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链项目管理法(CCPM )研究综述与展望
- 格式:pdf
- 大小:5.15 MB
- 文档页数:6
ccpm直升机螺距混控系统直升机螺距混控系统CCPM(Cylic Collective Pitch Mixing)CCPM十字盘常见的设计为制动点以120°夹角分布于十字盘上,消除了一般的机械混控结构,以舵机直接驱动十字盘,加上遥控器计算机混控,来完成十字盘前后、左右翻动,以及升降的动作。
如此一来,十字盘的螺距(十字盘的升降),要由三个舵机一起等量动作才可以完成,同样的升降舵(十字盘前后翻动)也一样要动用三个舵机;副翼舵(十字盘左右翻动),要两个舵机一同动作完成。
CCPM的优点:螺距是所有舵面控制中负载最大的(因为要转动主旋翼改变攻角),而CCPM的螺距是由三个舵机一同完成,等于制动力量是传统十字盘的三倍,同理,升降舵也得到了三倍助力,副翼舵也有两倍的助力,这直接降低舵机的负担、提升控制精准度。
因为舵机直接驱动十字盘,简化了机械结构,因此容易维修、可以轻量化机身。
CCPM的缺点:要达到舵机相互的混控,遥控器必须支持才可(因为不再是一个指令,一个舵机动作),另外,目前CCPM机种选择较少,价钱也高一点。
传统十字盘的优点:最为广用,发展也十分成熟,在零件取得上有很大的优势,调校上很直觉,旧型遥控器也能用。
传统十字盘的缺点:相对于CCPM,机械结构复杂,这代表组装维修较麻烦,最重要的,舵机的负担较大,因而降低精准度,以及舵机使用寿命.CCPM的构成:直升机在舵面控制上有2个部分:1.Collective Pitch(应该翻译为集体螺距)就是在给舵面控制输入时,主旋翼会同时改变螺距角度,简单的说集体螺距所控制的就是主旋翼的升力。
2.Cyclic Pitch(周期螺距)当控制舵面输入的时候,主旋翼的螺距角度会随着旋转时的相位角度的不同而产生周期性的螺距变化。
周期螺距主要就是控制直升机的前后左右方向的变化。
由于操纵者在输入端会输入两种控制信号,即Cyclic和collective,直升机控制系统需要将这两种信号最终合并成对旋翼的单一控制信号,这就涉及了混控的问题,所以,CCPM其实就是"螺距混控系统",是对所有通过变动螺距来操纵直升机的控制系统的总称。
关键链critical chain读书笔记关键链(Critical Chain)是一种项目管理方法,由Eliyahu M. Goldratt 在他的著作(关键链》The Critical Chain)中提出。
这种方法旨在解决项目管理中的资源约束问题,通过合理分配资源和调整项目进度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以下是关于关键链的一些读书笔记:1. 资源约束:关键链的核心观点是,任何项目都受到有限的资源约束。
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设备、资金等。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项目团队需要在多个任务之间进行权衡,以确保项目的成功。
2. 缓冲管理:关键链强调在项目中设置缓冲区,以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
缓冲区是预留给项目中的关键任务的额外时间,用于应对可能的延误。
通过合理设置和管理缓冲区,项目团队可以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3. 关键路径:关键链方法引入了关键路径的概念,即项目中最长的任务序列。
关键路径上的任务对项目的整体进度具有决定性影响。
项目团队需要关注关键路径上的任务,确保它们按时完成。
4. 资源平衡:关键链方法要求项目团队在多个任务之间进行资源平衡。
这意味着在分配资源时,需要考虑任务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依赖关系。
通过合理的资源平衡,项目团队可以确保关键任务得到足够的资源支持,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5. 动态调整:关键链方法强调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
项目团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任务的优先级、资源分配和进度计划。
通过动态调整,项目团队可以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6. 项目经理的角色:关键链方法强调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项目经理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和决策能力,以确保项目的成功。
此外,项目经理还需要关注项目的整体进度,确保关键任务按时完成。
7. 持续改进:关键链方法鼓励项目团队进行持续改进。
通过对项目的总结和反思,项目团队可以不断优化项目管理方法和流程,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关键链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项目管理框架,帮助项目团队应对资源约束、不确定性和风险。
关键链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作者:郭旭来源:《硅谷》2011年第20期摘要:通过对关键链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将其应用到项目管理中,通过具体的应用实例,证明关键链技术能够平衡解决资源约束问题,明显地改善项目和公司的绩效。
关键词:关键链;绩效;网路图;资源约束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1020108-010 引言项目管理是一个管理学分支的学科,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
项目管理是对一些与成功地达成一系列目标相关的活动的整体。
这包括策划、进度计划和维护组成项目的活动的进展[1]。
这其中进度计划的安排是非常关键的,安排适当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赢得客户的信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大型复杂项目的项目越来越多,许多企业公司面临着多个项目同时进行,就会产生资源约束、进度计划安排等诸多问题。
当前项目进度计划管理中,较为先进的技术有关键路径法、关键链技术等。
其中以关键链技术最为有效,比较完善,应用效果较好。
1 关键链技术原理Goldratt博士是约束理论的创始人,在此基础上,针对项目管理的研究,Goldratt博士在1997年出版了管理著作《关键链》一书,将约束理论应用于项目管理,探讨了资源约束等项目管理中的关键性问题,这项技术成为项目管理的一种新方法[2]。
关键链(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CCPM)将基于约束理论的管理原理应用于项目管理上,以有限的资源与消除不良的工作行为概念进行项目进度的规划,并利用集中管理项目的缓冲时间(项目缓冲、汇入缓冲、资源缓冲)的观念来保证整个项目的执行[2][3]。
CCPM应用于企业管理,可以明显地改善项目和公司的绩效,先后有许多成功应用的案例。
下面就是基于关键链技术的单项目管理的关键方法步骤。
第17卷第4期2020年12月Vol17No4Dec2020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文章编号#672—9331(2020)04—0062—08基于关键链法的工程施工进度优化彭军龙,刘泽鹏(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114)摘要:为解决在传统施工过程中由活动不确定性及多资源冲突等因素造成的工期延误,在三时估算的基础上,利用最短路径法的对偶思想给出关键路径及期望工期最简单的矩阵表达式,通过以资源优先分配为原则的启发式算法进一步确定关键链;从项目内、外部两方面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考虑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缓冲区设置的影响,使得设置的缓冲区更具有合理性;最后,通过Monte Carlo模拟将传统计划评审技术与该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保证完工率的同时,实现施工进度优化,有利于解决资源约束问题,为施工过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关键词:进度优化;计划评审技术;最短路径法;关键链法;Monte Carlo中图分类号:TU721.3文献标志码:AOptimization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schedule based oncritical chain methodPENG Jun-long,LIU Ze-peng(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TTechnology,Changsha410114,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delay of construction period caused by activity uncertainty and multi-resourceconflictsinthetraditionalconstructionprocess$basedonthethree-time estimation$usingthedualityoftheshortestpathalgorithm$thesimplestmatrixrepresenta-tion of the critical path and expected durationwas given The critical chainwas further de-terminedbytheheuristicalgorithmundertheprincipleofresourceprioritization The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analysiswascombinedfromtheinternalandexternalaspectsofthe project$andtheinfluenceofvariousuncertainfactorsonthebu f erse t ingwasconsidered$ which madethebu f erse t ing morereasonable Fina l y$thetraditionalPERT wascom-paredwith the method in this paper by MonteCarlosimulation Theresultsshowthatthe methodinthispapercanachievetheoptimizationofconstructionschedulewhileguarantee-ing the completion rate$which is beneficial to solve the resource constraint problem and provideanewtheoreticalbasisfortheconstructionprocessKey words:schedule optimization;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the shortest pathalgorithm#criticalchain method#MonteCarlo收稿日期#020-03-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8080)通讯作者:彭军龙(1976—),男,湖南岳阳人,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 E-mail:375135287©第17卷第47彭军龙,等:基于关键链法的工程施工进度优化63进度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链法在管道三维设计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摘要针对工程项目的管道三维设计中常见的“学生综合症”和“帕金森定律”两种现象,对管道三维设计进度进行流程优化和时间优化,采用传统的关键路径法确定关键路径CP,然后再用关键链法消除安全时间,并用根方差法设置缓冲区将三维设计进度时间缩短。
基于关键链法的进度管理方法对克服资源约束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管道三维设计;关键链法;项目进度管理;关键路径法;约束理论0 引言针对工程项目的管道三维设计中常见的“学生综合症”和“帕金森定律”两种现象,对管道三维设计进度进行流程优化和时间优化,采用传统的关键路径法确定关键路径CP,然后再用关键链法消除安全时间,并用根方差法设置缓冲区将三维设计进度时间缩短。
基于关键链法的进度管理方法对克服资源约束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1 油脂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优化1.1 流程优化——并行工程据油脂工程实践经验,要充分发挥三维设计的功效,必须对现有设计流程进行优化。
如各专业间的互提资料,从串行设计改为并行设计,不仅可以减少资料交换的环节和时间,同时也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
实现数据一次输入,不同专业共享。
1.2 时间优化时间优化一般是通过压缩关键路径上的工作持续时间来达到优化目标。
工程设计中影响项目进度的有两种现象,一种是学生综合症,另一种是帕金森定律。
学生综合症在项目管理中的反映,就是人们都习惯于等待和拖拉,不到最后时刻不动工。
帕金森定律在项目管理中的反映,就是人们尽量让工作把原来预估的时间充满,即便提早完成也不报告,导致各环节节约的时间无法使其它环节及整个项目受益。
2 关键链技术高德拉特博士Dr.Goldratt推出了一本企业管理名著《目标》(The Goal),该书提出了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
CCPM将TOC的管理原理应用于项目管理上,以有限的资源与消除不良的工作行为概念进行项目进度的规划,并利用集中管理项目的缓冲(Buffer)时间的观念来控制整个项目。
关键链项目管理中的缓冲管理新方法李洪庆陆力陈光宇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都(610054)E-mail:fslihongqing2004@摘要:约束理论在项目管理中的运用被称为关键链项目管理,它强调以系统的观点来进行项目管理,不同于以往的是关键链成为了项目管理的重点。
它通过对缓冲区的管理来减少延误,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从而解决传统项目管理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文中详细介绍了关键链项目管理缓冲区的常用计算方法,对缓冲区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且提出了新的管理方法。
经验证新方法是有效的缓冲区计算方法。
关键词:项目管理关键链约束理论缓冲区1.引言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简称TOC)的创始人高德拉特(Eliyahu M. Goldratt)博士在1997 年出版了一本管理小说《关键链(Critical Chain)》,将TOC 理论引入项目管理领域,形成了关键链项目管理(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简称CCPM),它强调以系统的观点来进行项目管理。
关键链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统计学原理和组织行为学理论,它以为在学生综合症、帕金森定律等人的行为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原本时间足够的项目脱期完工、项目成本超支或者牺牲项目设计规模和内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提出了以50%的概率估计工期, 将单个工序的不确定因素统一放在项目的缓冲区考虑[1]。
将关键链作为项目管理的重点,通过对缓冲区的管理来减少延误,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从而解决传统项目管理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CCPM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已有非常的成功应用:以色列的政府明文规定,想接国防研发合约或订单的企业,必须受过关键链的正式训练,否则没有资格竞逐;一些著名的软件公司已经开始将关键链管理方法嵌入到其项目管理软件中,例如PS8。
国际上已有不少组织和学者对CCPM进行研究,高德拉特学会、PMI 和IPMA 就是其中的几个较有影响的组织。
基于关键链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与优化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4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41.4 论文结构安排...........................................6二、关键链项目管理理论概述.................................72.1 关键链项目的概念及特点.................................8 2.2 关键链理论的基本原理...................................92.3 关键链的识别与确定....................................10三、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现状分析..........................113.1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重要性..........................12 3.2 现有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方法及问题....................133.3 建筑工程进度影响因素分析..............................14四、基于关键链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模型构建..............164.1 模型构建的原则与目标..................................17 4.2 模型构建的基本步骤....................................18 4.3 关键链在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策略..................19五、基于关键链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优化研究..................205.1 进度优化的一般方法....................................215.2 基于关键链的进度优化模型设计..........................235.3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25六、关键链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实施与控制................266.1 实施前的准备工作......................................286.2 实施过程的监控与调整..................................296.3 关键链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策略..........................30七、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效果评价............................317.1 案例背景介绍及项目概况................................327.2 基于关键链的项目进度管理实施过程分析..................327.3 实践应用效果评价及经验总结............................33八、结论与展望............................................358.1 研究结论与贡献........................................368.2 研究不足与展望........................................37一、内容描述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基于关键链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与优化方法。
一种面向多资源约束的关键链识别方法摘要:针对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多资源约束的关键链识别算法。
该算法首先基于优先规则的资源受限并行调度算法生成调度结果,接着依据此结果将活动的资源约束转换为活动的时序约束,形成新的时序约束活动依赖矩阵,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传统向后调度算法计算在此时序约束下活动的总时差,最后根据总时差值来确定关键活动,并组成关键链。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resource-constrained project scheduling problem (rcpsp), a critical chain identifying algorithm under the multi-resource constraints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scheduling alternative is generated by using of priority rule-based parallel scheduling scheme, and according to the scheduling result the resource constraints of activities are transformed into precedence constraints so as to form the new activity dependency matrix (nadm). then on the basis of nadm, the resource-constrained float of each activity is calcul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ackward scheduling algorithm. finally, the critical activities are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value of resource-constrained float, and the critical chain is identified.关键词:资源受限;项目调度;关键链key words: resource-constrained;project scheduling;critical chain中图分类号:n9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027-030 引言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resource-constrained project scheduling problem,rcpsp)属np-hard问题,广泛存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中,它要求在满足时序约束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安排项目活动的开始或结束时间。
新型项目进度管理方法中关键链技术的理论概述发布时间:2023-02-02T02:46:04.302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8月16期作者:张丹阳[导读] 关键链技术是约束理论在项目进度管理中应用的延伸张丹阳百色学院摘要:关键链技术是约束理论在项目进度管理中应用的延伸,其在进度管理中重点是应用于管理制约系统的瓶颈,把有限资源作为影响进度的首要因素进行分析。
本文总结了关键链技术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的基础,为后续关键链技术应用于项目进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关键链技术;项目进度管理;概述1.关键链技术的理论基础(1)约束理论约束理论(TOC)是 Goldratt 博士在其开创的优化生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新的管理哲学,其目的是找出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并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寻找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可用一句话来表达约束理论:找出妨碍实现系统目标的约束条件,并对它进行系统的消除的改善方法[1]。
要想达到预定目标,就必须先从约束环节开始,也就是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如果此约束阻碍了企业完成目标,就必须将其打破,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快地提高产出,约束理论的应用步骤如图1所示。
(3)中心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的前提是随机变量相互独立,在样本均值在随机变量符合大样本条件时,总近似服从于正态分布,因此只要工序的数量增加到一定值符合大样本条件时,结果无论各工序工期如何分布,其最终的分布总会趋向于正态分布。
在实际项目中,即便某个工序出现延迟,但当项目工序较多时,对项目的整个工期影响不大。
(4)人的心理学假设人的心理学假设主要包括学生综合征、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
2.关键链技术的核心思想关键链技术将资源约束因素和人的因素综合考虑在内,同时引入了缓冲区和缓冲管理的概念,可以在任何项目进度路线上插入缓冲区来削弱工序的安全时间来避免资源冲突和不确定性情况的影响[2-3]。
根据对应关键链上工序活动的工期时间来确定关键链技术缓冲区大小的,关键链技术的缓冲区网络结点图如图4所示。
关键链法:一种新型的项目进度计划方法
赵道致;廖华;刘一骝
【期刊名称】《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21)002
【摘要】关键链法(CCM)是在约束理论(TO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项目进度计划技术.它通过插入时间缓冲处理了工期的不确定性,缩短了项目周期.本文详细介绍了关键链法的基本思想、使用步骤,时间缓冲量的计算方法,并指出了关键链法还存在的一些难点及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总页数】5页(P8-12)
【作者】赵道致;廖华;刘一骝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223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关键链的项目进度计划方法 [J], 邓斌
2.求解流线曲率法反命题的一种新型有限差分方法 [J], 宫武旗;伍儒康
3.一种新型缓倾斜多层矿体的采矿方法--深孔合采井下矿废分离连续采矿法 [J], 刘翔峰
4.一种新型的避免调节阀发生气蚀的方法——孔板节流法 [J], 岳邦强
5.一种新型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管波法的应用介绍 [J], 郑建民;李学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经济与管理BUILDING ECONOMY & MANAGEMENT关键链项目管理法(CCPM )研究综述与展望姜海莹u2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710055; 2.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52摘要:关键链项目管理法是一项全新的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方法。
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的总结与梳理,从关键链的识别与调度、缓冲设置影响因素、缓冲尺寸与设置、缓冲监控四个方面对关键链项目管理法研究的核心内容进行阐述与分类,并提出下_步的研究方向,为关键链项目管理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链项目管理法;缓冲尺寸;缓冲设置;缓冲监控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〇〇4_1〇〇1(2〇19)09-1764-〇6 DOI : 10.14144/ki.jzsg.2019.09.055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 (CCPM)JIANG Haiying 1,21.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55, China;2. Henan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Zhengzhou, Henan 450052, ChinaAbstract: C 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 (CCPM ) is a new project progress management method .巳y summarizing and sorting out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 is expounded and classified from four aspects : identification and scheduling of critical chain ,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uffer setting , buffer size and setting , and buffer monitoring and the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 is put forwar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 .Keywords: 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 (CCPM ); buffer size ; buffer implementation ; buffer monitoring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传 统的项目进度管理方法有:甘特图(Gamut chart ),关 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 ),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 PERT )。
1997年0〇|£11^#在《关键链》书中提出了关键链的概念,并将 约束集理论(TOC )应用到项目管理领域,提出将关键链 作为一个有效的项目管理工具。
随后大批学者进行了相 关领域的研究,关键链项目管理法(critical chain projectmanagement ,CCPM )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发表了大量文献。
Goldratt 在书中指出,传统的进度计划只考虑 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将安全时间分散在各个工序 上,由于一些人为因素导致各个工序的时间安排过长,造 成整个工期松弛。
关键链与传统关键路径最核心的区别在 于,关键链不仅考虑了工序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考虑了资 源约束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
资源与逻辑两方面影响下的 项目持续时间才是真正的项目工期,并且通过核心调节工 具“缓冲设置”来消除资源约束和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的影作者简介:奏洚瑩(1984—),女,博士,讲师.3 通信地址:河南省郏州肀郑系鼾区6沙取教闳区邋惠路259号建统工程系致用接3A 205‘i (450000)。
电子邮葙:haiyingemai 丨@ 收搞 a 期:2019-03-24响,同时通过对缓冲区的监控与改进来实现项目工期管 理。
CCPM 核心是结合约束理论和不确定性分析对项目进 度进行规划,是一种有效的集项目管理技术与项目管理思 想于一体的项目管理方法。
Leach 121认为关键链技术是继计 划评审技术(PERT )和关键路径法(CPM )之后出现的一 种全新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它在许多方面与传统的各 种项目管理理论相比都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大量的研究表 明,CCPM 在提高工期完成率、缩短工期方面效果显著。
本文基于己发表的文献,试图从关键链识别与调度、缓冲 设置的影响因素、缓冲尺寸与设置、缓冲监控等几个方面 进行分类与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 关键链识别与调度研究综述传统关键路径法是以工序持续时间最长的路径来确定工期的。
关键链法因为考虑了资源约束与不确定因素,因 此关键链的识别方法与传统方法不同,关键链的确定既要 满足资源约束又要兼顾活动间的依赖关系。
由于工序间的 逻辑关系较容易确定,所以关键链识别的核心在于对资源 约束的分析,不同的资源配置方案对应不同的关键链。
对于关键链的确定一般通过2种方法:第1种是直接评定法, 通过建立指标对各个活动的重要性进行直接评价,根据关 键活动确定关键链;第2种是基于资源受限下项目调度问题(resource constraint project scheduling problem , RCPSP )采r\17642019 • 9 •Building Construction姜海莹:关键链项目管理法(CCPM)研究综述与展望用的启发式算法,通过目标函数或者优先规则寻找最优解 求解关键链,大多研宄都采用第2种方法。
直接评定法:唐林兵等131提出项目优先级评价指标,将指标分为确定性指标与灰色性指标后,以分别赋权打分 的方式计算项目综合得分,并根据得分所处的级别对项目 的优先级别进行排序。
孙军等141提出将层次分析法与灰色 关联分析法结合,进行关键链的识别。
首先用层次分析法 判断主观因素的指标权重与可变参数,用灰色关联法以各 个工序与理想状态的接近度确定工序的优先级顺序。
这类 研究方法的关键在于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应用。
评价指标的出发点多为工序或者项目的不确定性,制订优 先级指标,评价方法有多因素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熵权 法、灰色关联法等。
这类方法确定关键链时较多依赖主观 判断。
采用启发式算法进行关键链识别的核心在于瓶颈因素 的识别和优先规则的制订。
例如考虑资源约束与逻辑关系 约束下关键链的识别。
王艺等151以活动重心定理为优先规 则,并结合正、反向迭代技术得到识别结果,在此基础上 利用活动的执行时间参数或动态规划的方法进行关键链的 识别,并以工期的平均偏差率、偏离标准方差及获得最优 工期的次数为指标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虽然优先规则简 单实用,但是在优先级确定时仅考虑了最早开设时间和总 时差等时间参数,未考虑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活动的 属性。
李俊亭等[61用结束-开始(FS)表示紧前约束,用开 始-开始(SS)表示资源约束,清晰地表达了2种约束下的 项目网络,由活动的自由时差识别关键链。
丁1!1^1等[7]基于 RCPSP获得的最短项目工期下的最优调度方案,根据资源 约束下各活动的最晚开始时间识别关键链。
田文迪等181用启发式算法识别关键活动和关键链,并验证有效性。
首先 生成一个调度计划,然后基于该计划基础,在资源约束和 关系约束条件下,向右移动可以后移的活动,直到所有的 活动不能向后移动为止。
那些不能移动的活动属于关键活 动,根据关键活动集合和非关键活动集合生成关键链和非 关键链。
马国丰等191分析项目群之间的资源冲突,以进度 和成本优化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引入遗传算法,确定项 目的优先排序。
刘士新等_针对资源受限的双目标优化模 型(极小化工期和在制品水平),首先生成工期最小的近 优调度计划,再在该计划中插入FB和PB来保证调度方案在 非确定环境下的稳定性。
另一类是从系统角度考虑调度鲁 棒性,以单因素或多因素为目标函数,进行关键链确定。
马国丰等1"1在资源约束下的进度优化基础上,考虑了由于 认知性不确定因素和偶然性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工期不确定 性,建立基于工期平均值和的工期最优解和解的鲁棒性之 间的均衡,在工期最优的基础上,加入解的鲁棒性,以吸 收工期波动性很大的不确定性,并利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
崔南方等P21提出以完工鲁棒性和计划鲁棒性双 目标下的项目调度问题,用stc指标建立鲁棒性评价指标,并结合模拟退火算法和紧急搜索算法设计了二阶段智能算 法,获得了较低总鲁棒性成本下的项目调度计划。
崔南 方等m以净现值损失最小化为出发点,提出现金流关键度 CFC(cash flow criticality)分散缓冲法进行项目调度,并 与Max-npv非鲁棒性优化模型进行对比,对该方法的有效 性进行验证。
崔南方等1141将鲁棒性资源分配和时间缓冲插 入进行集成优化,并采用两阶段优化算法生成项目调度计 划。
施骞等@将项目计划看作是随机网络计划,根据随机 网络计划的求解方法,设定动态参数关键链率和关键链灵 敏度,对关键链进行识别,扩大了原有都是基于确定型网 络计划关键链识别的研宄范围。
但是本文对关键链的影响 因素考虑较少,有待考虑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约束情况。
虽然用启发式算法确定关键链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该方法获得的关键链没有普适性,不同的规则对同一 个项目会产生不同的关键链。
因此要不断挖掘和完善优先 规则,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
2 缓冲设置影响因素综述项目缓冲尺寸研宄中,学者们先后在剪切-粘贴法、根方差法等传统基础上进行修正与补充,其主要思路是从 项目属性角度出发,对微观层面工序间的不确定性因素进 行分析与量化:对宏观层面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 并量化,在原始安全时间的基础上进行因素修正和风险时 间的添加,以准确地衡量不确定性因素。
综合己发表的文 献,学者们研究的不确定因素主要内容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