所收集的27个样品(包括野生杜鹃花6种,杜鹃花品种22个),进行ITS和PsbA-trnH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树,结果表明:两种分子标记均能将杜鹃花野生
种与品种区别开来。
基于ITS序列和PsbA-trnH序列构建的系统树,表明所选22个品种与R.simsii和R.pulchrum的亲缘关系更近,这一点与形态分类结果一致。
但利用ITS和PsbA-trnH序列构建系统树却品种间支持率均低于60%,说明杜鹃花品种亲本来源复杂,单纯依靠ITS和PsbA-trnH序列分析对杜鹃花品种进行分类效果不明显。
5、新品种品种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个映山红变异新品种,形态特征与野生映山红相似,唯一不同表现在花序为球状伞形花序,并给予名称为‘中国红’R.simisii‘Chinese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