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护理常规(营养养生)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一、定义

1.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2.肠内营养的途径和方式:

多数病人因经口摄入受限或不足而采用管饲,有经鼻插管或造口途径。

(1)经胃。分鼻胃管或胃造口管。

(2)经空肠。鼻肠管或空肠造口(营养管的管尖位于幽门后高位空肠)。

(3)方式的选择。短期肠内营养(<6周)如无误吸危险,可通过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长期肠内营养( > 6 周)如无误吸危险,可选择经胃造口;危重患者鼻肠管喂养是首选,对于有误吸危险或有食管、胃疾病或者腹部创伤疾病者,可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支持。

3.灌注方式

(1)按时分次给予:适用于喂养管端位于胃内和胃肠功能良好者。将配好的肠内营养液用注射器分次缓慢注入,每次入量不超过200ml,在 10-20分钟内完成,每天6-8次。此方式易引起腹胀、恶心、呕吐、反流与误吸。

(2)间隙重力滴注:将营养液置于吊瓶内,经输注管与喂养管相连,借重力作用缓缓滴注。每次入量250-500ml,每天4-6次,输注速度为每分钟20-30ml。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3)肠内营养泵输注:指营养液在重力滴注/输液泵的控制下连续输注的喂养方法。采用肠内营养泵可保持恒定速度,便于监控管理,适合病情危重、胃肠道功能和耐受性较差、经十二指肠或空肠造口管饲的病人。每小时20-50ml开始,逐步增至100-150ml,浓度亦逐渐增加。

二、护理

(一)评估要点

1.健康史

(1)疾病和相关因素:评估患者近期的饮食情况,如饮食习惯和食欲有无改变,有无明显厌食,饮食种类和进食量;是否因检查或治疗而禁食,禁食的天数,有无额外丢失;是否存在消化道梗阻、出血、严重腹泻或因腹部手术等而不能经胃

肠道摄食的病症或因素。

(2)既往史:患者近期或既往有无消化系统手术史、较大的创伤、灼伤、严重感染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癌症等。

2.身体状况

(1)局部:有无腹部胀痛、恶心呕吐、腹泻,有无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

(2)全身: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腹部胀痛、休克、脱水或水肿征象。(3)辅肋检查:了解患者的体重、血浆清蛋白、细胞免疫功能等检查结果,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对营养支持的耐受程度。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患者及家属对营养支持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程度,对营养支持的接受程度和对营养支持费用的承受能力。

(二)护理措施

1.预防误吸

(1)妥善固定喂养管:若经鼻胃管喂养时,应将喂养管妥善固定于面颊部,以避免鼻胃管移位至食管而导致误吸。

(2)取合适的体位:根据喂养管位置及病情,置患者于合适的体位。伴有意识障碍、胃排空迟缓、经鼻胃管或胃造瘘管输注营养液的患者应取半卧位,抬高床头 30-40°以防营养液反流和误吸。

(3)及时估计胃内残留量:在每次输注肠内营养液前及期间(每间隔 4小时)抽吸并估计胃内残留量,其残留每次大于 200ML时,应延迟或暂停输注,必要时加用胃动力药物,以防胃潴留引起反流而致误吸。

(4)加强观察:若患者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液,应疑有喂养管移位并致误吸的可能,应鼓励和刺激患者咳嗽,以排出吸入物和分泌物,必要时经鼻导管或气管镜清除误吸物。

2.提高胃肠道耐受性。

(1)控制营养液浓度:从低浓度开始滴注营养液,再根据患者胃肠道适应程度逐步递增,以避免营养液浓度和渗透压过高引起的胃肠道不适、肠痉挛、腹胀和腹泻。

(2)控制输注量和速度:营养液宜从少量开始,250~500ml/d,慢慢达到全量。交错递增量和浓度将更有利于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输注速度以 20ml/h起,

视适应程度逐步加速并维持滴速为100~200ml/h。以输液泵控制滴速为佳。(3)保持营养液的适宜滴注温度:营养液的滴注温度以接近正常体温为宜,过烫可能灼伤胃肠道黏膜,过冷则刺激胃肠道,引起肠痉挛、腹痛或腹泻。

(4)用药护理:某些药物,如含镁的抗酸剂、电解质等可致肠痉挛和渗透性腹泻,须经稀释后再经喂养管注人。对严重低蛋白血症者,遵医嘱先输注人体清蛋白或血浆,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5)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保持调配容器的清洁、无菌;悬挂的营养液在较凉快的室温下放置时间小于 6~8小时,若营养液含有牛奶及易腐败成分时,放置时间应更短;每天更换营养管、袋或瓶。

3.避免黏膜和皮肤的损伤。长期留置鼻胃管或鼻肠管者,可致鼻咽部黏膜长时间受压而产生溃疡。应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必要时用油膏涂拭鼻腔黏膜,起润滑作用;对胃、空肠造瘘者,应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

4.观察和预防感染并发症。

与肠内营养相关的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和因空肠造瘘管滑入游离腹腔及营养液流入而导致的急性腹膜炎;其次为肠道感染。

(1)吸入性肺炎: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多见于经鼻胃管喂养者。原因:①胃排空迟缓;②喂养管移位;③体位不当,营养液反流;④咳嗽和呕吐反射受损;

⑤精神障碍;⑥应用镇静剂及神经肌肉阻滞剂。保持喂养管在位:妥善固定喂养管。作胃或空肠造瘘时,应用缝线将之固定于腹壁;在喂养管进入鼻腔或腹壁处作好标记,每 4小时检查 1次,以识别喂养管有无移位。告知患者卧床、翻身时应避免折叠、压迫或拉脱喂养管。预防误吸:参见护理措施中预防误吸的相关内容。

(2)急性腹膜炎:多见于经空肠造瘘输注营养液者。加强观察: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部症状。若患者突然出现腹痛、胃或空肠造瘘管周围有类似营养液渗出、或腹腔引流管引流出类似营养液的液体,应怀疑喂养管移位、营养液进入游离腹腔。应立即停输营养液并报告医师,尽可能协助清除或引流出渗漏的营养液。按医嘱应用抗生素以避免继发性感染或腹腔脓肿。

(3)肠道感染: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在配置营养液时,注意无菌操作;配置的营养液暂时不用时应放冰箱保存,以免变质而引起肠道感染。

5.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