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管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土地的涵义、功能及其基本特性;

·土地管理学所研究的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它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人类活动的成果。

·土地管理所研究的土地是有形的土地实体与无形的土地权利的统一体。

功能:

·负载的功能:生物、非生物

·养育的功能: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

·仓储的功能: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建材资源

·提供景观的功能:风景资源

·储蓄和增值的功能

基本特性: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利用永续性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

2.土地资源、土地资产的涵义;

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

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

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前者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后者是指土地作为财产,有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性)意义。

3.土地管理的涵义;

土地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测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这一概念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国家

·土地管理的客体是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监督土地利用;

·目标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要求·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方法管理土地

·土地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与控制

·土地管理的目的和特点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主要受社会制度、土地制度的制约

4.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研究对象:是作为自然经济综合体的土地利用和土地关系的管理这一完整的、综合的、具体的社会现象的规律性

·基本内容:地籍管理是基础;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市场管理是手段;土地利用管理是核心5.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一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永续;

另一层是社会、经济发展赖以支撑的资源、环境的持久永续。

6.从土地管理角度,谈谈如何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二)实现土地、人口、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选择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人口、环境组合运作模式

1.要使经济增长与恶化环境的土地投入脱钩

2.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

3.将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内在化

4.实行有控制的人口转变

5.消除贫困

第二章

1、土地管理原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人本管理原理系统管理原理动态管理原理效益管理原理

2、土地管理原理在土地管理中的运用。

自己思考

第三章

1.土地管理的目标设置。

土地管理的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土地管理活动预期达到的目的。

按管理层次的不同分为:

·宏观土地管理目标——指全国的土地管理总目标,它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特点。它要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宏观目标为依据,并与之相协调。

·中观土地管理目标——指地区的土地管理目标。它的制定,既要与全国土地管理总目标相衔接,为其实现提供保证,又要结合本地区特点,提出具有本地区特色、切实可行的目标。·微观土地管理目标——指县级土地管理目标。它比较具体,可以分解为县内各部门(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畜牧业部门、城建部门、环保部门、交通部门等)和各土地利用单位的土地管理分目标。

·按实现时间的幅度分为:

长期目标(10年以上)

中期目标(5年左右)

短期目标(1年)

·关系:

宏观、中观、微观土地管理目标,或长期、中期、年度土地管理目标,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2.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模式。

(1)按照其职责权限范围的不同分为非专门性土地管理机构和专门性土地管理机构:

①非专门性土地管理机构:是将土地管理工作分散到有关的主管部门或综合到某一主管部门。

土地管理机构分散化

两种情况:

土地管理机构综合化

·土地管理机构分散化是将土地管理工作分散到各有关部门;

特点:这种模式容易造成土地管理工作的政出多门,条块分割,降低行政管理效率,增加行政管理成本,贬损公众对行政的信任,降低行政服务质量。(我国在86年前采用的就是这种土地管理机构模式)

·土地管理机构综合化是将土地管理工作与其他有关行政管理工作综合到某一主管部门;

特点:这种机构设置模式,有利于部门分工的整合,缩短行政办公流程,减少部门职责冲突,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广州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

②专门性土地管理机构:是指由一个指定部门负责土地事务的管理。

特点:这种机构设置模式,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化及业务流程一体化。(86年成立的国家土地管理局)

③比较:

对行政相对人而言,专门性和分散性土地管理机构的行政效率较综合性土地管理机构要低,综合性土地管理机构相对于专门性和分散性土地管理机构在业务流程缩短方面有其综合性优势。

在行政效果上,无论专门性土地管理机构设置模式还是分散性土地管理机构设置模式,均存在多个部门都对同一行政事件有管辖权,可能会存在政出多门、互有冲突、难以协调等问题。综合性土地管理机构设置模式下,可以较好地避免部门利益冲突,针对同一行政事件,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采取统一的手段措施,更好地服务社会。

(2)按照土地管理机构由谁设置,人财物由谁管理等方面的不同分为垂直性土地管理机构和平行性土地管理机构:

①垂直性土地管理机构:是指下一级土地管理机构由上一级土地管理机构设置,下一级土地管理机构的人、财、物由上一级土地管理机构委派与管理,下一级土地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由上一级土地管理机构在法定权限范围内指定,下一级土地管理机构听命于上一级土地管理机构。

特点:这种机构设置模式,有利于宏观土地政策的层层落实,减少来自横向层面的干扰和影响。(2004年我国开始实行省以下土地垂直管理体制)

②平行性土地管理机构:是指土地管理机构由人民政府设置,土地管理机构的人、财、物由设置它的人民政府管理,土地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由设置它的人民政府在法定权限内确定。下一级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机构与上一级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机构在人、财、物上无直接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土地管理机构完全是设置它的人民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听命于设置它的人民政府。

特点:这种机构设置模式,有利于地方人民政府微观性土地政策的落实。(2004年以前我国采用平行与垂直并行的模式)

③比较:

在行政效率上,无论垂直性土地管理机构还是平行性土地管理机构,对行政相对人而言,所要历经的业务流程并无区别。但是,平行性土地管理机构设置较垂直性土地管理机构设置更有效率。

在行政效果上,垂直性土地管理机构设置模式更有利于全局性、战略性、整体性土地政策的贯彻落实。

3.土地管理的职能运作

(一)土地管理的计划职能

1、概念:它是指为实现土地管理目标而拟定方案和措施的过程。

2、内容:(6个W)

3、步骤:

①预测:(1)确定预测目标(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进行预测

(4)预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5)预测结果的修正

②决策:(1)制定方案(2)选择方案(3)评价与执行决策

③计划的编制

④计划的实施:目标管理通常被认为是有效的管理模式

(二)土地管理的组织职能

1、概念:管理学意义上组织有两层涵义,一是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实体);二是作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