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音乐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48
【戏曲欣赏】京剧经典:170《焚绵山》雨中笠翁欢迎光临雨中笠翁欢迎您!更多精彩请您欣赏:收藏分类100大项800余子项,主要有:影音曲舞、宗教神学、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植物动物、美女靓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异域风情、书画旅游、花鸟鱼宠、娱乐八卦、幽默搞笑、人生哲学、职场创业、饮食文化、体育武术、医疗救护、养生保健。
百科常识、悬疑揭密、政治军事历史、奇闻异事、空间美化、朗诵经典、音乐音画、戏剧舞蹈、曲艺小品、美图雷照、怀旧、文化、读书、博览、影视、等内容谢谢光临京剧经典:170《焚绵山》【剧情】《焚绵山》剧情:晋臣介子推从重耳出亡十九年,重耳复国后,大封功臣,介子推不言功,未受封赏,偕母隐居绵山。
邻居解张代写怨词,张贴朝门,重耳知而亲往访请,介躲避山中不出。
重耳火烧绵山,拟逼之出见;介仍不出,母子同被烧死山中。
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禄》,元狄君厚《晋文公火烧介之推》杂剧,《列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及清宋廷櫆《介山记》传奇。
生角戏。
现有余、马两派唱法。
滇剧名《访推焚山》,川剧、汉剧、桂剧、河北梆子、同州梆子也有此剧目。
近日,长安大戏院推出了由年轻的奚派老生张建峰主演的《焚绵山》,属新挖掘的骨子老戏,值得一看。
介子推的传奇不仅见于古代的笔记、小说,在民间亦广为流传,京剧《焚绵山》演绎的是介子推辞官不受,坚守绵山不出,后被火烧死的故事。
当年余叔岩、马连良、奚啸伯都演过这出戏,后来的人就不怎么演了,渐渐地淡出了舞台,都快失传了。
奚啸伯的《焚绵山》留有剧照,儒雅清秀,书卷气十足,引起了张建峰的注目,这个角色适合我!事有凑巧,到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排演《红沙河》的时候,遇到了在富连成科班学过该剧的85岁高龄的杜元田(元字辈)先生,杜先生凭借记忆指导张建峰排练。
另外还有两位指导老师,一个是欧阳中石先生,82岁高龄,堪称京剧界乃至文化界的元老级人物,另一个是陈志清先生,鼎鼎大名的老夫子陈德霖的嫡孙,著名余派传人。
《戏曲欣赏》学习资料一、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一般指1898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前存在于中国音乐生活中的具有一定流传时间和民族特色的音乐,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
传统音乐是与新音乐、现代音乐相对而言的概念。
新音乐指20世纪初学堂乐歌产生以来,学习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创作的体现中国人思想情感的音乐,主要包括专业音乐作品和体现时代精神的革命音乐作品;现代音乐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习西方现代创作技法创作的音乐,主要包括活跃在国内外的华人音乐家创作的现代音乐作品。
二、戏曲艺术戏曲是中国传统的音乐戏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表演、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我国的戏曲与希腊的悲、喜剧和印度的梵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戏曲以音乐为基本表现形式(声乐、器乐伴奏两部分)适应并体现戏剧性的要求,与戏剧表演密切配合。
三、戏曲音乐继承集合了民间歌曲的抒情特征和说唱音乐的叙事特长。
(一)构成因素:声乐方面的唱腔和念白,器乐文武场面的伴奏和各种过场音乐,声乐居于主导地位。
1、戏曲唱腔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抒情性唱腔、叙事性唱腔、戏剧性唱腔(散板)。
2、戏曲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组,“文场”指管弦乐部分,“武场”指打击乐部分(包括唢呐),合称“文武场”,也叫“场面”。
(二)剧种与声腔:1、剧种是根据产生、流行地区、民族特色、艺术特色等因素划分的戏曲种类。
2、声腔是指具有一定音乐特征的腔调,包括与其相关的表现形式和手法。
如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明清以来流传最广泛的四大声腔)等。
一种声腔系统不止一个剧种,一个剧种也可以使用多种声腔系统。
(三)戏曲唱腔的结构形式: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类。
1、曲牌体又称曲牌联缀体或曲牌联套体。
2、板腔体又称板式变化体(包括调性、旋律、节奏、速度等方面的变化)。
四、昆曲艺术与昆曲音乐(一)昆曲艺术昆曲原称昆山腔,是元代后期产生的南戏四大声腔之一,明代由戏曲音乐家魏良辅进行改革,改革后的昆腔委婉细腻、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
古代戏曲名篇赏析古代戏曲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丰富多彩的剧情、深奥的人物塑造以及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对几部古代戏曲名篇进行赏析,欣赏其独特的魅力。
一、《红楼梦》《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而其戏曲改编版同样享有盛誉。
这部曲目众多的戏曲利用了细腻的表演语言、优美的旋律和精湛的唱腔描绘了贾宝玉的爱情悲剧。
在故事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等女子之间的纠葛展现了爱情的复杂性和社会人情的种种荒诞。
二、《长生殿》《长生殿》是明代剧作家郑光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之作。
这部戏剧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杨贵妃被贬入冷宫后寻求重见天日的艰辛经历。
剧中曲调婉转动人,情节跌宕起伏,体现了真爱和人性坚韧之美。
三、《汉宫秋》《汉宫秋》是明代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戏曲四大悲剧之一。
该剧讲述了大将军霍去病与楚王妃孟姜女之间的爱情悲剧,同时也揭示了权力斗争、宫廷阴谋等社会问题。
该剧曲调悲凉,语言富有诗意,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震撼。
四、《西施》《西施》是元代剧作家白朴的代表作,以西施的美丽与苦命为主线,展现了人性的善恶、美丽的迷人与社会的黑暗。
剧中音乐舒缓悠扬,唱腔流畅自如,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内心情感。
五、《牡丹亭》《牡丹亭》是元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作品,以爱情为主题,展现了女主角杜丽娘为了追寻真爱,勇敢抗争的形象。
剧中旋律婉转动听,以美丽的唱腔表达了角色的喜怒哀乐,给观众带来深深的感动。
以上所述仅是几部古代戏曲名篇中的冰山一角,每一部戏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之处。
通过欣赏这些经典戏曲,我们能够深入感知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戏曲艺术的美妙与深远影响。
让我们一同致敬这些不朽的古代戏曲名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魅力。
赏析《白毛女》2000字歌剧《白毛女》赏析歌剧《白毛女》创作演出于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以北后,它的诞生,开创了中国歌剧发展的新阶段。
歌剧《白毛女》曾做多次加工修改,艺术日臻完美;先后改编成电影、戏剧、歌舞等多种文艺形式,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广大观众所深深喜爱。
剧演抗战期间贫农农杨白劳和独生女喜儿一直相依为命。
由于还不起地主黄世仁的阎王债,杨白劳被迫在卖女文书上按下手印。
因羞愤难当,除夕之夜喝卤水自尽。
喜儿的未婚夫王大春和来抢人的狗腿子穆仁智发生冲突,终被逼出走。
喜儿被掳去当丫头受尽黄家母子折磨。
还被丧尽天良的黄世仁侮辱,并被卖给人贩。
在佣人张二婶的帮助下,喜儿迩出虎口,只身藏在深山野洞,熬过三年非人生活,全身毛发皆白。
大春带八路军回乡反霸,镇压了黄世仁和穆仁智,救出苦难的喜儿。
1938年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倒了地主阶级,喜儿和广大农民报仇雪恨、翻身解放了,新旧社会两重天。
这朵在延安歌剧运动的沃土上绽放的先进文化之花——承载的“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主题,在我国歌剧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白毛女》围绕喜儿命运的发展这条主线,安排了扣人心弦的戏剧情节。
命运大起大落,人物个性色彩鲜明强烈。
结构上,线条单纯,一环紧扣一环。
剧作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在语言和音乐等方面的特点与成就也都很突出。
许多歌词的语言就是诗的语言。
如杨白劳躲帐回家,从怀里掏出给喜儿买的一根红头绳时的唱词:“人家的闺女有花戴,爹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哎!扎起来!”又如恶霸地主黄世仁强迫杨白劳在女儿卖身文契上按了手印后把他赶出黄家大门外,杨白劳悲愤得昏过去后刚苏醒过来时的唱词:“老天杀人不眨眼,黄家就是鬼门关!”这些唱词利用了诗的语言,押韵上口,适宜吟唱。
前一段唱词表现了杨白劳无钱给女儿买花的歉疚和对女儿深挚的感情与对生活的热爱。
后一段唱词是对万恶的地主黄世仁的揭露和控诉,表现了万分悲愤的感情。
中国二胡名曲欣赏(13首)中国二胡名曲欣赏请点曲名欣赏1、赛马赛马,是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流行的群众性竞技活动。
但《赛马》这支乐曲,一听便知它描写的是我国内蒙古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进行的赛马。
这是它那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音调告诉我们的。
也许是由于内蒙民歌的优美旋律和它的F调式特别适合二胡的表现,许多作曲者都喜欢用作素材来创作二胡曲。
其它不计,单看中国音编的《二胡曲选》(1949-1979)中,在群众中较有影响的描写草原、骏马的曲子就可找到六首;而直接以奔马为题的就有三首。
也许是由于骏马奔驰的形象特别能扣人心弦,催人奋进的缘故吧!实际上,《赛马》的旋律很简单,然而,简单中却有奥妙。
它的核心旋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蒙古族民歌《红旗歌》。
黄怀海先生从这首民歌中得到创作灵感,并凭借自己娴熟的二胡演奏技巧,匠心独运,把一首仅有四句十六小节的民歌,升华为一首风靡全国,响彻海内外的传世之作。
———黄怀海:“曲不惊人,死不休”2、二泉映月《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的民间盲艺人阿炳(华彦钧)的传世之作。
这首乐曲从最初不定型的片段到构成完整的作品,经过了很长的年代,是阿炳在旧社会流浪卖艺的过程中,通过长年累月的反复演奏、加工创造而成的。
据与他同时代的、熟悉他的生活的乡邻们回忆,早在无锡被日蔻侵占期间,就经常听到他在街头巷尾拉这首曲子,特别当夜阑人静的时候拉得最为动人。
那时还没有曲名,直到一九五O年夏天,杨荫浏先生等人为他录音时,经过商榷才定名为《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含蓄、深情的旋律如泣如诉、如悲似怒,时而委婉低回、时而激越高亢,抒发了作者淤积在内心的幽愤、哀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是我国著名的民间盲艺人阿炳(华彦钧)的传世之作。
3、江河水朋友,你看过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电影吗?你还记得《苦难的岁月》中,一个头插草标的女孩与妈妈生离死别的情景吗?那段凄凉痛苦、带有特殊颤音的舞蹈音乐就是《江河水》它原是流传东北地区的一首民间乐曲,经原旅大歌舞团王石路等同志加工整理成为一首完整的双管独奏曲。
中国古代音乐鉴赏音乐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中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音乐是指1840年以前的音乐。
曾经,中国古代音乐对我来说是神秘的,用兽骨磨制的骨笛,悠扬的古琴,还有许许多多不了解的钟磬等乐器。
这么多乐器,那么多美妙的乐曲都让我对中国古代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周秦时期的音乐(公元前11世纪—前206年)周代的礼乐制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中期推翻殷商建立的周王朝,在总结殷商典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等级严密的礼乐制度。
“礼”是为了区分贵族等级,“乐”可以使人互相和敬,两者结合,为的是维护奴隶制贵族的等级秩序,巩固统治阶级内部团结而更有效地统治百姓。
周秦时期民间音乐的发展: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因逃避大戎族的威胁,把都城从镐京迁到东边的洛邑,进入了史称的春秋战国时期。
之后,代表奴隶制鼎盛时期的周王室日渐衰落,随同奴隶制的瓦解,新兴的地主阶级的产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一方面诸侯贵族无视于礼乐制度的束缚,在宴饮用乐中常有“僭礼”之举。
另一方面,被统治阶级斥为“淫乐”的民间音乐,以“郑卫之音”为代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渗透到了宫廷音乐中。
周秦时期的乐器及其分类法:周秦的乐器见于记载的已近七十种,管弦乐器和敲击乐器形制多种多样,制作技术相当进步。
随着乐器形制和数量的增多,周代出现了以乐器主要制作材料为依据的“八音”分类法: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周秦时期的音乐理论:周秦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主要标志,还在于从理论上奠定了我国古代乐律学的基础。
二、两汉三国的音乐(公元前206年—公元205年)公元前211年统一中国的秦王朝作为一个中央集权国家,为适应政治上大一统和文化管理上一体化的需要,曾设有专门管理音乐的官署——乐府。
乐器和器乐的发展:汉魏之际乐器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琵琶”的出现。
相传秦始皇时修长城的役工将鼗鼓加弦当作弹拨乐器,被称之为“弦鼗”。
到汉代已演进成为“颈长体园,四弦有品”的“汉琵琶”,竖抱用手指弹奏,这种乐器因魏末的阮咸擅长演奏,唐代之后被称之为“阮咸”或“阮”。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欣赏讲座中国古典音乐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多样的曲目和作曲家,其中不乏一些经典的名曲。
以下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的欣赏讲座,带您一起领略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
1.《广陵散》:这是古琴音乐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古代音乐的瑰宝。
它以其独特的音韵和细腻的表现力,展现了古琴音乐的魅力。
2.《梅花三弄》:这是中国传统乐曲中的一首名曲,以其简洁、清新、优美的旋律,表达了中国文人的情怀和气质。
3.《二泉映月》:这是古筝曲中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舞曲般的旋律和优美的叙事能力,成为了中国乐坛的经典之作。
4.《高山流水》:这是二胡音乐中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激情四溢的音色和高亢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二胡演奏的经典之一。
5.《夜深沉》:这是中国古代琵琶曲中的名曲之一,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6.《阳关三叠》:这是中国古代箫曲中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婉转动人的音色和高超的技巧,让人沉浸其中。
7.《龙船调笑》:这是中国京剧中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唱段,以其生动活泼的曲调和幽默诙谐的唱词,给观众带来欢乐。
8.《平湖秋月》:这是中国古代笛子曲中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婉转悠扬的旋律和淡雅的意境,给人以宁静与思考。
9.《十面埋伏》:这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首震撼人心的唱段,以其雄壮激昂的曲调和激烈的节奏,展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10.《夜上受降城》:这是中国传统京剧中的一首经典唱段,以其悠扬的曲调和高亢的情感,向人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
通过这次名曲欣赏讲座,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这些经典的名曲代表了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传承和独特风格,也展现了古代中国音乐家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无论是在表达情感、展现叙事能力还是传递文化内涵方面,这些名曲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欣赏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