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它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不仅正确地解决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而且正确地回答了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仅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而且把唯物主义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辨证的历史观统一起来,这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独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性的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最主要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所创立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第一次引入并科学地论证了实践的观点,阐明了在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强调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社会生产斗争、政治实践和科学实验的产物,并在实践中获得检验、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它的科学性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正在于,它通过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成为人民群众手中变革现存世界的有力武器,推动着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事业的历史进程。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P18 (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是标志着一切事物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整个世界就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静止是指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形,一是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空间位移,二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尚未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辨证的统一,是物质运动两方面的属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即动中有静,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

3、否定之否定规律P41

(1)肯定和否定的关系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由于内部矛盾的推动,事物由自身肯定状态到达自我否定状态,任何事物内部的因素都可以划分为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则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肯定和否定无论是作为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两个不同方面,还是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双方各自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肯定和否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辨证的否定观首先,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及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而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其次,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事物的这种质变只有经过否定才能实现,只有经过否定事物才能在新质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最后,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

4、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P59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大有小,有正效应和负效应。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P63、64

(l)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①真理的绝对性也称绝对真理,首先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次,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真理的相对性也称相对真理。首先,从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和方面的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扩展;其次,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深化;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二者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一切科学理论。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唯心主义主张主观真理论,因而否认真理标准的客观性,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用客观事物本身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因此也不能正确解决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明确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因此,主观是否符合客观以及符合的程度如何,在主观范围内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同时,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因为客观事物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现实相比较,同样也无法解决真理检验标准的问题。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不仅有着普遍性的优点,而且有直接现实性性优点。实践本身是直接的现实,同时又嫩能够把正确的理论直接变成现实。通过实践活动,就能够把原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相对照、相比较,检验出理论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以及符合程度如何,即检验出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

6、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生产力标准P99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性质必然发生相应变化,进而使整个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和更新。其次,生产力通过决定生产关系使社会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要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也发生根本性变革。最后,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从根本上是生产力极其发展状况决定的。(2)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和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社会进步的基础归根到底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既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也是衡量进步的根本尺度。

(3)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