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学院网球俱乐部运行机制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50.98 KB
- 文档页数:3
湖北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与运行模式研究作者:闫亚茹胡雅静童超程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32期摘要:本研究采用逻辑分析与数理统计法,对湖北省30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项目开展、运行模式、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我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作为重要的活动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学校、场馆、行业、体校为依托;活动形式包括培训、寒暑假夏令营活动等。
存在的问题包括:俱乐部定位不清,职责不明;社会资源缺乏,资助渠道单一;基础功能弱化,独立运行能力较差;专业化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短缺。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现状运行模式湖北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b)-0200-031 研究目的近年来,我省青少年体质健康与社会活动参与率下降的问题已引起我省体育局领导及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
青少年作为国家发展的根基,其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
因此,青少年体育事业改革成为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作为体育组织中的一部分承担着组织体育活动、传授体育技能、培养青少年兴趣的重要渠道,在青少年体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的号召,近年来我省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扶持力度,并于2016年布局23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区别于以往依托于学校开展青少年单项运动,该俱乐部综合了民族舞、拉丁舞、跆拳道等多个项目,还将在寒暑假举行夏令营活动[2]。
因此,认真研究湖北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办与发展现状,总结其运行模式中的成败与得失,对于我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今后能够稳定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性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文选取湖北省15个市的30所青少年俱乐部为对象,包括武汉市新华路青少年俱乐部、十堰市龙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恩施市利川开拓青少年篮球俱乐部、荆门市海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黄冈市畅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神农架林区青少年乒乓球体育俱乐部、襄阳市和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荆州市古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石首市童星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潜江中心飓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每座城市选取2所俱乐部,重点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态、运行模式和活动内容进行研究,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湖北省省属高校网球运动的现状调查分析与研究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科研方法,对湖北省7所省属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就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省属高校;网球;现状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92-0226-022011年法国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地上,武汉姑娘李娜完胜意大利选手斯齐亚沃尼,捧起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大满贯单打奖杯。
这是中国网球发展多年来最好的成绩,鼓舞了网球界的斗志,为祖国争得了无上的荣誉。
由于李娜的夺冠,使得网球运动正如一股旋风席卷武汉各个高校,喜爱看网球和喜欢打网球的学生越来越多,高校网球运动气氛异常浓厚。
本研究重点是通过实地调查,掌握湖北省省属高校在校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现状,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为湖北省省属高校网球运功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工业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武汉工程大学等7所省属高校300名网球专项在校大学生和12位网球课体育教师。
其中,男生200名,女生100名。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在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阅读有关的专业书籍和计算机检索,收集到了大量的关于“网球运动现状”的论文和关于高校网球课教学方面的书籍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并进行了分类,掌握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自2012年5月份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87份,回收率95.6%,其中有效问卷277份,有效率为96.5%。
教师问卷发放12份,回收12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2份,有效率100%。
1.2.3 访问调查法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为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及其可行性,咨询了多位从事体育教育理论和从事网球教学多年的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相关问题,并就研究指标的确定,课题的设计,研究方法等进行访问,获得大量观点和意见。
对普通高校网球俱乐部文化的研究【关键词】普通高校;网球俱乐部;文化网球运动诞生于英国,在美国开始普及并风行世界,我国网球运动在此背景下得以迅猛发展。
我们在关注我国网球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关注高校网球俱乐部文化的发展和影响。
高校网球俱乐部文化作为一种校园体育文化,其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俱乐部网球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的一种群体文化。
这种特定的高校网球俱乐部文化氛围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1 网球文化及高校网球俱乐部文化的内涵1.1 网球文化的内涵网球文化是人们通过从事网球活动所形成的网球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财富总称。
根据文化哲学的区分,网球文化结构区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物质文化实际是指人在网球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网球文化的内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
制度文化是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
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
1.2 高校网球俱乐部文化的内涵“文化”一词有着较为广泛的含义。
根据文化的概念界定,高校网球俱乐部文化可以理解为网球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网球运动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
笔者认为对于普通高校网球俱乐部文化,则可以理解为以高校校园为空间,以大学生和教师参与为主体,以网球运动为主要内容和运动手段创造的网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表现出一种具有高校独特形式的大学生群体文化生活。
2 普通高校网球俱乐部文化的价值特点2.1 高效的身心锻炼、合作配对空间大的价值网球运动健身性、趣味性强,运动量可自我自由调节,是一项男女都适合的体育项目。
经常从事网球运动可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能有效地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并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素质,增强协调性和提高耐久力,提高动作速度和活动能力,还能发展人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敢于拼搏的优良心理素质。
高校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与效果研究王戈【摘要】目前,在高校中运用俱乐部的形式来进行体育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形势,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满足教学目的,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说教方式进行教学的模式,同时,能激发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宗旨是终身教学,主要教学方式就是以俱乐部的形式来运营.运用这种教学理念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成果,同时,也使校园生活更加多样化,促进校园文化的形成.【期刊名称】《黑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08)008【总页数】2页(P69-70)【关键词】高校;体育;俱乐部;机制【作者】王戈【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7.41990年以来,对在高校中利用体育俱乐部的形式的来教学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很多学者对这项工作做了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大大地促进了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建设。
利用俱乐部的形式来教学在高校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兴趣,同时,也得到了高校学者、专家和体育教师的认可。
虽然我国正在大力发展体育俱乐部教学,但对教学发展来说,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也是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教师的聘用、经费不足、场地缺乏、设施简单及不全面,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运营、性质错误的理解及管理体系漏洞等。
不同高校体育俱乐部分类有着不同的性质,将高校体育俱乐部分成不同的类别是分析其性质的基础。
在高校中有的俱乐部是进行单项体育训练、有的是用于课外活动,还有的是用于体育教学活动,这些俱乐部的性质可以定义为公共产品,也就是说这些俱乐部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学生有享受这类俱乐部提供活动场地的权利,具有公益特征,必须免费给学生提供指导和使用。
另一类是根据个人的投资,租赁学校的运动器材和场地,聘用人员来经营俱乐部,这类属于私人俱乐部。
湖北省地方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作者:付俊刚王代波来源:《体育时空》2013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1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对湖北省地方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进而提出一些研究对策和合理的建议。
为促进湖北省地方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方高校网球运动现状对策近几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网球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由少数人参与到逐渐向大众普及。
而大学生作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充满朝气的群体也成为了这项运动的主要参与者。
但由于某些客观和主观上的因素,使得网球运动在全省各地区高校的发展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本文对湖北省各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其自身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湖北省地方高等院校网球运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也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文以湖北省内7所地方高等院校,长江大学(荆州)、三峡大学(宜昌)、湖北工程学院(孝感)、湖北师范学院(黄石)、黄冈师范学院(黄冈)、湖北理工学院(黄石)、湖北科技学院(咸宁)为研究对象。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进行研究。
一、发展现状与分析(一)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对网球运动的认知情况通过调查研究7所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喜爱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网球运动表示喜欢和较喜欢的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68%和23%,表示一般喜爱的占5%,表示不喜欢的占4%,这说明网球运动以其特有的锻炼价值和趣味价值,以及深厚文化底蕴、高雅的属性吸引着高校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有比较强烈的参与网球运动的愿望。
反应了大多数同学对参加网球运动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而对网球运动不感兴趣的大学生只是极少数。
网球运动在我国高校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项目,正在受到我省各地方高校学生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