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和卡夫卡的写作特点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5.24 K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叶挺芳著.论卡夫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 [2]中国小说学会.余华研究资料.天津人们出版社, 2007 年. [3] 吴秀明著.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6 年.
2008 年第
12 期
安徽文学
81
文 艺 理 论
余华和卡夫卡的写作特点比较
◎毕 秀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
摘 要 关键词
辽宁・沈阳
110036)
本文对余华和卡夫卡的写作特点进行了综合评述, 并分析了两人的写作异同。 余华 卡夫卡 孤独 宏观 微观
卡夫卡, 这位终生以保险公司职员的身份生存的人, 在他 短短的人生中却留下了七本小说的单行本和集子以及三篇长 篇小说, 以一个作家的身份最终载入史册。卡夫卡一定不会 料想到在几十年后会对远在千里的中国的一名青年作家产生 巨大的影响, 这位作家就是--余华。 在中国当代文学由共名状态向无名状态过渡的时期, 中 国当代的新生作家们在整个文学界的极度变革中, 步履蹒跚 地适应着形式的发展, 作家们都为了找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而不断实践着。 余华就是在这个时候幸运地遇到了卡夫卡。 余华说 “卡夫卡解放了我, 使我三年多时间建立起来的一套写 作法则在一夜间成了一堆破烂。 余华以其作家的敏感和深 ” 刻, 很快从卡夫卡那里捕捉到了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孤独是几千年来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 敏感如卡夫 卡, 如余华, 更是能深切感受孤独并为它着迷。 在精神上卡夫 卡是一个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的人。 他所渴望的wenku.baidu.com活方式是 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地窖里, 饭由人送来, 他只 是在地窖里的桌子旁深思写作。 这样的思想使他的作品不可 避免地渲染上了浓厚的孤独色彩。余华的童年生活是孤独 的, 在那个年代, 父母基本上都是在 “放养” 孩子, 作为医生的 余华父母, 充满了对革命的无比热情, 每天都忙着数不完的崇 高事业, 父母的照顾显得尤为的奢侈。 从心里学的角度看, 一 个人童年的境遇和个性的形成将会影响其一生, 从小的孤独 体验铸造了余华丰富的内心世界。 毕竟两位作家生活的环境背景, 性情禀赋都不尽相同, 在 写作中也必然表现出各自的独特个性。 一、 随情而动的灵魂对话 卡夫卡生活和创作活动的主要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前后, 资本主义的上升, 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 机器大生产, 使 人们于世纪之交的困惑中彷徨、 徘徊。机器生产把人束缚在 机器一旁, 过去人与人打交道的地方变, 成了人和机器打交 道, 使人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难以实 现, 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是摧毁了 人们仅存的一点点儿信仰, “上帝死了” 尼采 的预言成为现实, 人们在精神上无所依托, 倍感孤独, 种族主义和文化的隔膜也 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人们脆弱的神经。 卡夫卡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生活, 他本人的孤独个 性以及他笔下形象, 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影响。 然而, 卡 夫卡的创作, 不以发表和成名为目的, 只是工作之余寄托思想 感情和派遣忧郁的手段。 他的作品完全由心而发, 随情而动, 直接与人的灵魂交流对话, 表现的大多是处于世纪之交的现
代人的孤独生存困境。在他的作品中很少表露出批判意识, 也几乎没有提及时代背景的语句, 时间只是单纯的分分秒秒, 不代表历史亦不预见未来。 他的作品没有宏大的场面于细微 处锲入, 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于思辨中升华为所思所感, 呈现在 他的作品中, 逻辑丝丝入扣, 平平淡淡中见无奈。 二、 批判自省中的命运把握 余华的童年和学生时代正是在那场文化浩劫中做过。 文 革刚开始时, 还是孩子的余华和他的哥哥因为顽皮无意中点 燃了开批斗会用的草棚, 两个孩子便被当成纵火犯画在了大字 报上的漫画里, 余华由于年龄小, 以为自己就真的长的像漫画 中的那样 “极为丑陋” 的嘴脸。“县城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知 道向阳弄里住着两个纵火犯” 所有的父母都当他们为反面教 , 材以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玩火。当时作为孩子的余华陷入怎 样的孤独与自卑之中是可想而知的。当年幼的余华心灵上的 疼痛还没有抚平的时候, 就结结实实地挨了父亲的一顿 “竹笋 炒肉” 。心灵的孤独和肉体的疼痛是幼年的余华在那个年代 中的遭遇, 也成为了作家余华对那个年代的深刻记忆。于是, 成年的余华对时代带给人们苦难的沉重是深信不疑的。 《一九 八七年》 里文革让一为历史老师疯了,兄弟》 《 里文革让一对年 幼的兄弟没有了父亲,许三观买血记》 《 里文革让许三观在买血 的路上走的更远……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 都会清楚地铺述出 小说的时代背景, 于宏观落笔, 全景式张开, 把握人物的命运, 于辛酸中话孤独, 表现出强烈的自省精神和批判意识。 中华文明自古先贤便将 “吾日三省吾身” 做为君子日常生 活的行为准则, 至宋代周敦颐在 《通书・文辞》 首次提出 中, “文以载道” 以后, 中国千百年来的文人志士便将这四字箴言 融入自己的血液之中。文革以后, 被压迫着十年的创作热情 一下子迸发出来, 伤痕文学” “ “反思文学” “归来者” 等一齐登 上了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坛。这些文学大都是揭示 “文革” “大 跃进”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 警示执政党能够吸取历史教 训。 余华所属的 “先锋派” 是八十年代中叶登上文坛的。 余华 身上流趟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血液, 在八十年代的 “反思” 思潮中尝试着自己的文学创作, 对儿时经历的时代给 予的孤独和疼痛仍记忆犹新, 对他的文章中流露出孤独情感, 批判意思和自省精神实在是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