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大圆机常用针寸数与总针数对照表
- 格式:xls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国内外棒针钩针针号对照表+英文编织术语中文释义2017-05-08感谢原帖作者毛衣针的直径对应的针号:6号≈5mm,7号≈4.75mm,8号≈4.5mm,9号≈4mm,10号≈3.5mm,11号≈3mm,12号≈2.5mm13号≈2.25mm,14号≈2.0mm,15号≈1.75mm,16号≈1.5mm毛衣针的号对应各类毛线:6号 7号用于:棒针线、粗线。
8号 9号 10号用于:粗线、中粗线。
11号 12号 13号用于:中细线(24支貂绒2股用12或13号,20支貂绒用13号)。
14号 15号 16号用于:织特细的羊绒线。
毛线粗细所对应针号:针号9号 10号 11号 12号13号 14号股数7-8 6-7 5-6 4-5 3-4 2-3 支数48 48 48 48 48 4 8股数 5-6 4-5 3-4 2-3 2-3 2支数32 32 32 32 32 32股数5-6 4-5 3-4 2-3 2 2支数 30 30 30 30 30 30股数4-5 4-5 3-4 2-3 2 2支数28 28 28 28 28 28股数 4 3-4 2-3 2 1.5 1支数20 20 20 20 20 20国际编织用棒针规格对应美国、英国、日本针号对照表 2010-07 棒针规格-公制美国针号英国针号日本针号2.00mm 0 14 02.25mm 1 13 -2.50mm - - 12.75mm 2 12 23.00mm - 11 33.25mm 3 10 43.50mm 4 - 53.75mm 5 9 -4.00mm - 8 64.25mm 6 - 74.50mm 7 7 84.80mm - - 95.00mm 8 6 105.50mm 9 5 115.70mm - - 126.00mm 10 4 136.30mm - - 146.50mm 10 1/2 3 157.00mm - 2 7毫米7.50mm - 1 -8.00mm 11 0 8毫米9.00mm 13 00 -10.00mm 15 000 10毫米12.75mm 17 - -16.00mm 19 - -19.00mm 35 -很多人买线不知买多少,织的时候又不知起多少针。
毛衣针号和如何计算毛衣针数毛衣针号与粗细对照表针各型号竹针直径细表号粗(毫米) 型号针身直径Φ4 6.005 5.506 5.007 4.50 7.号≈ 4.1mm8 4.00 8.号≈ 3.8mm9 3.75 9.号≈ 3.5mm10 3.25 10.号≈ 3.2mm11 3.00 11.号≈ 3.0mm12 2.75 12.号≈ 2.8mm13 2.50 13.号≈ 2.5mm14 2.00 14.号≈ 2.2mm15 1.75 15.号≈ 2.0mm16 1.50 16.号≈ 1.8mm手工编织毛衣的技巧手工编织艺术,几乎是女人世界,这就更体现出男耕女织,渊源流长,源于民间,服务天下。
尤其是在新世纪,新科学、新技术、新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丰衣足食的今天,人们更追求和谐与自然之美,舒服与健康之美。
不少人不懂毛衣尺寸的计算方法:在织毛衣时,总要问别人应该起多少针,或者凭感觉织,其结果往往是织成的毛衣不是大,就是小。
其实毛线一般是按针数来定尺寸的,按粗细程度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高粗线:编织时宽以7-8针为3.3厘米(1寸)左右,长以8-10针为3.3厘米左右,二是中粗线,宽以9针为3.3厘米,长以10-11针为3.3厘米,三是细线,宽以11针为3.3厘米,长以12-14针为3.3厘米。
用这三种线编织花样时,一般会有1-2针的误差,因此要根据花型的密度适当地加针或减针。
有一个比较直观、准确的计算方法,就是试验法:用选择好的针和线先起20针,按你需要的花样编织3.3厘米后,用尺子量具体的尺寸,然后以此为标准去推算毛衣的尺寸。
具体的方法是将人的身同分为高、中、矮三个类型:高(1.75米以上)男套衫,身宽为97厘米左右(2.9尺),身长为77百米左右(2.3尺);高(1.70米以上)女套祖,身宽为90 厘米(2.7尺),身长为70厘米(2.1尺);中1.65-1.75米)男套祖,身为90厘米(2.7尺),身长为70厘米(2.1尺);中(1.60-1.70米)女套祖,身为80厘米(2.4尺),身长为63厘米(1.9尺),矮(1.65米以下)男套衫,身宽为83厘米(2.5尺),身长为65厘米(1.95尺);矮(1.60米以下)女套衫,身宽为73厘米(2.2尺),身长为60厘米(1.8尺)。
针距数的定义:为针沟之切割数(CUT),统称针距。
中国大陆称为机号,实际为针床(横机)或针筒圆周(圆筒机)上所切割之针沟数目,亦即针距数愈大,植入之针数愈多,相反愈少。
机号与针数只是一个量度单位,其表示方式为针床或针筒圆周上规定之长度内具有织针数量,一般以1英寸内计,全成形平织机以1.5寸内计。
正确定义可参考以中国国家标准,纺织机械中针织机术语定义:针距t:在同一针床上相邻两针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用毫米值表示。
机号E:每25.4mm间的针距数。
在单独表示机号时,应由符号E和相应数字组成,如针距1.414mm的机号,应写成E18,即18针机。
对针织圆机,实际值偏差±2%,提花装置织机偏差可超过±2%。
针距测量:1、平型纬编机,全成形平整纬编机,平型经编机:针距测量部位为针床平面。
2、圆型纬编机,圆型经编机:针距测量部位为针床直径处。
常用针距和机号对照机号E 针数大mm 14 1.814 16 1.588 18 1.414 20 1.270 22 1.154 24 1.058 26 0.977 28 0.907 前文亦讲及,织针与纱支之关系,强调纱支直径,纱线,织针与沉降片间之间隙,即针沟与针沟之间之间隙,纱线之直径必须小于或等于间隙距离,一般纱线之粗节或结头才能顺利通过。
为保证织物的质量,机号与纱线之配合,必须为适中。
前文亦列出针织厂的适用表之上,下限针数及纱支数。
路数:即织机喂入纱线之元件数,台湾称口数,香港称模数,中国大陆称路数。
每个喂入纱线之元件有称纱咀(FEEDER),主管每根纱线亦是成圈系统元件之一,圆筒针织路数之多少就是每运转一次,布面有多少个线圈横列,亦即路数愈多之机台,每转一次,比路数少之机台,布面线圈横列多,亦即表示,产量愈大。
在编织色纱条子布时,路数多之机台,条子循环较大。
当然,路数亦以针筒直径大小而定,直径大,路数可多些,单面机以1寸安排3路,亦有些单面机1寸超过4路,罗纹双面通常1 寸为2路,但亦有少部份机超过2路。
宝宝毛衣针织数一、0-3个月胸围 45cm衣长 24cm袖长 14cm二、1岁胸围 50cm衣长 33-35cm袖长 18-19cm袖宽上 15cm 下18-19cm三、2岁胸围 60cm衣长 37cm袖长 24cm袖宽上 17cm 下20cm针数:粗线:120针左右,150针左右,180针左右中粗线:140针左右,160针左右,200针左右细线:180针左右,200针左右,220针左右小孩的袖口(肩膀处)要相对大点,一般在5到6寸间最合适。
这样的尺寸基本上可以适合以上年龄阶段的小孩穿,还可以穿一年多。
初学的第一步。
正确的持针方式是很正确的,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影响终身。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去调整,哪种姿势更适合自己,更轻松,更省力。
4@Qq5kp k*编织毛衣比较容易受损的部位是手腕部,胳膊酸痛,颈部痛,肩膀胀痛,腰部酸痛。
一个好的坐姿,定时休息和活动手腕很重要。
特别是有些月子里的妈妈,实在是不提倡你打毛衣,对日后的身体伤害,后患无穷。
现在发大家看看正确的持针方式和应该学会的几种基础的东西。
p*'?(o:=看懂编织图是必须的,如果你不懂,但最基础的,上,下针,收针,加针是要必须学会的。
起针方式也有很多种,这里会给大家一一介9!OpW:bR|选择什么毛线是比较重要的,首先,你要考虑好,给宝宝打件什么样的衣服。
X3 >(K1 婴儿期,打成套的毛衣比较多,如果宝宝出生的时间是比较热的季节,比如是4月-9月,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都不需要穿很多毛衣,那你应该准备好的是:2套棉纱套装,1件薄毛衣,1件薄的背心。
这是最低限度的准备。
而尺码你要订在0-6个月以内穿着,打的太大,不贴身,而且不暖和,这是很关键的。
等宝宝明年,估计你打的稍大的衣服又穿小了,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i}YnJ就棉纱来说,一般起针140-160针之间,要根据你的手松紧来定。
裤子的针数也差不多。
一直宝宝衣都没有用尺量,所以我基本上是用自己的手去测量的。
毛线针与毛线对照表(转)毛线针与毛线对照表(转)编织方法------让你编织时更加得心应手不锈钢针织编号及毛线对照表针号 9号 10号 11号 12号 13号 14号股数 7-8 6-7 5-6 4-5 3-4 2-3支数 48 48 48 48 48 48股数 5-6 4-5 3-4 2-3 2-3 2支数 32 32 32 32 32 32股数 5-6 4-5 3-4 2-3 2 2支数 30 30 30 30 30 30股数 4-5 4-5 3-4 2-3 2 2支数 28 28 28 28 28 28股数 4 3-4 2-3 2 1.5 1支数 20 20 20 20 20 20编织针计算法:一寸针号 9号 10号 11号 12号 13号 14号针数 9-10 10-11 11-12 12-13 13-14 14-15 起衣服边脚按腰围计算男士无袖男士长袖毛线重量腰围支数/股毛线重量0.8-0.9斤 20寸 30支/6股 1-1.2斤0.9-1斤 22寸 30支/6股 1.2-1.3斤1-1.1斤 24寸 30支/6股 1.3-1.4斤1.1-1.2斤 26寸 30支/6股 1.4-1.6斤女士无袖女士长袖毛线重量腰围支数/股毛线重量0.6-0.7斤 20寸 30支/6股 1-1.1斤0.7-0.8斤 22寸 30支/6股 1.1-1.2斤0.8-0.9斤 24寸 30支/6股 1.2-1.3斤0.9-1斤 26寸 30支/6股 1.3-1.5斤备注:开胸毛衣另加0.2-0.25斤,高领另加0.2斤.男士身高按1.73米女士身高按1.63米高.每加0.05米另加0.15斤.编织方法,不要为了起多少针而烦恼,毛线一般是按针数来定尺寸的,按粗细程度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高粗线:编织时宽以7-8针为3.3厘米(1寸)左右,长以8-10针为3.3厘米左右,二是中粗线,宽以9针为3.3厘米,长以10-11针为3.3厘米,三是细线,宽以11针为3.3厘米,长以12-14针为3.3厘米。
毛线针与毛线对照表(转)编织方法------让你编织时更加得心应手不锈钢针织编号及毛线对照表针号 9号 10号 11号 12号 13号 14号股数 7-8 6-7 5-6 4-5 3-4 2-3支数 48 48 48 48 48 48股数 5-6 4-5 3-4 2-3 2-3 2支数 32 32 32 32 32 32股数 5-6 4-5 3-4 2-3 2 2支数 30 30 30 30 30 30股数 4-5 4-5 3-4 2-3 2 2支数 28 28 28 28 28 28股数 4 3-4 2-3 2 1.5 1支数 20 20 20 20 20 20编织针计算法:一寸针号 9号 10号 11号 12号 13号 14号针数 9-10 10-11 11-12 12-13 13-14 14-15 起衣服边脚按腰围计算男士无袖男士长袖毛线重量腰围支数/股毛线重量0.8-0.9斤 20寸 30支/6股 1-1.2斤0.9-1斤 22寸 30支/6股 1.2-1.3斤1-1.1斤 24寸 30支/6股 1.3-1.4斤1.1-1.2斤 26寸 30支/6股 1.4-1.6斤女士无袖女士长袖毛线重量腰围支数/股毛线重量0.6-0.7斤 20寸 30支/6股 1-1.1斤0.7-0.8斤 22寸 30支/6股 1.1-1.2斤0.8-0.9斤 24寸 30支/6股 1.2-1.3斤0.9-1斤 26寸 30支/6股 1.3-1.5斤备注:开胸毛衣另加0.2-0.25斤,高领另加0.2斤.男士身高按1.73米女士身高按1.63米高.每加0.05米另加0.15斤.编织方法,不要为了起多少针而烦恼,毛线一般是按针数来定尺寸的,按粗细程度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高粗线:编织时宽以7-8针为3.3厘米(1寸)左右,长以8-10针为3.3厘米左右,二是中粗线,宽以9针为3.3厘米,长以10-11针为3.3厘米,三是细线,宽以11针为3.3厘米,长以12-14针为3.3厘米。
毛线针与毛线对照表(转)毛线针与毛线对照表(转)(2009-04-13 13:00:08)标签:杂谈编织方法------让你编织时更加得心应手不锈钢针织编号及毛线对照表针号 9号 10号 11号 12号 13号 14号股数 7-8 6-7 5-6 4-5 3-4 2-3支数 48 48 48 48 48 48股数 5-6 4-5 3-4 2-3 2-3 2支数 32 32 32 32 32 32股数 5-6 4-5 3-4 2-3 2 2支数 30 30 30 30 30 30股数 4-5 4-5 3-4 2-3 2 2支数 28 28 28 28 28 28股数 4 3-4 2-3 2 1.5 1支数 20 20 20 20 20 20编织针计算法:一寸针号 9号 10号 11号 12号 13号 14号针数 9-10 10-11 11-12 12-13 13-14 14-15 起衣服边脚按腰围计算男士无袖男士长袖毛线重量腰围支数/股毛线重量0.8-0.9斤 20寸 30支/6股 1-1.2斤0.9-1斤 22寸 30支/6股 1.2-1.3斤1-1.1斤 24寸 30支/6股 1.3-1.4斤1.1-1.2斤 26寸 30支/6股 1.4-1.6斤女士无袖女士长袖毛线重量腰围支数/股毛线重量0.6-0.7斤 20寸 30支/6股 1-1.1斤0.7-0.8斤 22寸 30支/6股 1.1-1.2斤0.8-0.9斤 24寸 30支/6股 1.2-1.3斤0.9-1斤 26寸 30支/6股 1.3-1.5斤备注:开胸毛衣另加0.2-0.25斤,高领另加0.2斤.男士身高按1.73米女士身高按1.63米高.每加0.05米另加0.15斤.编织方法,不要为了起多少针而烦恼,毛线一般是按针数来定尺寸的,按粗细程度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高粗线:编织时宽以7-8针为3.3厘米(1寸)左右,长以8-10针为3.3厘米左右,二是中粗线,宽以9针为3.3厘米,长以10-11针为3.3厘米,三是细线,宽以11针为3.3厘米,长以12-14针为3.3厘米。
针织⼤圆机基本操作知识针织⼤圆机基本操作知识针织⼤圆机基本操作知识(⼀)——技术标准1. 技术标准使⽤百分表或塞尺检验(1)上针盘⾃平度:标准≦0.05mm(2)上针盘⾃圆度:标准≦0.05mm(3)下针筒⾃圆度:标准≦0.05mm(4)下针筒⾃平度:标准≦0.05mm(5)上针盘、下针筒同圆度:标准≦0.05mm(6)上针盘、下针筒同圆度:标准≦0.05mm(7)上盘三⾓与针筒的间隙 0.15mm-0.20mm(8)下圈三⾓与针筒的间隙 0.15mm-0.20mm2. 初级调整为了更加安全⾼效地使⽤机器,在机器使⽤前先做以下检查和初级调整.(1) 电机驱动检查接上电源后,请务必⽴即检查电机的驱动⽅向,若电机驱动⽅向与电机壳体上标签所⽰⽅向不同,则必须⽴即更改电机的接线(在电机接线盒中将三相中的两相对调即可).(2) 电机传动⽪带的检查与调整开机⼯作前,请检查电机传动⽪带的张⼒,在⽪带中段施加1-1.8kg 的压⼒,此时⽪带的直线变形不应⼤于3.5mm,太松或太紧都应⽴即调整直⾄达到要求为⽌.调整⽅法如下:松开电机座固定螺钉,移动电机向外或向内,调到张⼒达到要求后锁紧螺钉即可.注 : 最初运转三天后,应复查⼀次,以后每隔三个⽉做⼀次检查(3) 吹尘系统的调整吹尘系统的风扇应做好具体的调整,使风扇处于最佳位置,以便其通电旋转后,可以吹到进纱的每个⾓落.(4) 送纱传动系统的调整A 送纱铝盘的微调调整送纱铝盘的直径,可以起到微调传动速⽐,改变进纱量的作⽤,调整⽅法如下:⾸先⽤扳⼿松开送纱铝盘顶部的圆螺母。
把上部⾯盖往“+”⽅向旋转时,铝盘内部的12个滑块将向外扩张,增加轮体的直径,从⽽加⼤进纱量,反之,往“—”⽅向旋转,滑块内收,轮径缩⼩,进纱量也将减少.⾯盖旋转过程中应按实保持平⾏,否则,滑块可能会从槽内掉出。
?送纱铝盘可调直径范围是:70mm-200mm.铝盘调整后,重新锁紧圆螺母。
送纱铝盘做好微调整后,应对送纱传动⽪带做好张⼒调整。
针织大圆机织造工艺,幅宽,克重,线长,纱支之间都是怎样影响的针织大圆机织造工艺,幅宽,克重,线长,纱支之间都是怎样影响的单面纱长计算公式:NAZ:100支针(99个线圈)纱长=99*1181/Ne*g单面门幅计算公式:NAZ:门幅=针筒总针数/〔1平方米线圈数的平方根*K1*(L+K2)/(纱直径d+K3〕〕单珠地纱长门幅计算公式:NAZ:100支针纱长(cm)=2010/(Ne+)/(g+80)*99门幅=总针数/5cm横密*5线圈总数=m2纱长/线圈长度m2纱长(m)=9000/D*克重*1005cm横向密度=线圈总数开方*900*(L+)/(D+270)*双珠地纱长计算公式 NAZ: 纱长(CM/圈长)=2280/(Ne+3)/(克重+100)双珠地门幅计算公式 NAZ:门幅=总针数/横密(CM)横密/CM=*(Ne+)*(克重+65)双面纱长计算公式NAZ:纱长/100支=344000/(Ne+)/(克重+100)双面布门幅计算公式NAZ:门幅=总针数/横密横密(针柱数/CM)=*(Ne+3)*(克重+110)纱直径d=公制支数的平方根(公支=*英支)1) 1平方米线圈数= 1平方米纱长/线圈长度2) ∵1平方米线圈数=1米纵行数*1米横列数∴用已知的1平方米线圈数为基础,结合影响圈距.圈高因素的线圈长度. 纱直径设计公式3) K2是调整同一纱支不同线圈长度的系数,K3是调整不同纱支(纱直径d)相同线圈长度的系数码重克重的计算和换算码重=连边幅宽(CM)*平方米克重/=连边幅宽(in)*平方米克重/OZ/YD=WIDTH×GM/M2×GM/㎡=(CPI×WPI×50C)÷S/1×染色、洗水后纱长的变化jin0033: 通常全棉类按缩%计算;化纤类则按缩4%左右计算NAZ :纯棉按2%,涤高温染色8-10%,100度染色按4-5%zhangjiaju:棉漂白不缩,染色2%;TC/CVC7-9%,涤比例大的收缩大;全涤9% 针织成品布和毛坯的克重关系3Z:1*1罗纹布光坯克重*83%=毛坯克重1*1氨纶罗纹布光坯克重*91%=毛坯克重2*2罗纹布光坯克重*87%=毛坯克重2*2氨纶罗纹布光坯克重*92%=毛坯克重汗布光坯克重*92%=毛坯克重氨纶汗布光坯克重*100%=毛坯克重单珠地布光坯克重*93%=毛坯克重双珠地布光坯克重*88%=毛坯克重单卫衣布光坯克重*89%=毛坯克重单卫衣布光坯克重*89%=毛坯克重双卫衣布光坯克重*88%=毛坯克重抓毛双卫衣布光坯克重*83%=毛坯克重双面布光坯克重*88%=毛坯克重单摇粒光坯克重*89%=毛坯克重双摇粒光坯克重*98%=毛坯克重天鹅绒光坯克重*116%=毛坯克重(剪刀毛后)密丝绒光坯克重*116%=毛坯克重影响的其他因素:调机--压针,针筒高,卷布,张力,纱配比,原料--成份,粗细,弹性,回潮率,印染--精炼,酶处理,丝光,酸碱减量等造成的失重,张力,温度,时间,功能性整理造成的失重或増重,后整--定型幅宽,温度,时间,张力,只有在各工艺条件一致或非常接近时才可运用经验数据和公式.例:为什么原来32S双珠地布,30"24G单面机,光坯克重74"160G/M,毛坯克重141G/M,100N以前可以 ,现在按以前这工艺超重做不到了?经查,以前的缩水横-1,纵,说明胚略重.须调27CM/M设定重量,计数器转数的计算方法:3Z: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