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重阳节
- 格式:pptx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6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班会(精选7篇)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班会篇1教学目标:1、知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困难,有爱护老人的愿望。
2、感受老人对小辈的关爱,树立尊敬老人的观念。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教学准备:一些老人用的物品(拐杖、老花镜等)、幻灯片教学过程:1、观看幻灯片“他们是谁?”“在做什么?”“脸上有什么变化?”“动作呢?”2、出示物品:“这些东西是谁用的呢?”3、请幼儿模仿老人的动作:慢慢地走,手拄拐杖。
对比小朋友的动作小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我们应该帮助他们4、讨论:平时爷爷奶奶做什么?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如:做饭、打扫卫生等。
老师做动作,幼儿猜一猜。
“除了这些事情,他们还做什么?”(接送幼儿)“爷爷奶奶辛苦吗?”“我们应该怎么做?”5、对爷爷奶奶说一句心里话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班会篇2活动目的: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有其独特的活动和风俗习惯。
2、知道“重阳节”的由来。
3、让幼儿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要尊敬长辈。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重阳节的`日子。
活动准备: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2、剪辑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中,百岁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电脑课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课前和幼儿园退休教师刘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她请来。
5、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活动过程: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谈话:1、•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团圆的情景)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4、你们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二、介绍重阳节的来历:1、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作文《我们的节日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当我念起王维的这首诗,重阳节那热闹而温馨的场景便会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年的重阳节格外令人难忘。
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重阳节正好赶上了周末。
爸爸妈妈决定带着我回乡下看望爷爷奶奶。
一进村口,就能感受到重阳节的浓厚氛围。
村里的小路上铺满了金黄色的稻谷,那是刚刚收割下来正在晾晒的成果。
阳光洒在稻谷上,仿佛给它们镀上了一层金,闪闪发光。
远处的田地里,还有一些村民在忙碌着,他们弯着腰,熟练地操作着农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爷爷奶奶家的小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满院的菊花。
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颜六色,争奇斗艳。
奶奶正弯着腰,细心地修剪着花枝。
看到我们回来了,奶奶直起身子,用她那沾满泥土的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嘴里念叨着:“哎呀,我的宝贝们回来啦!”爷爷则坐在屋檐下,悠闲地抽着烟,看到我们,连忙起身,把烟蒂在鞋底上摁灭,迎了上来。
“一路上累不累啊?”爷爷关切地问道。
还没等我们回答,奶奶就拉着我走进屋里,“快来尝尝我刚做的重阳糕,热乎着呢!”我跟着奶奶走进厨房,只见灶台上放着一个大大的蒸笼,热气腾腾。
奶奶打开蒸笼,一阵香甜的味道扑鼻而来。
那重阳糕看起来软软糯糯的,上面还点缀着红枣和果仁。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甜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心里也觉得暖暖的。
中午,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丰盛的饭菜。
有爷爷自己养的土鸡,奶奶种的新鲜蔬菜,还有爸爸从城里带回来的海鲜。
大家边吃边聊,笑声不断。
吃完饭,爸爸妈妈帮着爷爷奶奶收拾碗筷,我则跟着爷爷来到了后院。
后院里有一棵大枣树,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大枣。
爷爷从屋里拿出一根长长的竹竿,对我说:“来,咱们一起打枣!”我兴奋地接过竹竿,学着爷爷的样子,用力地朝树上打去。
顿时,红枣像雨点一样落了下来,有些砸在了我的头上,有些滚到了地上。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心得体会范文【五篇】本文为您带来的《我们的节日重阳节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供您品鉴。
1.我们的节日重阳节心得体会范文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
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我国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阳节,延续30多年历史的千叟宴如期在三水芦苞镇独树岗村举行,250多围酒席宴请了1600多名村中老人、港澳同胞和党政代表,酒席之多、参与面之广,创下了历年之最。
独树岗村传来阵阵欢笑声和碰杯声,村前灯光篮球场和广场大排筵席,村中老人、港澳宗亲和政企代表齐聚一堂。
20名长者坐在主席台上,接受少先队的献花和政府部门的祝福。
今年103岁、村中最长寿的老人蔡月桂脸上笑出层层皱纹。
一直以来,独树岗村有着敬老爱老的传统,每年重阳节,村里都会举办千叟宴。
老干部蔡可平依然记得,30多年前,港澳同胞自发组织千叟宴,“当时只在村中古庙摆几十席”,如今,筵席的规模越来越大,今年首次突破250席,创下历史新高,并加入了各种文艺表演。
过去老人们以满腔热血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社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辉的业绩,吃尽了千辛万苦。
人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深有体会,我们的父母所处的年代和带儿女的辛苦人人知道。
现在老了又不愿打扰儿女的工作,自己孤独的生活,就像满文军在歌里唱的“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真实的唱出了我们的心声。
父母无私的把全部的爱给了我们儿女,自己默默的老去,想想我心里也很伤感!在这里我想说点:作为儿女应该抽时间常回家看看,老人没时间等我们有时间,为父母尽尽孝心,捶背揉肩,嘘寒问暖,多吃几顿团圆饭,为老人洗洗衣服陪陪他们,象照顾孩子那样呵护他们,让我们的父母愉快的度过晚年。
第1篇时间:2023年10月23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李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及部分家长记录人:张同学一、班会开场(一)主持人开场李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我们的节日——重阳班会”。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敬老爱亲的重要时刻。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让同学们更加了解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二)奏唱国歌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二、重阳节知识普及(一)重阳节的由来李老师:同学们,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期,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节日。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因“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寓意。
这一天,人们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等习俗。
(二)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李老师:重阳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
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要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关爱。
三、重阳节活动展示(一)学生表演1. 诗歌朗诵《重阳登高》2. 舞蹈表演《菊花台》3. 小品《敬老爱亲》(二)家长分享1. 父亲分享重阳节的亲身经历2. 母亲讲述重阳节的习俗四、尊老敬老倡议(一)李老师倡议李老师:同学们,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此,我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1. 尊重长辈,关心长辈的生活,多陪伴长辈。
2. 学习长辈的优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3. 从自身做起,弘扬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
(二)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代表: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尊老爱幼的美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敬长辈,关心长辈,让长辈感受到我们的关爱。
五、互动环节(一)重阳节知识问答李老师:下面进入互动环节,请大家回答以下问题:1. 重阳节是哪一天?2.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3.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是什么?(二)家长学生互动李老师:请同学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为长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将照片或视频发到班级群里,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份温馨。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1. 重阳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三、教学难点:1. 重阳节习俗的背后的文化内涵。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参与传统节日。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视频或图片资料。
3. 活动用品(如重阳糕、菊花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课件或视频图片资料,展示重阳节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你们知道今天是重阳节吗?重阳节有什么特别之处?2. 新课导入:a. 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
b.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
c.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如敬老、祈福、赏秋等)。
3.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关于重阳节的感人故事或实例,让学生深刻体会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4. 活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活动,如:a. 制作重阳节的手工艺品。
b. 举行重阳节的知识竞赛。
c. 表演与重阳节相关的节目(如舞蹈、诗词朗诵等)。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参与传统节日。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重阳节的课后作业,如:a. 调查和了解家乡的重阳节习俗。
b. 写一篇关于重阳节的文章或感悟。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登高、赏菊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2. 邀请家长参与班会,共同分享重阳节的故事和感悟。
3. 开展重阳节主题的社区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重阳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活动和户外实践的表现。
3. 学生对重阳节的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
八、教学建议:1. 在讲解重阳节的历史起源时,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文献资料,增加学生的兴趣。
2024年“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方案活动方案:2024年“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主题:传承中华文化,共享重阳乐趣一、活动背景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汉代。
它是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传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和传统节日意识,我们学校决定在2024年举办“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重阳节的认知和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3. 加深学生对家庭情感的体验和感恩意识。
4. 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2024年10月10日(重阳节)全天地点:学校校园及周边区域四、活动内容和流程上午:1. 重阳节主题讲座在重阳节当天上午,邀请学校的文化专家或老师给全校学生进行一场重阳节主题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重阳节的由来、习俗和传统,介绍重阳节的现代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庆祝活动来弘扬传统文化。
2. 重阳节文化展示在讲座结束后,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重阳节文化展示。
通过展板、图片等形式展示重阳节的起源和发展、习俗和风俗,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并且可以鼓励学生们自己设计制作相关展示作品。
3. 感恩家庭行动重阳节是家庭团圆的节日,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家庭的温暖和重视家人的重要性,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次感恩家庭行动。
学生们可以通过写家书、慰问老人等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下午:1. 重阳节传统手工制作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重阳节传统手工制作活动。
例如,学生们可以学习制作重阳糕、茱萸花等传统食品和装饰品。
通过亲手制作这些传统物品,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体验重阳节的乐趣,同时还可以了解重阳节的一些传统民俗习惯。
2. 重阳节亲子活动为了加强家校互动和增进学生与家人的情感联系,学校可以组织重阳节亲子活动。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起源、传说、习俗和意义,增强民族认同感。
2. 培养学生尊重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提高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1. 重阳节的起源、传说、习俗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尊重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难点:1.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尊重老人、关爱他人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简要介绍重阳节的起源、传说、习俗和意义。
1.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重阳节故事或经历。
2. 主体教学(15分钟)2.1 教师详细讲解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如孝道、家庭和谐等。
2.2 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尊重老人、关爱他人,并提出具体做法。
3. 实践环节(10分钟)3.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尊重老人、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
3.2 各组分享实践活动方案,其他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今后要践行的目标。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重阳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对尊重老人、关爱他人的认识。
3. 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教学资源1. 重阳节相关资料:故事、传说、习俗等。
2. 实践活动素材:如孝道故事、关爱老人实例等。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讲解重阳节知识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在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创新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学生的生活,将尊重老人、关爱他人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和生活中。
六、教学过程5. 案例分析(10分钟)5.1 教师展示重阳节相关的孝道故事或关爱老人的实例。
5.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尊重老人和关爱他人的。
5.3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班会(精选7篇)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班会精选篇1活动目标: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重阳节文化与意义,明确节日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以及感恩教育的意义。
2、感受革命前辈为我们创造的新时代生活的美好,心怀对老一辈人的崇敬之情。
3、感悟对革命前辈或对老一辈人的感恩活动对自我成长的帮助和意义。
活动过程:一、翁晶晶向其他同学简述重阳节的来历,以及两则关于重阳节的民间故事:《丹朱修建重阳店》和《重阳公主与重阳店》。
二、学生收集材料展示,了解重阳文化:一是“孝”文化。
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目前,我国的老人总数已超过一亿,已经接近老龄化社会指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人们的知识、经验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
二是“寿”文化。
青春长驻,人生不老,是世界各国人们世世代代的共同追求,重阳佳节之时,正是枫叶流丹、五谷飘香、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亲朋好友一起扶老携幼爬山登高,是人们的一次集体健身、崇尚长寿的传统活动。
三是“雅”文化。
菊花和梅、兰、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四君子”,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在落叶萧萧时节怀乡赋诗或踏野访花。
重阳节赏菊,是士大夫阶层和文人墨客留下的古文化遗风。
三、观看视频短片,了解老一辈人付出各种艰辛努力创造新生活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的各方面进步与发展,尤其是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世界迅猛的变化。
感受革命先烈前辈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
四、学生发言:我们应该怎样表达感恩之情?学生谈自己的感悟。
五、分享快乐:部分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重阳节当天慰问敬老院爷爷奶奶的照片,以及在家中帮助长辈所做事情的照片。
还有个别学生为敬老主题画了几幅画,并将它们展示出来。
六、小组讨论:感恩对于我们成长的意义。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表看法。
活动效果:1、通过“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班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重阳节文化与意义,明确了感恩教育的深层含义。
2、通过观看视频短片,了解了革命前辈创下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以及今天世界迅猛发展的情况。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心得体会2021我们的节日重阳节心得体会(通用6篇)我们的节日重阳节心得体会1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
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
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
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我国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表达了在重阳节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阳节,我和爸爸妈妈为了感悟传统的重阳节,来到了宁波最有名的一座山---四明山。
我们沿着山路爬去,看到了山上美不胜收的景色。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老人都在沿着山路攀爬,我们登上山顶,看见了许多老人在山顶上庆祝自己的节日---“老人节”。
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庆祝。
在他们中间坐着一个老爷爷和一个老奶奶,老爷爷坐在凳子上用手风琴拉着《欢乐颂》,曲调欢快、优美,令人陶醉,坐在旁边的老奶奶则用小鼓为老爷爷伴奏,乐曲在这个小乐队的演奏下显得非常动听。
周围许多老人围着这个小乐队尽情地跳呀、唱呀,使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重阳节时,我们也忘不了奶奶。
于是,我们提着补品来到了奶奶家,奶奶笑着迎接了我们。
来到屋里,我们祝奶奶节日快乐,奶奶十分开心。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我心想:要是每个人都能孝敬长辈,那该多好啊!我们的节日重阳节心得体会2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老年人的节日。
今天,我想向你介绍我的祖父。
我的祖父和我差不多高,驼背。
从头到脚,就连普通人最珍惜的脸上也布满了红点,有的是他挖的,有的是结痂的。
爷爷的衣服和裤子有点短,穿在他身上感觉怪怪的。
走在路上总会吸引一些路人来观看。
爷爷的鞋子很脏,感觉像是从泥里拉出来的。
我爷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整天关心的事情除了儿孙之外,就是种庄稼。
南瓜、西红柿、冬瓜、茄子,或者土豆、玉米、红薯、白菜,所有这些他都能种,都能管理得很好。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重阳节的历史起源和传统习俗。
2.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教育。
三、教学难点1. 重阳节各地习俗的了解和传承。
2. 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重阳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2. 讨论法:分组讨论重阳节的意义和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传承传统文化。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重阳节相关的道德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尊老敬老的品质。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重阳节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视频等。
2. 材料:准备相关的道德故事、诗词等素材。
3. 场地: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室,方便学生分组讨论。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重阳节的历史起源和传统习俗。
2. 提问:同学们对重阳节有哪些了解和印象?二、讲解(10分钟)1. 详细讲解重阳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2. 分析重阳节相关的道德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尊老敬老的品质。
三、分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重阳节的意义和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传承传统文化。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各自的见解和体会。
四、案例分析(5分钟)1. 教师展示重阳节相关的道德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启示,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老敬老的品质。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重阳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2. 强调尊老敬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重阳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通过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了学生尊老敬老的品质,使学生在现代生活中能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重阳节的了解仍然有限,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征文范文〔通用47篇〕我们的节日重阳节征文范文〔通用47篇〕我们的节日重阳节征文篇1重阳节到了。
每年的重阳节,都是人们去拜祭先祖,敬重老人的日子。
转目光阴匆匆,今年的重阳节又来了。
只是今年我们的重阳节跟往常的不一样。
学校组织了一次活动。
让我们去看福利院的老人。
我们带着慰问品来到了福利院。
只见这里的环境真优美,一幢幢楼房拨地而起,绿树成荫,花草遍地,不亚于上海的居民楼。
我们先是慰问表演,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极为卖力,把老人引得哈哈大笑。
就在这时,我突然发如今窗帘后面藏着一个老爷爷的脸。
我想:其他老人都出来了,为什么这位老爷爷不出来呢“下面是问候交谈,请同学们和老人们拉拉家常。
”主持人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
好奇心促使我去那个老爷爷的房间。
我轻轻推开门,老爷爷一看是我们来了便热情地招待我们。
我看了看老爷爷,只见他的头发全白了,眼睛深陷在眼窝里。
我们替他捶背的时候,他双手紧紧握住我们的手说:“好孩子,你们有这份心就够了,你们这些孩子都不嫌弃我们,真好!”我们又为老爷爷整理了房间,老爷爷连声说谢谢。
他小心翼翼地从一个隐蔽的地方拿出几块糖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拿着吃吧。
”我好奇地问:“老爷爷,您为什么刚刚不出去呢”老爷爷苦笑着说:“我发烧38℃,不能出去。
”“噢,原来是这样。
”我恍然大悟。
我们又问了老人许多问题,知道了他姓樊,今年78岁。
直到老师叫集合时,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分开了。
以往的重阳节,我都只知道是敬老的日子,但是却不懂得其中的含义。
如今的我,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的深入含义。
更明白了作为一个21世纪的小学生,更应该尊重老人,关心老人不嫌弃老人。
今年的重阳节,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重阳节!我们的节日重阳节征文篇2光阴飞逝,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
在放学的路上我迎着桂花香,想起了慈祥的爷爷奶奶,于是我打算给爷爷奶奶问声好。
刚和爸妈吃过晚饭,我迫不及待得打,接的是爷爷。
爷爷的声音照旧是那么亲切温和的声音啊,又是那么浑厚而富于沧桑感!爷爷是老红军,先后参加过万里长征和抗美援朝,是一位经历丰富、饱经过沧桑的老人。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方案嘿,朋友们,重阳节就要到了,是不是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过了?别急,我这儿有一份超详细的“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方案,保证让你过一个既传统又有趣的重阳节!一、活动背景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一天,人们登高赏菊、佩插茱萸、饮菊花酒,寓意着祛病防疫、祈求长寿。
为了让这个传统节日更加深入人心,我们特策划此次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1.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2.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关爱老年人。
3.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三、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以“传承、关爱、和谐”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
四、活动时间重阳节当天(农历九月初九)上午9:00-下午5:00五、活动地点公园、社区广场、家庭六、活动内容1.重阳节知识普及活动开始前,通过视频、PPT等形式,向大家普及重阳节的来历、习俗、诗词等,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传统节日。
2.登高赏菊组织大家前往公园或山顶,欣赏重阳节的传统花卉——菊花。
同时,开展登高比赛,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3.佩插茱萸在活动现场设置佩插茱萸的区域,让大家动手制作茱萸香囊,传承民间习俗。
4.菊花酒品鉴邀请专业品酒师,为大家讲解菊花酒的制作方法、饮用技巧,并现场品鉴。
5.家庭才艺表演鼓励家庭成员一起参与,表演唱歌、跳舞、诗朗诵等才艺,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6.重阳糕制作组织现场制作重阳糕,让大家品尝传统的节日美食。
7.关爱老年人开展关爱老年人活动,为老年人送去节日的祝福和礼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8.拍摄重阳节短视频七、活动组织1.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招募志愿者,协助活动现场的管理和服务。
3.提前与活动地点沟通,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准备活动所需物资,如菊花、茱萸、酒、糕点等。
5.宣传活动,邀请社区居民、亲朋好友参与。
八、活动预算1.活动场地租赁费用2.活动物资购置费用3.活动宣传费用4.活动奖品费用5.志愿者补贴费用九、活动效果评估1.参与人数:以实际参与活动的人数来评估活动的吸引力。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只有不断的改变自己和自己不断的改变,才能在猛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教育也是如此。
那么,开学第一课的主题班会怎么准备一份新颖的教案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儿歌内容,学习朗诵儿歌,知道重阳节是老人节2、关心爷爷奶奶,产生为爷爷奶奶过节的愿望3、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由来,感受重阳节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重阳节4、知道重阳节是几月几号活动重点知道儿歌内容,学习朗诵儿歌活动难点知道重阳节是老人节,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活动准备挂图;彩纸、笔、胶水等活动流程一、谈话引题1、重阳节是谁的节日?2、你们想为爷爷奶奶做什么?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视察1、知道儿歌内容2、教师朗诵儿歌提问1:儿歌里的小朋友跟爷爷奶奶去了哪里?提问2:他们一起去爬山,儿歌里用了一个什么好听的词语?(登高)提问3:爷爷登高不服老,什么叫“不服老”?提问4:儿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称呼爷爷的?3、教师完全朗诵儿歌。
三、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四、讨论给爷爷奶奶过节活动反思本次活动让幼儿感遭到家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他们最暖和,最安全的港湾,爷爷奶奶是幼儿最靠近的人,引导幼儿尊重他们,为他们做些事情,做个好娃娃。
在活动中,我通过视(观看图片)、听(听歌曲)结合让幼儿对歌曲的.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教师的清唱,让幼儿在进一步知道歌词的基础上激发幼儿歌唱的愿望。
重点引导幼儿知道好娃娃好在哪里,然后老师用清楚的声音清唱一遍歌曲。
在引导幼儿知道歌词中给爷爷端杯茶是由于“爷爷年纪大,嘴里没了牙”,给奶奶搬凳子是由于“奶奶年纪大,头发白花花”,使幼儿进一步知道爷爷奶奶年老体弱,需要照管,同时也肯定了好娃娃的行动,鼓励幼儿学习他。
通过感受歌曲(打节奏)——————学唱歌曲——————表演歌曲,幼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篇2设计意图尊重长辈、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华文明的一枚珍宝。
小学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总结9篇第1篇示例:小学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总结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品尝糕饼等习俗。
今年的重阳节,我们小学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在欢乐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还组织了重阳节手工制作活动。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彩纸、剪刀等材料制作重阳节的手工作品,如重阳花、重阳糕等。
通过动手制作,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我们还举办了重阳节诗歌朗诵比赛。
同学们通过选择经典的重阳节诗歌进行背诵和朗诵,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表达能力。
在比赛中,同学们不仅能够增加诗词知识,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我们举办了重阳节登高游园活动。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登高爬山,欣赏秋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游园活动中,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团结,营造了一个和谐快乐的节日氛围。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小学的重阳节庆祝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了解了传统文化,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增进了友谊和感恩之情。
希望在未来的重阳节活动中,我们能够继续丰富多彩,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度过这个美好的传统节日。
【2000字】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和支持,让我们的重阳节活动更加精彩!愿大家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心怀感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祝大家重阳节快乐!第2篇示例:小学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总结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登高远望,饮菊花酒,插茱萸、赏菊花等活动,以祭祀祖先、祈福平安。
在小学里,重阳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学校会组织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和传承这一美好传统。
今年的重阳节活动在我校也得到了精心的策划和安排。
活动前,老师们为学生们讲解了重阳节的由来和意义,让他们对这个节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校还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们亲身参与感受节日的快乐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