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编写及管理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蓝天技工学校文件

穗蓝技〔0000〕00号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及管理规定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落实《专业教学计划/教学标准》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是编选教材、组织教学、评价教学过程和考核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为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管理,特制订如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及管理规定。

一、编写《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地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编写《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1、《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要准确地贯彻《专业教学计划/教学标准》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要服从课程结构与《专业教学计划/教学标准》的整体

要求。

2、编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要坚持系统性、发展性、和实用性三原则,确立素质、知识与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必须符合企业相应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国家和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体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导向性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3、相同课程在不同专业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标准》中因各自专业特点和课程结构要求不同而有所区别,在编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时要注意根据专业要求和课时安排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4、随着专业设置的不断调整以及专业特色的不断强化,有时需要进行课程开发,新课程开发时,须要先进行企业调研,依照职业岗位要求,制订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而后再确定使用教材或编写校本教材。不能是先定教材,再依教材编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三、编写《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主要依据

1、根据《专业教学计划/教学标准》确定课程的性质、任务、目标和要求。

2、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基本要求,把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起来。

3、依据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找准职业岗位的工种、工序、工艺等技术核心能力,通过教学分析

确定本课程标准内容和评价建议。

4、一体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编写,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印发的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一体化课程规范》为编写依据。

四、编写《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基本程序

1、专题调研

根据本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选择合适的企业或单位,开展行业企业岗位工种、工序、项目技术等所必需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等调研。填写专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参见附表一),形成课程职业分析资料。

2、构建设计

根据职业分析资料,结合专业教学规律和本校实际,在教学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构建本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框架)。依据职业能力和相应的工作任务的类别,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设计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学习“情境”。依据工作任务要求和课程内容要求设计相关教学方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

3、编写初稿

根据课程开发的研究成果和专业教学规律,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编写要求,起草初稿。

4、征求意见

请企业、行业人员和校内外教学专家,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初稿进行审阅,广泛征取意见和建议,反复进行修改和完善。

5、专家审定

完成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修订后,由学校专业委员会邀请有关专家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进行终审,定稿试行。

5、组织实施

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配置教学资源,组织课程实施。

6、修订完善

在实施过程中,各系要注意收集和整理评价意见,适时对试行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完善,不断提高课程标准质量及实施效果。

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基本情况统一使用下表描述。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等: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阐述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以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课程类型等内容。

2、课程设计理念

阐明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明确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3、课程设计思路

说明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阐述课程总体设计原则、课程设置依据、课程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比例、课时安排说明、学分分配与考核评价方法等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先进性和创新点。

(二)课程目标

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课程总目标

总体目标是对学生课程学习预期结果的综合概括,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课程的具体体现。

2、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素质目标

具体目标可从素质、知识与能力等方面进行具体说明,是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在以上目标方面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注意,课程目标不但要面向全体学生,明确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留有一定的空间。

(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

主要阐述学生在学习领域、专题或目标要素等方面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在编写中既要考虑课程各部分内容的相对独立,

又要形成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应尽可能用清晰的、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如能或会动作要求+操作动词+操作对象)进行描述。

编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课程标准,要注意选取的项目大小和数量应适中,不宜过大、过多,项目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完整性和覆盖面。项目和任务的顺序安排要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的课程建设要求,避免按照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的顺序安排。

项目的内容应包括工作任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教学设计、学习评价及要求等。(参见附表二,实践课参见附表三)

工作任务:描述要具体、清楚。

学习目标:要结合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资格相应要求制定。

学习内容:和工作任务、学习目标相对应,要有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计:围绕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设计,既要体现教师应做什么(怎么教),更要体现学生应做什么(怎样学)。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应能够体现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并注意教学方法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采用具体某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要由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六个步骤构成一个闭环教学系统。

学习评价及要求:主要从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工作态度,合作沟通能力;理论知识掌握与运用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课堂作业、问题或方案讨论、情景模拟活动、案例分析、加工制作、设计成果(作品)、工艺文件、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