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阅读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把阅读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阅读就是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中获取思想的程
序。”(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阅读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
通过阅读来吸收知识,学习语言,开阔视野,使思想更具体、更充实,
为认识和理解新问题提供依据,同时阅读中吸收的语言材料和思维材
料,为表达作了必要的心理准备。阅读更是学生学习的权利。学生既
是语文教育的对象,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然
而在学生缺失大量阅读的语文课堂仍普遍存在,课堂上凌驾于阅读之
上的大量繁琐的对课文的分析仍普遍存在。教师的话语仍占霸权地
位,学生仍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平等对话,达到激活
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的目的。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是教师把阅读的权力交还给学生。
1. 大量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好读书 ,而不求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
有神”我们古人留下的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实际上都是他们学习方
法、成功经验的概括总结 ,揭示了学好汉语言文字的必由之路也就是
要大量阅读,通过量的积累 ,达到质的飞跃。
1.1大量阅读对于学生理解文本的意义。
分析一篇文章,不是只取本篇中的“原料”,还需要调用本篇之外
的大量的“库存”,包括以往读书和阅世得来的感性材料和已形成语
感、眼光、理念的东西。大量阅读是文章内容深沉理解的根底。,涉
世不深的学生,只有在读书中多多补充中外古今、社会人生得感性认
识、间接经验´认识才能扩展、提升´也才能对
文章深入解读。今天的学生只读《孔乙己》,很难深知孔乙己的性格、
命运´对其不免有隔世之感、皮毛之见;读过《儒林外史》
就会多懂一些《孔乙己》。假如只读《三国意义》中的一两个章回,
就不足以理解全书的内涵。只有通读全书,了解更多内容和细节,才
能对人物、故事有更深的思索。无论是对文章的形式还是内容,感性
认识、直觉、感悟,都是建构理性认识不可缺少的基础。多读可以多
知,多知才能善读。
1.2大量阅读对于写作的意义。
写作活动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写作的思维,不仅有“方法”问题,
更有“原料”问题。激活思维、创新思维、深化思维,常常是“万法具
备,只欠原料”。感性材料是最基础的。没有感性材料积累的“量变”,
就不会“质变”为语感、眼光、理念;语感眼光、理念的质量亦因感性
材料的贫富优劣而异。社会、政治、伦理等范畴的价值观念、指导思
想、理论原则,常用作思维中的高层次原料。思维活动短缺多层次的
充足材料,就不会加工出好的成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
阅读对写作的意义无庸质疑。它能对语感培养、艺术熏陶、性情陶冶
形成合力。对语言、内容也能留下不同程度的再现。阅读是写作的基
础。对于生活经历有限的中学生,大量的阅读能弥补其涉世的不深,
让他们了解更为丰富的社会生活。多读才能善写。
另外,大量的阅读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耐得住寂寞”
的学习品质,自觉抵御不良诱惑,促进其终身学习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 语文教师要保证学生课内外的阅读时间
2.1保证学生的课堂上的朗读时间。
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形成,“习得”远远重于“学得”。而学生书面语
言的“习得”,主要得益于诵读积累。通过反复的诵读,学生把要学习
的语言烂熟于心,在语言运用时,自然会迸涌而出。陈德京教授在《现
代语文教育理论》中写道:“朗读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也是学生
学习语言的第一基本功。”可见,动口读书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义。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开口读书,让琅琅读书声飘荡
在校园。
2.2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思考时间。
初中语文的课文分析不可过烦,坚决反对那种企图把诗文讲清,
讲透的愚蠢做法。张志公先生指出,文学教育“多点拨学生认真读,
不要总是教师析来析去的。”教师不要总是以作家代言人的身份高高
在上地分析课文,要给学生足够的走进文本的时间。在静默中阅读,
在阅读中思考,把阅读和思维、想象和他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他们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2.3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学生才有赢得大量课外阅读时间的可
能。它要求教师厚积薄发,在备课上狠下功夫,降低课文讲析的“精
度”,留给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感悟、自我拓展、自我升华的空间。
课外作业要精心设计,避免大量的重复做题占用学生的课外阅读时
间。
3. 建立激励学生阅读的机制
(1)经常宣传读书的好处,教师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学生分享。
(2)做好学生挑选书籍的参谋,定期推出推荐书目。
(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时空。课前三分钟的“读书分享”时
间学生轮流发言,学期期末进行“读书摘录”的评比。
(4)联合促读。让家长明白学生将读书作为主要的业余爱好。
其抵御其它不良诱惑的能力就增强,成长过程中也不易产生偏差,从
而支持孩子多读有益的课外书。
当今的教学正进行着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革命,我们作为
语文教师更应传承传统,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书海中尽
情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