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浅谈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

单位:郎溪县幸福中学

姓名:张在云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育实践研究的永恒话题,新课程、新教材既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是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思想观念、学生的素质、新教材本身等因素影响到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笔者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学有所获等方面进行探究,开展有效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浅谈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育实践研究的永恒话题,新课程、新教材既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是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思想观念、学生的素质、新教材本身等因素影响到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笔者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学有所获等方面进行探究,开展有效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也能为解决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打下基础。我们一线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本人认为有效课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所谓有效教学,一是指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的程度。直接促进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间接促进则是着眼于长远的。因此如何开展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已成为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谈点滴体会。

一、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1、利用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但兴趣也会减弱,甚至消失。只有让学生对化学真正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学生才能孜孜以求去自觉探索。本人在教学中做了这样一些尝试。

在初中化学新教材“化学研究些什么”中有一个演示实验:“鸡蛋放入白醋中”。我把它改成家庭小实验,布置学生独立探索。由于学生普遍对这个实验现象很感兴趣,我坚信只要学生有兴趣,他们就有愿望,想知道的更多。首先我让他们就本实验提问,陆续有一些学生提出了问题,如:气泡是怎么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为什么鸡蛋会上浮但一会儿又下沉,如此反复?最后的液体是白醋吗?还能吃吗?我肯定了学生敢于提问题的勇气,并告知他们:“这种气体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气体,请你们猜一猜它可能是什么”。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上,他们的猜测就集中在氢气、氧气、二氧化碳这几种气体上。接着我指导学生查阅教材后面的内容,让学生对自己猜测的气体提出检验方法。有些学生从教材中查到了蛋壳中含有碳酸钙及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些学生从醋瓶的配料说明上查到食醋中有醋酸的成分。然后我安排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蛋壳中的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接着我补充演示了鸡蛋放入稀盐酸中的实验,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我们师生讨论出了鸡蛋的浮沉并不是因为蛋壳反应质量减少,鸡蛋轻了浮上来,也不是因为反应后溶液密度发生改变,使蛋浮上来,而是因为气泡附着在蛋壳上,

使蛋浮力变大,当蛋浮上来气泡跑了一些后,浮力减小,蛋又沉下来,如此反复。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设计实验并探究也满足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奇心。

2、利用实验现象,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一开始接触化学时,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开始第一堂课,我一般不急于上课,而是先做几个实验,如“白纸黑字”、“清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等,一连串有趣的现象令学生欢呼雀跃。他们初次接触化学,就感到它浓厚的趣味性和神秘性,一个个为什么油然而生,使学生们想学、爱学。

3、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景,捕捉学生的兴奋点,设计几个动情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计精彩的引言、化学故事、化学家的成长事迹、化学问题的争论、化学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等等。例如我在上《燃烧与灭火》一课时,先讲了一个化学故事:盗墓贼发现了一座古墓,费尽千辛万苦打开坟墓时,眼前的景象却看得他魂飞魄散,在棺木的上方竟然有一盏燃烧着的吊灯,盗墓贼惊骇之余转身便逃,再也不敢回到墓中。但几天之后,几位考古学家得到消息赶到这里,却没发现那盏燃烧的灯,他们顺利地取走了文物,为什么呢?学生带着疑问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上课的热情高涨,急于弄清楚原因,等到燃烧的条件讨论完后,谜底也就解开了。

二、教师的教学策略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1、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有效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过的时候,知识才能融及人的精神世界”。情感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活动必定伴随着情感的活动,在课堂上愉快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因此,教师行为要为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服务。首先,要注意情感的诱发,以趣诱情,使每一个知识点都成为学生急于捕捉的猎物。课堂上教师扣人心弦的开场白、精彩的结尾、幽默的故事、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创新的方法都能使学生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兴趣的持续保持,使自己的课达到“课伊始,趣已生,课已尽,趣犹在”的境地。这样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会随之不断升高,学生会不自觉地爱你的课,期盼着下一课的到来,日积月累,学生会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要注意情感的投射,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根据学生的情感迁移特点,课堂上教师以满腔的热情关爱每个学生。对“走神”的学生多提问;对“粗心”的学生让他多板演,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让他多交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小灶”给予耐心的指导,对学习优等生给予更多的机会让他更好的表现和发挥。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以微笑、点头、欣赏的目光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不忽视、不嘲笑,并给予热情指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以教师的一片深情化为更多的理解去赢得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