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不能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或“科学之母”。)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注意: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

5.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人们创造哲学的最

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6.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

7.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

定义不能混淆。

8.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注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唯心的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何为第一性,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原。)

9.唯心主义都是不科学的,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

(注意:说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只能就其根本观点在认识论上的意义上才能成立的。超越这一范围,认为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是没有意义的。就局部而言,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注意: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才出现的)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注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2.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注意: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13.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但只有真正

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4.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

的灵魂。

1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注意:应该是两个根本对立的观点)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高理论成果。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7.运用哲学常识解题时应注意世界观原理与方法论的统一。在做选择题不能确定某一世界观原理或方法

论要不要选时,可以反过来考虑其对应的方法论或世界观原理可不可以选,可以的话,选,反之则否。

18.符合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的材料也

符合实事求是(一般二者是同时表述的),也符合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原理与方法论。

19.想问题、办事情只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意识(主义、思想、理论)出发,不能从人民的愿望、利

益出发!但要以人民的利益为目的、归宿。区分好出发点与落脚点。

人脑,只能说意识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

21.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但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

22.世界是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23.任何人的活动都有意识的指导,那怕是盲目的活动也是有错误认识的指导。

24.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不是意识的源泉,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

歪曲反映。即使是荒诞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其客观原型。

25.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即是实践),但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则有二个:(直接经验)参加实践和(间接经验)

读书,这二个途径各有什么优缺点?前者记得牢记得久,但费时费力费费;后者省时省力省费,但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将他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我们学习中要将两者相结合,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实践。

26.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

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7.“意识转化成物质”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

因此,“意识可以转化成物质”的论断是正确的。“意识必然转化为物质”的论断是错误的。(精神变物质)

28.“存在”是个多义词,哲学基本问题中与思维相对立的存在,是物质存在,这是正确的说法;另一方

面,笼统地讲存在,既可以是物质存在也可以是精神存在。因此,“世界统一于存在”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29.要区分认识的基础、对象、本质。认识的基础是实践;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认识的本质是能动反

映。

30.不要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混淆。如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与意识对物质的

能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认识是反映与认识和能动的反映。前者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后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

31.见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时,应用联系的观点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自然界的客观

性原理,科学的发展观来解题。

32.克服主观主义的错误必须使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保持一致。

(注意:克服主观主义的错误必须使主观与客观保持一致。)

33.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34.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

(注意:运动和变化不一定是一种发展)

35.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注意:颠倒了二者)

36.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注意:规律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

37.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因此,联系就是规律。

(注意:规律是事物运动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8.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

(注意:对传统观念要一分为二地对待)

39.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规律有好坏之分;规律是无条件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注意: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思维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

40.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注意:是客观实在,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