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民俗与文化
- 格式:docx
- 大小:14.80 KB
- 文档页数:18
⋯⋯⋯⋯⋯⋯⋯⋯⋯⋯⋯⋯⋯⋯⋯^_⋯^⋯⋯⋯⋯⋯⋯⋯⋯⋯⋯⋯⋯⋯⋯⋯⋯⋯⋯⋯⋯⋯⋯开篇共识1艺术两大类表演,其作者主要是()。
我国【单选题】在,民间艺术包括造型艺术和答案:农民A、农民B、牧民C、市民D、手工业生产者2【单选题】永丰农民画起步于()。
答案:20世纪80年代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0世纪3目()取材于陆丰红色革命故事。
答案:《碧【单选题】陆丰皮影戏红色题材精品剧海丹心》A、《碧海丹心》B、《高文举连》C、《秦雪梅连》D、《卢雄迫债》4造的艺创者动【单选题】关于民间艺术说法错误的是()答案:民间艺术并不是劳术A、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出来的念提动者创造的艺术B、民间艺术并不是劳【单选题】“民间美术”这一概念的流行和使用,始于二十世纪()年代。
答案:七十年代A、七十年代B、五十年代C、八十年代D、六十年代6【单选题】以下四个选项中错误的是()答案:民间美术不是美术形式的一种A、民间美术是普通劳动者创造的艺术B、民间美术主要是为劳动者自身生活需要而创作的艺术C、民间美术不是美术形式的一种D、民间美术经历了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7【单选题】民间艺术与科学民俗的关系体现在()答案:民居方面A、民居方面B、人生礼仪C、宗教信仰D、岁时节令8【单选题】北方四合院、粤赣的客家土楼、草原上的蒙古包、丛林中的(),从民居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发现民间艺术。
答案:吊角楼A、四合院B、客家土楼C、蒙古包D、吊角楼9【单选题】在人生礼仪中,获得亲友的祝福和社会的承认是()礼仪。
答案:婚礼A、诞生礼B、年礼C、婚礼【单选题】《阿诗玛》叙事史诗于()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答案:BA、2005年B、2006年C、2007年D、2008年11【多选题】民间艺术总是和劳动者的()相联系。
答案:生产生活习俗A、生产B、生活C、习俗D、习惯12【多选题】从《打柴》等多幅农民画和皮影作品,可以看出民间艺术的()。
题进行研究与探讨,不仅有利于民俗理论体系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而且对于中国美学学科发展的本土性、当代性建设不无裨益。
从美学角度发掘民俗的潜在价值,有利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审美的感性形式萌生于民众原初的感性生命活动。
民俗作为先民感性活动之一种,承载着先民的心理企盼和生活样式,物化为民众的礼仪程式和行为惯制,始终契合于美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蕴涵着审美的因子,表现为一种 有意味的形式 。
民俗活动作为一种民众自由自觉的创造和享用活动,对于民众的心性养成具有重要性。
优秀的民俗文化融合社会理性价值观和个体感性生命形式为鲜丽审美外观,成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休闲和娱乐艺术形式,使民众进驻其中获得自由而不问缘由。
可以说,民俗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样式,其现代价值与意义皆在于通过巨大的审美想象重新唤回对传统优秀民俗文化价值的体认与信仰,重塑现代人的审美和人生理想。
美学由此与民俗学联手参与现代社会国民性之重建。
从美学角度发掘民俗的潜在价值,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民俗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钟敬文),是民间民众的文化资本,它同经济资本一样,也存在一个流通、传承、积累和提高的问题,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今日之民俗,更多地是通过展现其审美形式,通过审美形式的昭示,实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增强民众凝聚团结的社会功用。
因此只要民众日常生活常新,就有民俗活动之感性形式常新,就有民俗审美理念之常新,就有民俗活动价值与意义之永恒。
(本文作者谷鹏飞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奥运 福娃 的审美形象与民俗文化蕴涵李修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福娃 一经推出,即引起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福娃作为在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语境中出现的当代审美文化景观,对中国传统民俗中的 福 文化及 吉祥物 观念作了深入挖掘和淋漓尽致的展现,具有浓郁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蕴涵和审美精神。
对福娃的欣赏、评析与消费,构成了当代大众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41:徐州民俗风情概述徐州民俗风情概述徐州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唐尧时期,黄帝八帝的孙子彭祖被封为大鹏国(今徐州)。
彭祖擅长烹饪,在中国成为长寿的象征,因为他擅长炼气和养生。
因此,徐州饮食习俗或多或少仍保留着彭祖养生习俗的遗风。
每个节日,?纪子彭念苏才郭福?,徐州人仍然提倡对联。
从历史上看,徐州一带民间风俗曾大体经历过一个由柔变刚、刚柔相济的历程。
秦代以前,?淮海间,其气宽舒,禀性安徐,故曰徐。
徐,舒也。
?(《尔雅》)。
?徐方,邹鲁旧国,尤有儒风?(《通典》)。
秦汉以后,?风俗劲悍,有霸王之遗风?(《图经》),?西楚剽轻,易发怒?(《史记〃货殖传》)。
?沛楚之民,急疾颛己?(《汉书〃地理志》)。
?考其旧俗,人颇鸷悍轻剽,其士子则侠任节气,好尚宾游。
盖楚之风焉。
?(《隋书〃地理志》)。
宋代徐州知州苏轼在其《上神宗皇帝书》载:?其民皆长大,胆力绝人?,?汉高祖沛人也,项羽宿迁人也,刘裕彭城人也,朱全忠砀山人也,皆在今徐州数百里间耳,其人以此自负,凶桀之气,积以成俗。
?明中叶以后,徐州人的生产生活习俗逐渐发生了变化。
?这个县由船和公共汽车连接起来,这很重要。
他们倾向于追赶小贩,把桑树犁得很薄。
?(明代正统三年彭城志)。
直到清末民初。
民国十五年《通山县志》:?它的人民愿意足智多谋,务农节俭,没有富商。
住宅的消费率很简单。
这些女人没有刺绣的黄金和翡翠饰品。
最近,它们有点流行了。
文人和官员是正直的,但他们忠诚可耻。
在文化节,未结婚的人不出门。
婚姻是有门的,不是昂贵的。
葬礼的规模,葬礼的葬礼阶段,根据一般仪式而定。
?从地理位z和现境域走向来看,徐州民间风俗习惯,既有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大同之处,又有境内从西到东的小异之别。
俗话说?百里不同俗,十改变里面的规则?。
?牺牲炉?通常叫什么?三个官员四个人?,徐州市,无论是官员还是市民,都在23号。
在徐州市东部,到新沂,祭灶在24号。
正月十五赏灯,徐州城中点灯、放炮竹、点?滴溜金儿?。
2020年大学生尔雅网课《中国民间艺术的奇妙之旅》章节测验答案开篇共识1【单选题】在我国,民间艺术包括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两大类,其作者主要是()。
答案:农民A、农民B、牧民C、市民D、手工业生产者2【单选题】永丰农民画起步于()。
答案:20世纪80年代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3【单选题】陆丰皮影戏红色题材精品剧目()取材于陆丰红色革命故事。
答案:《碧海丹心》A、《碧海丹心》B、《高文举连》C、《秦雪梅连》D、《卢雄迫债》4【单选题】关于民间艺术说法错误的是()答案:民间艺术并不是劳动者创造的艺术A、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B、民间艺术并不是劳动者创造的艺术C、民间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D、民间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5【单选题】“民间美术”这一概念的流行和使用,始于二十世纪()年代。
答案:七十年代A、七十年代B、五十年代C、八十年代D、六十年代6【单选题】以下四个选项中错误的是()答案:民间美术不是美术形式的一种A、民间美术是普通劳动者创造的艺术B、民间美术主要是为劳动者自身生活需要而创作的艺术C、民间美术不是美术形式的一种D、民间美术经历了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7【单选题】民间艺术与科学民俗的关系体现在()答案:民居方面A、民居方面B、人生礼仪C、宗教信仰D、岁时节令8【单选题】北方四合院、粤赣的客家土楼、草原上的蒙古包、丛林中的(),从民居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发现民间艺术。
答案:吊角楼A、四合院B、客家土楼C、蒙古包D、吊角楼9【单选题】在人生礼仪中,获得亲友的祝福和社会的承认是()礼仪。
答案:婚礼A、诞生礼B、年礼C、婚礼D、祭祀礼仪10【单选题】《阿诗玛》叙事史诗于()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答案:BA、2005年B、2006年C、2007年D、2008年11【多选题】民间艺术总是和劳动者的()相联系。
1“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形容的是以下哪个职业?()A、新闻工作者B、律师C、教师D、政治家我的答案A 得分: 0.0 分2孙志刚事件促进了以下哪项法律法规的废止?()A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B 、《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D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我的答案: D 得分: 25.0 分31978 年著名的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初发表在哪份报纸上?A、人民日报B、参考消息C、光明日报D、新华日报我的答案: C 得分: 25.0 分4从社会影响而言,新闻最根本的属性是每日都在影响社会的工作。
()我的答案:√2《纽约世界报》的创办者是()。
A 、赫斯特B 、贝内特C 、普利策D 、亨利· 斯坦利我的答案: C 得分:25.0 分2“人有多大胆,地有大产”是以下哪个时期的政治口号?()A 、文化大革命时期B 、大跃进时期C 、改革开放时期D 、国内战争时期我的答案: B 得分:25.0 分3新闻工作者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离不开其平时对于社会现状的了解和知识积累。
()我的答案:√得分:25.0 分4《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的竞争对越南战争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的答案:×3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这一定义的人是()。
A 、斯宾塞B 、列维.斯特劳斯C 、泰勒D 、莫斯我的答案: C 得分:20.0 分2“中国特有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
A 、独特的地理环境B 、庞大的人口基数C 、特殊的政治体制D 、不曾中断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我的答案: D 得分:20.0 分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层指的是物质生产方式以及产品的总和B 、礼俗、民俗等属于行为文化层C 、价值观是人的精神内核之一D 、文化是自然形成的,它不依赖于历史和环境我的答案: D 得分:20.0 分4关于“文化”,学界已经有了统一一致的概念与说法。
…………………………………………………^_^…………………………………………………开篇共识1【单选题】在我国,民间艺术包括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两大类,其作者主要是()。
答案:农民•A、农民•B、牧民•C、市民•D、手工业生产者2【单选题】永丰农民画起步于()。
答案:20世纪80年代•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3【单选题】陆丰皮影戏红色题材精品剧目()取材于陆丰红色革命故事。
答案:《碧海丹心》•A、《碧海丹心》•B、《高文举连》•C、《秦雪梅连》•D、《卢雄迫债》4【单选题】关于民间艺术说法错误的是()答案:民间艺术并不是劳动者创造的艺术•A、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B、民间艺术并不是劳动者创造的艺术•C、民间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D、民间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单选题】“民间美术”这一概念的流行和使用,始于二十世纪()年代。
答案:七十年代•A、七十年代•B、五十年代•C、八十年代•D、六十年代6【单选题】以下四个选项中错误的是()答案:民间美术不是美术形式的一种•A、民间美术是普通劳动者创造的艺术•B、民间美术主要是为劳动者自身生活需要而创作的艺术•C、民间美术不是美术形式的一种•D、民间美术经历了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7【单选题】民间艺术与科学民俗的关系体现在()答案:民居方面•A、民居方面•B、人生礼仪•C、宗教信仰•D、岁时节令8【单选题】北方四合院、粤赣的客家土楼、草原上的蒙古包、丛林中的(),从民居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发现民间艺术。
答案:吊角楼•A、四合院•B、客家土楼•C、蒙古包•D、吊角楼9【单选题】在人生礼仪中,获得亲友的祝福和社会的承认是()礼仪。
答案:婚礼•A、诞生礼•B、年礼•C、婚礼•D、祭祀礼仪【单选题】《阿诗玛》叙事史诗于()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历史演变与民俗传承大家好!春节的假期马上要过去,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谈谈春节的历史变迁和习俗掌故。
春节不仅是中国一宗巨大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保护、展示春节文化是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在为世界传承文化。
春节,犹如高悬在民族天幕上的永恒明灯,以其独特的光芒辉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
这样的光芒,对于我们来说光明而温暖。
年是时间标志,体现着生活节律,这样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至少三千年春节在古代称为岁首、正旦、元日等,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民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
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三千年的历程,其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从本质意义上说,它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
古人以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等作为时间变化的重要参照,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应该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就已经为人们所掌握。
《尔雅释天》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唐虞时代大概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以“载”称年,是表示时间的运行与变化。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但正月岁首时间没有改变,年节也就固定了下来。
年是农业社会的时间标志,体现着农人的生活节律,这样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年。
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春节在中国历史上的传承与演变:秦汉时期,中国社会逐渐脱离早期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人们的岁时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依从自然月令的时间习惯逐渐改变,岁时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协调受到关注。
作为岁首的春节,在秦汉以后社会意义明显,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
秦代至汉中期前,岁首在夏历十月,十月初一为新年。
汉中期以后,岁首在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正旦等。
正月旦是汉代皇家的重要庆祝日,朝廷要举行大规模朝会。
在朝廷的影响下,汉代民间将年节民俗活动由传统的腊日、腊明日移到正月之旦的“正日”。
东汉崔?《四民月令》记载了东汉时期民间正日的祭祀仪式与庆祝活动。
生肖鸡与民俗文化春节是所有华夏儿女一年中最为看重的一个节庆,它代表着开门纳吉与万象更新,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充满希望的未来。
在昔日,古人将新年的第一天(古称元旦)至第八日,依事物的先后顺序进行了排列,依次为鸡日、犬日、豖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与谷日,鸡因其启明而鸣,为人类带来了光明,被排在首位。
学者研究认为:“在古人直观中,本来就有鸡鸣迎来太阳与万物的勃勃生机,而盘古开天辟地,孕育万物,与鸡所唤出的世界是一样的,二者一脉相通。
鸡是盘古,盘古是鸡形,在原始神话思维逻辑中是顺理成章的,盘古凭着鸡原型所赋有的鸡的神力,开天地,造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从中繁衍人类,成为甲位真正的创世英雄。
人们对鸡的敬仰、崇信,也随之附会到盘古身上。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这是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的名句,诗人以革命浪漫主义的大气魄抒发了东方破晓、旭日冉升的生机与前程,诗中也生动言明了鸡鸣与日升之间的辨证关系。
在十二生肖中,鸡虽列第十位,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之的赞誉与认可,因鸡鸣日出,它被视为“世俗中的太阳鸟”。
在生肖文化中,鸡被认为是一种承载着德行与正义的动物,古人将之抬到了很高的地位,故《尔雅·翼》中称鸡有五德:“戴冠者,文也;足博距者,武也;战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告者,仁也;鸣不失时者,信也。
”文、武、勇、仁、信,被称为鸡的五德:其中文、武源于鸡的外在形象,而勇、仁、信则取自于鸡的习性和内在品质。
作为十二生肖的一属,鸡在我国民间活动与民俗文化中体现得更加丰富多彩、多姿多样。
如:农历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这是唐代正式形成一个盛大节庆,当时又称“中和节”,时间定在二月初一,唐官方规定放假一天,其在北方流传较广,现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云丘山中和节还列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代中和节最明显的特点是吃“太阳鸡糕”,并用以祭日。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京师于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绕街遍巷,叫而卖之,日太阳鸡糕。
民俗文化与宗教融合之产物“磨喝乐”探讨一、“磨喝乐”名称的考证我国宋元时期的汉族地区曾盛兴过一种以求子或乞福为目的的儿童状偶像,被称为“磨喝乐”。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指出,“磨喝乐”其实就是佛经中的“摩睺罗”。
但因梵文原版佛经与经过汉语翻译后的经文,在很多专有名词的读音上都有了较大的差距,所以许多研究者都曾对“摩睺罗”的梵文原词进行过考证。
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以近人丁福保等为代表,他们认为“摩睺罗”也可解释为“摩睺罗迦”。
王连海先生在《中国玩具简史》中也认为,“磨喝乐”即是梵文“摩睺罗”的讹音,原意指佛教神名,称为“摩睺罗迦”,亦作“莫呼勒迦”,是梵文“Mayoraga”的音译。
可是“摩睺罗迦”在佛教经典《大毗庐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及唐•慧琳《一切经音义》中均有记述,称“摩睺罗迦”,为“天龙八部之一”,是大蟒神,人首蛇身,又称“胸行神”,属于级别较低的护法神,它的形像不但与后来儿童模样的“磨喝乐”差别太大,而且在佛典中也找不出其与“宜子”有关的任何记载;第二种是邓之诚的“罗睺罗”说法。
按照他的观点,“摩睺罗”也可译为“罗睺罗”。
但是,二者不仅梵文母音相差很大,而且在佛经中所指也完全不同,“罗睺罗”是佛的儿子,天资聪颖,而且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而“摩睺罗”被认为是“大自在天神”(梵文为“Maheshvara”)的化身,掌管生育与舞蹈;第三种是以高桥盛考、小林太市郎、吴晓玲等提出的“大黑天神”说,他们都考证出“摩睺罗”乃“大黑天神”,梵文为“Mahakala”,也译为“魔醯首罗”,藏文今译为“玛哈嘎拉”。
“大黑天神”为佛教密宗的重要本尊与护法神,是“大自在天”的化身,掌管生育与舞蹈。
其最初来源于印度教的“湿婆神”,法力无边,司人荣辱,可满足一切愿望,后被观世音菩萨所降伏,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之一。
因此在印度、日本及我国西藏和内地的很多寺院里都多有供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黑天神”说是对“磨喝乐”即“摩睺罗”这一梵文原词最合理的解释。
作业标题:何谓民俗文化(物态和非物态) 1民俗是通过传媒来进行记载与传播的,但是传媒不会影响民俗的发展。 正确答案: × 2民俗是由“民间”和“风俗”组成。 正确答案: √ 3 高雅文化的基础是()。 A、人类 B、社会 C、民俗 D、政治 正确答案: C 4 民俗不具有()特点。 A、集体性 B、政治性 C、地域性 D、民族性 正确答案: B 作业标题:都市民俗与旅游资源 1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正确答案: √ 2 ()匈牙利人将汽车第一次带到上海。 A、1905年 B、1900年 C、1895年 D、1890年 正确答案: A 3 民俗文化是一种与()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 A、社会群体 B、社会政治 C、自然界 D、人类社会生活 正确答案: D 4政治文化是一国的基础文化。 正确答案: × 乡村民俗与旅游资源 1 乡村民俗物态旅游资源不包含()。 A、古村落 B、乡间民居 C、建筑风格 D、自然风光 正确答案: C 2 非物态都市民俗旅游资源不包含()。 A、传统节日 B、传统娱乐 C、传统民俗文化技艺 D、传统建筑 正确答案: D 3 从建筑风格来讲,山西的()建筑比较多。 A、钟楼 B、四合院 C、大院 D、石塔 正确答案: C 4 都市民俗旅游资源分为物态的资源和非物态的资源。 正确答案:√ 5 一切自然的东西、人文的东西、历史的东西都会被传承。 正确答案:× 资源概念的新拓展 1 主导性的资源驱动力是()。 A、人力资源 B、知识 C、社会 D、选项A和选项B 正确答案: D 2 人力资源的本质是()。 A、劳动能力 B、脑力劳动 C、体力劳动 D、智慧的表现 正确答案: A 3 资源是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的总称。 A、物质 B、能量 C、信息 D、以上答案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4 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和能动性。 正确答案:√ 5 李光耀先生认为当集中化的资源满足于分散化的需求时系统就会奔溃。 正确答案:×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1 以下()不是资源的范畴。 A、民间传说 B、民间故事 C、民俗风葬 D、封建迷信 正确答案: D 2 通过()可以将资源转化为财富。 A、生产力 B、生产资料 C、人类劳动 D、社会生产 正确答案: C 3 传统经济中占据经济增长且具有主要贡献地位的是()。 A、劳动力 B、自然资源 C、资本 D、以上答案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4 资源的大部分都是现实的资源。 正确答案:√ 5 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正确答案:× 创意民俗旅游资源 1 创意与民俗旅游资源转化要点不包括() A、仿古融今 B、活化故事 C、不需要创造情感 D、重视知识产权 正确答案: C 2 创意与民俗旅游资源转化要点中的“三观”不包括哪项() A、整合观 B、品牌观 C、体验观 D、分散观 正确答案: D 3 “符号“复原又可称为() A、古罗马精神 B、场所精神 C、复原精神 D、符号精神 正确答案: B 4 “符号复原” 也可称“场所精神“,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它源自古罗马人对场所守护神的信仰,后成为建筑现象学的核心词汇之一。 正确答案:√ 5 场所精神指客观物理环境与人的主观意识系统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过程,以及对这种体验到的情感状态的描述。 正确答案:√ 6 知识产权是可以复制的,而民族的东西是不可以复制的,所以要重视知识产权。() 正确答案:√ 生命精神与稚拙古朴的艺术神韵 1 以下()不属于民俗。 A、音乐 B、建筑 C、戏曲 D、剪纸 正确答案: B 2 ()是中国民俗艺术的特征。 A、审美性 B、艺术性 C、实用性 D、经济性 正确答案: A 3 ()是人类真善美方面发展水平的标志。 A、民俗 B、富强 C、文化 D、金钱 正确答案: C 4 没有用的东西一定不是资源。 正确答案:√ 表现形式粗犷质朴 1 以下()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A、坚忍不拔 B、自强不息 C、互利共赢 D、吃苦耐劳 正确答案: C 2 民俗艺术的发展与社会时代的发展二者呈现出相互独立的关系。 正确答案:× 艺术风格活泼清新 1 以下()不是民间艺术“花”的分布地。 A、宁夏 B、青海 C、陕西 D、甘肃 正确答案: C 2 以下()是老百姓原生态的,劳动人民从内心表达出来的艺术。 A、民歌 B、田歌 C、情歌 D、以上答案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3 民俗资源是民族精神与现实生活的体现。 正确答案:√ 乡土气息生活情趣 1 民俗中“锁”意味着()。 A、锁住财富 B、锁住人脉 C、锁住官位 D、锁住生命 正确答案: D 2 大多数艺术研究者对艺术的最终解释是()。 A、人性的美好 B、人类的生殖 C、人类的发展 D、人类的生命 正确答案: B 3 中国的民俗艺术是老百姓真实生活的代言。 正确答案:√ 色彩斑斓的民间艺术 1 戏剧最早来源于()。 A、敬神 B、驱鬼 C、祭祖 D、以上答案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2 摇船舞属于()的传统舞蹈。 A、侗族 B、京族 C、瑶族 D、苗族 正确答案: B 3 民俗艺术来自()。 A、贵族阶层 B、政治体系 C、民间 D、外来文化 正确答案: C 4 从美学特点来讲南方剪纸和北方剪纸不同。 正确答案:√ 5 民俗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不及博物馆中精髓的陈列品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正确答案:×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姓名:徐华露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50分 1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在()。 A、日本 B、中国 C、泰国 D、印度尼西亚 正确答案: B 2 旅游资源与经济效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正确答案:× 中国旅游资源开发 1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旅游资源具有()。 A、被淘汰性 B、地域性 C、时效性 D、发展变化性 正确答案: D 2 对于某种旅游业或者餐饮业,人们喜欢凑热闹是因为这种资源具有某种()。 A、地域性 B、独特性 C、新鲜性 D、时效性 正确答案: C 3 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 正确答案:√ 中国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1 以下()不是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A、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法 B、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法 C、旅游资源的创造 D、旅游资源的限度法 正确答案: C 2 以下()不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特征。 A、地域的固定性 B、重复的利用性 C、追求艺术性 D、开发成本的节俭性 正确答案: D 3 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地标性的建筑。 正确答案:√ 中国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 1 发展旅游资源的前提条件是()。 A、旅游商业配套 B、旅游交通 C、旅游餐饮 D、旅游住宿 正确答案: B 2 对已破坏的旅游资源应当进行()。 A、重建 B、修复 C、废弃 D、选项A和选项B 正确答案: D 3 以下()不是旅游开发的原则。 A、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B、特色原则 C、多样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 正确答案: A 4 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体验异文化的情调。 正确答案:√ 5 只要有旅游资源,无需对其进行论证便可开发。 正确答案:× 上海的历史沿革 1 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一度成为远东闻名的经济中心。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北京 正确答案: B 2 “上海”的名字源于大海。 正确答案:× 3 上海的地缘特征可概括为襟江带海。 正确答案:√ 移民与多元文化融合 1 看中国两千年的历史要看()。 A、西安 B、上海 C、北京 D、南京