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婚俗

  • 格式:txt
  • 大小:9.77 KB
  • 文档页数:5

摘要:秦汉时期,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把先秦时期散见于各书的婚姻道德思想加以整理,混乱的婚姻现象得到控制,各地婚俗趋于一致。当时的议婚、婚仪等制度恪守“六礼”,成为传统婚仪的基本形式。不同于周礼,汉人婚礼始举乐,并出现了闹新房的习俗,且婚嫁之风极为奢侈。早婚现象开始兴起。在婚姻观念上,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得到重视,妇女在绝婚与改嫁方面有一定的自由度。另外,此时的重亲现象十分特殊,为先秦和后代均不常见。

关键词:汉代 婚姻制度 婚仪 六礼 婚礼始举乐 婚龄 绝婚 改嫁 再嫁 重亲



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通过夏、商、周三代,尤其是通过周代,基本上建立与固定下来,而到了秦、汉时期,则有进一步的发展。

一、 “六礼”和汉代婚嫁奢侈之风

汉代婚仪如古之“六礼”。

“六礼”即中国古代社会缔结婚姻关系的六个步骤。关于“六礼”的说法最早载于《仪礼·士昏礼》。战国时期,各国风俗差异较大,到西汉时期,经过儒士们的系统加工整理,才使之定性和规范化,从此以后,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人们缔结婚姻的必要步骤流传下来,成为传统聘娶婚的主要仪式。它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为六礼之首。一般是由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纳采有礼物,皇帝纳采,多用雁、璧、乘马、束帛。其余礼物不详。而大臣纳采,礼物有多至三十种者,有玄纁、羊、雁等。每种礼物各有其象征意义,并提有赞文。

二为问名,询问女子之名。经过媒人的纳采,女家表示同意后,男方再派人到女家,向主人问名,女家则设宴款待。问名的目的,是将女子之名、出生时辰等作一占卜,以测定婚配的吉凶。

三为纳吉。若占卜预测婚配吉顺,男方即将吉兆的消息告诉女家,从而正式确定婚姻,即订婚。

四为纳征。正式订婚后,男家要向女家送去聘礼。皇帝聘后,所费最多,或谓黄金二百斤,马十二匹,或有万金,二万斤,三万斤者。而一般富豪聘金亦有达金二百斤者。

五为请期。纳征之后,男家便又一次占卜,以择定吉日成婚,再派人到女家通告日期,但表面上却表现得很谦逊,好像在向女家请问日期,故曰请期。

六为亲迎。到确定的成婚之日,新郎要亲自前往女家迎接新娘,后代又称迎亲。

婚嫁之日,夫家接受宾客祝贺,摆置酒筵招待宾客。宾客往往饮酒欢笑,言行无忌。如西汉杨晖在酒宴上“拂衣而喜,顿足起舞”。

周代以前,结婚仪式并不热闹。《礼记·郊特牲》云:“婚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婚礼不贺,

人之序也”。显然,上古把婚礼视为幽
阴之礼,不奏音乐,人们也不祝贺。直到汉初,有些地方官吏囿于周礼,也禁止人们在婚礼时相贺。然而,结婚始终是“大吉也,非常吉也”(《公羊传》文公三年)的喜事,在秦汉这样热衷享乐的时代,婚礼不贺的状况不可能持续下去。到汉宣帝五凤二年八月,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勿行苛政。”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政令的形式对婚礼不贺的否定,从此婚姻相贺便逐渐传袭下来。

闹新房的习俗是婚礼始举乐的最突出的表现,此俗正始于汉代。“嫁娶之夕,男女无别”,可以不讲传统礼仪,男女可以随便嬉戏。甚至有酒醉出格的举动。据记载,汉代汝南有个叫杜士的人娶妻,大家前来祝贺,喝了许多酒。他的一个叫张妙的朋友在闹新房时开玩笑,把杜士捆起来捶20下,又把杜的手足高悬于梁,杜竟一命呜呼了。

闹洞房之前,还有一举乐的现象——撒帐,此俗亦起于汉代。据《戊辰杂抄》:撒帐始于汉武帝。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帐中共坐,饮合卺酒,预戒官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帝与夫人以衣裾盛之,云多得多子也。

婚后,新妇拜于祖庙。

凡六礼齐备,才算是确立婚姻关系。隋唐以后,六礼有了不同程度的简化,但也出现了很多新内容,这里略过不提。

与古之“六礼”相比,汉代“六礼”繁缛、奢侈得多,以此来显示地位与财富,淳朴的古风已逐渐丧失殆尽。其中耗费最多的主要是男方的聘金和女方的嫁妆。

在汉代,绝大部分地区都盛行重聘金嫁妆之风。据《汉书·地理志》,秦地,“嫁娶尤崇奢靡”。长安城“闾里嫁娶,尤尚财货”(《三辅黄图》卷四)。从西汉到东汉,奢侈之风一直未衰。汉武帝时,“天下人民用财奢靡,车马衣裘宫室皆兢修饰。”(《汉书·严安传》)。东汉时期,“贵戚近亲,奢纵无度,嫁娶送终,尤为僭侈”。(《后汉书·章帝纪》),上至皇家,富户,下至一般阶层,小农,贫民,也是崇尚婚嫁奢侈之风。有些家境贫寒,无力拿出聘金的,也不得不借贷或赈助交出聘金。西汉陈平娶妻,就曾“借贷币以聘”。

当时,不仅聘金甚巨,而且婚礼的其它方面排场很大。《潜夫论》三《浮侈篇》说:“富贵嫁娶,车軿各十,骑奴侍僮夹毂节引,富者竞欲相过,贫者耻不逮及。”

汉代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嫁娶奢侈之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社会后果。它影响了汉代人

婚姻嫁娶的正常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拮据,再生产能力低下的小农、小手工业
者和普通市民阶级,从很早便得为儿女婚事准备财物。但由于经济力量单薄,仍有部分人无力嫁娶,只得把婚事一拖再拖,导致婚龄上升。同时它也造成了社会范围内的巨大浪费,干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进行。

从西汉后期开始,政府开始对这一风气加以限制,然而汉代官方的种种措施,往往成为一纸空文,婚嫁奢侈的现象毫无收敛。故有识者恒以为讥云:“葬死殚家,遣女满车。富者欲过,贫者欲及。富者空减,贫者称贷。”(《盐铁论·国病篇》)

二、婚龄

先秦婚龄,周以前尚不可考。严格说来,自周朝以后,史料的丰富才为研究时人的婚龄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有关周人婚龄情况,主要载于《周礼》《礼记》。一般认为,周人婚龄,男子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女子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周礼》规定:男子三十而娶,女仔二十而嫁,是对时人婚龄最高限制。

战国以后,礼崩乐坏,动乱不已。在这种环境里,人们婚龄已不囿于礼制束缚,出现了统治者从本身需要出发限定人们婚龄的情况。“越王勾践预报吴仇,凡男二十、女十七不嫁者,罪其父母。”及至汉代,这种婚龄和统治者政治、经济利益紧密结合的情况日益突出,婚龄也日趋降低,并影响着汉魏六朝甚至隋唐五代。

秦朝末年,由于大规模战争,造成土地荒芜,劳动力大量死亡。及至汉初,人口由秦朝的两千余万,减至一千两百万左右。汉初统治者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其统治,因而十分重视“民数”问题。为了鼓励人口增殖,竭力倡导早婚,并用法令形式固定下来。对于晚婚者则予以处罚。汉惠帝六年令:“女子年十五至三十不嫁,五算。”这些都与当时的社会需求基本适应。此外,儒家历来主张的兴家族,广继嗣的思想对当时早婚之俗也有一定影响。 如《论衡.齐世篇》所言:“《礼》虽言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法制张设,未必举行。何以效之,以今不奉行也。”取而代之的是普遍的早婚现象。

汉代早婚现象的兴起,王室与民间皆然。男子的初婚年龄一般从十四岁至十八岁。女子的初婚年龄一般则在十三岁到十六、七岁。女子十九而出嫁者亦有。男女之年以相配为主,大率以男稍长于女为常。例如,汉顺帝初婚年龄是十四岁,其后梁氏是十三岁。亦有记载云:暴室啬夫许广汉女许平君出嫁时十四五岁,而其丈夫刘恂时年十六岁。有些皇族的婚龄则更低,一些婚姻几乎处于童婚状态。汉昭帝、平帝、霍氏、

王氏的婚龄皆在十岁以下。

宣帝时,也曾有人讥讽世俗嫁娶太早的恶习。《汉书》七十二《王吉传》云:吉意以为
:“夫妇,人伦大纲,夭受之蒙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之道而有子,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当然,这种意见当时未能被统治者和民众广泛接受。而早婚的观念也一直深深影响着后世多朝。直到宋朝,人们的婚龄才有了一定程度的普遍回升。

三、绝婚

汉代至魏晋南北朝之际,绝婚与改嫁改娶之事甚多。这种情况比较复杂,从中既可以看到封建礼法与贞节要求的萌始,可以看到男子以及整个宗法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又可以看到在绝婚与改嫁改娶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自由度,这是显然不同于宋、元、明、清等后世的。

绝婚的第一种情况是夫弃其妇,多见以下原因:

一为无子。“无子弃,绝世也”。

二为口舌之故,“口舌弃,离亲也。”即女方说“错”了什么话,闹了些家庭矛盾。

三为嫉妒。“嫉妒弃,乱家也。”

四为盗窃。“盗窃弃,反义也”。其实,这种所谓“盗窃”,往往不是什么大事。如《汉书.王吉传》:“吉少时学问,居长安,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吉后知之,乃去妇。”

五为女方不得于父母,即没有把公婆侍候好,或是公婆对媳妇有偏见。

六为女方失德。

也有因为男方欲攀援势家或因为一时政治关系而去其妻的。

从上述许多离异妻子的原因看来,女子在遭遇婚姻关系的矛盾中,往往成为夫权社会下封建伦理道德关系的牺牲品。

同时,也有妻子主动求去的现象,如由于夫家过于贫贱,或以夫不才,或恶疾,或夫家家庭不和睦,等等。

《汉书.朱买臣传》说“买臣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

从以上情况看来,当时女子虽处于被统治地位,在婚姻上总的说来受制于人,但还有一点自主权,如自己能与丈夫求去,这种事在封建社会的中后期甚为罕见。

四、妇女的改嫁和再嫁

两汉时期,人们关于女子的贞节观念较淡漠。远不如封建社会后期对妇女那样严格的禁锢。改嫁和再嫁现象是广泛存在的。

改嫁,是妻子和丈夫离婚后,另寻新夫。社会中绝大多数阶层中都有女子改嫁的情形。且看汉家皇室:景帝的王皇后原本嫁于金王孙,并且已生

过女儿,后来才被母亲纳奉当时尚为太子的景帝。长诗《孔雀东南飞》也描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离婚后,县令即遣人聘她为妻的情形。

再嫁则是
指丈夫死后女子的重新婚配。

从现存史料看,再嫁似较改嫁更为普遍。如武帝时,卓王孙之女卓文君在丈夫死后,又与司马相如成婚。汉初丞相陈平之妻,据说在嫁给陈平之前曾五次守寡。汉代寡妇再嫁不受约束,不失体面的风习,到汉末仍然多有史证。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揭开《三国志》的妃后列传,最令人注目的便是魏、蜀、吴的第一个皇帝都曾娶过再嫁的寡妇。”

事实上,宋代以前,国人尚不以再嫁为非。不过从汉至宋,贞节观念在不断加强,西汉时,孔光言:“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随着礼法的加强,至东汉班昭则转成:“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专就女子方面要求贞洁。故汉代是贞洁观念有宽泛到严格的一个过渡时代。

五、婚姻重亲和“婚娶不论行辈”

婚姻之家复结婚姻,是为重亲。

汉代重亲有姻家恒为姻家,婚家恒为婚家者。(按:《仪礼·士昏礼》:女氏称婚,婿氏称姻。)也有互为婚姻者。汉代贵族间婚姻重亲现象比较严重。

至于重亲的原因,主要是通过联姻加强自己的势力,巩固已有的家族联合和世袭的权利地位。《汉书》三十八《齐悼惠王传》云:懿王薨,子厉王次昌嗣,其母曰纪太后。太后取其弟纪氏女为王后,欲其家重宠。重亲的出现,还与愚昧的观念有关,主要是为了满足近亲繁殖的生育愿望。

因为重亲的原因,所以婚娶长幼不计,辈分不分。清人赵翼称之为“婚娶不论行辈”。《汉书》四十七《文三王传》云:梁荒王嘉薨,子立嗣。荒王女弟园子为立舅任宝妻。宝兄子昭为立后。这是辈分相当者重亲。

重亲也有辈分不当的。有下辈娶上辈者,如宣帝之娶霍后,则以叔祖母之姨母为后。灵帝之宋皇后,则以表侄娶表姑母为妇也。也有上辈娶下辈女子者。如惠帝娶张傲之女,则以亲母舅娶甥女为妇也。赵王恢娶吕产之女,是以表叔娶表侄女为妇也。

“婚娶不论行辈”的现象,是汉代婚姻关系中最不合礼法观念的。在当时对重亲不以为然,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尤以皇室之情形为甚。而这种情形西汉又多于东汉(至少就皇室婚姻而论),这与东汉礼法的加强也有一定关系。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