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 格式:pptx
- 大小:99.51 KB
- 文档页数:30
中央银行学一、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1.中央银行是国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2.中央银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从经营目标来看,中央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原则上也不从事普通商业银行的业务,而是以金融调控为己任,以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
3.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是全国金融事业最高的管理机构,是代表国家管理金融事业的部门。
代表国家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监管全国景荣机构的业务活动。
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是代表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敢于。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体现在哪些方面?1.发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和垄断发行货币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2.银行的银行(1)集中存款准备金。
(2)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3)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3.政府的银行(1)代理国库(2)代理政府债券发行(3)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信贷支持。
(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5)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
(6)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7)对金融业实施金融监督管理(8)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信息和决策建议。
三、中央银行业务活动大致可分为哪些种类?1.银行性业务(1)资产负债业务。
具体可分为:货币发行业务、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发行中央银行证券、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和黄金外汇业务。
(2)支付清算业务。
支付清算是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及社会经济活动提供资金支付清算服务的综合业务,包括拟定支付结算制度并组织实施、为经融机构凯莉账户、建设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进行支付清算业务操作与管理等内容。
(3)经理国库业务。
包括办理国库收支、国库账务管理与会计账务核算、国库收支核算与统计分析、代理国债发行与兑付等业务。
(4)会计业务。
包括体现和反映中央银行履行职能,监督、管理、核算财务的会计业务。
中央人民银行的机构设置和职能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宏观调控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职能。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至此,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
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包括: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的业务的命令和规章;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经理国库;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依法从事有关的金融业务活动;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根据国务院规定,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设在北京。
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内设13个职能司(厅),包括:办公厅、条法司、货币政策司、银行监管一司、银行监管二司、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合作金融机构监司、统计司、会计财务司、支付科技司、国际司、内审司、人事教育司。
为保证中国人民银行能科学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有效实行金融监管,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还设立了研究局、货币金银局、国库局、保卫局、培训中心,作为支持服务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下设2个营业管理部,9个分行,326个中心支行,1827个县(市)支行。
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是总行的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按照总行的授权,主要负责本辖区的金融监管。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设立了印制总公司、清算中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直属企事业单位及驻外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设13个职能司(厅):办公厅货币政策司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条法司会计财务司合作金融机构监管司统计司支付科技司银行监管一司国际司人事教育司银行监管二司内审司(一)办公厅组织协调总行机关日常工作,承担有关文件的起草、重要会议的组织、文电处理、秘书事务、信息综合、新闻发布、档案、信访、保密等工作。
第一组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职能第二组我国所有银行的共同作用具体作用1(手段、作用、利益主体)23监督管理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国民经济)。
形象记忆1中介(纽带)作用------蓄水池(货币)、聚宝盆(资金)、调节器(商榷)2信息作用------气象站、寒暑表、晴雨表、总帐房(社会)3监管作用------监督员、调节器、监视器 教学建议:可根据银行的业务和职能推导;国民经济比喻为一个人,第一个作用可比喻为人的血液;第二三个作用可比喻为人的中枢神经。
〔商榷)第三组储蓄(对照广义)的作用(1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 。
(2)(重要)-----谁调节---怎样合理调节?---作用如何 ---可联系财政、税收、银行的作用;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公式.;通货膨胀(紧缩)等知识。
(3教学建议:可对照广义储蓄让同学们根据他的流向(画出)总结其作用。
也可借助课本插图。
也可让同学们自己结合生活说明。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可以找一些资料或图片加以说明)第四组(1、2)注意:在理论上,货币政策一般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的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首选政策。
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的操作更具有弹性、更加灵活。
更能体现市场规律。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货币政策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国家宏观调控比以往更加借重市场的力量。
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需要时间,如果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
2市场经济过热时(市场消费疲软时)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比较 (1)市场经济过热时A 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货币量的供应;减少银行贷款B 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国家财政经济建设支出 (2)市场消费疲软时 A 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B 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征收利息税等第五组1.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特点比较(1)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是目前我国居民的主要投资方式。
2017金融专硕考研基础知识点: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的职能是中央银行的性质在其业务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传统上把中央银行的职能归纳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现代中央银行的职能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对中央银行职能的归纳与表述也就多种多样, 如有的归纳为服务职能、调节职能和管理职能三大类; 有的归纳为政策功能、银行功能、监督功能、开发功能和研究功能五大类, 等等。
下面我们就按传统的归纳方法进行分析。
1.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所谓“发行的银行”, 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 是国家惟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二是指中央银行必须以维护本国货币的正常流通与币值稳定为宗旨。
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自身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和稳定货币币值的基本保证。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 也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活动和全社会货币、信用总量, 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资金力量。
2.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所谓“银行的银行”, 其一, 是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 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 其二, 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 存、贷、汇” 业务的特征; 其三, 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的同时, 对其进行管理。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集中存款准备金。
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通常以立法的形式, 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其吸收的存款按法定的比率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的“ 法定存款准备金” 账户, 成为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 并由中央银行集中统一管理。
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的意义在于: 一方面确保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 从而保障存款人的资金安全, 以防止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因发生挤兑而倒闭。
银行的分类及各自职能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三类: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一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1)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
它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享有货币发行的垄断权,是“发行的银行”;代表政府管理全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经理国库,所以它是“政府的银行”;是最后贷款人,在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可向其发放贷款,它是“银行的银行”。
总之,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力量,居主导地位,是国家机关,是政府的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
根据199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地履行职责,不受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的干预。
(2)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具有十一项职责。
①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货币政策是管理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是为达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管理和调节货币流通的政策。
如规定全国贷款总规模、货币供应量、现金发行量、调节利率等。
实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所有金融机构──包括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规范金融市场秩序,维护金融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②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市场上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张、经济混乱,这就是通货膨胀。
因此,国家必须控制纸币的发行量。
在我国,这个职责交给了中国人民银行(美、日、德由财政部发行)。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负责货币的投放和回笼。
③经理国库国库是经管国家财政收支的机关,也称为金库。
中国人民银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理(代表国家经管)国库收支。
我国的各项财政收入,必须按规定的时间送交银行,银行根据财政部门的拨款凭证,对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给予拨款。
金融学第十一讲中央银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马亚本讲导读中央银行的形成与发展二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三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与业务运作四现代经济运行中中央银行的作用五重点难点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01中央银行的业务类型及相互关系02中央银行业务运作的法律规范与一般原则03⚫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具有管理与服务的双重属性⚫中央银行具有三大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1)中央银行的性质特殊的银行——管理+服务经营目标的特殊经营对象的特殊地位的特殊业务的特殊1)中央银行的性质⚫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如防止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等。
⚫因此,中央银行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宏观金融领域,除个别国家外,一般中央银行的信用业务不对企业和个人,只面对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现代中央银行一般都享有国家赋予的各种特权,从而也就奠定了中央银行的超然地位。
差异中央银行一般金融机构地位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一般企业(公司)法人经营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追求政策和社会目标以盈利为目的业务对象只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等社会各部门享有权限享有国家赋予的各种特权无特权,彼此间平等竞争履行职能的手段可并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只能通过业务活动活动领域宏观金融、经济领域微观金融、经济领域2)中央银行的职能原理11.1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通过国家授权,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向社会提供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并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运行,维护币值稳定。
⚫币值稳定既体现为货币对内价值的稳定,表现为物价的稳定和防止通货膨胀;又体现为货币对外价值的稳定,即汇率的稳定。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应遵循经济发行原则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充当一国(地区)金融体系的核心,为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支付保证,并监督管理各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业务活动的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是什么性质的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属国家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组成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属于国家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属于机关非法人。
县级支行是上级行的派出机构,行员制事业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分支机构工作人员属于行员。
国家编委只给了人民银行总行的员工国家公务员编制,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实行的行员制,享受事业编制待遇。
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
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1。
央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区别-高考政治知识点
中国人民银行兼有“国家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
①作为国家机关,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
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②作为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也经营银行业务。
其业务主要针对政府、商业银行及其他银行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最后贷款者”和“信用管理者”的身份控制和调节全国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更多详细知识点见货币的职能)。
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税收,是银行金融机构的领导力量。
2.职能:双重性质决定双重职能。
①作为银行的职能:
第一,集中了我国的货币发行权,发行人民币,调节货币流通,保持币值稳定,故称“发行的银行”。
第二,与银行及其他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往来,支持、组织各类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故称“银行的银行”。
第三,代理国库和受托管理黄金储备,是政府的总会计和总出纳,直接对政府贷款,以解决临时的资金周转困难和弥补财政赤字,故称“政府的银行”。
②作为国家机关的职能: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进行间接的宏观调控。
二、商业银行
1.性质:商业银行属于企业法人,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
商业银。
第五章中央银行在世界各国中,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参与者都是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代表一国政府调控金融、经济发展的特殊的金融机构,是全国信用制度的枢纽,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方面起着特殊作用。
虽然中央银行也被称为“银行”,但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银行,而是一个政府管理机构。
自二战结束以来,中央银行制度已经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它们在各国的金融体系管理、货币政策实施等方面占据着核心地位。
为了理解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和整体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本章我们将学习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承担的职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以及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学习目标及重要知识点在完成本章的学习之后,你应该可以:1、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2、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3、掌握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4、掌握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变动对基础货币的影响5、了解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本章重要知识点:1、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2、掌握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3、掌握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变动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最后修改: 2010年07月22日星期四16:29本章课程活动安排如下:1、完成本章在线学习(讲解视频、知识点学习)2、完成本章自测题3、浏览本章案例分析并参加论坛讨论4、完成综合测试二5、进行央行决策游戏,完成工作实践一并提交作业一6、模拟炒股基金运作及小组讨论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及职能中国人民银行成为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决议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苏维埃国家银行),并发行货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式成立,1949年2月迁入北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国家银行体系。
一是建立独立统一的货币体系,使人民币成为境内流通的本位币,与各经济部门协同治理通货膨胀;二是迅速普建分支机构,形成国家银行体系,接管官僚资本银行,整顿私营金融业;三是实行金融管理,疏导游资,打击金银外币黑市,取消在华外商银行的特权,禁止外国货币流通,统一管理外汇;四是开展存款、放款、汇兑和外汇业务,促进城乡物资交流,为迎接经济建设作准备。
简述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
中央银行是一个重要的金融机构,它负责国家的货币政策,并直接为政府服务,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是印钞票、货币发行和管理金融系统。
一、印制货币功能。
印钞票是一种金融工具,它可以大大消除货币短缺。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由中央银行印发和流通。
中央银行有权定价和印发货币,并监督货币的流通情况。
二、货币发行功能。
有货币发行,就有“货币私有化”这一概念。
中央银行主要负责政府和金融机构间的货币流通,发行货币,分发和收回货币,比如给政府的法定货币和流通的中央银行承兑汇票等。
三、管理金融系统功能。
中央银行拥有监管各类金融机构的权力,管理金融市场,确保它们有效地运行着。
另外,中央银行还实行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和稳定汇率,调节国内外收支,以确保有效的货币背景,使其正常运作。
中央银行是国家重要的金融机构,在实施货币政策、发行货币、管理金融市场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是保护国家的货币安全,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使各类金融机构更加有效地运行。
中央银行职能主要有:
1、金融调控职能。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机关,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要通过金融手段对整个国家的货币、信用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
2、公共服务职能。
中央银行向政府、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向政府融资、代理国库收支业务、代理国债发行、办理债券到期时的还本付息、掌管国际储备等。
中央银行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包括保管各银行的存款准备、为金融机构融通资金、办理支付清算业务等。
3、金融监管职能。
中央银行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和金融市场实施规制与约束,促使其依法稳健运行,包括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政策和制度,对各类金融机构业务活动进行监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