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麦家致儿子的一封信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麦家:静静守望厌学的孩子01央视节目《朗读者》第三期。
知名编剧麦家朗诵了一封从未公开过的写给儿子麦恩的家书——《致儿子信》,感动了无数观众,节目播出后,有不少人在关心麦家是怎么帮助厌学的孩子走出困境。
麦家说,“我有个非常简单的办法,你阻止不了他,你就当好旁观者,你看着他在干什么,守望着他,做一个麦田守望者。
”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这话说得多好,对于很多厌学休学的孩子家长,这是一剂再好不过的药了。
是的,孩子有病,该你吃药了。
为什么该你吃药,因为这病应该与你有关。
通常休学厌学的孩子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他是优秀的、他是自恋的、他曾经是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那个让你骄傲的孩子,可是你为了让他更优秀,你不断地指责他,不断地对他提出更高要求,不断地把自己自以为是的选择强加在他身上。
他那骄傲的内核被打击得遍体凌伤,他越来越无助,终于受不了了,不敢面对自己,面对这个世界,于是选择找个地方,想要静静地疗伤,想要再活过来一次。
所以,这时候的你,该吃药了,最好不要打扰他,静静地守望在旁边,让他疗伤。
02我知道你很难做到,因为孩子这病会让你崩溃,你受不了他把门关起来,你受不了在本该上学的时间,他在疯狂玩游戏,你会试图用种种方法,挽救他。
你会找各种机会和他讲大道理,你会用强硬的方式逼他去上学,或者用自虐的方式请求他去上学,你甚至会搬动各种亲戚朋友,或是各种专家导师去说服她。
你会发现这些方法都不管用,你会吃闭门羹,孩子会对你所有的措施无动于衷,最后你焦虑无奈无助甚至愤怒,你觉得自己要崩溃要发狂了。
那么请告诉自己,你该吃药了,放下你旧有的对待孩子的模式,就是你这些模式伤害孩子至此,不要再试图用侵略性吞噬性的方式去救他。
你需要吃药了,你需要安静下来,只是守望在他身旁,让他疗伤,也给自己疗伤。
03要知道这时候的他,之所以会这样,不是耍小性子发小脾气,他是真的生病了,其实已经病入膏肓了,只是你看不到罢了。
这时候的他,不要说学习工作,能活着就已经不错了。
麦佳《一封信》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
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
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
手稿图:麦家给儿子的信我没有到过费城,但可以想象,那边的月亮不会比杭州的大,或者小;那边的房楼一定也是钢筋水泥的;那边的街弄照样是人来车往的;那边的人虽然肤色貌相跟我们有别,但心照样是要疼痛的,情照样是要圆缺的,生活照样是有苦有乐、喜忧参半的。
世界很大,却是大同小异。
也许最不同的是你,你从此没有了免费的厨师、采购员、保洁员、闹钟、司机、心理医生,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饿了要自己下厨,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寻医生。
这一下,你是那么的不一样,你成了自己的父亲、母亲、长辈。
这一天,是那么的神奇,仿佛你一下就长大了。
但这,只是仿佛,不是真实。
真实的你只是在长大的路上,如果不是吉星高照,这条路必定是漫漫长长的,坎坎坷坷的,风风雨雨的。
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高悬在你头顶,帮你化掉风雨,让和风丽日一直伴你前行。
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对不起,儿子,我也不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363363431会这么做。
为什么因为我爱你,因为那样的话,你的人生必定是空洞的、苍白的、弱小的,至多不过是一条缸里的鱼,盆里的花,挂着铃铛叮当响的宠物。
这样的话我会感到羞愧的,因为你真正失败了。
你可以失败,但决不能这样失败,竟然是被太阳晒死的,是被海水咸死的,是被寒风冻死的。
作为男人,这也许是莫大的耻和辱好了,就让风雨与你同舟吧,就让荆棘陪你前行吧。
既然有风雨,有荆棘,风雨中不免夹着雷电,荆棘中不免埋着陷阱,作为父亲,我爱你的方式就是提醒你,你要小心哦,你要守护好自己哦。
爱的陪伴作者:来源:《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17年第23期《朗读者》中,作家麦家给儿子的一封信被称为《朗读者》开播以来最重磅的一枚催泪弹。
《朗读者》现场,麦家更是几次哽咽,聆听者董卿也泪光闪烁,台下的90后、00后直接哭了。
这封被网友称为“最美家书”的信,顿时刷爆了朋友圈。
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曾经也是一位叛逆的儿子。
因为父亲的严厉,他憎恨父亲,甚至长达17年不曾喊过父亲。
然而在他做了父亲之后才真正明白父亲对自己的爱。
麦家说:“我儿子的青春期可以说是特别的作、特别的叛逆。
”麦家直言,青春期来了就是“鬼敲门”,高中开始,儿子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三年一直待在家里,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上网、聊天、恶作剧。
对于儿子,麦家无数次想放弃,因为忍无可忍,但是最后又无可奈何。
“我们始终不放弃,每天把老师请到家里来,但很多老师上了几天课后就劝我,麦家,还是算了。
”儿子气走了家庭教师,麦家却仍然不放弃寻求让孩子可以继续接受教育的途径,甚至一度自己掏钱开了一家培训机构,只是为了让儿子和同龄人在一起,然而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但麦家一直未停止对儿子的陪伴,他说:“年轻人,或者说青春期就是一个危险,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鲜花。
我们作为长辈,只有一种选择,帮助他变成一朵花,抹平坚韧的地方。
帮助他度过最摇摆不定,定时炸弹的这样一個阶段。
”素材点击1.很多人在青春期都有叛逆的一面。
面对孩子这种“有问题”的青春,父母应该怎么办?是选择放弃还是坚持?忍耐还是放任?作家麦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作为父亲,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陪伴、理解、宽容、坚持、忍耐的重要性。
2.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偿的,是亲情让孩子将青春的光彩释放得更加淋漓尽致,也许那光芒刺眼;是爱、亲情让孩子将人生之路走得更远更加宽广。
面对张扬的、失了控的青春,父母的坚持忍耐、不放弃,最后等到的会是孩子的懂事与成功。
运用方向叛逆、陪伴、选择、坚持、不放弃。
麦家巜致信儿子》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
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
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
我没有到过费城,但可以想象,那边的月亮不会比杭州的大,或者小;那边的房楼一定也是钢筋水泥的;那边的街弄照样是人来车往的;那边的人虽然肤色貌相跟我们有别,但心照样是要疼痛的,情照样是要圆缺的,生活照样是有苦有乐、喜忧参半的。
世界很大,却是大同小异。
也许最不同的是你,你从此没有了免费的厨师、采购员、保洁员、闹钟、司机、心理医生,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饿了要自己下厨,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寻医生。
这一下,你是那么的不一样,你成了自己的父亲、母亲、长辈。
这一天,是那么的神奇,仿佛你一下就长大了。
但这,只是仿佛,不是真实。
真实的你只是在长大的路上,如果不是吉星高照,这条路必定是漫漫长长的,坎坎坷坷的,风风雨雨的。
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高悬在你头顶,帮你化掉风雨,让和风丽日一直伴你前行。
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对不起,儿子,我也不会这么做。
为什么?因为我爱你,因为那样的话,你的人生必定是空洞的、苍白的、弱小的,至多不过是一条缸里的鱼,盆里的花,挂着铃铛叮当响的宠物。
这样的话我会感到羞愧的,因为你真正失败了。
你可以失败,但决不能这样失败,竟然是被太阳晒死的,是被海水咸死的,是被寒风冻死的。
作为男人,这也许是莫大的耻和辱!好了,就让风雨与你同舟吧,就让荆棘陪你前行吧。
既然有风雨,有荆棘,风雨中不免夹着雷电,荆棘中不免埋着陷阱,作为父亲,我爱你的方式就是提醒你,你要小心哦,你要守护好自己哦。
说到守护,你首先要守护好你的生命,要爱惜身体,要冷暖自知,劳逸结合,更要远离一切形式的冲突,言语的,肢体的,个别的,群体的。
CCTV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CCTV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上周末,由董卿担任制片人并主持的央视节目《朗读者》播出了第三期。
作为首位登上《朗读者》的作家,“中国谍战小说之父”麦家朗读了一封从未公开发表过的信件。
节目播出后,这封《致信儿子》引发了观众和网友的热烈讨论,被称作“XX最美家书”。
麦家曾凭借谍战小说《暗算》摘得中国传统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风声》《解密》等一系列作品创造了一个属于谍战小说的辉煌时代。
《纽约时报》称赞麦家脱离了数十年来“西方看中国作家”的传统模式,《泰晤士文学增刊》曾评论麦家称: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崛起的只有一个作家,就是麦家。
因为在文坛收获了众多的读者,“麦家”及其作品,自然也成为了当代文坛炙手可热的大IP——他的每一部作品均都被改编成影视剧,《风声》《解密》更是一度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的狂潮。
虽然麦家凭借作品在业界和读者群中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但在生活中,他行事低调内敛,极少在公众面前讲述自己的个人生活。
此次,在《朗读者》节目中,麦家是第一次公开分享自己与儿子的父子故事。
《致信儿子》是一封麦家写给远在美国留学的儿子的信,“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
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
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很多人的青春期都有叛逆难弄的一面,面对这种有问题的青春,父母应该怎么办?是选择放弃还是坚持?忍耐还是放任?”麦家以父亲的身份,分享了自己与儿子的点滴。
“我的儿子青春期可以说是特别的‘作’。
”麦家直言,高中开始,儿子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3年全部待在家里,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上网、聊天、恶作剧。
对于儿子,麦家无数次想放弃,但是最后又无可奈何。
“我们始终不放弃,每天把老师请到家里来,但很多老师上了几天后就劝我还是算了。
麦家致信儿子读后感读了麦家给儿子的信,就像在听一位父亲在我耳边絮絮叨叨地诉说着他对儿子深沉又复杂的爱,那感觉很奇妙。
麦家在信里展现出的是一个父亲小心翼翼的爱。
他知道儿子长大了,要去外面闯荡世界,就像一只小鸟要离开巢穴。
他心里肯定是一万个不放心,但又不能把儿子紧紧拴在身边。
这多像生活中的很多父亲啊,嘴硬得很,心里却柔软得一塌糊涂。
他对儿子说“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高悬在你头顶,帮你化掉风雨,让和风丽日一直伴你前行。
”这话说得真是又感人又有点小肉麻,但这就是父亲心底最真实的声音啊。
同时呢,这封信也让我看到了父子间那种有点别扭又很温暖的相处模式。
麦家说自己不是一个好父亲,可能以前对儿子太严厉了。
我想很多家庭都有这种情况,父亲总觉得对孩子严格是为了他们好,结果孩子却觉得爸爸像个“大反派”。
不过麦家在信里和解了,他放下了那种严父的架子,就像两个闹别扭的小伙伴,终于互相敞开心扉。
他告诉儿子他的爱,也告诉儿子人生的路不好走,但要勇敢面对。
这就像是给儿子递上了一把剑,还附上了一本武功秘籍,秘籍上写着:“孩子啊,勇敢去闯,老爸永远在你身后。
”这封信还让我感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缘分真的很神奇。
孩子从父母身边慢慢长大、离开,父母只能看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
麦家在信里就透着这种无奈又欣慰的情绪。
他知道儿子有自己的人生要走,他不能替儿子走每一步,但他的爱就像灯塔,永远在那里给儿子照亮回家的路或者前行的方向。
这让我想到自己的父母,他们可能没这么会写信表达感情,但他们看我出门时的眼神,也充满了这种爱、担忧和期待。
总之呢,读完麦家致儿子的信,我就像喝了一杯热茶,暖到心里去了。
它让我重新认识了父子之间的感情,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父母的关系,毕竟这种爱深沉又持久,就像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给叛逆期孩子的一封信]写给叛逆期孩子的信第一篇写给叛逆期孩子的信: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选择在综艺节目充斥电视屏幕的当下,朗读者收获了不俗的收视率,也得到了观众的口碑。
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一“朗读者”第三期麦家的朗读——致儿子的信,绝对催泪。
麦家希望为大众代言,把自己特殊性的感受变成一种普遍性的感受,他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
男孩子的叛逆,是一种生命现象。
关键是如何来面对。
如何解决男孩子的叛逆,这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爸爸去哪儿。
在很多漫画中,爸爸是没有脸的,或者只是一团云雾。
孩子对爸爸的印象模糊不清,在孩子的成长中,爸爸是缺席的。
但在孩子的不良印象中,爸爸却又是坚硬的。
孩子的成长,一定伴随着孩子和父亲的战争,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
在西方《灰姑娘》中,灰姑娘被告知,当她父亲出门的时候,将会被一根树枝把帽子碰下来。
她一定要把那根树枝折下来,插在土里,长成一棵树,有一天这棵树上会飞来一只小鸟。
这段话意味着什么父亲的帽子是尊严和不可侵犯的,代表着父亲的权威形象。
那个把父亲帽子碰到地上的树枝,于是有了象征意义。
灰姑娘把这根曾经打倒父亲权威的树枝培养成一棵小树,并且吸引来一只小鸟。
意味着一个人,唯有战胜父亲的权威,才能如小鸟一样,获得真正的自由。
我们的教育中,常常是母教泛滥,父教缺失。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沉着冷静,勇救他人的小英雄形象。
然而,这种宏大叙事的背后也有隐忧,如果司马光不是施救者,而是溺水者,而且旁边没有另一个救他的“司马光”。
司马光究竟该怎样办我们历来都强调“他救教育”,很少关注到孩子们的“自救教育”。
然而更多的时候,是我们首先得学会自救,其次才能救人,否则你连自己都救不了,还能救谁如何自救,做一个能够拯救他人的强者,往往需要我们的父亲。
但父亲还是一如既往的缺席了。
我们的教育常常从美德出发,着眼于公德的弘扬,关注的是社会效益,何曾在乎过具体的人。
比如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舍身为公等等。
朗读者中的一位父亲给儿子的一封信1 写信只会要钱,谈恋爱,出入卡拉Ok。
2 给父亲写信很少,给女同学写信很多;他谈恋爱了。
3 告诫儿子要努力学习,对儿子的恨铁不成钢4 对儿子说,父亲赚钱不容易不能拿去挥霍,要努力学习,感恩父母。
《父亲给儿子的一封信》,好像是这个题目吧,写的是一位父亲给大学的儿子的信,很感人。
求原文我学过一篇类似的课文是傅雷家书吗1954年10月2日聪,亲爱的孩子。
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
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
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昨晚(2017年3月4日)20:00,由董卿担任制片人并主持的央视节目《朗读者》播出
了第三期。作为首位登上《朗读者》的浙江作家,浙江省作协主席、“中国谍战小说之父”
麦家在节目中朗读了一封从未公开发表过的信件,引得大量网友讨论。在节目播出后,这封
《致信儿子》引发了观众和网友的热烈讨论,而经过了一夜的发酵,这封被称作“2017最
美家书”的信件在微博和微信中被广泛转发。“我的儿子青春期可以说是特别的作、特别的
叛逆。”麦家直言,青春期来了就是“鬼敲门”,高中开始,儿子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三
年全部待在家里,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上网、聊天、恶作剧。对于儿子,麦家
无数次想放弃,因为忍无可忍,但是最后又无可奈何。
“我们始终不放弃,每天把老师请到家里来,但很多老师上了几天后就劝我,麦家,
还是算了。”儿子气走了家庭教师,麦家却仍然不放弃寻求让孩子可以继续接受教育的途径,
甚至一度自己掏钱开了一家培训机构,只是为了让儿子和同龄人在一起,然而最后还是以失
败告终。但麦家一直未停止对儿子的陪伴,他说:“年轻人,或者说青春期就是一个危险,
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鲜花。我们作为长辈,只有一种选择,帮
助他变成一朵花,抹平坚韧的地方。帮助他度过最摇摆不定,定时炸弹的这样一个阶段。”
终于,麦家的儿子到了本该高考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看到曾经的小伙伴们都开
始努力读书,纷纷准备出国读大学,孩子突然意识到和朋友们的差距。“他本身英语基础很
好,人也聪明,努力了半年,靠着他的童子功过了英语关,通过了6所美国那边大学的申请。”
当有一天儿子告诉麦家,自己被一所大学录取了,麦家一度完全不信,经过确认才喜出望外,
“他申报了八所学校,陆陆续续过了六所,包括他现在正在读的费城艺术大学,还给12000
元(美金)的奖学金。”麦家提及儿子,似乎在庆幸自己当初选择陪伴儿子,“现在他的情
况也比我期待的要好,学业不错,也交到了朋友。其实儿子虽然话不多,但是为人大方,受
人欢迎。当初我的选择,就是用我的力量来保护他,陪着他承受青春期的痛。”
作为一老师,我也是一人父,我的儿子的青春期也是一部曲折的故事。这种感受只有
父母才知道。我也是含着泪水看完这期节目的,感触特深。在此,把麦家先生这一封家书全
文转阅于后,希望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和其家长们有所益。
麦家致儿子的一封信
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
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
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
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
我没有到过费城,但可以想象,那边的月亮不会比杭州的大,或者小;那边的房楼一
定也是钢筋水泥的;那边的街弄照样是人来车往的;那边的人虽然肤色貌相跟我们有别,但
心照样是要疼痛的,情照样是要圆缺的,生活照样是有苦有乐、喜忧参半的。世界很大,却
是大同小异。也许最不同的是你,你从此没有了免费的厨师、采购员、保洁员、闹钟、司机、
心理医生,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
饿了要自己下厨,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寻医生。这一下,
你是那么的不一样,你成了自己的父亲、母亲、长辈。这一天,是那么的神奇,仿佛你一下
就长大了。
但这,只是仿佛,不是真实。真实的你只是在长大的路上,如果不是吉星高照,这条
路必定是漫漫长长的,坎坎坷坷的,风风雨雨的。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高悬在你头
顶,帮你化掉风雨,让和风丽日一直伴你前行。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对不起,儿子,
我也不会这么做。为什么?因为我爱你,因为那样的话,你的人生必定是空洞的、苍白的、
弱小的,至多不过是一条缸里的鱼,盆里的花,挂着铃铛叮当响的宠物。这样的话我会感到
羞愧的,因为你真正失败了。你可以失败,但决不能这样失败,竟然是被太阳晒死的,是被
海水咸死的,是被寒风冻死的。作为男人,这也许是莫大的耻和辱!
好了,就让风雨与你同舟吧,就让荆棘陪你前行吧。既然有风雨,有荆棘,风雨中不
免夹着雷电,荆棘中不免埋着陷阱,作为父亲,我爱你的方式就是提醒你,你要小心哦,你
要守护好自己哦。说到守护,你首先要守护好你的生命,要爱惜身体,要冷暖自知,劳逸结
合,更要远离一切形式的冲突,言语的,肢体的,个别的,群体的。青春是尖锐的,莽撞的,
任何冲突都可能发生裂变,而生命是娇嫩的……这一点我只想一言蔽之,生命是最大的,生
命面前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放下任何一切,别无选择。
其次,你要尽量守护好你的心。这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心灵的心。它应该是善良的,
宽敞的,亮堂的,干净的,充实的,博爱的,审美的。善是良之本,宽是容之器,亮了,才
能堂堂正正,不鬼祟,不魍魉。心若黑了,脏了,人间就是地狱,天堂也是地狱;心若空了,
陷阱无处不在,黄金也是陷阱。关于爱,你必须做它的主人,你要爱自己,更要爱他人,爱
你不喜欢的人,爱你的对手。爱亲人朋友是人之常情,是天理,也是本能,是平凡的;爱你
不喜欢的人,甚至仇人敌人,才是道德,才是修养,才是不凡的。儿子,请一定记住,爱是
翻越任何关隘的通行证,爱他人是最大的爱自己。然后我们来说说美吧,如果说爱是阳光,
那么美是月光。月光似乎是虚的,没用的,没有月光,万物照样漫生漫长,开花结果。但你
想像一下,倘若没有月光,我们人类会丢失多少情意,多少相思,多少诗歌,多少音乐。美
是虚的,又是实的,它实在你心田,它让你的生命变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意,色香俱全的,
饱满生动的。
呵呵,儿子,你的父亲真饶舌是不?好吧,到此为止,我不想你,也希望你别想家。
如果实在想了,那就读本书吧。你知道的,爸爸有句格言:读书就是回家,书这一张纸比钞
票更值钱!请容我最后饶舌一句,刚才我说的似乎都是战略性的东西,让书带你回家,让书
安你的心,让书练你的翅膀,这也许就是战术吧。
爱你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