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中聆听能力的培养
- 格式:pdf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3
2017年第8期(总第320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8,2017(CumulativelyNO.320)小议钢琴学习中细节的重要性王 雯(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摘要】在好的钢琴演奏中,所有的细节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试从实践角度谈谈细节的重要性。
【关键词】细节;钢琴;演奏【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一、学会聆听学会聆听是很少人能够注意到的细节,生活中经常注意到,学生们每天重复做着简单的手指运动,这是最浪费时间并且效率极低的做法。
练琴时每一个声音都应该被演奏者听见。
即使具备强劲有力的手指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学不会聆听,也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奏者。
艺术家的表演一旦不再关心表演的细节,觉得自己的表演非常完美没有瑕疵,这时在艺术上也就到了原地踏步的时刻。
在聆听中发现细节,及时纠正,才能呈现出让人期待,令人兴奋的演奏。
我们之所以去听大师的演奏会,主要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这并不比上课学到的少,用心去听,注意大师们采取了什么手段获得这种演奏效果,去听一场音乐会,不仅考验辨别的能力,还需要具有较强听力。
二、意识到自身的缺点首先要注意细节的重要性,一个细节不起眼,但细节问题多了就会出现大问题。
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演奏者一定要细心,不要忽视它。
还要注意演奏中的难点,并单独拿出来练习,通过反复练习,难点也能被弹的连贯,这才是高质量练习的来源。
只有意识到自身的缺点,发现技术缺陷,才能花费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取而代之的是演奏中全新的喜悦,钢琴演奏的好坏,来自于日积月累的细节练习,而无视缺点的那些人对自己的演奏过于自信,看不到不足之处,这样就会止步不前。
三、句法的细节和侧重钢琴演奏和中国古代诗人写诗讲究推敲是一样的道理,讲究许多细枝末节,在许多人眼里认为句法应该在许多其他重要的事情完成以后才去考虑,它绝不能被忽略。
忽略它就像是演员忽略思考他对台词的诠释,所以好的演员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找到最佳的方法表达作品的意思,好的钢琴家也同样需要对句法的正确理解和传送从而把作品在音乐中的含义表达出来,所以好的钢琴家会花费心血去选择处理乐句。
如何进行钢琴的音乐欣赏与解析钢琴音乐作为一种经典的音乐形式,历史悠久,风靡至今。
然而,对于许多钢琴音乐的初学者来说,如何进行音乐的欣赏与解析可能是一项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技巧和方法,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钢琴音乐。
首先,要进行钢琴音乐的欣赏与解析,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钢琴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技术。
钢琴由黑白相间的琴键、弦乐器和共鸣箱组成。
每个琴键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音高,演奏者通过按下琴键触发琴弦的振动,产生声音。
钢琴的演奏技术包括手指的力度、速度和音色控制等方面,这些因素直接影响音乐的表达和演绎。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钢琴音乐的欣赏与解析。
第一步,先对音乐整体进行感受。
不管是在音乐会现场还是通过音乐录音品味,我们应该首先全面地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可以仔细聆听曲调的起伏、情感的变化以及旋律的美妙。
同时,也要留意乐曲的整体结构,包括序曲、主题、副题、转场等等。
第二步,注意曲子的节奏和韵律。
钢琴音乐通常具有明确的节奏和韵律,这对于欣赏和解析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尝试跟随钢琴音乐的节奏,用手指轻击桌面或者跺脚,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节奏动感。
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析乐曲的节拍和速度变化,进一步理解曲子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第三步,关注和解析钢琴的技巧和音色。
钢琴作为一种多功能的乐器,演奏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指力度和速度,以及使用不同的琴键,产生丰富多样的音色效果。
初学者可以细致地聆听演奏者的技巧和表演风格,并尝试区分不同音符的音色差异。
通过对技巧和音色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演绎方式和艺术特点。
第四步,探索乐曲的情感表达。
钢琴音乐通常通过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等元素来表达情感。
欣赏者可以通过细致的聆听和深入的思考,寻找乐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钢琴音乐常常通过音符的高低、音符之间的跳跃或连贯等方式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比如兴奋、忧愁、喜悦等等。
我们可以试着将乐曲中的音乐元素和情感进行对应,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乐曲的内涵。
培养音乐课堂学生的倾听意识[摘要] 现阶段的初中欣赏教学中学生倾听音乐时常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常常是处在一个“游离”、“倦怠”、“间断性化验”等不良状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阻碍了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
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在初中音乐课堂倾听音乐的习惯养成途径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初中音乐;倾听意识一、培养学生倾听音乐习惯的重要性美国著名现代音乐家爱伦科普兰说过:“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
”音乐课作为听觉学科,倾听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欣赏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以听赏为主。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要富有启发性,是为引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
而欣赏则要有“倾听”来做为前提,“倾听”是一种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学会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去“听”音乐,是学生审美艺术欣赏意识形成的前提条件。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决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和习惯。
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倾听音乐习惯,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心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课堂中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也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二、培养音乐课堂学生倾听意识的途径1、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倾听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新课标教学的主要理念之一,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达到应有教学效果,才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音乐世界的奥妙。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现代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优化教材、教学内容,要灵活变通,要精心设计教案做好课前准备,设计出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倾听意识。
例如:欣赏音乐大师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这一作品时,我们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一遍,听后让学生说下从哪里听过?如:电视,电影还是亲友的婚礼上?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听后感。
其次,和学生一起探讨作品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可用媒体展示乐器的图片),探讨此作品的由来。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的应用1. 提高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动态的、实时的音乐表现形式,学生在聆听即兴伴奏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对音乐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提高音乐的感知能力。
2. 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通过钢琴即兴伴奏,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3. 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和钢琴即兴伴奏师的配合,进行歌唱表演,钢琴即兴伴奏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提高表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感。
钢琴即兴伴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情感。
1. 配合歌曲教学。
在音乐课堂中,老师可以邀请专业的钢琴即兴伴奏师来为学生伴奏,配合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
比如在学习儿童歌曲《小星星》时,钢琴即兴伴奏可以增加音乐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配合舞蹈教学。
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老师可以邀请钢琴即兴伴奏师来为学生即兴演奏,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舞蹈表演,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音乐和舞蹈的结合性,还能够增加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自信心。
3. 配合乐器教学。
在进行乐器教学时,例如小提琴、长笛、小号等,钢琴即兴伴奏可以为学生提供优美的音乐背景,激发学生对乐器学习的兴趣,加深对乐器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4. 创造音乐情境。
通过钢琴即兴伴奏,可以创造不同的音乐情境,如欢乐的、悲伤的、惊悚的等等,学生在感受音乐的也能够有更多的体会和情感表达。
5. 带领学生参与即兴伴奏。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即兴伴奏,通过尝试创作钢琴伴奏,锻炼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的应用需要老师精心设计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钢琴即兴伴奏,使其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效手段。
学校也应该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提高其钢琴即兴伴奏的水平和能力,使老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