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道——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人之道

摘要:

中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元素浩如烟海,文化派别林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思想,大致可分为两方面:“天道”——对自然系统的认识和“人道”——对社会系统的研究。

关键字:

天道人伦天人合一平衡对立辩证统一

正文: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两千余年以前,汨罗江畔的诗人踏月而行,缓缓道出对世界本源的疑问。事实上,自中华文明诞生之时起,就未曾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混混呵,不可名也……强为之容,名之曰‘道’”。“道”指代世间的真理,宇宙的本源,一切社会最高的智慧。遍翻中华文化史,尽是一部对“道”的探求实。当然,不同的学术派对真理别有不同的称呼方法,有人称之为“理”,有人称之为“法”,等等之类,一言难足。中华文明五千年,百家争鸣,能人辈出。时至今日,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大致可分为两方面:研究探讨自然规律的“天道”和分析思考人类社会的“人道”。因此,笔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点浅显论述,也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天地道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今世之舞台,众生之所诞,亦众生之所归。究天人之际,识自然造化,以望冥冥之天,即谓求道于天地。中国文化中,求道天地,分析自然的代表流派,莫过于道家与阴阳家。

(一)道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开篇明义告诉世人:天道悠悠,玄之又玄。故《道德经》五千余言,尽是非常之言、非常之理,于自然造化、风物循环和牝牡交营之中感悟世间道理,秉持的社会认识和处事态度往往大异于常人,却又处处深合天理,返璞归真。

依笔者所见,《道德经》五千余言,大体思想在于三个方面:一为守弱归元,二为无欲无为,三为辩证转化、对立统一。

关于“守弱之道”,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推理来认识:

大前提:万物皆好生而畏死,可知“生”胜于“死”;

小前提:“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韧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可知“生者”都具有“弱”的属性,而“死者”具有“强”的属性;

结论:“弱”胜于“强”。

从这个角度来说,道家思想确是不折不扣的“弱者之道”,即所谓“弱者道之用”。

世人皆争强好胜,自以为是,却不知“柔弱”才是世上最强大的属性:“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最坚硬的武器却无法摧毁最柔弱的对象,深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以柔克刚”之学。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鄙视那些“不求上进”居于底层之人,却不知人类无论爬得多高也不能脱离“水”而生存,包容而谦下的“水”反而是真正制约社会的决定性力量——这一条可以解释为什么“人民群众(无知屁民)而非杰出伟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奇怪的定律。

事实上,那些真正居于社会顶端,懂的社会规则的人,也都是那些最善于“守弱”的人。“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谓包容万象,虚怀若谷,如同大海一样居于下方承接江河的水流,又如同装不满的杯子,灌不满的湖,恍恍惚惚似有似无的雾气(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湛呵,似或存),他们的心胸宽广无比,没有人能探知极限;他们安静宁和如同婴儿,没有人能找到弱点。伟大的君王们都自称“孤、寡、不谷(孤家寡人,不祥之辈)”这样让人不舒服的称呼,正是为了时时提醒自己,要严守“弱势、谦下”——“受邦之诟,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可谓天下之王”,想当年越王勾践屈辱尝粪,卧薪尝胆,十年生育,十年教训,承受了他人无法想象的屈辱,终于一朝翻身,称霸天下,从某种角度说,亦得益于这“守弱之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正是由最柔弱、最卑微的“水”所构成的啊!

谈到道家思想,最为人所诟病的有两点:“无为”和“愚民”,老子也因此被扣上“奴隶主阶级的维护者”和“阻碍社会发展”这样的大帽子。就笔者看来,这是一种对上述观点的歪曲误解。在老庄的时代,周朝中央政权软弱无力,中原各诸侯国割据兼并,相互混战,造成社会生产力和民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天下哀霜,人若转蓬”,道家“无为、愚民”思想的出现和发展,正是为了探求一条拯救万民的道路。

所谓“愚民”,并非以己昭昭,欲人昏昏的封建统治,而是安闲宁静的为政方法。“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天道公正而无私,在“愚民”的同时亦要“愚己”,去除无知欲念,遵循自然规律,共建和谐社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常被人解释为鱼肉百姓,却不知天地亦在万物之中,圣人也属百姓之列,把无为之政理解为“踩在百姓头上”是十分偏激的。

道家思想认为,天下纷乱,众生多苦,是因为人、尤其是统治者有太多的欲望。私欲使得人们拉帮结派,损害集体维护个人;财欲使得人们贪求黄白之物,带来痛苦和灾祸;贵欲使得人们争相谋求地位,一路攀爬自寻烦恼;利欲使得人们争斗不休,兵戎相向;名欲使得大国相互攻伐,争当“霸主”;寿欲使得人们畏首畏尾,惴惴不安;淫欲使得人们……因此,要减少世间的痛苦,化解自身的烦恼,最好的办法就是淡化消除自己的欲望,回归到安宁混沌、无欲无求的“婴儿”状态。《庄子》中有一个故事:古时有一个神叫做“混沌”,没有五官七窍,别人认为他很可怜,就打算为他凿开七窍,结果“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以此讽喻世人:自以为清楚明白,沉湎于感官欲望之中,不如无知无欲,回归混沌,“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是批评“财欲”;“富贵而骄,自遗咎也”是反对“贵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抨击“私欲”;“不以兵强天下”、“道恒无名”是谏喻“名欲”;“天长地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应对“寿欲”;“祸莫大于不知足”是制止“利欲”;“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是节制“淫欲”……如果人类、特别是统治阶级都能够践行“无欲无为”的准则,不贪渎,不扰民,不瞎折腾,国家就太平了,社会就和谐了。

道家思想中最广为流传、为人所尊敬的,就是其中流露出的高深的辩证法思想,他把我们日常认识中的各个对应相反的概念彼此联系到一起,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真理:一切相反的属性都是互相依存而互相转化的,天道悠悠,物极必反,阴阳两种属性彼此紧密联系,交替转化,即所谓“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第一篇,即把自然真理分成两部分:“有”和“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下万物皆生于“有”和“无”,万事万物皆如此两者一般,“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此即万物相依相对,不可分离;世人皆好占有而恶缺少,然而优劣转化,有无相生,“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优势的“有”也可能不如劣势的“无”,智者要善于严守与常人追求相反的“劣势”来获得成功。世间万物生于弱,弱而后强,故当严守“弱势”,严守希望;“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发展到强盛的顶端便是衰亡的开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由此可知,人应当善于从相反的角度看待问题——“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夺之,必先予之”,此即柔弱胜强,行反得正之道。道家说“无为而无不为”,“正言若反”,皆由此推知。

笔者对于道德经印象最深的是篇末关于天道的论述:“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完全可以翻译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温差扩散和熵增定理。这种从自然规律推定的社会规则,体现了早期的公平社会思想,仍然值得今人借鉴。

是以有因祸得福也,有守弱胜强也,有以柔克刚也,有以进为退也,万物之交变,世事之辩证统一,恒也。

(二)阴阳

笔者对阴阳家了解有限,故而主要谈一谈阴阳家的“五德终始”思想。

根据中国五行思想,自然万物都可以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从自然现象来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克制和相互辅助的循环,即所谓“五德相克(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和“五行相生(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这种彼此生克、循环作用的系统联系,对中国古人认识和改造世界起到了积极作用。

阴阳家将自然界中的“五行五德”同社会体系相结合,把五行的生克关系同王朝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