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术后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6.68 MB
- 文档页数:19
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摘要】目的:分析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重点。
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PKP治疗的33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5年的1月~2015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PKP治疗的31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做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施护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重视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确保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能提高治疗及恢复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更早恢复。
【关键词】PKP;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围手术期PK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老年压缩性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术式,凭借其微创性获得了大多数患者认可[1]。
本文分析了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重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PKP治疗的33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5年的1月~2015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PKP治疗的31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做为对照组。
入组标准:①入组患者均施以临床检查,其伤情、临床表现均符合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相关诊治标准,经影像学检查证实。
②患者的临床资料相对完整,年龄超过60岁,有一定耐受能力。
③患者具备PKP治疗指征,无相关禁忌症,均接受PVP治疗。
④患者无其他系统、免疫性、血液性相关疾病,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⑤患者在听力、沟通以及意识方面均无问题,知晓此次研究,并同意参与且能够配合。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研究组中有男性14例,女性19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是(64.3±3.3)岁。
对照组中有男性13例,女性18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是(64.7±3.5)岁。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一、引言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特点是骨质的脆弱和椎体的压缩。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成为了治疗OVCF的常用方法。
本文将针对PVP与PKP在治疗OVCF中的疗效进行详细分析。
二、PVP与PKP概述1. PVP(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向压缩的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等材料,以增强椎体的稳定性,缓解疼痛。
2. PKP(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在PV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通过球囊扩张恢复椎体高度,再注入骨水泥,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三、PVP与PKP的疗效分析1. 疼痛缓解:PVP和PKP都能有效缓解OVCF患者的疼痛。
PVP通过骨水泥的支撑作用,减轻了骨折部位的压迫;而PKP通过球囊扩张恢复椎体高度,进一步减轻了神经根的压迫,从而在疼痛缓解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2. 椎体稳定性:PVP和PKP都能增强椎体的稳定性。
骨水泥的注入使得椎体更加坚固,减少了再次骨折的风险。
而PKP通过球囊扩张恢复椎体高度,使得椎体的生物力学结构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椎体的稳定性。
3. 生活质量:PVP和PKP都能显著提高OVCF患者的生活质量。
疼痛的缓解和椎体稳定性的提高,使得患者能够进行日常活动,提高了生活质量。
4. 并发症:虽然PVP和PKP都是微创手术,但仍有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骨水泥泄漏、感染等。
然而,通过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四、结论综上所述,PVP和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疗效。
两者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增强椎体的稳定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PKP通过球囊扩张恢复椎体高度,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临床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微创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适应症、手术方法、禁忌症、并发症及手术入路及要点总结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是老年骨科中的常见疾病。
传统治疗方法为支具外固定、卧床休息等措施,不仅治疗效果不理想,同时容易增加骨质脱钙疏松,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或身体状况较差,使得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容易由于患者身体状况差而受到限制。
微创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老年OVCF中逐渐开展,并取得一定的疗效。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临床多以第11、12 胸椎和第1、2 腰椎最为多见。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发生率约65%。
(T12、L2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卧床休息3个月,受伤部位用软枕垫高:进一步骨量丢失,长时间卧床可致肺部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栓塞等一系列并发症。
服用止痛药:产生耐药及药物不良反应。
外支具:妨碍功能锻炼。
传统手术:椎管减压加钉棒内固定治疗:仅用于骨折引起神经脊髓症状者,因骨质疏松而固定效果差。
微创手术:椎体成形术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在影像增强装置监视下,通过经皮放置套管注射骨水泥进入椎体,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恢复部分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
手术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C 形臂机X线定位下找到伤椎的椎弓根在皮肤上的投影点。
再用穿刺针经皮钻入伤椎椎弓根至椎体前中1/3处。
抽出内芯,将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骨水泥调和至糊状,在监视下用推注器从穿刺针缓慢注入椎体内。
当骨水泥达到椎体后壁显影时,立即停止注射,骨水泥一般注射4-6 ml。
透视检测骨水泥的填注情况,待其良好完整后拔出穿刺针,敷贴消毒,完成手术,整个手术过程持续约30分钟。
骨质疏松性骨折PVP及PKP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
方法 64例高龄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PVP或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
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康复出院。
结论 PVP及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重视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骨折护理1984年法国神经介入放射学家Galfbert首创采用经皮椎体后注射骨水泥治疗椎体血管瘤取得满意效果,此后PVP被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1]。
1994年美国的Garfin等在PVP的基础上发展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 [2], [3],均通过向骨折椎体内灌注骨水泥来增加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迅速减轻椎体压缩骨折所致疼痛,其止痛效果均较明确。
我院2009年l0月~2011年10月间对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进行PVP或PKP 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4例(82个椎体),男20例,女44例,年龄55~80岁,平均73岁。
全部病例均为2周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主要症状为腰背部疼痛,酸胀,无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CT检查无椎管内明显占位病变,伤椎后壁完整。
为单纯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
1.2 方法手术在全麻或局麻下进行,术中采用俯卧位。
“C”型臂X线机透视下将给予PVP或PKP技术,强化椎体缓解疼痛[4],术后观察生命体征,注意血管神经症状,使用抗生素24~48小时。
1.3 结果 62例患者X线或CT检查,骨水泥填充良好,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及酸胀感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未发现穿刺部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围术期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邹雪琴张艳艳孙强马云花【摘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老年患者的一种常见病,随着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OVCF像其他骨折一样,也存在骨折不愈合现象。
但由于认识上存在不足常被忽视,使其成为OVCF患者慢性背痛及残疾的根源。
研究发现这种骨折不愈合保守治疗常常无效,需要手术干预。
我院骨科联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脊柱外科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OVCF骨折不愈合12例。
结果发现:PKP镇痛效果满意,术后24~48 h患者即可佩戴腰围固定带离床活动,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自理能力也较术前有显著改善。
疼痛缓解率和功能改善率达95%。
我们认为,细致周到的围术期护理对于手术取得满意疗效至关重要。
术前正确的病情评估、必要的体位训练,细致的心理疏导,术后对于病情的密切观察,正确的康复训练,积极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合理的出院指导,对于避免再次发生椎体骨折必不可少。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折不愈合;围术期;护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同时也是后果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随着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OVCF像其他骨折一样,也存在不愈合现象[1],且其好发于胸腰段。
由于对这种骨折不愈合现象认识不够,临床上常易被忽略,使其成为OVCF患者慢性背痛及残疾的根源。
研究发现OVCF骨不愈合,不像急性OVCF,一般不会自然愈合,保守治疗常常无效,需要手术干预。
文献报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不仅能够治疗OVCF,而且可被用于治疗OVCF骨折不愈合[2~4]。
PKP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PKP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护理价值。
方法文章研究时限定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共有研究对象80人,均在我院行PKP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结合病例信息随机分组,每组40人、组间差异在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比对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及康复优良率。
结果干预前组间情绪量表评分差值不明显,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量表评分均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分值更低P<0.05;同时观察组康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分析表明,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对行PKP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康复情况有显著改善作用,有效提升临床整体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护理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老年患者;护理骨科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主要治疗人体骨骼在外力作用下引起的各种创伤疾病。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不断地加剧,导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1]。
该类患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要医治途径,随着医疗科技不断地发展,PKP手术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该技术具有手术疼痛小等优势,但患者也会因多种因素影响易出现严重不良情绪,降低预后恢复质量。
鉴于此,针对我院80例行PKP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内,并探讨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文章研究时限定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共有研究对象80人,均在我院行PKP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结合病例信息随机分组,每组4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男20例,女20例,年龄48-82、平均值(岁):(65.32±1.35),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男22例,女18例,年龄49-83、平均值(岁):(66.33±1.54),对比两组资料可得P>0.05。
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护理作者:邵爱平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1期近年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已在国内外学者中达成共识,其疗效明确可靠[1-2]。
椎体成形具有良好疗效。
但是这项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导针经皮穿刺到伤椎及骨水泥灌注过程中有脊髓损伤、骨水泥渗漏及肺栓塞等潜在的危险。
患者多为老年病例,潜在较多并发症的风险,如果护理不当,后果严重。
我科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采用经皮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共为24例,现将一些如何重点防治手术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67~81岁,平均74.3岁。
其中胸椎压缩性骨折11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3例,累及单椎体27例,两椎体3例。
22例有明确的外伤史,2例没有明显的诱因。
临床表现主要是病变椎体棘突部压痛、叩击痛,活动或站立困难。
X线平片和CT显示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MRI提示均为新鲜骨折。
1.2方法本组病例患者全部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后采取俯卧位,在C臂机透视下准确定位椎体,以患者疼痛严重侧或压缩严重侧椎弓根为穿刺进针点。
关于椎弓根穿刺,在X 透视下,于椎弓根外上方进针,进针过程中分别透视正位和侧位,判断穿刺针的外展角度和头倾角度是否合适。
进针过程中透视正侧位,直至穿刺针到达合适深度。
经穿刺针置入保护套管,X线透视确保位置及深度正确。
将球囊经工作通道导入椎体内,在透视下将球囊扩张,调制骨水泥,经工作套管缓慢推入椎体,透视见充填满意即停止注射。
骨水泥推注管夯压骨水泥,直至其完全固化后拔出,缝合、包扎伤口。
1.3疼痛观察及疗效判定疼痛观察是通过术前、术后2 d进行视觉模拟疼痛程度评分( vasual analogue scale,VAS)获得。
舒适护理干预对PKP 术后老年患者疼痛程度及并发症预防的影响周蔚(广昌县人民医院,江西广昌344900)员的岗位职责详细的划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相关操作,做好日常的检查及抽查工作[8]。
在检查方面加派人员,做好详细的检查,确认无误后进行包装合格检验。
同时注意器械的保养[9,10]。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开展精细化管理,可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杨旭东,周璞.供应室清洗岗位前移对改善硬式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11):157-158.[2]夏宗丽.腔镜器械在清洗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24):16-17.[3]李秀贞.精细化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器械包管理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08):72-73.[4]陈宁宁.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相关护理管理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0):249-250.[5]胡兰亭,尹广桂.腔镜器械集中处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CD].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168-169.[6]青毅,朱琳,林建玲,等.供应室服务模式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43-44.[7]王凤霞,赵筠.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精细化管理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2):3518-3520.[8]崔迎莹,蒋洁.腔镜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效果分析[J].淮海医药,2015,33(4):400-401.[9]魏新燕.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探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4(3):462-463.[10]滕其霞.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2016,40(4):234-235.(收稿日期:2020-11-16)基金项目:抚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抚科计字[2019]4号,第73项)作者简介:周蔚,女,本科,主管护师。
PVP及PK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分析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性患者施以PVP及PKP围手术治疗,并利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护理,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全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利用PVP及PKP两种方法对病患施以治疗,治疗后实验组采取Orem护理方法对患者施以治疗,对照组病患者利用常规护理方法以治疗。
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对健康知识的理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责任感等均明显提高。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实验组相比略差,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等较差。
结论:Orem护理方法满足PVP及PK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需求,患者满意度高,自我保护意识等强。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期护理;Orem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146-01骨质疏松引发骨折,是当下医学领域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此类疾病的治疗可利用PVP及PKP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但是为了巩固手术治疗的效果,也应注重后期的护理工作。
Orem护理方法可对昏迷病人以及没有自理能力的患者护理,也可为截肢患者和手术后患者施以治疗,患者满意度较高。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共收治的患者(60例),把全部患者划分为两个组别,一组是实验组,一组对照组。
划分每个组别病患各30人,对全部患者施以PVP及PKP 治疗后,分别利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其护理。
其中实验组病患采取的护理方法为Orem护理方法,该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6人,女性患者人数为14人,病患年龄区间在54-83岁之间,患者评价年龄为74岁。
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以治疗,该组中男性患者有13人,女性患者有17人。
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显示,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包括入院前的教育、手术前的准备,和手术中的配合等事项施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