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周易课课件第十四讲:理想人格的建构途径

  • 格式:pptx
  • 大小:141.37 KB
  • 文档页数:2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
克己复礼是为道日损的功夫,旨在成就圣人 人格。 方法: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必须 学礼,即为学日益的工夫。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论语·阳货》)
孟、荀
荀子:《劝学》篇 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孟子·告子上》) · 孟子把重点放在扩充人先天的良知良能,专 注于内心的工夫,但“求其放心”过程,实 际上也含有关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的工 夫。所以,有“幼而学之,壮而行之” (《梁惠王下》)的说法。
孔子:克己复礼为仁。 克除人的感性欲望,使人的言行处处符合礼 的规范,就可以达到“仁”的精神境界,成 就“仁人”的理想人格。 孟子:君子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
荀子: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 骨体肤理好佚愉。(《性恶》) 化性起伪 《易传》:“损,德之修也。”损是道德修 养的重要原则。
在道家,为道与为学是对立的,以为道斥为 学。 老子:智慧出,有大伪(18章);绝圣弃知 庄子: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天地》篇)即 有关于外物的知识必有虚伪、丑恶之事的发 生。应“返朴归真”;绝圣弃知。
儒家
一般说来,儒家主张“为道”与“为学”的 统一。 为道是目标,着眼于理想境界和理想人格。 为学是手段,着眼于实现目标的途径。 儒家在强调“日损”作为“为道”的手段的 同时,并不否认以学益知的方法。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 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 无为:理想的精神境界。 伪:人为。 损:减少人为的东西。

1、损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 2、损知: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老子》十六章)
庄子
心斋:去掉一切知识欲望而纯任自然的求道 方法。“虚者,心斋也。”(《人间世》篇) 坐忘:忘仁义;忘礼乐;堕股体,黜聪明, 离形去知,同于大通。( 《大宗师》篇) 坐忘不仅要破除知识欲望等关于外物的观念, 而且要破除自我的观念,在主观精神上达到 彻底的混沌。
王弼
自然已足,益之则忧。(《老子注》二十章) 益:指为学的方法。 无欲已足。(《老子注》二十章) “无欲”、“守朴”、“以无为心”都是所谓“体 无”境界,也是达到和实现“体无”境界的根本途 径与方法。要达到“体无”的境界,不能采用“益” 的方法,只能以“损”为根本原则。
先秦儒家也有“为道”之说,《中庸》明确 地提出“为道”的问题:“人之为道而远人, 不可以为道。”孔孟所说的“志于道”及荀 子所说的“从道”都意在理想人格的建构, 均涵盖“为道”之意。从一定意义上说,儒 家的“为道”途径或方法也是“损”。
道家否定知,否定的仅仅是关于具体事物的知,而 不是最高层次的知。 知常曰明,此知即是最高层次的知。 不知之知:具体事物要求对事物作出区别,而最高 知识则是忘记这些区别,在主观精神上造成一种混 沌境界。郭象称之为“不知之知”。 “不知之知” 不等于“无知”。 “不知之知”是对具体知识的超 越,是主体对宇宙人生的大彻大悟,是主体的一种 最高形式的自觉。一个人有了这种自觉,便意味着 他进入了最高精神之境。
程朱、陆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程朱 格物致知:为学的过程 穷理尽性:为道的过程 陆王 注重为道,不完全排斥为学,只是不能忘记 “先立其大”的根本工夫。
道家以体合自然,返朴归真作为圣境和圣人的根本 标识,儒家则以合于人伦,归于仁义作为圣境和圣 人的根本标识。就是说,儒家的圣境和圣人乃以道 德理性为根基。因此,儒家的为道,便不能完全离 开为学,弃绝人伦道德方面的具体知识。与道家主 张欲、知双遣不同,儒家所损的对象仅仅是欲,而 且是与道德原则不合的私欲,而不是知。 以理(礼)制欲,以学证道,这是儒家价值理想建 构的特点。
知识与道德
儒家并不把知识看作理想境界本身。理想的精神境 界不是个知识问题,它是主体自我一个精神上的 “受用”,旨在给人提供一个安身立命之地。 精神境界是对真理的体验和经验,只有主体自我才 能受用、享用,不能通过“知”的方式提供给别人。 因此,精神境界的本质是“体”,而不是“知”, 中国古代哲学家都是这样理解问题。
第十六讲:理想 人格的建构途径
为道与为学
学问分为两类: 为道:关于理性的学问,解决精神境界问题 为学:关于理智的学问,解决具体知识问题
第一节 儒道两家的理解
儒家和道家对“为道”和“为学”及其关系 的理解并不完全一样,但无不以“为道”作 为成就圣人的学问,并视之为最高的学问, 表现为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维倾向。
宋明理学中的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都提倡 “损”,他们把“损”称之为“减”。“复 其初”,恢复天命之性的过程。他们认为心 性来源于天理,本来圆满至善,但为形气所 蔽或物欲所累,于是有恶念与恶行。 王守仁:“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第二节 儒道两家的方法
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