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25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5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远的校园》

教学目的:

1.了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

2. 借助演讲、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思辨说理的能力

3.对比谢冕心中的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并揣摩这种差异的根源,从而树立正确的大学观、人生观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理想中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

教法与学法:

1.课型:讲读课、公开课、研讨课、活动课

2.教法:质疑、讨论、辩论

3.教具及能力培养方向: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及文字材料);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诵读文章,感知大意;第二课时主要展开拓展、延伸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03年2月25日,在首都北京发生了二起震惊中外的爆炸案,先后发生在清华大学的荷园餐厅和北京大学的农园餐厅,虽然比不上恐怖份子驾机撞毁世贸大楼那样引人注目,但在很少发生恐怖流血冲突的中国大陆来说,这的确也算得上是惊天动地的事情了,最引人深

思的是:恐怖份子为什么要选择清华和北大进行作案呢?案情侦破之后,答案浮出水面,而这个答案竟让人哭笑不得,因为犯罪谷子声称:“制造爆炸案的目的是为了出名。”

对于这起事件,我不想多作分析了,我只是想说:为什么炸清华、北大就能出名呢?那是因为这两所大学太有名了,本身就是名望的象征。我们这就容易理解了:为什么从古至今那些杀人的罪犯很少留下姓名,而刺客荆轲的故事却被广为传诵,不仅仅是因为荆轲的大义凛然、高风亮节,还因为他刺杀的对象是权倾天下、赫赫有名的秦王。

的确,清华、北大太有名气了,不仅是每一位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就连没有丁点儿文化常识的人可能也会对他们肃然起敬。江泽民同志作为一国主席,日理万机,我不知道他曾去过哪些大学,但我知道北大他是去过的,就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的校庆典礼上,还作了热情扬溢的讲话,因此,才有了我们课本上这篇文章。

大凡有名望的人、事、物都难得一见:比如卢浮宫珍藏的那些传世珍品;比如我们的局长、县长、市长或者更高的官员。于是我们容易对那些有名望的东西产生神秘感,认为他们与众不同,认为他们超凡脱俗,认为他们高不可攀,或许真的如此,或许未必竟然。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大著名学者、中国当代著名诗歌理论家、朦胧诗派的倡导者谢冕先生用他的眼、他的手、他的心为我们搭建的北大校园,去感受北大的那一份脱俗和平凡吧!

二、感受北大

1.别忙,让我们先在北大校门外驻足停留一下吧!那里有柔美的未名湖,那里有端庄的博雅塔,那里有埋头治学的伟大学者,那里有潜心读书的才子佳人,我们这群不速之客的贸然闯入会不会惊扰了那里的宁静呢?让我们抑制住急迫的心情,暂时停留在外,等候主人的邀请吧。但我们总得干点儿什么吧?对了,我们就呆在这儿畅谈我们心中的北大吧!

2.请大家拿出课堂练习本,在上面写下你心目中的北大。(要求:可以写你所知道的北大,包括北大历史、北大人物、北大建筑、北大精神、北大景观、北大掌故等;也可以写你想象中的北大,仍然包括以上几方面的内容。至于语言的组织,建议大家尽量采用整齐、对称的句式,比如“那里有……,那里有……”也可以是其它一些句式。总之,能达到美感的话,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3.学生写作阶段(教师巡视)

4.学生发言阶段(教师相机补充、完善)

三、补充内容

1.北大历史:1898年成立,原名“京师大学堂”,“改革维新,兴学图强”的产物,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海战海战失败,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的产物);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7年,学者、教育家、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任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网罗大批人才,活跃了学术氛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先后执教,毛泽东也在图书馆任职,这一时期是北大历史上非常活

跃的时期,也成为了民主运动、革命运动的中心;北大是“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的策源地,也是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1916年10月,国家“211工程”中首批支持的两所大学之一。“小平,你好”口号的提出者,表现了对改革开放的支持。

2.北大人物:李大钊、冰心、邵飘萍、毛泽东、陈独秀、周作人、马寅初、冯友兰、梁实秋、季羡林、谢冕,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

3.北大建筑:燕园、校门、红楼

侧重介绍一塔湖图(戏称“一塌糊涂”)4.北大精神: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学术前沿,战斗阵地

“科学与民主”的口号

5.北大逸事:

①优秀人物和传统:

a. 郁达夫上第一堂课的故事

b. 朱光潜评《中国哲学史》的故事

c. 北大校园流传的段子

②现实中的北大暴露出的阴暗面:

a. 网上有人称“北大,你已经无耻到了极点”

b. 自诩为北大才子写的书名:《狗日的北大》

c. 微分拓扑学教授张筑生之死

d. 北大教授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

e. 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报道

四、理性思考

说到这里,我们的心情已经变得沉重,兴冲冲的脚步或许已不大迈得开了。我们分明感到:北大虽然脱俗,但也难于免俗,甚至还有丑陋的地方。但“永远的校园”,这又是一个多么具有诱惑力的题目呀!尽管我们已变得犹疑,毕竟眼见为实,还是让我们一起走进校门,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审视北大吧!请大家速读《永远的校园》一文,把你对北大的理解告诉我,把“永远”的原因告诉我。

自由灵魂学生根据文章随机概括

“永远”的原因治学精

神教师根据情况适当提示

独立思想

自由乡土

永远抗争

《成长》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母亲在“我”

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只有通过不断尝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成长之路的道理。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母亲在“我”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只有通过不断尝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成长之路的道理。

教学方法:表格归纳

课前准备的教具: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及文字材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作者介绍:

●拉索尔·贝克,是美国著名记者和专栏作家。代表作有

《成长》《黄金时代》。迄今为止,他共出版了17部作品。

●拉索尔·贝克,出生于1925年,母亲是乡村教师,父

亲是工人。拉索尔天生羞怯,体格瘦弱,性格内向,资质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