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兴概况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腹地,处于江、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东接上海,南连杭州湾,北邻苏州,西通湖州,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市境介于东经120.18’至121.16’与北纬30.21’至31.2’之间,市境陆域东西长92公里,南北宽76公里,总面积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市境地势低平,平均海拔2-2.2米,市域北部低洼地面高程在1.57-1.97米。

嘉兴市处于暖(中)亚热带向冷(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5℃至15.8℃。无霜期23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l100至1200毫米,年日照时数2000至2100小时。四季中春、秋季较短,冬、夏季较长,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嘉兴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拥有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沪杭高速、乍嘉苏高速、320国道、07省道等公路构成的公路网络日臻完善;杭州湾跨海大桥、申嘉湖高速、杭浦高速、沪杭高速铁路等,使嘉兴和上海、杭州、宁波等大城市构筑起同城效应。

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因遭受法租界巡捕房的袭扰而被迫中断,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举行。嘉兴是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年)发祥地之一,民风秉承吴越遗俗,纯正、秀慧是根本特征,可谓温厚勤劳、秀慧工巧、崇文好学、进取求新。自唐宋以来,嘉兴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大运河贯穿境内,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嘉兴市下辖南湖、秀洲2个区,平湖、海宁、桐乡3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2个县。2012年底全市户籍人口344.52万人;常住人口454.4万人。

201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884.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升0.8个百分点,比2011年回落1.9个百分点。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1620.82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114.07亿元,增长10.2%。全市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5.5:57.6:36.9调整为5.2:56.2:38.6,服务业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到63580元,按年平均汇率(人民币对美元6.3125:1)折算,为10072美元,比上年增长8.2%。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为全市“五城一市”和“两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642.3亿元,增长10.4%,增速低于上年2.4个百分

点。投入结构继续调整。全市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的0.8:51.8:47.4调整到0.9:47.9:51.2,服务业比重提高3.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比较活跃。全市限额以上民间投资1005.89亿元,增长17.7%,增幅高出投资增幅7.3个百分点,比重由上年的57%提高到61.2%。全面落实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政策,全市浙商回归到位资金良好。全市引进浙商实际到位资金161亿元,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的153%。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当年施工项目4134个,增长4.1%;当年新开工项目2544个,增长8.2%;建成投产项目2199个,增长1.6%;新增固定资产878.2亿元。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39项,列入考核的实施项目77项,年度计划投资总额129.9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总额131.75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目标101.39%。嘉绍通道、钱江通道北接线、杭平申线航道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贯泾港水厂二期、何家桥线内河航道改造等工程基本建成。

全市深入实施城市交通通畅工程,新建改建城市道路55公里。市区调整优化公交线路35条,新增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100个。

201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1460.76亿元,可比增长9.1%,占全市生产总值50.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拉动经济增长4.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数4165家,工业增加值1115.09亿元,增长10.9%,增速比上年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加值607.67亿元,增长15.0%;轻工业增加值507.42亿元,增长6.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5606.55亿元,增长3.7%;利税总额432.13亿元,下降4.7%,其中利润总额255.91亿元,下降10.8%。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273.57分,比上年下降9.6分。其中,产品销售率97.83%,总资产贡献率9.43%,资本保值增值率113.66%,成本费用利润率4.74%,全员劳动生产率由上年14.12万元/人下降到13.91万元/人,资产负债率由上年59.98%下降为58.98%,亏损率由上年6.29%上升为12.16%。

2012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60.06亿元,可比增长2.0%。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房屋施工面积988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8%,竣工面积2997.9万平方米,增长4.4%。

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相对稳定。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80.40万人,同比减少2.33万人,下降2.8%。同时,人员报酬增加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应付职工薪酬320.01亿元,同比增长9.4%,2012年,全市积极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有力地推进了全市服务业发展。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114.07亿元,增长10.2%,增速高于全省平

均0.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43.1%,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拉动GDP 增长3.7个百分点。传统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嘉兴商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市场不断成熟,个私经济活跃,新型业态商业全面发展,促进了全市消费品市场的较快发展和消费结构全面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断增强。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元,达1083.74亿元,增长14.3%;增速比上年回落4.4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2.4%,增速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29个,商品交易额(不含网上交易额)1115.79亿元,增长9.7%,其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61个,超10亿元市场16个。全市培育形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高著名度的商品交易市场,如海宁皮革市场、洪合、濮院羊毛衫市场、海宁许村装饰布市场、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中环南路汽车商贸园、嘉善汾湖金属材料交易市场、嘉兴农产品市场、嘉善商城等。

2012年,受国际市场持续疲软和外贸企业成本高企、效益下降等内外因素叠加影响,全市外贸稳增长压力加大。全市进出口总值287.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9%,其中出口总值196.03亿美元,增长1.7%,进口总值91.41亿美元,下降0.8%。机电、服装及纺织类产品等居出口主导地位,机电产品出口64.36亿美元,增长3.8%,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2.8%;服装类产品出口39.09亿美元,下降5.0%,占19.9%;纺织类产品出口33.45亿美元,增长1.8%,占17.1%。经济外向度保持较高水平,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62.9%(按当年汇率计算),其中出口额占比为42.9%。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34家,比上年减少26家;合同利用外资28.14亿美元,同比下降9.6%;实际利用外资17.86亿美元,增长3.5%。全年新办境外企业44家,投资总额达32999万美元,下降12.4%。全市引进内资项目1371个,实际到位内资238.21亿元,增长11.0%。

国内外旅游日趋活跃。嘉兴南湖革命圣地、海宁钱江潮、平湖九龙山、海盐南北湖、桐乡乌镇和嘉善西塘等风景区各具特色。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4179.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19.06亿元,分别增长15.8%和18.3%。其中,接待外国、港澳台游客78.17万人次,增长8.4%,旅游外汇收入2.77亿美元,增长7.0%;接待国内游客4101万人次,增长16.0%,国内旅游收入401.59亿元,增长19.0%。人均薪酬由去年同期的35363元/人提高到39804元/人,增加4441元/人,增长12.6%。

全市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契机,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提升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各级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长。全市财政用于科技方面支出10.46亿元,增长10.3%。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大,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2.3%。企业科技投入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费支出增长14.2%,全市列入统计的有科技活动企业R&D经费支出66.35亿元,增长12.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853.07亿元,增长12.4%。2012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为1652件和490件,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85.10万人,比上年增加7.44万人,增长9.6%。全年获得市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101项,其中,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6项,市级科技成果奖9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