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壮秧关键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新时期水稻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摘要: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水稻种植水平也不断提高,作为我国农作物的基本组成,水稻种植工作对提升农业经济与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对水稻栽培种植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新时期水稻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
关键字:水稻种植;种植技术;水稻管理;种植管理引言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环节都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水稻种植中,通过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等能够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尤其是水稻的种植环节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为此,农业部门应该不断完善水稻种植环节,并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1水稻栽培种植技术简述水稻栽培种植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在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支持下,我国渡过了较为艰难的历史时期。
时至今日,水稻已经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的作物,其体现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环境价值,因此栽培新技术的开发要点也转为了绿色可持续、机械化、增产减负等方面。
水稻依旧是人们重要的粮食作物,因此种植人员应积极尝试种植栽培的新技术,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水稻种植的效益,利用机械生产设备减轻自身的工作负担,提高整体生产力,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发挥地区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2水稻种植常见问题我国水稻生产历史悠久,在世界粮食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适宜水稻种植的土地资源逐年吃紧,为缓解此现象及抑制其范围的扩大,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合理调研该地区水稻种植情况,提升重视程度,并制定相应的规划管理工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种植与管理。
换言之,为水稻种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应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目前传统的水稻种植技术与管理情况下,相关部门过度开垦土地以提升水稻生产效率,不但严重损害了土壤及生态环境,也与我国目前水稻生产与发展的要求相悖,得不偿失。
3新时期水稻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措施3.1营养土的准备工作一是合理配制营养土。
水稻育苗盘育苗技术及秧苗管理方案一、水稻育苗盘育苗技术。
1. 育苗盘选择。
咱先得选好育苗盘,这就像给水稻宝宝选个合适的小床。
一般来说,有那种平底的塑料育苗盘就挺不错的。
育苗盘的孔穴大小和数量得根据咱的需求来,要是育的苗比较多,就选孔穴多一点的。
比如说,32孔或者50孔的育苗盘就挺常用的。
而且这个育苗盘得质量好,不能一捏就碎,要能经得住折腾。
2. 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可是水稻苗茁壮成长的关键。
咱可以把肥沃的田土、腐熟的农家肥还有适量的草炭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大概是田土占六成,农家肥占三成,草炭土占一成这样的比例。
然后呢,为了防止土里有病菌和害虫,得给这营养土消消毒。
可以用高温消毒的方法,把营养土摊开在大太阳底下暴晒个几天,那些病菌和害虫就受不了啦。
3. 种子处理。
水稻种子就像一个个小生命的种子,得好好对待。
先把种子放在太阳下晒个一两天,这就像是给它们做做热身运动。
然后用盐水或者泥水选种,把那些瘪瘪的、不饱满的种子挑出去,留下那些饱满的壮种子。
选好种之后,再用浸种灵之类的药剂浸种,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来,一般浸个两三天就差不多了。
浸种完了之后,把种子捞出来洗干净,就可以准备播种了。
4. 播种。
播种的时候就像给小床安排小客人一样。
先把育苗盘里装满营养土,装到差不多离盘口一厘米左右的地方就行。
然后把处理好的种子一颗一颗地放到孔穴里,每个孔穴放个两三粒种子就够了。
放好种子之后,再轻轻地盖上一层薄土,就像给种子盖个小被子一样,这层土大概有0.5厘米厚就可以了。
5. 浇水。
播完种就得浇水啦,这就像给刚种下种子的小床浇水一样。
要浇透,让营养土都湿透了,但是又不能积水,不然种子会被泡坏的。
可以用那种细眼的喷壶慢慢地浇,直到育苗盘底部有水渗出来为止。
二、秧苗管理方案。
1. 温度管理。
秧苗就像个小娃娃,对温度很敏感。
在刚播种后的几天,要保持比较高的温度,就像给小娃娃盖个厚被子一样。
白天温度保持在25 30℃,晚上也不能太低,大概15 20℃。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想实现水稻的高产,除了选用优良的种子和品种外,我们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栽培技术措施。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项重要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一、科学施肥施肥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大大增加水稻的产量。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水稻的施肥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水稻的生长期可以根据时间划分为出土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
在出土期和拔节期,可以采用底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法,增加土壤肥力。
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稻的灌浆期前的重要时期,此时适当的施氮肥可以促进水稻的穗粒形成,增加产量。
而在灌浆期,水稻需要更多的磷钾肥,这样可以增加水稻的沉积量,提高稻谷的重量,达到高产的目的。
二、科学排水水稻是喜欢水的作物,但是过多地水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栽培水稻时应采取科学排水的方法。
排水主要分为中耕排水和水口排水两种方式。
中耕排水是指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前对田间进行轻微的深翻,以便排出积水。
水口排水是指在水稻丰水的时期,及时开口放水,保证积水不淤滞,从而避免水稻根部出现缺氧现象。
科学排水可以有效地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为高产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三、合理密植水稻密植是指在一定的土地面积内,种植更多的水稻植株,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但是密植太多也会对水稻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密植应该合理掌握。
在一定的肥料和生长条件下,选择适当的品种和植株密度,加强水稻间的竞争关系,既防止了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稻穗的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
四、科学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水稻高产的重要阻碍因素。
因此,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科学预防和有效防治病虫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也可以选择适量的农药喷洒等方法进行防治。
在选择农药时,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扩散情况,选择适当的防治措施和农药,以避免使用过多农药,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
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选用耐旱品种:选择适应旱地条件的耐旱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耐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高的特点。
2.选择适宜的育秧期:在旱地栽培水稻,一般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育秧,避免遭受低温、霜冻、倒伏等不利因素。
3.预备好育秧土:育秧土应具备适宜的水分保持性和空气渗透性,通常选用既排水又保水的壤土或沙壤土。
4.合理的灌溉措施:采用适量的水分供给方式,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刚进入育秧期时,可适量湿润育秧土,保持土壤湿度,待稻苗生长发育良好后,可适当减少灌水次数,提高土壤干燥时间。
5.合理施肥:旱育秧需要充分施肥,但要注意施肥量的控制,避免肥料过多导致农田排水不良或化肥浓度过高,对水稻苗产生负面影响。
可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生长需求,进行有机肥和化肥的合理配比。
6.控制病虫害:旱地条件下,水稻易受到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等胁迫。
因此,定期进行田间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早期识别病虫害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水稻苗的健康生长。
7.合理管理水分:旱地栽培水稻需要合理管理水分,避免干旱或过湿。
适当增加土壤保水性,比如增加有机质含量、覆盖稻草等方法,减少土壤水分流失。
8.控制杂草生长:旱育秧期间,及时进行杂草清除,避免杂草对水稻幼苗的竞争。
可以利用覆膜、铺草等方法,减少杂草的生长,提高水稻的生产力。
9.及时处理病苗、虫苗和弱苗:在幼苗期就开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苗、虫苗和弱苗,避免它们对正常苗期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10.增加光照:旱地栽培水稻一般光照较好,但在云雨连绵的地区或沼泽地,可能需要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可以利用人工照明或增加栽培密度等方法。
11.合理密植:旱育秧期间,可以适当增加栽植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但也要注意合理控制密度,避免水稻间互相竞争,导致产量下降。
总之,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选择耐旱品种、合理的育秧期、预备好育秧土、合理灌溉、合理施肥、控制病虫害、合理管理水分、控制杂草生长、及时处理病苗、虫苗和弱苗、增加光照和合理密植。
水稻旱育秧的技术要点
水稻旱育秧具有省种、省肥、省水、省力,秧龄短、秧苗壮,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种子成活率高等优点。
为达到苗齐、苗全、苗壮,获得优质适龄壮秧,实现增产增收,做好五措施最关键。
1、苗床选择:选用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疏松透气、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管理方便、水源条件好的地块作苗床。
2、苗床整地:苗床四周开挖排水沟,沟深50厘米。
按两米开厢,其中厢宽1.5米,厢沟走道0.5米。
精细平整厢面,做到厢平土细。
3、苗床浇水:播种前对苗床浇透水,使苗床土壤湿透,然后用少量过筛细土填平厢面。
4、确定播种量:播种前种子要进行浸种、消毒、催芽。
以60天苗龄移栽计算,每平方米苗床播种经过浸种、消毒、催芽的种子用量为40克,每亩大田需苗床50平方米。
5、确定播种期:旱育大苗秧在地膜育水秧的基础上提前一星期左右,一般以3月10日―20日左右播种为宜。
播种后用竹片搭拱覆膜,四周用细泥土封严压实。
1。
水稻旱育壮秧技术要点作者:由鸿远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年第06期摘要:水稻旱育苗的目标就是培育壮秧,其中包括苗高、茎粗和根量,这也是秧苗素质的体现。
要达到这一点,无论是从苗床地选择,到种子的精选与处理,还是播种及秧田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唯有如此,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秧苗。
关键词:水稻;旱育壮秧;技术要点一、水稻育苗1 苗床选择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向阳背风,水源方便,排水良好,无杂草的旱田地块做为育苗田。
秧田选好后,就要坚持不做他用,并每年增施优质农肥。
在苗床规格上,现在通常采用大中棚育苗,其优点是便于管理,提高秧苗素质。
坐床时间以秋坐床为好,能够有效缓解春季作业的紧张程度,抢抓农时,以保适时早播。
对选好的育苗床,要先清除残茬、石子,砖块等杂物,打碎土块,整平床面,为土壤化冻后提早进行床土处理和播种做好准备。
如果选择春季坐床,就应在积雪融化前清除床地积雪,等到土壤融化到6 cm深时,及时铲除根茬,再到土壤化到10 cm深时,抓紧抢翻,坐床。
因其要培育壮苗,苗床土应加入一部分腐熟好的优质农家肥,以此改善土壤结构。
一般条件下,每平方米施入腐熟的草炭8~10 kg,或是充分腐熟的猪粪10~12 kg。
另外,每平方米可再施硫酸铵40~50 kg,磷酸二铵60~80 kg,硫酸钾40~50 kg。
还可以加适量的硫酸锌等微肥。
将以上肥料反复均匀地混拌在10 cm左右的床土中。
注意一定要混拌均匀,否则肥料过多的地方会烧根。
为防止立枯病菌,每平方米床土中施用70%敌克松2.0~2.5 g,具体方法是先用酒精将其稀释溶解,然后配制成800倍水溶液,用喷壶均匀地喷洒于床面上。
2 品种选择与处理选用优质高产,熟期适当,抗病耐肥,分蘖力较强的优良品种。
种子精选过后先要进行晒种,少则2天,多则3天,但不能暴晒,否则会因稻壳破裂而感染到病害。
然后进行清选浸种,用比重1.08~1.1的黄泥水,将种子倒入,并搅动1~2 min,捞出秕谷,再将选出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用一些高产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选优良品种选用优良品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
优良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
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源等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品种。
二、合理施肥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期的需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同时,还应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三、科学管理水田水稻是水生作物,因此科学管理水田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管理水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水田的水分,避免干旱和涝灾。
2.及时除草,保持水田的通风透气性。
3.合理控制水田的水位,避免过深或过浅。
4.及时排除水田中的杂质和废弃物,保持水田的清洁。
四、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密植时,应根据品种、土壤和气候等条件,合理控制植株的密度。
一般来说,每亩水稻的植株数应在1.5万-2.5万之间。
五、适时灌溉适时灌溉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灌溉时,应根据土壤和气候等条件,合理控制灌溉的时间和量。
一般来说,水稻的灌溉量应在每亩5000-7000立方米之间。
六、合理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防治病虫害时,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同时,还应注意防治的时机和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七、及时收割及时收割是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收割时,应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和品种特点,选择适当的收割时间和方法。
同时,还应注意收割后的处理和储存,避免损失和污染。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选优良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管理水田、合理密植、适时灌溉、合理防治病虫害和及时收割等。
只有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水稻旱育秧技术要点 作者:李德荣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9期
遂宁地区水稻旱育秧技术是培育多蘖壮秧、实现水稻高产的重要措施。旱育秧由于具有秧龄弹性大、秧苗矮壮、分蘖多、白根多,移栽后返青快,与两段育秧相比它还具有节水,无需寄栽,减轻劳动强度等优势,近年在水稻超高产栽培上广泛应用。同时,由于旱育保姆等物化新技术的应用使旱育秧技术趋于完善。
一、苗床选择 苗床应选择在土壤肥沃,质地疏松,地下水位在50厘米以下、便于排灌、近移栽大田的田块或菜园土作苗床。苗床要长期固定,常年培肥,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二、苗床地培肥 栽植大田一亩需制作苗床面积:小苗:25—30平方米;中苗:40-45平方米;大苗:50-60平方米。1.6 米开厢,厢长10 米,2—3厢,厢面有效播面1.1-1.2米宽。在播种前50天整厢施肥并覆膜培肥(方法一:沼渣培肥法:播种前50天每厢施入100公斤沼渣和2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尿素后覆膜培肥;方法二:圈肥培肥法:播前50天每厢施入100公斤优质圈肥和2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尿素后覆膜培肥);播前15天左右每厢再一次性施入腐熟有机肥30-50公斤,过磷酸钙0.5-0.6公斤,氯化钾0.2-0.3公斤 ,尿素0.3-0.5公斤,与10-15厘米深土层充分混合,细碎耙平,按每厢1.2米宽的厢面拉绳理沟整平,用木板将厢面赶平,然后浇足水份(湿度80%),用农膜简单盖好等待播种。
三、播种 (一)盖种细土制作 播前一个月选用苗床地周围细肥泥每50公斤用0.4公斤的复合肥或细有机肥10公斤或油枯0.2公斤混匀堆沤备用。按每平方米铺0.5-1.0厘米厚需10公斤,每亩大田苗床需准备250-300公斤盖种细泥。
(二)种子准备 亩用种量为1-1.2公斤。 (三)播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晴天晒种半天,经选种除去秕粒病粒后用清水浸泡0.5小时-10小时(视当时气温而定,气温高浸泡时间短),在种子未破嘴之前捞出用清水洗净,滤干表水后用旱育保姆按1:3比例拌种后及时均匀撒播。根据所制作的秧床厢数(或播面),平均摊分种子,按每厢所分数量重复2-3次匀播。播前要浇足底水,播种后用木板轻踏谷种使之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出苗,然后将准备好的细土盖种,一般盖泥标准应为厢面不现谷种为宜,厚度为0.5厘米左右。盖好细土后,喷浇清水保湿,用喷雾器按使用浓度在厢面喷撒防治杂草的旱育秧专用除草剂,双膜覆盖保温保湿育苗。
浅谈水稻壮秧关键技术
摘要:水稻壮秧是移栽后发根快而多,返青早,抗逆性强,分蘖力强,易早生快发。
俗话说“好秧半年粮”,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
目前,水稻育苗中主要存在水稻育出的秧苗整齐度差,苗体黄、瘦、高,大田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发生重,秧盘不好卷、提起易散落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水稻高产的一个瓶颈问题。
水稻壮秧是水稻育苗中关键的技术环节,引起栽培者的普遍重视,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水稻育秧推广经验,对水稻壮秧中关键技术进行归纳。
关键词:水稻;壮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94-1
1 水稻壮秧的标准
秧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产量的提高,培育壮秧,为丰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般来讲,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制度、不同育苗方式、不同熟期的品种等,应具有不同的壮秧标准。
尽管壮秧方法不同,但标准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水稻壮秧标准如下:
(1)叶片挺健,叶色青绿,不浓不淡,绿叶数多,苗身健硬,不软弱披散,茎基部粗壮。
(2)基部扁蒲,生长旺盛,是“扁蒲秧”而不是“牛毛秧”。
(3)根系发达,短白根多,对肥、水吸收能力强。
(4)秧苗个体间差异小。
(5)移栽后发根力强。
移栽后秧苗发根迟早和多少是决定早活快发的关键,发根力强,秧苗就会根强叶茂,互相促进。
(6)移栽后返青快抗逆性强。
返青快,分蘖早,有利于形成足够的有效穗。
同时,早生分蘖生长量大,干物质积累多,可为建成大穗创造物质基础。
2 水稻壮秧关键技术
确定单位面积适宜的播种量;施用充足高质量营养土;使用无纺布拱棚;不建立水层;适时通风炼苗,及时防治立枯病。
2.1 选种催芽
(1)选用优质品种:应选择抗病性强、品质好、光合效能和补偿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2)晒种:浸种发芽前,选晴天晒种2-3d,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
(3)浸种:清水浸种12h,再用强氯精500倍液浸12h,然后用清水洗净。
把消毒过的种子浸在流动水中或用桶浸种,每天换清水1-2次,总浸种时间大约70h左右。
(4)催芽:温度是能否催好芽的关键所在。
用32℃-40℃温水淋种后保温,保持谷堆温度32℃-35℃,待破胸后翻动谷堆降温,保持25℃-30℃,经24h左右,使根芽达到标准长度。
2.2 营养土的处理
营养土的质量与水稻壮苗有直接关系。
营养土的质量不同,培育出的秧苗素质不同。
在壮苗过程中,一般要进行旱田原土加农家
肥配比处理和增施氮磷化肥调酸处理。
(1)旱田原土加农肥配比处理
农家肥所含营养元素全面,有机质含量高,既可提供养分,又能改良土壤,使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
团粒结构保水、保肥能力强,孔隙适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协调,在准备苗床营养土的时候加入能为秧苗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但在应用农肥过程中需进行堆埋发酵处理,这样在保证育苗营养,改变土壤质地的基础上,也有力的防止了农家肥的寄生虫。
(2)增施氮磷化肥调酸处理
苗床ph在5左右时,有明显的防病和壮苗作用,通过增施氮、磷化肥调酸处理,一方面可满足3叶期秧苗生理需要,利于秧苗对氨态氮的吸收,土壤中速效磷增加,水溶性钾增加;另一方面能抑制土壤中尖孢镰刀菌,减轻立枯病发生。
2.3 大棚通风炼苗
塑料大棚育苗,要壮秧,适时通风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环节。
随着秧苗由小到大生长,秧苗抗性逐渐降低,长到3叶以上的秧苗其抗性已大大降低,此时通风炼苗,极易因温度的变化使秧苗不适,生理活性降低,引起发病。
所以通风炼苗一般在三叶期以前。
一叶期,要求控温控湿,防止徒长,出苗见绿后,若白天膜内温度超过35℃,应两头小通风,防止高温烧苗;二叶期,为提高秧苗素质,则开始炼苗,炼苗的方法是白天两头通风,晚上盖严,降温天应注意盖膜保温防寒,一直炼到秧苗适应膜外温度时才全面
揭膜,严禁一步到位,不炼苗就揭膜。
在炼苗时要注意:一要防止通风时期晚,超过三叶期以后炼苗,往往易造成秧苗素质降低、容易感染病害形成弱苗;二要每天的通风时间过晚、密闭时间过晚炼苗,这样因一早一晚气温低,苗床内外温差比较大,会引起秧苗滞长。
2.4 壮秧剂应用
稻壮秧营养剂具有以下特点:(1)含有多种水稻秧苗期的多种矿质元素,营养全面而平衡;(2)含有调酸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功能齐全;(3)一般与床土按比例混合后就可以使用,使用方便。
这些特点满足了水稻壮秧的要求,所以在生产上被广泛推广应用。
总的来说,水稻壮秧是水稻高产保障,要培育出叶片挺健、叶色青绿、根系发达、生长整齐、叶龄适当的壮秧,必须掌握壮秧技术环节。
参考文献
[1] 张岩.北方水稻旱育苗关键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
技,2010,(04).
[2] 周玮,王崇生.寒地水稻酿热物育壮秧高产栽培技术[j].各界(科技与教育),2010,(03).
[3] 杨春波.辽北地区限制水稻产量提高的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j].北方水稻,2010,(02).
[4] 王丽娟,刘春艳.水稻应用无土育苗的效果探讨[a].2004年
辽宁农业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